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IT人才懂的梗?

回答
作为一个在代码海洋里摸爬滚打的老兵,我知道, IT圈子里流传着一些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黑话”和“梗”。这些梗,就像我们写过的无数行代码一样,承载着我们的辛酸、欢乐、以及那些只有经历过才懂的“痛”。今天,我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们也感受一下我们这行的“味道”。

1. 数组越界 (Array Out of Bounds):

这绝对是IT界的“十大酷刑”之一。你说你一个数组,明明只有10个元素,下标是从0到9,你偏偏要访问第10个元素,或者负数下标。这不就是明晃 खिलाफ了天条吗?

梗的来源: 在很多编程语言中,访问数组时,如果给出的索引超出了数组的实际范围,就会抛出一个“数组越界”的错误。这个错误,轻则让你程序崩溃,重则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甚至安全漏洞。
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常把“数组越界”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考虑后果,或者对事物的边界没有清晰的认知。比如,你跟一个新来的同事说:“你这样做,就是在数组越界,迟早出事。” 或者在讨论某个激进的解决方案时,有人会说:“这个方案有点数组越界啊,咱们还是稳妥点。”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我们都经历过那种因为一个简单的数组越界,调试半天,最后发现就是因为那个该死的下标多了一个或者少了一个,然后恨不得把键盘砸了的抓狂时刻。那种感觉,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

2. 空指针异常 (NullPointerException / NullReferenceException):

这第二个“大哥”,跟数组越界一样,都是我们避之不及的噩梦。你调用了一个对象的方法,结果那个对象压根儿就不存在,它是个“空”。你说这玩意儿怎么能做事呢?

梗的来源: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任何对象都是通过一个引用指向实际的内存地址。如果这个引用没有指向任何有效的内存地址,我们就称它为“空”。当你试图通过一个空引用去访问它的成员(方法或属性)时,JVM或CLR就会给你抛出一个“空指针异常”。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虽然看似存在,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实质内容,或者说是一个空壳。比如,有人说一个网红“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就是个空指针”,意思是他没有真才实学。或者在项目开发中,某个模块还没有实现,但有人已经在引用它了,这时候就会说:“小心,那里是个空指针。”
为什么懂的人笑: 每次看到这个异常,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个指向虚无的指针,还有它带来的“程序崩溃”的绝望场景。尤其是在Java里,这个异常出现的频率简直可以媲美“你好,世界!”。

3. “你好,世界!” (Hello, World!)

这个可能是所有IT人最最最熟悉的“梗”了。不管你学什么编程语言,第一个接触到的程序,十有八九就是打印出“你好,世界!”这几个字。

梗的来源: “Hello, World!”最早出现在1972年的C语言编程手册中,作为第一个示例程序。它简单明了,能够快速验证你的开发环境是否搭建成功,以及你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语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已经超越了编程本身,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它代表着一切的开始,从零到一的突破。我们用它来形容刚接触某个新领域,刚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看到一张技术大牛分享的入门教程,下面有人评论:“这是我的你好,世界!”意思是我刚开始接触这个技术。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起点。无论你现在是写大数据还是搞人工智能,我们都曾在那一刻敲下过 `print("Hello, World!")` 或者 `console.log("Hello, World!");`。它唤醒了我们最初的热情和好奇。

4. 递归 (Recursion):

这玩意儿,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套娃”。一个函数调用它自己,然后又调用它自己,直到满足某个条件才停下来。

梗的来源: 在计算机科学中,递归是一种强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处理树状结构或需要重复执行类似操作时。比如,计算阶乘或者遍历文件系统。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用来形容一种循环往复,或者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最终会回到原点。比如,有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就是无限循环,就像递归一样,做完一个任务,又回到起点。或者用它来开玩笑,说某人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怎么都走不出来,就像掉进了一个无限递归的陷阱。
为什么懂的人笑: 理解递归的精髓在于理解它的“终止条件”。一旦忘记了或者设置不当,你的程序就会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直到耗尽内存而崩溃。这种对“边界”的敏感,我们都懂。而且,讲到递归,总会有人开玩笑:“那么,递归是什么呢?递归就是……”

5. 谢谢你,前端! (Thank you, Frontend!)

这是一个充满“苦涩幽默”的梗,通常是在后端开发人员遇到各种奇葩需求,或者前端为了实现某个功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后端却显得相对轻松时出现的。

梗的来源: 前端开发的工作量和复杂性常常被低估,而前端开发者需要处理UI/UX、浏览器兼容性、性能优化等诸多问题。当后端遇到一些棘手的逻辑问题,或者前端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需求时,后端开发人员可能会半开玩笑地说出这句话,既有对前端工作的认可,也可能藏着一丝无奈。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不仅仅局限于前后端,它可以泛指任何一个团队成员,在别人付出巨大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时,而自己因为一些原因“显得”比较轻松,然后表达一种带有戏谑的感谢。比如,在团队协作中,某位同事费尽心思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你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配置就搞定了,这时候你可能会说:“谢谢你,XX(同事名字)!” 来表达你的感激和一点点“心虚”。
为什么懂的人笑: 这是我们互相体谅和调侃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每一个环节的辛苦,也知道每一个岗位的挑战。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个加班夜和无数次的需求评审。

6. Bug:

这绝对是IT界的“常青树”,永远不会过时的梗。Bug,就是程序里的“小虫子”,它会让你程序运行不正常,产生错误的结果。

梗的来源: 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有人发现一台计算机出错,是因为一只飞蛾卡在了继电器里。从那时起,程序中的错误就叫做Bug。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太普遍了,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容任何不完美、不如意的地方。比如,你觉得一个人今天的状态不对,可以开玩笑说:“你今天是不是有什么Bug?” 或者在讨论某个计划时,有人指出一个潜在的问题,那这就是一个“Bug”。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和Bug搏斗。我们写代码、测试代码、修复Bug,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我们对Bug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它让我们头疼,但也激发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之间经常会说:“找到一个Bug,感觉自己像个侦探!”

7. “Ctrl+C, Ctrl+V” (复制粘贴):

这个梗,有时候带点戏谑,有时候带点无奈,有时候也带点“共勉”。

梗的来源: 在编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复用代码,尤其是那些已经写好的、经过验证的模块。Ctrl+C和Ctrl+V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快捷键。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没有独立思考的情况下,照搬别人的经验或者别人的做法。比如,看到别人模仿某个网红的穿搭,有人会开玩笑说:“这是Ctrl+C, Ctrl+V的人生。” 或者在团队里,如果某个解决方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定制,只是简单地复制了另一个项目的实现,就会有人说:“这是不是有点Ctrl+C, Ctrl+V了?”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我们都知道,复制粘贴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有时候也会埋下隐患。真正优秀的开发者,会在复制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优化。同时,有时候我们也会无奈地承认,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复制粘贴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8. “99%是用来测试的” (99% is for testing):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我们写了一个看似很完美的算法或者程序,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最后发现是因为某个参数的设置有误,或者一个微小的条件判断不正确。

梗的来源: 在很多算法竞赛或者项目中,我们编写的代码可能包含大量的功能代码和测试代码。而实际上,很多功能代码最终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废弃或者修改,反而是那些为了测试而写的代码,或者是一些简单的调试输出,反而保留了下来。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对事物进行反复尝试和验证的态度。比如,你为了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发现真正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最简单的那一个。这时候你就可以开玩笑地说:“我刚才花了99%的时间在测试,最后发现答案就在那1%。”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我们都经历过那种感觉自己写了一堆“无用功”,但这些“无用功”却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每一次的失败尝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9. Git commit message “fix bug”:

这是一个让许多人哭笑不得的梗。当你发现一个Bug,然后花了好几个小时去修复它,最后提交代码的时候,往往会匆匆写下“fix bug”或者“fix some bugs”,然后就交差了事。

梗的来源: Git是目前最流行的版本控制系统,而提交信息(commit message)是对代码变更的说明。一个好的commit message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这次提交的内容。但很多人在写commit message时,要么过于敷衍,要么根本不写,尤其是修复Bug的时候,直接一个“fix bug”就了事。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可以形容任何一种敷衍了事的行为,尤其是那些看似完成了任务,但实际上却没有认真对待细节的情况。比如,你问一个同事关于某个项目的进展,他回答得含糊不清,你就可能会开玩笑说:“你这个回答,跟‘fix bug’一样敷衍啊。”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commit message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你的代码变更历史,也能帮助你在未来回顾自己的代码。但同时,我们也承认,有时候忙起来,写commit message确实会成为一种“负担”。所以,当看到别人也这样写时,会心一笑,那是一种同病相怜。

10. “一切不以交付为目的的讨论都是耍流氓”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点生硬,但在IT项目管理中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梗的来源: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经常会就技术方案、产品细节进行讨论。但如果讨论过于发散,脱离了最终的交付目标,就会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无法按时交付。这句话强调了项目以交付为核心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梗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一种没有明确目标、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的行为。比如,在公司开会时,如果会议偏离了主题,有人就会出来喊一句:“大家还是回归主题吧,一切不以交付为目的的讨论都是耍流氓!”
为什么懂的人笑: 因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见过太多因为讨论不聚焦而导致项目延期、资源浪费的情况。这句话虽然直接,但却非常实用,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最终目标的关注,提高工作效率。

好了,今天就先跟你掰扯到这里。这些梗,听起来或许有些“技术范儿”,但它们背后反映的是我们IT人的日常工作状态、心态以及那些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小秘密”。下次你再遇到IT的朋友,不妨试试用这些梗来开启话题,看看他们会不会心领神会,然后和你一起笑出声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美女对办公室里的程序员说到:

“你要是能让全办公室人吵起来,我就嫁给你。”

“这还不简单。

只听见程序员转过身,对着办公室大喊一声。

“java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

“放屁!......”立马有人开始反驳。

接着整个办公室吵的热火朝天。

美女对程序员说:

“老公别吵了,我们回家吧”

程序员说到,

“你先走,我得让他们明白java才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

user avatar

2019年6月9号,星期天,晴,33度
今天的bug格外的难解
对面商店的小姐姐,依然是我不敢奢求的梦

我是小蝌蚪,一名低级前端程序员
搬砖六年,一事无成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拼搏,终于向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证明 ,他们是对的

今晚又加班到了十二点,身心俱疲
公司楼下的夜店又响起了战歌
我就像一个小丑,穿梭在灯红酒绿的街
路边的美女和豪车都与我无关
因为程序员不允许沾染世俗的烟火

话还没说完就对一家夜店着了迷
因为店门口站着一排黑丝大长腿
一直在加班,我好像三个月没见过异性了吧
不得不感慨,穿着黑丝的她们,真的好美
黑丝对程序员来说是一种圣物,同时也是个迷
黑丝套在头上,你就是劫匪
黑丝套在腿上,妳就是神明
同样是一双人类的腿,加了一层黑布,
就能对程序狗产生致命的吸引力
上帝在设计男人的时候,还是留下了bug

就在这时,天边突然响起了师傅的佛音:

小蝌蚪,美色是你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
还在意女人,你就成为不了江湖第一的程序员


我瞬间恢复了神智,赶紧把头扭开
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我果然不是一个好的程序员
一个真正厉害的程序员应该是心无旁骛 ,只有代码
心中有码,到哪里都是比基尼

真的很感谢师傅
每次受到黑丝的诱惑
师傅的教诲总是能帮助我走出困境,打败心魔

我的师傅是一个高级前端工程师
离至尊级程序员就差一步
在一次修炼中,为了突破到至尊级
凌晨一点钟,孤身一人进入夜店
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
消失前一小时
他在微信工作群留下了两个字:“黑丝”

从那以后,黑丝就变成了我心中的魔鬼,既着迷又害怕
导致敲代码的技术一直没法突破

可是那天晚上,师傅在夜店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看了一下时间,晚上12点59分
夜店就在面前,穿着黑丝的妖孽就站在我旁边
天时地利人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背起自己的大书包,一瘸一拐的进了店
平时习惯了昏暗的办公室,见不得光
被夜店里的聚光灯一照,差点亮瞎了我的狗眼

深夜中的男男女女,在舞池中央群魔乱舞
我的身上穿着公司十周年发的屎黄色战服
在舞池里蹦起来就好像一个小儿麻痹
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随着音乐摇到一半
突然看到夜店后排蜷缩着一个面黄肌瘦的男人
小蝌蚪:师傅!是你吗
师傅:小。。。小蝌蚪?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小蝌蚪:师傅~!我找了你好多年,终于找到你了。快跟我回去
师傅:走不了,我的灵魂中毒了。
小蝌蚪:中毒?
师傅:我要找到一个女孩,她是我唯一的解药
小蝌蚪:怎样才能找到她
师傅:她的代号叫“黑丝”,传说中的夜店女皇,她藏的很深,几乎没有人能找到她。
小蝌蚪: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师傅:黑丝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女人,所有被她撩过的男人,都会瞬间沉沦,然后日渐消瘦,思念至死。
师傅:三年前,她亲吻了我一下,然后、然后、然后。。。。。。黑丝、黑丝、黑丝、黑丝、黑丝、黑丝、黑丝、黑丝、黑丝、黑丝。。。
话还没说完,师傅就像毒瘾发作
疯狂的抓自己头发,口里不断重复着“黑丝”两个字
师傅身边的一群男人,也是灵魂被操控,不断念着“黑丝”两个字

我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哭着告诉自己不要慌,一定要找到黑丝,把师傅救出来。
可是,这茫茫人海,黑丝在哪呢?
看来只能用程序员的神技------心眼
心眼是程序员的一个高阶技巧
程序员平时在找bug的时候,几十万行代码
如果用眼睛去找,那是会瞎的
一旦你启用了心眼,就能一目千行
瞬间找到几十万行代码里的bug所在

心眼讲究用心去感受周围的环境,而不是用眼睛
我闭上眼睛,气运丹田,
周围吵杂的环境逐渐安静了下来
用心眼感受身边每个人的细微蠕动
寻找每一个穿黑丝的女人

最终,锁定人群中的九点钟方向
那里坐着一个清纯型妹纸
我很震惊,以为黑丝一定是个妖艳贱货型女子
没想到她却是一副清纯学生的样子
别的女人在夜店都是穿着黑丝
上身的穿着尽可能妖娆和邪魅
可她却只穿一件简单的白色短袖和一件粉红色超短裙
与周围意乱情迷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既视感

她白皙的皮肤上没有任何的装饰和打扮
将我们程序员敲代码的“the less is more”原则诠释到极致

一个真正的高富帅,就偏偏喜欢这样清纯简单的女人
因为高富帅已经厌倦了庸脂俗粉和妖艳贱货
鲁迅曾点评过男女之间的情爱秘籍:

喜欢一个女孩:若她涉世未深,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若她心已沧桑,就带她坐旋转木马。

喜欢一个男孩:若他情窦初开,你就宽衣解带;若他阅人无数,你就灶边炉台.

显然,黑丝她只是看起来纯洁,其实她不纯洁,她只是利用了纯洁
一个真正的高手,她的外表看起来永远都不像一个高手
清纯只是她的障眼法
我们程序员善于突破思维的禁锢,用辩证的思想看问题
不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必须具备的品质。

我的心眼感受到了她娇羞清纯的容颜下
藏着一颗高傲冷艳的野心
既然已找到了黑丝,我要怎么撩她呢
首先必须要让自己帅起来

小蝌蚪急中生智,在屎黄色的公司战服上,用圆珠笔画了一个“supreme”,逼格瞬间爆炸

用口水湿润头发,将低沉的发型上扬
露出额头,眼镜一摘,混入舞池

进入蹦迪的舞池后,不会摇摆怎么办?
师傅曾说过:“如果你在夜店里不会摇摆,那就用脸在天上画一个<粪>字”
平时刻苦学习的知识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

头在摇摆的时候,手应该怎么晃动呢?
师傅又曾经说过:“
如果在夜店里你的手不知道怎么晃,
那就想象天花板是一个巨大的键盘,将手举过头顶
动用单身三十年的手速,
对着天空一顿盲敲
想象自己在用代码敲一条龙
那样你就是夜店里最厉害的仔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夜店高手
小蝌蚪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佯装自己是一个会rap的饶舌歌手
小蝌蚪一面摇晃着脑袋
一面将程序员的加班战歌《no-sex(无性繁殖)》大声唱了出来
歌词大意如下:

来 跟我一起念
药药 切克闹
哟哟 嘿V够
i don't need sex, the code 发可 me everyday
大声跟我一起唱
i don't need sex, the code 发可 me everyday
发可!发可!
me!me!
eve!ry!Day!

小蝌蚪一边rap一边嘲讽旁边的年轻人,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music
旁边的年轻人听不懂小蝌蚪在唱什么,他们也不敢问
反正一切听不懂的,都一定是比他们厉害的东西

才用不到半小时,小蝌蚪已经是整个夜店里最狂的仔
所有女人都为之倾倒。

经过一个小时的摇摆,小蝌蚪体力不支瘫软在吧台上
把汗一擦,背挺直,假装自己一副人帅腰好的样子

小蝌蚪的骚操作,终于引起了黑丝的注意
黑丝主动坐到了小蝌蚪身边
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就好像代码的运行流程,每一行都胸有成竹

桌上早已为黑丝点了杯名叫“烈焰红唇”的高端鸡尾酒
小蝌蚪在杯壁上用口红写了首情诗


52度的白酒
37度的妳

黑丝品完酒,问到:37度是什么意思
小蝌蚪:是妳一见钟情时的体温
黑丝:呵呵,男人,这招不错
黑丝习惯了被屌丝舔狗围绕
从来没有男人敢这么对她说话
黑丝的兴趣被提了起来

黑丝: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
小蝌蚪:我叫小蝌蚪,是一个杀手
说自己是个杀手,明显是在撒谎
但这种显著的谎言,恰恰是一个调情手段
无形中增加了神秘感
让女性有一种想要扒光你去了解你的冲动

黑丝:噢?杀手来这里做什么
小蝌蚪:寻找我的猎物,然后玩弄女孩子的心
黑丝:呵呵,男人,那你的猎物找到了吗
小蝌蚪:找到了,她刚刚对我说了句“呵呵,男人”
这句话重击了黑丝的心弦,黑丝开始动摇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骚的男人
一般的屌丝舔狗都是一上来就说我爱你,女神我tm爱死你了
可小蝌蚪不一样,而是用一种隐晦不做作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撩味十足

黑丝:你到底想要什么
小蝌蚪:我想要一场艳遇,一场精心设计的邂逅
黑丝:那需要我做什么吗
小蝌蚪:需要,我有一场恋爱,需要和妳谈谈
小蝌蚪不再周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满足黑丝霸道的占有欲与虚荣心

黑丝:给你十分钟,给我一个不拒绝你的理由
小蝌蚪:好的,我去趟厕所,马上回来
可以看出来,黑丝已经上钩
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小蝌蚪的底牌
是时候孤注一掷了,给予黑丝致命一击
god bless me
小蝌蚪赶紧跑到厕所,拿出电脑
动用自己六年BAT大厂前端工程师所学的p图技能
将支付宝余额页面截图
用photoshop将余额数目ps得跟自己身份证号码一样长
并设置成手机屏保大图。


从厕所回来以后,小蝌蚪直接将手机正面放到桌子上
黑丝看到余额,心里防线瞬间分崩离析、溃不成军
小蝌蚪用这张截图,直接将黑丝拿下
从头到尾,只用了十秒钟,易如反掌
小蝌蚪无情地将黑丝变成了自己的裆下亡魂
黑丝跪下来抱着小蝌蚪大腿,哭着求小蝌蚪不要走,甩都甩不掉
黑丝的哭声惊天地、泣鬼神
从那以后,黑丝就好像灵魂被操控
口里不断重复着“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
。。。
小蝌蚪很聪明,深谙人性,领悟到金钱力量的奥义,智取女神,战胜了大boss
小蝌蚪经过不懈努力、迎难而上,最终解救出师傅
小蝌蚪将程序员处乱不惊、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蝌蚪此次一战,成为了程序员的一段佳话,也成为了夜店传说。
。。。
那天晚上,海云天共一色,小蝌蚪没有回家
小蝌蚪去了哪?传说去找了妈妈

完结)

转自:


更新一个狗头。

user avatar

转载自网络,非原创。

原作者:张瑯小强

原链接:

————————————————————

一个女孩刚出图书馆,滴滴滴警报器响了,大妈让女孩站住,让她把书包里的书拿出来过一下警报器。

女孩拿出一沓书,准备一本一本过警报器,大妈此时制止了女孩,他拿起她的书,分成两坨,检测其中一坨,警报器响了,然后再在那坨书中再次分了两坨,循环往复。最后大妈成功找出那一本书。然后放女孩回去了。

女孩回去时看到大妈眼里充满了鄙视,仿佛在告诉她O(n)与O(logn)的区别都不懂。









结果图书馆少了n-1本书。

user avatar

Interviewer: Explain us the deadlock, and we'll hire you.

Me: Hire me, and I'll explain it to you.





这么经典的都没人贴?翻译如下:





面试官: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死锁,解释明白我们就会要你。

我:先发 offer,签完 offer 再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在代码海洋里摸爬滚打的老兵,我知道, IT圈子里流传着一些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黑话”和“梗”。这些梗,就像我们写过的无数行代码一样,承载着我们的辛酸、欢乐、以及那些只有经历过才懂的“痛”。今天,我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们也感受一下我们这行的“味道”。1. 数组越界 (Array Out o.............
  • 回答
    2021年的那份调查数据,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近四成IT从业者有“离职冲动”,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藏着太多我们这些IT打工人的心酸与无奈。说实话,这份职业光鲜亮丽,薪资待遇也不错,但要说其中的“不为人知”的困境,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1. 被“需求”绑架的睡眠和生活:最直接的,也是最普遍的,就是.............
  • 回答
    在分析电子游戏和IT行业从业者为前台的挺转(支持转基因)活动背后可能的组织和支持者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哪些群体在这些领域拥有话语权、利益驱动力,以及能够组织和动员人群的能力。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多层次、跨领域的复杂网络。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挺转”活动本身的驱动因素。“挺转”活动的核心诉.............
  • 回答
    IT新人成长为技术大牛的真实经历比比皆是,但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充满着坚持、学习、实践、复盘和不断突破的过程。下面我将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详细讲述一位IT新人如何逐步成长为技术大牛的历程。人物设定: 姓名: 小明 (化名) 背景: 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对编程充满热情.............
  • 回答
    在IT行业,不少大厂都为技术人才提供了“不带团队的专家路线”,也称为“技术专家通道”、“独立贡献者(IC)通道”等。这条路线的设立,旨在留住和发展那些在特定技术领域拥有深厚造诣、能独立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引领技术创新,但不愿意或不适合管理大量人员的资深技术人员。以下是一些在“不带团队的专家路线”方面做.............
  • 回答
    IT 圈子里,一些平时看着眼熟的词,真要说出口,却常常让人犯迷糊,读错的也着实不少。这里面有些是因为长相相似,有些是因为音近,有些干脆就是英文原词的音译或意译出了点小差错。我这儿就给你扒拉扒拉,保证接地气,没有那种硬邦邦的AI味儿。1. Kubernetes(K8s)这个可以说是IT圈的“绕口令”级.............
  • 回答
    IT 界里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总是藏在代码的缝隙、Bug的漩涡、以及我们程序员与用户之间那微妙的“沟通”里。这些笑话,与其说是段子手们精心炮制的,不如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被放大、被提炼,然后以一种荒诞又现实的方式呈现出来。关于 Bug 的终极哲学:你知道为什么程序猿总是看起来没睡.............
  • 回答
    要深入理解中国首份新 IT 报告所揭示的要点,以及洞察中国科技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所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这份报告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中国对信息技术发展思路的一次重要升级,从过去强调“引进、消化、吸收”到如今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体系化发展”。中国首份新 IT 报告的核心要点: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理.............
  • 回答
    2016年,我的技术书籍阅读之旅确实收获颇丰。那一年,我沉浸在几本对我职业发展和技术认知都产生深远影响的书籍中。以下是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几本,我会尽量分享我的真实感受和它们给我带来的触动。1.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
  • 回答
    关于IT行业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IT行业就像一个精力充沛、不断进化、时而又会经历“中年危机”的个体,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众到主流的蜕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细分领域的光景也千差万别,让给它一个简单的标签变得困难。回望过去,IT行业的“萌芽期”可.............
  • 回答
    以下是一些“本以为是大案,实际上小事”的典型案例,涉及公众误解、媒体炒作或调查澄清后的真相。这些案例中,表面的严重性被夸大,但经过深入调查后,实际后果或法律后果并不如预期严重: 1. 美国“伯尼·埃克塞尔”案(Bernie Madoff) 公众误解:2008年,美国前纽交所副主席伯尼·埃克塞尔被揭露.............
  • 回答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译名”实际上对应相同的原名的情况。这些差异通常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策略、语言习惯或历史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涵盖文学、影视、历史人物等不同领域: 1. 书籍翻译 《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中文译名: 《指环王》(最.............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
  • 回答
    关于“让人同情的杀人犯”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杀人行为都涉及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来概括。然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或法律伦理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或特殊动机而引发公众的同情或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需强调:这些案例的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并不鼓励或美.............
  • 回答
    以下是一些让人惊叹的推理电影推荐,涵盖经典、冷门、高智商和心理惊悚等类型,每部电影都因其复杂的剧情、精妙的结构或深刻的主题而备受推崇: 1. 《七宗罪》(Se7en, 1995)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 亮点: 以“七宗罪”为线索的犯罪故事,融合了宗教隐喻.............
  • 回答
    在100元以下的范围内,寻找“高大上”且“少见”的物件,需要结合设计感、工艺价值、文化背景或稀缺性来筛选。以下是一些可能符合这一条件的物品,结合了独特性、艺术感和小众性,同时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手工陶瓷或陶艺小件(约50100元) 特点:手工烧制的陶瓷,可能有独特的釉色、纹样或造型,如青瓷.............
  • 回答
    规则类怪谈(Rule of the Unseen)是日本民间传说和现代恐怖文化中常见的一种恐怖类型,通常以“规则”或“禁忌”为线索,通过违反规则引发超自然事件或灾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规则类怪谈及其详细解析: 1. 三三三规则(三三三の法則) 规则内容: 在日本某些地区,传说中如果有人在午夜(午.............
  • 回答
    安慰剂按钮(Placebo Button)通常指在心理学、医学或用户界面测试中,设计成具有视觉和交互特征但实际没有功能的按钮,用于测试用户的反应、行为或心理效应。这类按钮的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欺骗性与伦理规范,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设计要点: 1. 视觉设计:模拟真实按钮,诱导用户行为 外观与颜色.............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冷门但值得了解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内有重要贡献,但因性别、种族、时代背景或主流叙事的忽略而鲜为人知。以下人物的背景、成就和影响均基于历史记载与学术研究: 1. 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Elizabeth Blackwell) 时代与背景:19世纪美国 主要贡献: 第一位女性医学.............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原本只是小消息,但后来被发现是惊天大新闻的典型案例,这些事件在最初可能未被广泛重视,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其影响逐渐显现,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1. 1963年肯尼迪遇刺(美国) 最初消息: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途中被暗杀,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