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日本人诚心诚意给你送钱的?
以后都不要再提日本给予中国大量援助这类无稽之谈?
凭本事借的钱,凭本事给了利息,凭本事还了。
你看看日本人当时卖了什么东西给我们?
从日本用贷款进口的“渤海2号”钻井平台。
1979年11月22日上午,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总调度室负责人主持召开了拖航会议。
会前,“渤海2号”曾自海上发来电报,告知平台上的3号潜水泵落水,要求派潜水员打捞。
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在降船时候,渤海海面上刮起了7至8级大风。
但“渤海2号”是从日本进口的,抗风能力理应当比国产的钻井船强。
然而,这条船并没有给海上作业工人带来丝毫生命保障。
在一场10到11级的台风中,钻井船沉没,遇难7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700多万元。
石油系统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历史上少见的。
日本进口的理论上能抗13级台风的“渤海2号”,被11级的台风倾覆了。
1982年7月,交通部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终于将“渤海2号”钻井船分割成十大块打捞上岸。1982年下半年,六机部702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科研中心、海洋石油勘探研究院等有关科研单位,对“渤海2号”翻沉进行了反复的实物科学技术鉴定、船模试验和电子计算机试验,基本查清了该船翻沉的真实情况,与船体未打捞前的分析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从打捞的实物证实,全船甲板上共有10个通风筒,被风浪打掉4个,大量海水涌入泵舱、机舱,动力机械停止运行,无法排水,造成船体负荷迅速增加,丧失了稳定性,导致在风浪中沉没。
其二,船体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该钻井船是1968年日本制造的,主甲板通风筒设计很不完善,通风筒的船体基底太低,没有风雨密封关闭装置,通风管道没有水密封舱隔离阀。
其心脏舱室——机舱、泵舱又毫无遮蔽,是一个没有隔离间的通舱,也没有设计应急的排水系统和发电设备。这种设计缺陷,造成通风筒一旦破损,海水涌入后就毫无抵挡能力。
其三,中国船舶科研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经过船模试验和计算证实,“渤海2号”当时拖航状态的完整稳定性和干舷(船体露出水面部分),均大于规范规定和该船载重证书安全标准。
当时拖航状态按计算可抗13级台风,如果4个通风筒不被打掉,或打掉后有密封装置,是不会在10级大风下冲击翻沉的。
“一条不合格的钻井船,在渤海湾翻沉。”有关权威部门通过模拟试验得出结论。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导致这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座进口钻井平台存在致命的缺陷。
该船在日本就曾出过事故,被刻意隐瞒下来。
其中直观就能发现的重大破绽,整个底舱连一堵隔水墙都没有,以致两个通风筒盖被掀掉,整个底舱立刻成了水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