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的「援助交际」是如何产生的,与国内的援交现象、「包养」有何异同?

回答
日本的“援助交际”(又称“JK business”、“援助交际”等,日语中通常用“援助交際”或“パパ活”来表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根源、发展脉络以及与国内的“援交”和“包养”现象的异同,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日本“援助交际”的产生与发展

日本“援助交际”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产生过程:

1. 社会经济背景:

经济泡沫破裂与失业率上升: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历了经济泡沫的破裂,随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期。失业率上升,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困难,使得一些女性面临经济压力,寻找非传统收入来源的需求增加。
少子化与单亲家庭增加: 尽管日本整体生育率下降,但单亲家庭(特别是母亲抚养的家庭)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些家庭往往面临更严峻的经济挑战,单亲母亲可能需要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派遣社员”制度的普及与不稳定: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全职正式员工的比例下降,“派遣社员”(合同工、临时工)的比例上升。派遣社员的工资不稳定,福利较差,也加剧了部分年轻女性的经济不安全感。

2. 文化与心理因素:

日本社会特有的价值观与性别角色: 传统上,日本社会存在一定的性别分工观念,女性在经济上相对依赖男性。尽管现代社会在变化,但这种观念的残余可能影响部分女性对经济援助的接受度。
“可爱经济”(Kawaii Economy)与消费主义: 日本社会高度重视“可爱”文化,并将其延伸到商业领域。这包括对年轻女性外表的价值肯定,以及鼓励消费的社会氛围。一些年轻女性可能因为追求时尚、美容、社交娱乐等消费而产生经济需求。
精神空虚与情感需求: 部分年轻女性可能因为学业压力、社交孤立、家庭关系疏离等原因,感到精神空虚或缺乏情感支持。她们可能会将“援助交际”视为获得关注、陪伴或一种情感慰藉的途径,而不仅仅是金钱交易。
媒体的塑造与传播: 日本媒体(如漫画、电视剧、杂志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援助交际”现象进行过描绘和讨论,有时甚至带有浪漫化或猎奇化的色彩,这可能会影响一部分年轻人的认知,甚至将其视为一种“选择”或“体验”。

3.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兴起:

信息传播的便捷性: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援助交际”的提供者和需求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联络平台。许多平台(如专门的交友网站、论坛、匿名聊天软件等)都成为进行此类交易的场所。
匿名性与隐私保护: 互联网提供了相对的匿名性,使得参与者可以规避直接的社会压力和身份暴露的风险。

“援助交际”的演变:

最初,“援助交际”主要指学生等年轻女性以提供陪伴、约会等方式换取男性长辈的经济援助。随着时间推移,其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也更加隐蔽和复杂。

从“JK business”到“パパ活”: 近年来,“パパ活”(爸爸活)一词兴起,更侧重于年轻人与年长男性进行约会,换取金钱或物质支持,但通常不涉及性交易(至少表面上如此)。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参与者试图在法律和道德边界上进行规避,或将关系界定得更模糊。
平台化与服务化: 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为双方牵线搭桥,甚至提供“服务指南”。

与国内“援交”和“包养”的异同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日本的“援助交际”,我们需要将其与国内的类似现象进行对比。国内的“援交”和“包养”概念也相对宽泛,这里我们主要基于大众认知进行比较。

1. 定义与行为内容:

日本“援助交际”(援助交際/パパ活):
核心: 年轻女性(通常是学生)与年长男性(通常是已婚或经济条件好的男性)进行约会、陪伴,以换取金钱、礼物、学费、生活费等经济援助。
行为: 包含吃饭、看电影、购物、旅游、聊天等非性行为,但很多情况下性交易是潜藏或明确的交换条件,尽管“パパ活”试图淡化这一点。一些“援助交际”可能涉及短暂的亲密关系。
目标: 经济支持、物质享受、情感陪伴、社会经验等。

国内“援交”:
核心: 同样指年轻女性(通常是学生)通过提供性服务换取金钱。国内语境下的“援交”通常直接与性交易挂钩,是“有偿性行为”。
行为: 主要指卖淫行为,可能包括陪睡、一夜情等。
目标: 主要为获取金钱,以满足消费欲望或解决经济困难。

国内“包养”:
核心: 一方(通常是经济实力强的男性)向另一方(通常是年轻女性)提供经济、物质支持以及生活上的照顾,以换取对方的陪伴、忠诚,有时也包括性关系。
行为: 关系相对稳定,可能包含同居,提供住所、生活费、礼物、工作机会等。性关系通常是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区别于一次性的交易。
目标: 情感陪伴、性需求、个人喜好(如希望伴侣年轻、漂亮),被包养者则获得稳定的经济保障和生活上的便利。

2. 异同点分析:

| 特征 | 日本“援助交际” (援助交際/パパ活) | 国内“援交” | 国内“包养” |
| : | : | : | : |
| 核心目的 | 经济援助为主,伴随陪伴、情感等需求;性是模糊或隐含的交换条件。 | 直接的金钱交易,以性服务为主要交换内容。 | 经济与情感/性关系的长期互换,提供稳定支持以换取长期的陪伴、忠诚和性。 |
| 行为界限 | 模糊,表面上侧重于约会和陪伴,但常涉及或暗示性交易。“パパ活”试图淡化性。 | 明确以性交易为主。 | 界限相对清晰的长期协议,性关系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侧重于稳定性。 |
| 关系性质 | 通常是一次性或短期、非稳定关系,更像是一种商品化社交。 | 一次性或短期交易,缺乏情感维系。 | 长期性、相对稳定的伴侣关系(非传统婚姻),常有情感依赖或亲密度的提升。 |
| 参与者年龄 | 年轻女性(学生居多),年长男性。 | 年轻女性(学生或年轻打工者),各种年龄的男性。 | 年轻女性,经济实力强的男性(通常是已婚)。 |
| 社会文化影响 | 在日本社会有一定历史渊源和文化讨论,媒体参与度高。 | 在中国,传统观念对这类行为的接受度较低,通常被视为非法或道德败坏。 | 在中国社会,虽然存在且被大众所知,但公开讨论较少,且往往与道德批判联系在一起。 |
| 合法性问题 | 涉及性交易的部分在法律上属于非法(卖淫),但“パパ活”等模糊行为更难界定。 | 明确属于非法卖淫行为。 | 法律上不属于违法犯罪,但通常被认为违反社会公德,且涉及的财产转移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
| 经济来源 | 提供者多为学生或低收入女性。 | 提供者多为学生或经济困难的女性。 | 被包养者通常年轻、外貌出众,经济来源不稳定或追求更高生活品质。 |
| 需求方原因 | 经济压力、物质欲望、情感空虚、社会经验。 | 纯粹的性需求、缺乏稳定伴侣的男性。 | 寻求年轻貌美的伴侣、性需求、排解寂寞、对传统婚姻的不满。 |

3. 核心区别总结:

“援交”(国内)与日本“援助交际”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对性交易的直接性。 国内的“援交”几乎等同于“卖淫”,而日本的“援助交际”在名义上,尤其在“パパ活”的语境下,试图将性交易排除在外,更侧重于陪伴、约会等社交行为,但性交易往往是隐藏的、或是不言而喻的交易内容。
“包养”(国内)与日本“援助交际”的区别在于关系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包养”是一种更稳定、更长期的经济与情感(或性)供养关系,而日本的“援助交际”大多是短期、非稳定的交易或约会。
文化接受度和媒体表现形式不同。 日本社会对“援助交际”的讨论和描绘更为公开,甚至在某些亚文化中有一定接受度,而国内则更偏向于地下和负面认知。

需要强调的是:

模糊性: “援助交际”的定义本身就带有模糊性,不同的人对“援助”和“交际”的理解不同,实际操作中行为内容差异巨大。
违法性: 如果日本的“援助交际”中包含性交易,那么无论其表述如何,在日本同样是触犯法律的。但日本的法律执行和界定可能比国内更复杂,尤其是在如何界定“性交易”和“陪伴”的界限上。
道德评判: 无论在日本还是国内,这类行为都受到普遍的道德谴责,被视为将青春、身体或时间商品化,是对自我价值的贬低。

总而言之,日本的“援助交际”是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国内的“援交”和“包养”在行为内容、关系性质、界限模糊度以及社会文化接受度上存在差异,但都反映了特定群体在经济压力、情感需求或物质欲望驱动下,选择非传统方式来获取资源或满足需求的复杂社会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文首发于观察者网站

Chivn:为什么日本盛行援交





距离援交这个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恐怕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了。


援交,即援助交际的缩写,实际上从字面上来看已经能够闻出不同寻常的味道。广义的援交是指,以金钱为对价,进行的一种“交往行为”,并不一定伴随性行为。狭义的援交则是指代女性学生(主要是未成年人)卖淫。

援助交际第一次在日本社会出现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内涵是指包养关系,即我们中国人语境中的小三和二奶。中年男子在家庭以外,通过给与金钱的手段,长期占有一位情人,这种带有金钱腐臭的婚外恋就是最初的援交。




现在,援交的内涵与当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变成了单纯的卖淫一词的同义词,尤其指代未成年的卖淫。这种关系的转变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而现在意义上的援交这一现象的出现,大体上有这几个原因:



1.经济的不景气与拜金主义的蔓延


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拜金主义的气息。人人都有名牌包,每年都去夏威夷旅行,日本的大公司都快买空了纽约市的所有摩天大楼,整个日本人社会都疯狂了。当时的女学生可谓是人手一个LV背包。经济条件稍微好那么一点的,有四五个也并不出奇。当时,高中女生的零花钱每个月二十万日元也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相较之下,现今高中女生的零花钱大多控制在一万元以下。

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人们无力仅仅用工资和奖金承担以前纸醉金迷的生活了。老实的人当然按部就班地工作,卖掉名牌包包,卖掉还没有还清贷款的房子。但是不甘于此的女孩子们可能就会走向了援交的道路。

这也不难理解。被拜金主义熏陶了整个童年,她们升入高中后却发现零花钱随着父母收入的降低而减少,自己无法像前辈一样承担起奢侈品和昂贵的衣服。她们根本就没有来得及适应这种经济上的落差,也容易心理不平衡。

实际上在泡沫经济破灭的当年,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便利店也是不缺人的。一方面,高中女生们渴望着金钱来满足自己被熏陶得快坏掉的虚荣心,另一方面没有合理的赚钱渠道。最简单最容易赚钱的方法就是援交。于是乎,与社会上成功的中年男子玩一玩,然后随便收受一点钱财,亦或者是奢侈品,成为了那个时代拜金的高中女生的首选。


从1997年的数据上来看,从事过援交的高中女生的月零花钱大多落在了两万到十万日元的区间中。而没有从事过的高中女生则大多是在一万五以下。这种极大的经济落差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则是日后援交再度泛滥的一个关键点。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开始肉体交易的不是高中女生。但当社会反应过来的时候,援交的主力已经变成高中女生了,同时援交也从一个仅仅表示包养小三的词汇变成一个象征未成年卖淫的词汇。



2.通信手段的进步


另外一方面,九十年代初,手机在日本大范围普及。

虽然,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已经出现テレフォンクラブ(telephone club)这种行业,但是当时还未有手机这种便携式通讯工具,所以双方都要借助固定电话来进行沟通。具体形式是,男性进入店面等待,同时渴望金钱的女高中生通过公共电话拨打登在小广告上面的电话又或者是直接印刷在黄页上面的电话给店家,这时候店家通过总机分配给在店内等待的男性。双方通过电话约定地点和金钱以后再前往卖淫场所。店家只收取男性的费用(按分钟算),而女方仅仅负担很少的公共电话钱。

到了九十年代,尤其是中期,基本上手机已经在成年人中普及,同时不少高中生也开始拥有手机,这给双方避开之前繁琐的方式去进行直接沟通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运营商也推出许多交友性质的服务,歪打正着,也给这种援交提供了便利。

1996年,援助交际正式成为热点社会问题,也是延续至今屡禁不止的日本社会独有的社会问题。

到了九十年代的后半段,互联网普及,特别是在日本独特的手机通讯制式下,手机上网也成为了可能。大量的聊天室和交友网站开始出现,这也成为日后援交泛滥的温床。

3.情人旅馆的发达

以前我曾经说到过日本情人旅馆的历史,其全盛期是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正是整个业界的衰退期。正是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野蛮生长,日本随处可见的情人旅馆给援交提供了合适到不能再合适的场所。对于男性来说,因为一时的性冲动而通过网络或电话交友去寻找援交女孩时,事先肯定不会去预定酒店,便利的情侣旅馆正是这个时候的不二选择;对于女方来说,情人旅馆的隐秘性也恰好为其不被别人发现提供了安心的条件。


可以说,日本援交现象的泛滥是有着极度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泡沫经济滋生了社会中的拜金主义,而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女学生的零花钱不够用了,此时通讯手段的进步为援交提供了环境。这也许是当时日本整个社会的悲哀,也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哀鸣。


援交的现在


1.社交网络和社交软件的流行

社交网络在2005年左右的流行,再一次引爆了援交这个社会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手机普及的九十年代后期,援交的双方想要达成交易还是比较困难的。

第一,双方需要电话交流,这一点就阻却了很多害羞的高中女生。

第二,手机号码的实名制也让双方感受到隐私暴露的危险,同时也加大违法成本。

第三,不是每一个高中女生都有手机

到了2005年左右,除去老年人和儿童,手机可以说是人手一部了。同时大量的社交网络,尤其是匿名式、非实名制社交网站的出现,极大地减少了双方达成交易协商的成本。这正是援交经历二十世纪末的扑灭运动后在二十一世纪死灰复燃的契机。


(期待能够与我进行浓厚的H的人)


(希望性欲强的人 经常被说长着一张色情的脸!)



这种便利的社交网站,或者是说约炮网站的出现,使得援交也变得非常便利起来。

同时,社交软件也是一个更大的诱因。LINE(日本的微信)推出摇一摇功能,更是引爆日本的约炮市场。

正因如此,日本在2003年9月出台了《交友网站规制法》来限制这种网站放任未成年人卖淫。同时在前两年,LINE等社交软件的摇一摇功能仅限18岁以上的人使用。

日本社会一直在想方设法杜绝援交问题,可是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邂逅咖啡店的出现


事实上这是一种前文说过的 telephone club的变种。具体形式是,店家以免费饮料和免费漫画杂志等服务吸引高中女生入店。男性顾客付钱进入隔壁房间,一般有单面镜子,即男性能看到女孩,而女孩看不到男性顾客。男性顾客如果看中了哪位女孩,就告诉店家,店家转告女孩。之后男性付一笔介绍费给店家以后带女孩外出。出了店以后干什么都不知道了,一般的流程是吃顿饭然后再去情人旅馆,当然还需要再付援交女孩一笔零花钱。不过也有聪明的女孩子凭借这种手段去骗吃骗喝然后抽身逃走的。


3.JK散步和JK按摩店的出现


总所周知作为ACG文化的中心的日本,女仆咖啡店是非常著名的。而JK散步则是女仆咖啡店的变种。所谓的JK就是高中女生。JK散步顾名思义就是顾客付钱和高中女生一起散步。看起来是非常人畜无害的形式,但是在事实上很多顾客和JK去散步之后就会散着散着去了情人旅馆,同时以金钱和社会地位压迫JK就范。许多天真的高中女生真的以为这种打工方式是既安全又有钱,但事实上不少从业者却堕入了援交的深渊。

JK按摩也是不难理解了,即高中女生作为店员的按摩店。说是按摩店,实际上店内还提供许多其它服务,比如说聊天、膝枕、挖耳朵、陪睡(正经的)等轻色情或是说带有诱惑性的服务。因为这种服务形式并不属于风俗店或者是饮食店,所以不需要向政府登记,对于政府的监管部门来说是非常棘手的存在。


有学者表示,虽然这种服务形式还未触犯儿童买春法,但是在不远的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援交的温床。


4.网络辅导(サイバー補導)


对于近年来利用网络援交的泛滥,日本警视厅(公安部)采取了行动。

网络警察伪装成嫖客,在网上与援交的未成年人接触,约出后在现场抓获。事实上,说是逮捕或者是抓获是不确切的,因为法律虽然禁止援交行为,但没有相对应的处罚措施。如果是未成年人的援交行为,法律也仅仅处罚嫖客,不会处罚援交的高中女生。所以在现场抓获之后,警察通常会带高中女生回到警察局采取教育或者是引导来让她们意识到援交行为本身的危害性和危险性。


根据数据显示,警方在网上通过钓鱼的方式抓获的大多都是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


实际上,一半辅导对象的行为并不是援交,而是买卖内裤等贴身衣物给恋物癖的顾客。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女孩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来寻找嫖客。这一数据表明,日本的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实名制和年龄验证是必要的且迫切的。





当然,现在的日本社会援交依然盛行,也不再能单方面归咎于女孩们的拜金主义或者不良的社会风气。


许多女孩从事援交的诱因是因为家庭不和或者是在学校被孤立等等。在一些单亲家庭里,孩子要早早地外出打工替妈妈分忧。而实际上很多援交女孩就是从正经的工作开始打工,但是逐渐被人引诱走上了援交的道路上。女孩们的想法不难理解,在家庭缺少父爱,仅有的母爱也是带有疲惫的。但是在外面能够遇到一位温柔的叔叔,对她很好又给她零花钱,相信任谁都无法摆脱这个甜蜜的陷阱。在学校被孤立的孩子怕也是如此吧,无处寻求慰藉,最终却投向了狼的怀抱。但那也好吧?最起码那个怀抱可以遮蔽外面的冷风冷雨。


所以,日本社会要消除援交现象,更应该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着手,而不是仅仅看到了拜金主义的蔓延。任何社会问题都是由各方因素造成的,也不会是能够被简单解决的,日本社会在大力宣传援交危害性的同时,对于父母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同时如果能够有效地消除校园的欺凌事件的话,我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根部制止因为寻求慰藉而迷失的女孩走向歧途。



日本的种种社会问题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近年来,上海等发达城市也开始成批涌现未成年卖淫团伙,这是令人寒心的,同时也是值得警惕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社会事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讨论的。



前两天开通了一个公共账号
我和一位东大的朋友在共同打理。
具体的推送内容是留学资讯和日本的社会人文
Chivn的公众号:StuinJP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