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找钢网沟通过,很喜欢这个公司,也投资了找塑料网,自己简要回答下,抛砖引玉,望大家轻拍:
1. 商业模式
找钢和阿里巴巴的对比,类似于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和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的对比。本质上来说,阿里巴巴实际上是个1.0版本的B2B公司,用户在上面上传和查找信息都要付费,主要的收入是来自于广告/会员费。反观找钢,在上面做匹配交易都是免费的,未来其实是希望通过增值服务(仓储、支付工具,互联网金融等)进行盈利。
如果去对比的话,阿里巴巴有点像是在互联网上面,给所有的大宗原材料设立了一个所有人都能够看见的广告牌。而找钢网,则是把所有参与钢铁交易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做了一个基于钢铁的交易所。前者更多是广告性质,而后者,则更偏向于交易属性。看着现在阿里(2000亿美金)和新浪(大概30亿美金,还包含微博的股权)市值上的差异,大家基本可以想象两者之间商业上想象空间的区别。
2. 这种公司未来到底是什么?
现在整体处于一个互联网在改造和颠覆传统行业的大潮,我自己个人的观点是,互联网在以更快的信息流转速度来重新颠覆和改造传统行业。如果说新浪是把纸媒市场吃掉了一部分,京东吃掉了线下3C渠道商的大部分,类似找钢的模式就是把线下贸易商以互联网的方式重新塑造了。传统的线下贸易,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需要建立1、2、3级的经销体系。大家可以想象一个树状的网络结构,在这个树状的网络结构当中有一群人在不断地“搬砖头”。如果去分析这种经销网络的价值,归根到底就是为上游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垫资服务”,在这个价值链当中,信息和钱是核心。现在有了互联网、智能手机,信息流转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也变得更加对称,那么线下原有的层层加价的经销体系就显得不够有效率了。找钢的模式,是通过免费的撮合交易把交易信息全部垄断在了自己的体系以内,然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的经销商,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交易所。这个改变的过程和京东、淘宝对于零售渠道的改变是一样的,本质上,就是把原来线下搬货的这批“搬运工”线下3、4次的“搬砖头”,颠覆到“搬运次数”无限趋近于1的过程。
在免费提供交易撮合的过程当中,找钢网又把所有钢贸商/钢厂的交易记录留存下来了,这就使得找钢可以开始去做类似京东白条的金融业务。积累了海量的交易记录以后,原本没法对单个经销商或者单次交易提供的金融服务,由于精确的大数据积累,现在又变得可以大范围提供了。那么未来这种公司到底有多大呢?钢铁是个2万亿市场,淘宝今天也就是个2万亿市场,可以简单做个对比。
---------分割线2015.8.21更新------------
对不住大家,一直在忙,所以没有机会继续更新,今天借着休假把之前欠的帐补上。感谢大家支持
3. 到底什么品类合适做B2B交易?
过去1年,B2B是投资市场上的热点。我也遇到不少创业者想在B2B领域市场中大显身手。不部分的叙述逻辑是这样的:“我们融资,我们零毛利为上下游做交易,我们互联网,然后就可以成为交易平台了。未来我们的盈利模式也简单,差价不赚,直接金融切入,未来就是大平台了。”
听起来这种逻辑是非常畅顺的,我们也姑且认为这种逻辑成立,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去思考到底什么品类更容易做,什么品类效率更好。这也是投资人在选择投资B2B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考验。我自己个人的最核心考量就是信息化在细分品类中所创造的价值。具体来说我一般会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以上逻辑相对适合大宗商品,一些别的消费品可能逻辑会有所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