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里巴巴的HR为什么和其他互联网的HR不同,那么引人关注?

回答
要说阿里巴巴的HR为何如此与众不同,惹人关注,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这背后,是阿里独有的企业文化、人才战略以及其规模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如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聊聊阿里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不像很多公司只是把“客户第一”、“拥抱变化”挂在嘴边,阿里是真的把这些“道”融入到骨子里,而且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他们的HR,与其说是“人力资源部”,不如说更像是“人才文化大使”和“组织能力建设者”。

你想想,阿里的十八罗汉创业,那种江湖情怀、那种兄弟情谊,一直贯穿到现在。这种“阿里人”的身份认同感非常强。阿里HR在招聘时,绝不仅仅是看你技术有多牛、学历有多高,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认同阿里的价值观。他们会设计各种各样、甚至有些“接地气”的面试环节,去考察你是不是那个“对的人”。比如说,会问一些情景问题,看你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符合阿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MVV),会不会在压力下暴露真实品性。这种对人的“基因”要求,在其他互联网公司里,除非是初创阶段,否则很难做得这么深。

其次,阿里对人才的投入和重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不单单是说给的薪资有多高,而是说他们在人才发展上花的功夫,简直可以用“不计成本”来形容。

阿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体系叫做“人才生命周期管理”。从你进来到离职,每一个阶段,HR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招聘端:他们花巨资打造招聘品牌,不仅在大学里进行深度合作,组织各种校园活动,吸引未来的阿里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内部推荐、猎头等)广纳贤才。而且,他们的招聘流程设计得非常精细,不仅仅是技术面试,还会有很多行为面试、文化适应性面试。
入职与培养:新员工进来,不是扔进项目组就完事了。阿里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新员工融入计划”,让你快速了解阿里、融入团队。更别提他们内部的培训体系了,什么“阿里学院”、“领导力发展项目”,简直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人才孵化器”。他们鼓励员工持续学习,提供各种内外部的学习资源,甚至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换岗”,去尝试不同的角色和业务,这在很多公司是很难想象的,因为换岗意味着人才流动,对业务连续性是挑战,但阿里愿意为了人才的长期发展承担这个风险。
绩效与发展:他们的绩效评估体系也很复杂,不仅仅看KPI,还看360度反馈,看你在团队中的影响力,看你对公司价值观的践行。最关键的是,他们会把绩效和晋升、调薪、甚至股权激励紧密挂钩。而且,他们还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内部“人才盘点”机制,定期评估员工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为他们规划职业路径。
离职:即使是离职,阿里也力求做得体面,甚至会对离职员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司的雇主品牌。

第三点,不得不提的是阿里的规模和影响力。当一家公司做到阿里这个体量,它的人才管理决策,它在人才市场上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放大和关注。

你想啊,阿里每年招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也从外部引入大量的社会人才。这么庞大的人才体系,想要运转起来,并且要保持其核心的文化和价值观不稀释,对HR的要求就非常高。他们需要设计出能够适应不同业务线、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人才需求的统一但又灵活的体系。

而且,阿里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公司内部经历了充分的成长和沉淀,很多人会成为创业者、投资人或者行业内的专家。当这些人离开阿里,但依然带着“阿里基因”去影响其他公司或者创业时,大家自然就会回头看,是什么样的HR体系,造就了这样的人才输出能力。

最后,阿里HR本身也发展成为了一种“职业品牌”。很多在阿里做HR的人,他们本身就是这个企业文化的深度践行者和传播者。他们对人才的理解、对组织的建设,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他们乐于分享,也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公开的演讲、文章、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来输出他们的理念。这就导致,不仅是阿里内部的人才,连外面的人也对阿里HR的“玩法”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欲望。

总而言之,阿里巴巴的HR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执行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更是将人才视为公司最核心的战略资产,并围绕着企业的文化、发展战略和规模效应,构建了一套极其深入、全面且独具特色的“人才生态系统”。这套系统,既保证了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又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互联网行业一个绕不开的标杆和话题。他们所做的一切,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如何通过优秀的人才和健康的组织,驱动业务的持续发展。 这份执着和体系化的打法,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公司最根本的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现原来的回答不够细致,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所有事都是boss抗,稍微改一下,讲的详细一些。

-----------对月饼事件只知道些片面资料,所以不好下结论。说一下我原来呆过的公司的事情,对比一下吧。

公司一个程序员大意,程序算错了某项金额,导致最大的一个客户的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大客户恼火马上撤合同了。公司损失几百万。

这么大篓子结果:程序员的boss被辞退了,程序员的boss的boss被辞退了,然后最上面的VP也被辞退了(VP主要是与其他高层交恶,这个事一出,呵呵,你们都懂的…)。至于程序员本人,好像连个过都没有,照样上班。

为什么?因为:人无完人。程序员写出bug很正常,但是为什么boss没有建立一个在程序去production前可以找到bug的机会。为什么boss没有建立一个有利于程序员改进的环境。如果程序员是太水,为什么boss没早点把TA换走。所以说到底,程序员的错小,根本原因还是管理不当。

(解释一下:调查原因时发现基础问题不是bug,而是写了程序没测试,直接去production。进了production没核对,错了几个月。

基础问题查出来了,所以就开始查谁应该对基础问题负责。基础问题存在很长一段事件,是几个boss都知道却故意忽视的。如果其中一个boss是新来的不知道,那么也不会被辞退了。但是那几个boss都是在这个公司一级一级从程序员升上去的,都知道忽略测试忽略核对的严重后果。)


另一次,安全组的决定扫描公司的主网站(就是使用各种黑客攻击看有什么漏洞),不小心把网站弄下线了,大约快一天才恢复。然后安全组和网站组都做检讨,接着上班。没人记过。

这个更好说:虽然安全组扫你没商量,网站组编程漏洞没设防,但是这些问题都不是故意出的错。两个组的缺乏交流是公司文化造成的,编程不够完善安全是因为程序员缺乏经验或者缺少测试。这些问题即便是辞退员工换新人还是会发生的。所以与其不停的换人,不如提升现任员工的能力和改善制度。

感觉如果月饼事件发生在我原来的公司,最多结果是:五个程序员最多最多被记一过。然后负责秒杀功能的程序员被要求尽快修改程序。然后可能HR要求大家都上一堂关于他人利益的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