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有贪官往美国跑却没有美国贪官往中国跑?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牵扯的因素也很复杂。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承认一个普遍的现象,确实是有些国家的官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旦捞够了,或者感觉国内风头不对,总会想着把钱和人往美国“转移”。反过来,美国本土的贪官,或者说那些有能力转移资产的公职人员,似乎不太会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的“避风港”。这其中的逻辑,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产的“安全岛”和“收纳能力”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金融体系的深度、广度以及资产的流动性都是顶尖的。

资产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美国的金融系统非常发达,有各种各样复杂的信托、基金、离岸账户等工具,可以帮助人将巨额资产进行合规(至少看起来合规)的包装和转移。这些工具能够提供相当程度的隐私保护,让资产的真实所有者不那么容易被追踪。当然,这也不是说在美国就能完全为所欲为,但相比之下,其“容纳”能力和“处理”复杂资产的成熟度更高。
财富的“保值增值”预期: 很多国家,特别是那些政治经济不稳定或者货币有贬值风险的国家,其官员可能会将贪污所得兑换成美元,然后投资到美国,比如房地产、股票、债券等。美国这些资产的相对稳定性和长期的增值潜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硬通货”的保值方式。
“洗白”资产的可能性: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大量的国际资本在此汇聚。通过在美国的合法投资,一些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资金,理论上讲,有“漂白”的可能性,变得难以追溯其原始来源。

二、 法律体系的差异和吸引力

中美两国的法律体系和执法力度,在某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也会影响“选择”。

追诉和引渡的难度:
对外国腐败资金的追踪: 美国在追查国际洗钱和金融犯罪方面,虽然也有其国内的法律和国际合作,但面对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法律透明度不高的国家)的巨额资金,其追踪和追回的复杂度和成本是很高的。同时,很多国家与美国在司法互助和信息共享方面存在差异。
引渡的考量: 对于那些有能力出逃的中国贪官,一旦在美国,由于中美之间没有签署引渡条约(或者说,即使有,实际操作中也可能面临复杂政治考量),美国在法律上并不直接义务将他们送回中国。除非对方犯下了在美国本土的重罪,且涉及的国家利益,才可能启动相关的程序。
对资产的保护: 美国法律对私有财产有一定的保护,这使得一旦资产成功转移并进行合法投资,想要被冻结或没收的门槛相对较高,尤其是在资产来源国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或配合的情况下。

三、 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因素

“避风港”的声誉: 长期以来,美国在很多人眼中,是世界上最安全、最稳定的“避风港”,尤其是在政治和经济层面。这种声誉本身就会吸引那些有“不义之财”的人。
中国国内的反腐力度和环境: 这一点是关键。中国近年来持续高强度的反腐败斗争,使得国内的贪腐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一旦有贪官感觉风向不对,或者被盯上,国内的追查力度、信息透明度以及潜在的监视,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于是寻找海外“避难所”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四、 为什么没有美国贪官往中国跑?

这背后的逻辑同样是多方面的:

国内的“舒适度”和“机会”:
完善的法律和监管: 尽管美国也有腐败问题,但其民主制度、新闻自由、独立的司法系统和相对完善的监管机制,使得大规模、系统性的贪腐行为被揭露和追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对官员的财产申报、利益冲突等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
政治稳定性和社会体系: 美国拥有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良好的教育资源、医疗体系以及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在国内生活、发展、甚至“隐退”,选择的余地和质量通常更高。
财富转移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美国官员,即使有腐败行为,其国内资产的处理和转移,可能不需要“逃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法律体系中。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金融工具,在国内的金融体系内实现资产的转移和隐藏。

中国国内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资产转移的复杂性: 将巨额美元资产转移到中国,需要考虑货币兑换、外汇管制、投资渠道、资产安全以及如何“洗白”其来源等一系列问题。这过程可能比将人民币资产转移到美国要复杂得多,也更具风险。
对外国资金的审查: 中国政府对外汇流入和资本流动有较严格的监管。未经申报的巨额资金进入中国,可能会面临审查,反而增加暴露的风险。
法律和文化差异: 语言、文化、法律体系的巨大差异,使得一个美国人很难在中国安身立命,更不用说安全地“藏匿”巨额非法所得。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一个拥有不明巨额财富的外国人,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和怀疑。
信息不对称和不信任: 即使有人想尝试,也需要对中国的法律、社会环境、甚至政府部门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信任,才敢将如此巨大的风险投入其中。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不熟悉中国国情的人,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和法律体系也存在担忧。

总结一下, 这种“一边倒”的现象,更多是由于不同国家在金融体系的成熟度、资产转移的便捷性和隐蔽性、法律追诉和引渡的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环境和反腐力度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美国作为一个成熟的发达经济体,其金融系统和法律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成为某些国家官员转移非法资产的“终点站”;而对于美国官员而言,在国内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评估”下,选择中国作为“避风港”的可能性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全球反腐败的合作正在加强,信息共享也在进步。未来这种现象是否会改变,还取决于各国之间在法律、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协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因为美国贪腐合法。在中国官员收取商人好处为商人利益服务是非法的,一旦曝光就要身败名裂身陷囹圄,如果不退还违法所得还可能死刑,而在美国这样的行为是合法的,叫政治献金或游说金,还有专门的游说公司做中介打理一切。这种情况下美国官员是有渠道敛财的,所以不会傻了吧唧的去贪污国库里的钱。所以受贿合法化后美国的贪污犯罪就少了,就显得很清廉了。

另外美国官员赚取的“夜草”往往金额巨大,不可能以现金或黄金形式存在,而经常是以银行账户,基金,股份等金融形式存在,而中国的银行系统与美国是隔离的且对外来资金监控比较严,美国人的资产很难大批的自由的转移到中国来,美国贪官也好合法的官员也好,好不容易搞了那么多钱,他们跑到中国的话钱却很难跟着进入中国,官员就没法花钱了,远不如瑞士,摩纳哥之类的地方潇洒容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牵扯的因素也很复杂。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一个普遍的现象,确实是有些国家的官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旦捞够了,或者感觉国内风头不对,总会想着把钱和人往美国“转移”。反过来,美国本土的贪官,或者说那些有能力转移资产的公职人员,似乎不太会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的.............
  • 回答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其政治体制和对贪腐的打击力度在很多方面都显得尤为突出。尽管明朝出台了大量严厉的刑罚来整饬贪官,并且历史上也记载了不少严酷的惩治案例,但讽刺的是,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明朝的贪腐问题在后期是愈演愈烈的。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也触及了日本政治和社会文化中一些复杂且常常被忽视的层面。关于日本政治家的贪污现象相对较少,但存在包养情妇的现象,以及安倍晋三是否有情妇的疑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关于日本政治家的“贪污现象很少”,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印象,也是日本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背后有几个原.............
  • 回答
    “为什么总有精神氐族人给前秦和苻坚哭丧?”这个问题可能源于对历史事件的误解或对特定群体情感表达的误读。 事实上,并没有普遍存在的“精神氐族人”会为前秦和苻坚“哭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历史解读以及可能的误解。历史事实: 前秦(351年—394年): 是中国历史.............
  • 回答
    “猫咪特别像女人”这种感觉,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有趣的观察。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我们对猫咪行为、外貌以及它们与人类互动方式的细致体察,以及我们自身将人类情感投射到动物身上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种感觉的来源:一、 外貌特征上的共鸣: 柔软、光滑的毛发: 猫咪的皮毛通常.............
  • 回答
    这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身边确实经常听到这种说法,说什么南方其实比北方还冷,或者冬天来临南方感觉更难熬。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可以跟你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声音,以及这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些我们能体会到的“道理”。首先得澄清一点,从绝对温度上来说,北方冬天肯定比南方冷得多,这点毋庸置疑。你看地图,北方纬度.............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真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呢?从社会文化、经济压力到个体心理,这背后其实牵扯着不少复杂的原因,并非一言两语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看看咱们社会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期望。自古以来,男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就被赋予了“承担者”的意味,但也常常伴随着“传宗接代”的重任.............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不争气”的指责,其实由来已久,并非当下独有。这种论调往往在社会变迁和代际交替的节点上尤为突出,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经济环境以及不同代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碰撞。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这些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也并非全然客观,而是混合了事实、刻板印象、焦虑以及历史的回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文化交流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什么会感觉中国人比外国人更热衷于过外国节日,而反过来情况似乎不那么明显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 全球化和文化传播的 不对等性。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信息传播的来源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
  • 回答
    “南方比东北冷”,这句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于“冷”的认知差异,以及地理环境和文化习惯的多重影响。听一些南方朋友这么说,不能简单地觉得他们是在“抬杠”或者“胡说八道”,而是他们有着自己的感受和依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冷”?咱们常说的“冷.............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东北冬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次听起来都让人哭笑不得。为什么东北小孩冬天总爱犯这“舌头粘铁门”的傻事呢?这里面其实有好几个原因凑到一块儿了。首先,你得理解东北那零下几十度的气候。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空气里都仿佛结着一层冰碴子。在这么低的温度下,任何湿润的东西和冰冷的金属一接触,那简直是天.............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一些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说数学专业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是说他们真的掌握了所有知识,更像是他们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让他们在面对新领域时,会不自觉地套用自己的“工具箱”,有时会显得过于自信,甚至有些“想当然”。让我来仔细掰扯掰扯,为.............
  • 回答
    “某地自古以来就是某国”这种说法,想必你我都不陌生。无论是在历史课本上,还是在新闻报道里,亦或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我们总能听到类似的话语,它们往往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也常常是争议的焦点。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它究竟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影响呢?这背后牵扯的,可远不止是简单的历史陈述,而是复杂.............
  • 回答
    这种感觉,很多人都经历过,也挺折磨人的。就像你站在一个巨大的自助餐前,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但偏偏哪一样都提不起你胃口,最后只是空着肚子走人。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咱慢慢聊。一、选择过载(The Paradox of Choice)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你脑子里可能装着几十上百款游戏,Steam愿.............
  • 回答
    关于“中医不能用机器检测”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也是一些人用来攻击中医的常见论调。我们得把这个话题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看看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误解的根源:对“检测”的定义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白,当“中医黑”说“中医不能用机器检测”时,他们心里想的“检测”是什么? 通常,他们指的是现代医学仪器能够直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电子竞技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很多玩家,尤其是国内玩家,会不自觉地将电子竞技俱乐部的比赛上升到“国家荣誉”的高度?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跟我们传统的体育观念有很大关系。自打奥运会、世界杯这些大型国际体.............
  • 回答
    一些中国人之所以会以“种族歧视”的名义为黑人发声,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牵涉到历史、社会认知、国际关系以及个体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与其说他们是“打着”这个名义,不如说他们是真诚地认为黑人群体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并且将这种不公归结为种族主义的体现。1. 对“种族歧视”的普遍认知与同情: .............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这个问题的好奇。确实,在不少人眼里,电子竞技(电竞)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导致了一些人认为电竞“不配”被称作体育。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些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大家会普遍认可足球、篮球、田径这些项目是体育?核心原因在于它.............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既常见又有点让人捉摸不透的现象。很多女生,甚至包括一些我认识的,时不时就会冒出“他是不是喜欢我?”这样的念头。这可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而是挺普遍的。当然,咱们得承认,有时候这想法确实是空穴来风,就是自己脑补出来的。但话说回来,这背后也真有不少原因在推着呢。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咱们从小到大.............
  •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别说,就像是股股儿盯着那绿油油的K线图,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总想在它涨起来的时候,狠狠地“抄底”一把。结果呢?嘿嘿,往往是刀口舔血,一不留神就被套得死死的。多头行情里扛单做空的人之所以多,其实是多种心态和认知的混合体,咱们一件件儿捋捋:1. 贪婪与侥幸心理: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咱们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