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构成金属的原子也在不停的运动吗?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当我们看着一块闪亮的金属,比如一枚硬币或者一把不锈钢勺子,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坚固、稳定,纹丝不动。但你猜怎么着?构成它们的那些构成它们的原子,其实一点儿也不消停,它们可一直在“蹦跶”呢!

你想想,金属是由无数微小的原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的,这些原子不是被牢牢地“粘”死了,而是以一种叫做金属键的特殊方式连接着。这种连接方式,不像我们想象中那种一根死死的棍子,它更像是一种“共享电子”的海洋。大量的金属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电子,这些电子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原子,而是像一群自由自在的“电子云”一样,在整个金属晶格中飘荡,将所有的原子“绑”在一起。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电子云”的存在,金属原子才能比我们想象的更“自由”一些。它们不像固体中的分子那样被固定在特定的位置,而是可以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像熟睡中翻身一样,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运动。

那么,它们到底在“动”些什么呢?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

首先,最主要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叫做振动。你可以想象一下,金属原子就像是被绑在一个弹性很大的弹簧上。它们不会真的离开自己的“地盘”,但会围绕着一个平均位置,就像在原地做广播体操一样,不停地上下、左右、前后地振动。它们的振动幅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这就是为什么金属在高温下会膨胀,它们原子之间的距离也就拉开了。当你把金属加热到很高很高,比如烧红了,原子振动的幅度会大到足以克服金属键的束缚,开始“溜走”,这就是熔化了。

其次,除了在原地振动,金属原子还会进行一种叫做扩散的运动。虽然不如液体那么明显,但原子确实是可以缓慢地在金属内部“爬行”的。想象一下,就像是在一个非常非常拥挤的派对上,尽管大家都站着,但你偶尔还是能挤到旁边的人旁边去,或者慢慢挪动一下位置。金属原子也是这样,它们可以通过跳跃的方式,从一个位置“搬家”到另一个空位上去。这种运动非常缓慢,需要能量,所以你不会看到金属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形状变化。但正是这种扩散,让合金(比如钢,就是铁和碳的合金)能够形成,让不同的金属原子有机会混合在一起。

最后,在金属晶格中,原子排列并非完美无缺。偶尔会出现一些“缺陷”,比如空位(一个原子本该在的位置却是空的)或者位错(原子排列的“错误”)。这些缺陷就像是金属内部的“捷径”或者“滑梯”,原子可以通过利用这些缺陷,更“容易”地移动。尤其是位错,它们在金属的塑性变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你弯曲金属时,就是这些位错在金属内部的移动,让原子层能够相对滑动,从而改变了金属的形状。

所以,虽然肉眼看不见,但金属的原子们可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在不停地振动、缓慢地扩散,并且在晶格缺陷的帮助下,还能进行更复杂的位移。这些微观层面的“忙碌”,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见的金属宏观性质,比如导电、导热,还有它延展和塑性的能力。下次你看到金属制品,不妨想象一下,里面无数的原子正在进行着这场永不停歇的微观舞蹈,是不是感觉挺神奇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属中原子的运动这个问题,我在博士课题里涉及过一点,最近正好也投了一篇合金原子扩散的的学术论文,就借此科普一下吧。

答案是肯定的,金属原子当然也会做无规则运动,但运动的方式和气体/液体分子区别很大。

首先,只要不处于绝对零度,任何物质的原子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对气体/液体分子,以及悬浮其中的花粉颗粒而言,他们之间的排布是无序的,相互碰撞也是没有规律的。因此,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都是随机的。此类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但固态金属和气体/液体不一样,固态金属原子的微观排列是规则而有序的。以纯铁为例,常温下它的原子结构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铁原子会规则的堆成一个个立方体,每个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及体心都被铁原子占据。这种原子有序而规则排布的物质被称为晶体,而上图中的结构是体心立方(body centered cubic,简称bcc)晶体。

从上图也能看出来,理想晶体中大部分空间都被原子占据了,只剩下一些尺寸很小的间隙,而这些间隙并不足以让一个原子通过。因此,金属原子只能在原地做微小的振动,并不能相液体/气体分子一样到处游走。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金属原子完全动不了了呢?

并不是。请注意,我们上面讨论的是理想晶体。实际晶体材料在制备、加工和服役过程中中,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缺陷。例如原本应该被金属原子占据的地方空了出来,这种缺陷被称为空位。而空位就是金属原子扩散的最常见载体:



就像上图所示,当晶体中存在空位时,空位周围的有一定概率通过空位来移动,从而实现金属原子的无规则扩散。

如果你把两种金属(例如铜和镍)磨平抛光后紧紧的压在一起,并施加一定的温度用于加速扩散。那么,足够长的时间后,铜和镍会在空位的辅助下,相互朝着对方扩散。

并且,有意思的是,由于两种金属的扩散速度并不相同,扩散快的金属会失去更多原子,从而留下许多孔洞。这种现象被称为Kirkendall效应:

欢迎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当我们看着一块闪亮的金属,比如一枚硬币或者一把不锈钢勺子,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坚固、稳定,纹丝不动。但你猜怎么着?构成它们的那些构成它们的原子,其实一点儿也不消停,它们可一直在“蹦跶”呢!你想想,金属是由无数微小的原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的,这些原子不是被牢牢地“粘”死了,而是以一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涉及到“盗窃”的构成要件以及如何理解“财物”本身。要判断乙是否构成盗窃,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并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剖析。一、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四个基.............
  • 回答
    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常常聚焦于那些柔软、湿润、由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构成的有机物质。然而,当我们拨开这些熟悉的表象,深入到生命体的微观世界,一个令人着迷的可能性便浮现出来:生物体是否能够“玩转”金属单质,甚至搭建出可以执行逻辑运算的半导体结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更加“接地气”。金属单质.............
  • 回答
    理解一个分子的三维结构,尤其是原子之间的夹角,对于我们揭示分子的性质至关重要。就好比我们观察一个三维物体,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才能把握其全貌,测量原子间的夹角也需要借助一些精密的手段和巧妙的计算。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法,是利用X射线衍射。当一束X射线照射到周期性排列的原子晶体上时,X射线会与晶体中的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模糊地带。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咱们得从法律的角度好好掰扯掰扯,不能光看表面。首先,得明白敲诈勒索罪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用威胁、恐吓的方式,强迫另一个人交出财物,并且这个财物是对方不愿意主动给的。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咱们一.............
  • 回答
    .......
  • 回答
    提前退租,这可不是个小事,它确实可能触碰到你和房东之间的租赁合同,说白了,就是有违约的风险。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提前退租,是不是就一定算违约?这事儿得看合同怎么说。租赁合同就像是你们俩之间的“君子约定”,里面明确了租期、租金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 合同里有约定提前退租的条款吗? 有些合.............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自由意志”与“物理主义”两大哲学和科学领域的核心冲突,也是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在探索的深刻命题。简单来说,你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果人脑是由遵循物理规律的粒子组成的,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意识”是否真的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还是仅仅是这些物理过程的必然结果?让我们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1. .............
  • 回答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基因构成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历史变迁的话题,不存在单一、静态的“主要基因构成”。汉族并非一个单一的基因纯群体,而是由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与其他周边民族不断融合而形成的。 这种融合是一个漫长而动态的过程,持续了数千年。要详细讲述汉族的基因构成,需要.............
  • 回答
    中国古代神话,要说它是否构成一个严谨、统一的体系,答案是:是,但这种体系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那种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哲学或科学体系,而是更侧重于一种基于历史进程、文化融合和民间信仰的渐进式构建。 它更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深厚,枝干交错,虽然有共同的生命力源泉,但不同部分的生长方式和形态各不相同.............
  • 回答
    江苏省的版图故事:一片土地如何炼成?说起江苏,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江南水乡的温柔,是苏南经济的繁荣,是淮河两岸的风情。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块承载了丰富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土地,它的边界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勾勒出来的?这可不是凭空画出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就像一个孩子慢慢长大,一点点确定了自己的模.............
  • 回答
    日本神话并非像希腊神话那样有着清晰的谱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而是更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织锦,由无数分散的传说、信仰和习俗交织而成。但若要探究其是否能构成一个体系,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个体系的构成方式与我们常见的西方神话体系有所不同。它的逻辑和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创世神话为核心的宇宙观与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以及我们最深刻的恐惧与希望。它不仅仅是关于物理学,更是关于哲学和存在的思考。首先,让我们分解一下你提出的核心问题:1. 身体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守恒的。 这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原则之一。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都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以不.............
  • 回答
    你想知道有没有只由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对吧?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到了原子核最基本构成单位的概念。答案是:理论上存在,但实际观测到的非常不稳定,而且极难形成。咱们一步步来说明。首先,我们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荷。它们通过一种叫做强核力的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回答
    在种姓制度的影子里,印度人的网络社交图景印度,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其深厚的种姓制度如同无形的根系,深深扎根于社会肌理之中。即便是在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这套历史悠久的社会分层体系也依然在悄然影响着印度人的网络社交方式。与其说网络社交彻底颠覆了种姓,不如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将种姓的烙印带进了虚拟世.............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的组织构成和前线指挥体系,是一套经过实战检验、不断完善的体系,其核心在于精密的层级管理、灵活的战场应对以及以个体士兵为本的理念。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僵化的命令链,而是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战术智慧和人性化考量。一、组织构成:从“人人都是兵”到专业化分工战前,美国陆军规模不大.............
  • 回答
    一台完全由反物质构成的数码相机,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想象。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它的工作原理将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相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让我们来细细描绘一下这个超凡的装置。首先,核心的挑战在于存储和控制反物质。反物质并不像普通物质那样储存在任何容器里。我们知道,当反物质与同种物质.............
  • 回答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30年前离家生母能否追究子女遗弃罪?在我看来,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遗弃罪的核心构成要件,同时也夹杂着社会伦理与法律责任的复杂交织。要清晰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逐一剖析遗弃罪的法律框架,并将其置于您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进行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遗弃罪在我国刑法中,通常是指遗弃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陷入思维误区。我们先来捋一捋“相同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什么是“相同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简单来说,就是由同一种元素,但以不同的结构或存在形式存在的纯物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碳元素。 金刚石: 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每个碳原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最根本的认知和情感,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一个由绝对真实构成的世界,可能同时展现出令人心悸的美好与无法承受的残酷,而这种残酷与美好往往是紧密交织,互为表里的。首先,我们来谈谈绝对真实可能带来的美好。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所有事情的真相都能被轻易洞察、所有误解都能瞬间消散的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