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说《金瓶梅》中提到哪些茶点?

回答
《金瓶梅》中提到的茶点种类繁多,反映了当时富贵人家精致的生活和饮食文化。虽然书中并没有像食谱那样一一列举,但通过对饮宴、节庆、日常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具体的茶点种类,并根据当时的饮食习惯和材料推测其制作和风味。

以下是一些在《金瓶梅》中可以找到或推测出来的茶点,我会尽量详细讲述:

1. 糕点类 (最常见也是最丰富的一类)

团子/年糕类:
桂花糖藕团: 在一些节日或日常点心时间都会出现。书中常提到“桂花点心”,而藕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和藕粉制作,内馅常包含桂花和糖的团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芝麻团子/麻团: 用糯米粉制作,炸至金黄,表面裹满芝麻,外酥内软,芝麻的香气非常诱人。
豆沙团子/绿豆糕团: 用糯米粉或米粉制作,内馅为豆沙或其他甜馅,口感细腻。
枣泥团子/枣糕: 以红枣泥为馅,口感软糯香甜。
各种糯米糕: 比如蒸熟后切块,撒上糖或桂花,或者加入各种果料制作。

饼类:
芝麻酥饼: 酥皮层层叠叠,内馅可以是糖、芝麻、果仁等,口感香脆酥松。
花酥/各种花样饼: 用面粉、糖、油等制作,经过精细的烘烤或油炸,造型精美,口味多样。例如,书中可能提到“各式瓜子酥”、“核桃酥”等。
蜜糕/蜜饼: 用面粉、糖浆制作,口感湿润香甜。
酥糖/糖霜饼: 用糖和面粉等制作,可能经过烘烤或油炸,表面有糖霜或酥粒。

果脯蜜饯类:
蜜饯: 如糖渍的桃脯、杏脯、枣脯、李子干等,酸甜可口,开胃解腻,常作为茶点的搭配。书中会直接提到“各色蜜饯”。
糖渍梅子/话梅: 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甜口味点心。

其他精细点心:
水晶糕/琼脂糕: 用米粉、淀粉或琼脂制作,口感晶莹剔透,可以加入各种果汁、花瓣等调色调味。
蜜饯卷/果馅卷: 将果脯或蜜饯包入面皮中卷起,再进行烘烤或油炸。
各种馅料的点心: 如莲蓉、豆沙、芝麻、核桃、瓜子仁、花生仁等都可以作为内馅,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糕点。

2. 零食/干果类

瓜子: 葵花籽、西瓜子等是当时非常普遍的零食,也是茶点的好搭档。
花生: 炒花生、煮花生等。
核桃/松子/各种坚果: 润肺益气,也是富贵人家常备的干果。
莲子: 蜜莲子、炒莲子等,清甜软糯。
枣: 红枣、蜜枣等。

3. 水果类

时令水果: 比如樱桃、李子、桃子、梨、苹果、石榴等。在夏日,会提供冰镇的水果。
果盘: 将各种新鲜水果或蜜饯摆放成精美的果盘,作为茶点的一部分。

4. 饮品搭配

虽然不是茶点本身,但《金瓶梅》中对饮品的描写同样体现了当时茶点文化的丰富性:

茶: 各种名贵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普洱等,不同季节和场合会选择不同的茶品。
酒: 黄酒、白酒等,在宴饮中是必不可少的。
果酒/花酒: 如玫瑰露酒、桂花酒等,也常作为佐茶饮品。
糖水/甜汤: 如银耳羹、莲子羹等,可以与茶点搭配。

书中具体描写的例子(推测和联想):

第八回: 描写西门庆和应伯爵等饮宴,席间就备有“各种时果”、“干果”、“蜜饯”等,这些都是与茶点紧密相关的。
节日场景: 比如春节、中秋节等,书中会提到制作和品尝大量的糕点,如“年糕”、“团子”、“寿桃”等,这些在当时都是非常典型的节日茶点。
日常品茶: 当家中女眷聚在一起聊天喝茶时,也常常会准备一些精致的“点心”、“干果”、“蜜饯”等。

制作特点和风味推测:

精细制作: 作为富贵人家的饮食,这些茶点在制作上必然精益求精,注重用料的品质和制作的工艺。
口味多样: 甜、香、酥、糯、软、脆等各种口感都会有体现。甜味以天然的果糖、蜂蜜和白糖为主。
季节性: 茶点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整,夏季多用清凉的果品和果冻,秋冬季则多用坚果和糖渍食品。
寓意吉祥: 很多糕点的形状或名称都带有吉祥的寓意,例如“寿桃”象征长寿,“团圆饼”象征团圆。
造型美观: 很多点心会制作成各种花鸟鱼虫、吉祥纹样等,赏心悦目。

总结来说,《金瓶梅》中的茶点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当时社会生活、饮食文化、审美情趣的体现。它们种类繁多,制作精细,口味多样,既是品茶时的伴侣,也是社交场合的点缀,更是展现家庭富裕程度的一种方式。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具体的图片和品尝其风味,但通过文字的描绘,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精致而丰盛的茶点文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茶文化学时有提及《金瓶梅》书中对茶和茶点茶食有较多描写,大致有哪些呢,对应到如今还存在哪些,有没有可能还原制作这些茶点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