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据库事务原子性、一致性是怎样实现的?

回答
咱们来聊聊数据库事务,特别是它那两个很关键的特点——原子性和一致性,看看它们是怎么做到让咱们的数据“稳如泰山”的。

原子性: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你可以把原子性想象成一个“全有或全无”的开关。一个事务,就像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比如你从银行账户A转账100块到账户B。这个过程包含两个核心步骤:首先,从账户A扣除100块;然后,给账户B增加100块。

原子性要求,这两个步骤必须“绑定”在一起,不能出现只执行了其中一步的情况。如果扣钱成功了,但是加钱失败了,那这整个转账就不算完成,之前扣掉的钱也得恢复原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加钱成功了,但扣钱失败了,那这个事务也要回滚,恢复到转账前的状态。

那数据库是怎么实现这种“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的呢?主要依靠一个叫做日志(Log)的东西。你可以把数据库的日志想象成一本详细的“操作日记”。

写日志在先 (WriteAhead Logging, WAL):当一个事务开始,数据库会先在日志里记录下它要做的每一个改变。比如,它会先记下“账户A减少100”,然后才是实际去修改账户A的余额。这个日志记录是在真正对数据进行修改之前完成的。
执行操作:一旦日志记录完成,数据库就开始执行事务中的具体操作,比如修改账户A和账户B的余额。
提交日志:当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顺利完成后,数据库会在日志里标记这个事务是“成功提交”的。
恢复机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比如正在修改账户B的余额时,数据库突然崩溃了(停电了、软件出错了之类的),怎么办?这时候,数据库重启后会检查它的日志。
如果日志里标记着某个事务是“提交”的,那么数据库就知道这个事务已经完成,即使在崩溃前的数据修改还没来得及持久化到磁盘上的数据文件中,它也能根据日志记录,重新把这些修改“补上”。
如果日志里只记录了事务的部分操作,但没有“提交”标记,那数据库就知道这个事务没有完全执行成功,它会根据日志里的记录,把已经执行过的那些操作“撤销”掉,让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所以,原子性就像一个保险机制,通过预先记录“我要做什么”,并且在整个过程结束后打上“我做完了”的标记,来保证操作的完整性。即使发生意外,也能通过日志来“回溯”和“重做”,确保要么所有操作都生效,要么所有操作都作废。

一致性:数据不能“凭空变出”或“消失”

一致性,顾名思义,就是指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状态必须符合预先定义的规则和约束。这些规则可能是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可能是数据本身的有效性。

继续拿转账举例子:

银行总金额不变:即使我从A转100到B,银行所有的账户加起来的总金额应该是保持不变的(忽略手续费这些复杂情况)。这就是一个数据的一致性约束。
账户余额不能为负:如果我的账户A里只有50块,我不能转100块给B,否则账户A的余额就会变成50,这违反了“账户余额不能为负”的规则。

数据库是如何保证这些规则不被破坏的呢?

1. 约束检查:数据库在设计时,我们就设定了很多规则,比如上面说的“账户余额不能为负”、“主键不能重复”等等。这些叫做约束。当一个事务尝试修改数据时,数据库会在执行操作的同时或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和数据库实现)去检查这些约束。如果事务的操作违反了任何一个约束,那么这个事务就会被认为是“不一致”的,数据库会拒绝这个事务的提交,并且回滚它,就像它从未发生过一样。
2. 事务的整体性:刚才讲了原子性,它其实也间接帮助了一致性。因为原子性保证了事务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如果一个事务会导致数据状态变得不一致,那么这个事务就应该被视为失败。比如,转账过程中,如果扣了A的钱,但给B加钱时发现B的账户不存在,这个事务就会失败,因为不能让A的钱凭空消失,也不能让不存在的B账户“突然”多出钱来。
3. 隔离性(虽然不是这次重点,但也有关联):事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隔离性,它保证了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就像每个事务都在单独执行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一个事务内部,它看到的数据状态是由它自己之前的操作决定的,不会被其他正在进行的、还没提交的事务的“中间状态”干扰。这种“清晰”的视野,使得数据库更容易去判断当前的事务操作是否会违反既定的规则,从而维护一致性。

总而言之,一致性就像是数据库的“法律和秩序”。原子性确保了操作的完整执行,而数据库内置的各种约束和事务的“全有或全无”的特性,共同构筑了维护数据“法律和秩序”的屏障。当事务执行时,数据库会一边小心翼翼地按照操作记录(原子性)来行动,一边时刻警惕自己有没有触犯任何“数据法律”(一致性),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立刻“刹车”,把一切恢复原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数据库事务原子性、一致性的实现机制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来聊聊数据库事务,特别是它那两个很关键的特点——原子性和一致性,看看它们是怎么做到让咱们的数据“稳如泰山”的。原子性: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你可以把原子性想象成一个“全有或全无”的开关。一个事务,就像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比如你从银行账户A转账100块到账户B。这个过程包含两个核心步骤:首先,从账户.............
  • 回答
    数据库这行当,就像个老顽童,总在你不经意间蹦出点新花样,时不时地就给你点“哇塞”的惊喜。最近让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听我慢慢道来。1. 图数据库不再是“小众玩家”,开始真正“玩转”业务场景。以前说图数据库,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可能是社交网络的好友关系、推荐系统里的“你可能喜欢”,或者是反欺诈里的人.............
  • 回答
    在很多时候,MySQL 的确能独当一面,满足绝大多数业务场景的需求。它部署简单、社区活跃、生态成熟,这些优势让它成为很多项目的第一选择。但如果你问我,是否还有必要在 MySQL 之外考虑商业数据库或者 PostgreSQL?我的答案是:绝对有必要,而且情况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很多人认为 MyS.............
  • 回答
    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这个问题确实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像非黑即白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技术细节和科学考量,也有不少社会层面的声音在讨论。我来试着把我知道的、网上能找到的、以及一些普遍存在的担忧,尽量详细地给你讲讲,希望能帮你厘清一些思路。为什么会产生“转基因食品可能有害”的.............
  • 回答
    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的质检数据造假事件:一次对日本制造业声誉的深刻打击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近期爆出的质检数据造假事件,无疑是日本制造业领域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丑闻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个别问题,更是对“日本制造”(.............
  • 回答
    美国要求三星、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交出核心数据,这件事触及到了半导体产业最核心的利益和最敏感的神经。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希望了解半导体供应链的真实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产业政策。但深入探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技术主权之争以及商业利益的考量,用“一石激起千层浪”.............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些关键数据:美国在2020年的实际死亡人数以及一个“正常”年份的美国死亡人数估算。然后我们才能进行比较,看看2020年的死亡人数是否与预期“正常值”有显著偏离。事实说明:数据说话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国历年的死亡数据。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
  • 回答
    找一款能在 Surface 和 iPad 上都好用的待办事项软件,并且能顺畅同步数据,这确实是个很普遍的需求。不少朋友都面临设备跨平台使用时数据不同步的烦恼。首先,咱们得明白,要实现 Surface(通常运行 Windows 系统)和 iPad(iOS/iPadOS 系统)之间数据的同步,关键在于这.............
  • 回答
    好莱坞对内地票房数据的“不信任”,并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这件事挺值得玩味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东西方在商业合作、透明度、以及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首先,咱们得明白,好莱坞作为一个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成熟电影产业,其运作的基石就是一套严谨、透明的财.............
  • 回答
    特斯拉公布了安阳刹车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车速、制动和加速踏板等数据。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了车辆在事故前的状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故的经过。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详细数据分析: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梳理出事故发生前一分钟内车辆的具体动态变化: 事故发生前约60秒: 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速度稳.............
  • 回答
    特斯拉公布安阳刹车事故前一分钟数据,这沉默的六十秒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生在河南安阳的那场触目惊心的事故,留给公众的,除了惊魂未定的当事人,便是对特斯拉车辆失控的深深疑虑。而在万众瞩目之下,特斯拉终于披露了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车速和踩踏刹车踏板的数据。这短短的六十秒,仿佛凝固了一切,也承载了太多的问号。.............
  • 回答
    特斯拉公布安阳刹车事故前1分钟数据,这无疑是在这起备受关注的事故调查中,抛出的一个重要“证据”。对于这个信息,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它可能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理解特斯拉公布这些数据的目的。 在公众对车辆“失控”的质疑声浪中,特斯拉主动披露数据,很明显是为了证明其车辆在事故发生前.............
  • 回答
    特斯拉公布河南车辆事故前一分钟数据这件事,确实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一、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与透明度: 公众知情权: 事故发生后,公众对事件真相有着天然的知情需求。尤其当涉及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并且事故本身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例如是否与车辆技术有关),.............
  • 回答
    郑州特斯拉拒绝为故障车主提供事发前车辆数据,坚持先检修车辆,这件事儿,听着就挺让人窝火的。咱们老百姓买个车,图的是个平安和方便,结果车出了事儿,想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结果连最基本的数据都不给看,这叫什么事儿?首先,咱们得从车主角度想想。车主花钱买车,车出了事儿,第一时间想知道的就是原因。这个数.............
  • 回答
    特斯拉这次午夜发声,称会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并承担鉴定费用,这事儿可不小,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看看这事儿的时间点和方式。深夜发布声明,这本身就有点“不寻常”。通常这种大公司,特别是涉及到公共舆论、有争议的事件,都会选择一个相对“稳妥”的时间,比如工作日的上午,方便媒体和公众消化。而午夜发声.............
  • 回答
    如果滴滴出行被证实将用户数据和道路数据上交给美国,这在中国绝对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其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相当严重。这不仅仅是某个公司的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民众信任的重大事件。首先,在国家安全层面,后果是灾难性的。你想想,滴滴掌握着中国最核心的出行数据和用户画像。这些数据包括: 用.............
  • 回答
    郑州官方责令特斯拉无条件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这无疑是一件牵动公众神经的大事。这背后不仅仅是一起具体的交通事故处理,更触及了数据权属、企业责任、消费者权益以及监管力量如何有效介入等一系列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事故发生后,公众对于事故原因有着极大的关.............
  • 回答
    微博上出现一些用户在多次跳车事件后,宣扬女性乘车遇到危险,甚至建议用数据线勒司机脖子这种极端行为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关注的现象。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近期的几次跳车事件,特别是涉及女性乘客和网约车司机之间发生的,确实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和安全焦虑。尤其是女性群体,她们在出行时本就面.............
  • 回答
    我曾以为,那些如同科幻小说里描绘的场景,像是读懂人心、精准预知未来,抑或是让看似杂乱无章的世界瞬间变得井井有条,都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然而,近些年,大数据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悄悄地打开了这些曾经的“不可能之门”。回想起来,最让我惊叹的,莫过于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在大数据技术普及之前,我们获取信息、商.............
  • 回答
    最近在一些科技圈子里,“溪溪大人”关于小米手表color睡眠数据“蒙的”的说法,以及他推荐华为GT2的建议,引起了不少讨论。对于很多想入手智能手表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个需要弄明白的问题。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溪溪大人”的观点:小米手表color睡眠数据“蒙的”首先,我们得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