问题

如果最后面对《天使时代》里面2万名基因改造的飞行人的不是航母,而是核潜艇,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回答
这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天使时代》里那两万名基因改造的飞行人面对的是核潜艇而不是航母,结局很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将这个问题讲透彻,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两万名“飞行人”的实力和作战模式。根据影片的设定,他们是经过基因改造,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速度、以及飞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集群作战,而且似乎对指挥有着高度的服从性。他们并非单纯的个体英雄,而是一支有组织、有规模的“空中军团”。他们的优势在于机动性,能够从空中发起攻击,并且数量庞大,配合默契。

一、 核潜艇的作战优势与弱点

核潜艇,顾名思义,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隐蔽性。在广阔的海洋中,一艘现代化的核潜艇,尤其是在深海中,是极其难以被发现的目标。而“飞行人”们,尽管能飞,但他们的探测手段很可能不如潜艇先进。他们依赖的是视觉和可能的一些生物雷达,这种雷达是否能穿透海水探测到深藏海底的潜艇,是个很大的疑问。

1. 攻击的突然性与破坏力: 如果潜艇能够隐蔽接敌,那么它发起的攻击将是毁灭性的。核潜艇装备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都足以对地面或空中的目标造成远距离、高精度的打击。即便是水下发射的鱼雷,对于在空中飞行的目标来说,其直接命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能够迫使飞行人进入攻击范围,或者以特殊方式攻击,那又是另一回事。关键在于,潜艇的攻击载荷非常大,足以一次性消灭大量敌人。

2. 对抗的被动性: 相较于航母,核潜艇在与“飞行人”这种纯粹空对空、空对海的作战单位对抗时,会显得尤为被动。航母拥有舰载机,可以起降战斗机,与对方进行空战,形成空中优势。而潜艇,它的主要武器射程虽然远,但一旦被发现,其水下机动性虽然灵活,但在面对成群结队的空中敌人时,就成了活靶子。它没有直接的空中防御能力,它的“反击”更多是依靠导弹的远程打击或战略威慑,而非直接的近距离拦截。

二、 “飞行人”的优势与弱点

1. 数量与机动性: 两万人的数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加上他们的飞行能力,可以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他们可以轻松绕过航母的舰载机,直接威胁航母本身。

2. 探测能力: 这是关键。他们的探测能力有多强?能否探测到深海中的潜艇?如果他们缺乏水下探测能力,或者探测范围有限,那么潜艇就占据了先机。如果他们有某种能够扫描特定区域的“声波”或“能量波”能力,并且能穿透一定深度海水,那么潜艇就可能暴露。

3. 攻击手段: 他们会用什么方式攻击潜艇?徒手撕裂潜艇外壳几乎不可能。他们会不会携带某种武器?或者有没有能力释放某种能够影响水下潜艇的能量波?电影中似乎没有具体展示他们携带武器,更多的是靠自身能力。如果他们只是依靠物理冲击,那他们攻击的是潜艇的哪个部位?露出水面的围壳?还是潜望镜?这些部位对于一艘庞大的潜艇来说,都只是极小的目标,而且防护能力也远超普通船只。

三、 场景设想与结局推演

咱们来构思几种可能的场景:

场景一:潜艇处于隐蔽状态,占据先机。

情况: 潜艇在接到情报后,提前部署到“飞行人”可能经过的航线下方,保持深度潜航。两万名“飞行人”在空中搜索和移动。
结果: 如果“飞行人”没有有效的反潜探测能力,那么潜艇可以在距离极远的地方就锁定目标。一旦锁定,潜艇可以发射其装备的巡航导弹或弹道导弹,直接攻击空中的“飞行人”集群。这种打击的威力是惊人的,一次齐射很可能就能够消灭大量的飞行人。即便不能完全消灭,其巨大的破坏力也会让飞行人的队形混乱,士气低落。潜艇也可以通过发射鱼雷,但鱼雷水下攻击空中目标非常困难,除非飞行人迫降或低空掠过水面。更有效的方式是利用其舰载导弹系统,进行远距离的“反航空”打击。
结局: 潜艇凭借其隐蔽性和强大的火力,很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甚至是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就能够重创甚至消灭大部分的飞行人。如果飞行人没有反制潜艇的能力,这会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场景二:“飞行人”发现了潜艇,并主动攻击。

情况: “飞行人”因为某种原因(例如水面有异常声响,或者他们有某种探测水下异常的生物能力)发现了潜艇的存在,并试图对其发起攻击。
结果: 这就进入了“飞行人”相对有利的局面。他们可以从空中俯冲,利用自身的重量和速度,试图用物理方式攻击潜艇。他们可能会攻击潜艇露出水面的部分,例如围壳或者信号塔。
攻击围壳: 围壳虽然坚固,但如果受到持续的、集中的物理冲击,尤其是由两万名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发起,理论上是有可能对其造成损伤的。一旦潜艇围壳被破损,虽然不会立即沉没,但会严重影响其作战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海水倒灌。
攻击潜望镜: 潜望镜是潜艇的“眼睛”,如果被破坏,潜艇的视野将大打折扣,这会使其更加危险。
如果飞行人有类似“声波”或“能量波”的攻击: 如果他们能释放出强大的声波或能量波,并且这些能量能够有效地穿透海水并对潜艇内部造成损害,那将是灾难性的。
潜艇的反击: 在这种情况下,潜艇会尽力规避,并试图锁定目标发射导弹或鱼雷。但鱼雷攻击空中目标非常困难。导弹的射程和命中率会是关键。如果飞行人数量众多且速度极快,潜艇可能难以在第一时间锁定并有效打击。
结局: 在这种情况下,胜负难料。如果潜艇的防御足够强,能够抵挡住初期的攻击,并抓住机会成功发射导弹,那么可能还是能扭转局面。但如果“飞行人”的物理攻击或未知能量攻击能够有效地破坏潜艇的关键部位,那么潜艇很可能被重创甚至击沉。这会是一场更加血腥和胶着的战斗,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具体能力和战术执行。

场景三:航母与潜艇的联合对比思考。

与航母相比,航母拥有直接的空中武力,可以派遣舰载机进行拦截和反击,形成空中盾牌。即使“飞行人”数量再多,也要面对航母舰载机的空中缠斗。而潜艇,它最主要的优势是“不被看见”。一旦被看见,它的防御能力就非常薄弱。

航母的劣势: 航母本身是巨大的水面目标,一旦被“飞行人”突破舰载机的拦截,它们可以直接攻击航母甲板、舰岛甚至舰体,其破坏力可能是毁灭性的。航母也容易受到“饱和式攻击”,被大量低空目标同时攻击。
潜艇的劣势: 如上所述,一旦暴露,潜艇在面对空中集群目标时,显得非常脆弱。它没有“空中盾牌”。

总结性推论:

我认为,如果面对的是核潜艇,结局很可能朝着对潜艇更有利的,或者至少是更速战速决的方向发展,但前提是“飞行人”没有能够有效探测和攻击深海潜艇的能力。

若飞行人缺乏反潜能力: 潜艇将以其隐蔽性和强大远程火力,轻松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会是一次科技与生物能力的正面较量,而潜艇代表的科技在这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若飞行人具备一定的反潜能力: 那么情况会变得复杂得多。如果他们能够大致定位潜艇的位置,并且有能力对其造成实质性损伤(比如强大的声波攻击、能够击穿围壳的物理冲击等),那么潜艇将面临巨大的威胁。但即便如此,潜艇的导弹依然是致命的武器,它可以在被攻击前发起一次反击。这场战斗的结局将取决于双方的探测、防御和攻击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的来说,从纯粹的作战逻辑和科技优势角度来看,核潜艇在隐蔽接敌的情况下,其所能发动的打击对“飞行人”来说,很可能是毁灭性的。但反过来,一旦潜艇暴露,它自身又成为了一个异常脆弱的目标,不像航母那样拥有完整的空海作战体系来防御来自空中的威胁。

所以,与其说结局会“不一样”,不如说结局的“决定性”和“过程”会截然不同。面对航母,是空中力量的直接对抗;面对潜艇,则更像是一场“捉迷藏”后,由谁先发动致命一击的生死时速。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拥有深海隐蔽优势的核潜艇,可能会赢得这场特殊的战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你不觉得“一群飞行人合作投掷深水炸弹去反潜”比“依靠作者当时对军事的萌头理解,肉身冒着防空火力突击”要安逸得多么。

而且,你不觉得作者本来就应该设定他们派出基因改造的潜水人去伏击敌舰么。

  • 理论上作者是知道法拉第笼的,潜行的潜水人还可以从敌正下方深处释放水雷。《魔鬼积木》里航母靠近距离释放高压电和“在附近投放深水炸弹”去自卫的设定都很萌头(~ ̄▽ ̄)→))* ̄▽ ̄*)o。

作者已经为此设定美军凑到岸边去了,完全可以参考日本的人操水雷伏龙、中东的自爆快艇之类史实来描写潜水人袭击。大概那有模仿二十世纪特工炸船的痕迹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