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孩子问为什么看不见空气的时候,我要怎么回答他?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好!就像你问为什么看不见自己的脑子一样,空气也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但又确实“隐形”的朋友。

你想啊,空气它呀,其实是由好多好多非常非常小的、看不见的“小粒子”组成的。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无数个微小的、透明的小豆子,它们不停地在空中跳舞、翻滚,非常非常活跃。

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因为光线碰到物体,然后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我们的大脑才能“读”出这个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就像你玩捉迷藏,能看见躲在墙后面的人,是因为光照在他身上,然后从他身上反射出来。

但是空气不一样,那些构成空气的小粒子,它们太小了,而且它们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当光线照到它们身上的时候,它们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样,把光线直接“穿”过去了,一点点反射不回来。或者即使有非常非常非常微弱的反射,也小到我们看不见。

这就好像你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水杯,阳光照过去,大部分光线都直接穿过了水杯,所以你能看到后面的东西。空气也是这样,它让光线畅通无阻地穿过去,所以我们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看不见它。

而且,空气 everywhere 都在。它不像桌子、椅子那样有一个固定的形状,一个明确的边界。空气会填满任何它能去的地方,比如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你的肺里面!因为它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没有固定的颜色和形状,所以我们自然就没办法把它“抓住”来看。

你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有时候能看见“雾”或者“烟”呢?那其实是因为雾或者烟里面,除了空气,还有很多小小的水珠或者小颗粒。这些小水珠或者小颗粒比空气组成的小粒子大多了,它们就能反射光线,所以我们就能看见白茫茫的雾,或者黑乎乎的烟了。

所以,空气不是没有,它只是太“害羞”了,因为它太小、太透明了,而且又 everywhere 都在,所以我们才看不见它。但它其实对我们非常重要!它让我们能够呼吸,保持生命。就像你看不到你的骨头,但它支撑着你的身体一样,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它支撑着我们的世界,支撑着我们的生活。

下次你感觉有风的时候,就可以试着伸出手去感受一下。那个你摸到的、让你头发飘起来的感觉,就是空气在和你打招呼呢!虽然看不见,但你能感觉到它,这就是空气的另一种“样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买一台纹影仪,就可以看到空气。[1]

成像原理,源于空气折射率的微小变化。比如,早餐蒸包子的热气,就可以导致上方视觉扭曲,这就是可以看到的空气。

参考

  1. ^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17.2e093bad4OsYSr&id=599557843705&ns=1&abbucket=10#detail
user avatar

大部分幼儿园孩子问"为什么看不见空气?",不是问"为什么",而是问"是什么"。

比如,空瓶子放到水里,咕嘟咕嘟冒泡泡。孩子问"为什么会有泡泡?"你说"因为瓶子里是空气,空气从水中跑出来就会冒泡泡。"

孩子看着空瓶子一脸懵,不是里面啥都没有么?

你接着解释"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孩子更懵了——看不见摸不着,不就是啥也没有吗?

跟一个孩子说空碗里有空气,单靠嘴说,就好比你给他一个空碗,非咬定说里面有鸡腿。

他也会问你"为什么这个鸡腿看不见摸不着?"

在回答儿童的科学问题时,光靠说,常常是没用的,得撸起袖子干。

在回答儿童的科学问题时,也不是要把一件事情讲得特别全面深入,而是在他们能理解的范围内,点到为止。以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比如对于儿童来说,空气可能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孩子对空气有兴趣,也是基于新旧认知的冲突——我知道的所有东西都看得见摸得着,空气却看不见摸不着,大人还说空气到处都是。

围绕空气可以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空气,而且会让他们获得全新的体验,用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方式思考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最常用的就是借助其他物体,让儿童通过感官,"看到""感觉到"空气的存在。

因为对孩子来说,只有当空气对其他可见物体产生影响的时候,他们才能切实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且相信空气的存在。

如何证实无形的空气确实存在?

举个例子:

家里的那种空塑料瓶子,软一点能捏动的那种(类似空洗发水瓶子)。拿一个轻的物品,比如说羽毛或者是一张薄纸巾。把空瓶子的瓶口对准纸巾,用力猛的捏一下瓶子,纸巾会被吹动。

孩子已经有的生活经验是什么呢?瓶子里装满水时,用力一捏的时候,水会跑出来。

如果瓶子里什么都没有(此处的什么都没有,指的是孩子在不知道有空气的情况下,认为的"什么都没有"),那么是什么让羽毛或者纸巾动了呢?

类似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儿童更好的理解空气的存在。

孩子们也会乐在其中,你可以设计的有趣一点。比如再让他们玩一个捏瓶子吹小球的游戏。

其实关于空气,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初步认识到关于空气的方方面面。

他们当然不像中学生或者成人能够认识的那样深入,但完全可以积累足够的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经验。

关于空气的一些儿童可以接受的概念,包括:

空气无处不在。

空气占据着空间。

空气对接触到它的东西能产生"压力"(此处偏向孩子能理解的口语的"力""压力",而非严格物理学科的。)

流动的空气能够推动物体。

空气能够让运动的物体减速。

温暖的空气向上流动。

等等。

有心的话,这些在生活中都可以随手和孩子一起探索。

比如说自行车车胎瘪了,要打气。车胎从瘪到鼓,捏起来从软到硬,都能帮助孩子感受空气的存在。

此外,孩子需要先理解什么,再理解什么也有一些先后顺序可言。

比如,先要接受空气的存在,才能进一步围绕空气,探索它的一些特点。

像是很多景区都能看到热气球,孩子也有可能会感兴趣它为什么会飞起来。热空气上升其实很好用小实验来演示,但是前提是他得先对空气有些概念。

此外,关于空气的探索也可以用许多非常有趣的形式来展现。

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可能玩过,一个空杯子底部塞上纸,保持平直地按入水中,纸其实是不会湿的,因为空气把它和水隔开了。杯子如果倾斜,能看到大泡泡从水底冒出,这是里面的纸就会湿。

其实这些都是借助其他物体,在孩子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帮他们去感受和认知空气。例如孩子通常的经验是:纸到水里是会湿的。哎,但你这么操作它却没有湿。这时你说是因为杯子里有空气,水进不去。孩子其实就能接受"空气看不见但存在""和"空气占据一定空间这两个概念。

总之,幼儿园的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也不需要,去从微观的分子角度,从人眼视觉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空气。

家长和学校能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和引导,让他们能够建立早期的科学经验,就已经很好了。

问题描述没有说多大的孩子,所以以上我是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范围来讨论的。

每个孩子的经验和情况也不一样,在课堂上,科学探索经验比较欠缺的一年级孩子,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中班孩子,在某些科学常识与科学概念的认知上,有时甚至是差不多的。

总之,我认为,对孩子在科学方面的引导,很重要的就是搞清楚孩子已经了解了什么,以及他的问题背后真正的意思是什么。这一点对于年龄小的小朋友尤其重要。因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把问题说明白,都不太容易。

多说两句。现在的很多儿童科学小实验,其实就是追求一个炫酷现象的呈现,比如变个色,结个晶之类。而在儿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其实是靠成人大量的问题引导驱动的——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实际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这些是单靠做实验达不到的。

很多成人,因为自己对科学最早的印象,就是中学时代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所以现在谈到儿童的科学教育,就会把自己之前的经验迁移到这个上面,觉得他们年龄太小,离科学太远。其实不是这样的。

手机码字,无图见谅,欢迎关注,瞅瞅瞧瞧。

我是大泡泡,儿童课程开发,三岁小孩的妈。一些相关回答,欢迎对儿童科学教育感兴趣的朋友多交流呀:





@知乎亲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好!就像你问为什么看不见自己的脑子一样,空气也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但又确实“隐形”的朋友。你想啊,空气它呀,其实是由好多好多非常非常小的、看不见的“小粒子”组成的。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无数个微小的、透明的小豆子,它们不停地在空中跳舞、翻滚,非常非常活跃。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因为光线碰到.............
  • 回答
    哎呀,这可是个好问题!宝贝,你有没有发现,过年的时候,我们收到的红红的纸包里,装的都是钱,而不是玩具呢?这背后呀,可有好多讲究和故事呢!你知道吗?过年给红包呀,其实有一个很古老的名字,叫做“压岁钱”。“压岁”这两个字,听起来有点意思吧?它呀,不是压住什么岁数,也不是说要把岁数压小,而是说,这红包里的.............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孩子的好奇心常常会让我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被忽略的有趣现象。关于为什么吹出来的气是凉的,而哈出来的气是热的,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简单但很巧妙的物理和生理知识。咱们先来说说吹出来的气为什么感觉是凉的。当你只是“吹”气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利用你嘴唇和舌头制造一个狭窄的通道,让空气快速地通过这个.............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正月初一吃素,这其实是中国人过年一个很特别的习俗,里头可有不少讲究和故事呢!”你看,咱们中国人过年,讲究的是一个“新”字,也希望这一年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就像是你考试的第一科,咱们都希望有个好的开始,对不对?为啥要图个“好彩头”? 吃素,.............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名字听起来特别有活力,就像你在操场上奔跑一样,而有些名字又稳重得像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辈呢?其实,这跟我们给孩子起名字的方式有关,有点像在给玩具起名字一样,我们希望它能传达出一种感觉。“小明”、“小红”这类名字,听起来为什么这么像小孩呢?1. 叠词和简单的.............
  • 回答
    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已经有了初步的道德意识,知道“碰到”应该伴随“道歉”。这很棒,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引导他更深入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细腻之处。你可以这样和他聊:“宝贝,你说得对,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让他觉得不舒服,按理说,他是应该跟你说对不起的。这是我们社会里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表示,叫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你观察得真仔细,竟然发现了电池型号里的“秘密”。让咱们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吧,就像探险家发现古代遗迹一样有趣。其实啊,电池型号的数字,大部分都代表着它尺寸的代号,而不是它有多大的能量或者能用多久。你问的2号、5号、7号电池,它们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叫做“AA”、“C”、“AAA”。而.............
  • 回答
    这个问题特别棒!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核心的奥秘之一。你想啊,如果动物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另一种动物,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简直不敢想象!那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它们不能像变魔术一样说变就变呢?这背后可是一套非常精密、非常古老的设计。首先,得从它们的“蓝图”说起。你有没有看过说明书?每一件东西,比如你的玩.............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好问题!你想知道为什么,就算我们用尽全身力气去扔纸,它也总是飞不高、飞不远,对不对?这其实涉及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小秘密,跟“风”和“纸本身”都有关系。咱们先想想,为什么你想把什么东西扔出去?一般都是想让它飞得又高又远,像个小鸟一样,对不对?我们扔球的时候,如果球很重,我们就感觉能扔得更远。.............
  • 回答
    嘿,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怎么会想到拍牛屁羊屁呢?哈哈,其实这背后啊,跟咱们老祖宗说的一些故事和习惯有关系。你知道吗?以前,在古代的时候,马匹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想想看,人们出行、打仗、干活,很多时候都离不开马。它跑得快,有劲,而且还能驮东西,可以说是古代的“豪车”和“得力助手”。所以呢,如.............
  • 回答
    嘿,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棒!星星那么多,挂在天上,从来没见过一颗掉下来的,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其实,星星之所以能稳稳地待在那里,是因为它们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秘密武器”。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秘密武器,叫做“万有引力”。你玩过把球扔向天空吗?球总会掉下来,对不对?这是因为地球有一个力量,叫做引力,会把所有东西.............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妈妈(爸爸)也很想知道,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在其他星球上安个家,那会是什么样子呢?”看着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睛,我试着这样开头,尽量让这个话题变得轻松有趣。“你看,我们现在住的地球,就像一个我们最熟悉、最舒服的家。它有蓝蓝的天空,有高高的山,有宽宽的海洋,还有好多好多我们爱的人和喜.............
  • 回答
    小宝贝,你问的这个问题可真棒!过马路走斑马线,就像玩游戏有规则一样,是为了保护我们大家的平安。你想想看,马路上车子那么多,如果每个人想在哪儿过就在哪儿过,那多危险呀!1. 斑马线是谁画的呢?你想想,马路上那些白色的、像小斑马一样的条纹,可不是谁随便画的哦。那是交通警察叔叔和阿姨们画的,他们是为了让大.............
  • 回答
    小朋友,你看到机场里的那个大大的、像个隧道的机器了吗?那个呀,就是我们说的“安检机”,它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眼睛”,可以帮我们检查行李里面有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你想啊,我们在坐飞机的时候,要把好多人带的行李都送上同一架飞机。如果有人不小心把什么尖锐的东西、或者容易起火的东西带上去,那对我们所有人的安.............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你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坐车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觉头晕晕的,好像要吐一样?那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一个小小的指挥官,叫做“大脑”,它也在忙着处理信息呢。你看啊,当我们坐在车里,眼睛看到的是车厢里的东西是静止的,但我们身体里的“平衡感”却告诉我们,我们正在移动,而且速度还不慢呢。这就好比,你明.............
  • 回答
    当孩子一脸认真地看着你,歪着小脑袋问出那句“为什么要读书?”的时候,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因为要考试”就能打发的问题。这句童稚的疑问里,藏着他对世界的好奇,对未来的期盼,也可能带着一丝小小的迷茫。所以,咱们得好好跟他说说。我通常会先找个舒服的姿势,比如坐在他身边,或者抱他到腿上,让他觉得此刻是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孩子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很有好奇心,也开始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给孩子讲明白,就像讲故事一样,让他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可以从“地球是什么样子”讲起。“宝贝你看,我们脚下踩着的这个地面,就是地球的表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大的苹果,我们.............
  • 回答
    孩子问“为什么要生我”,这绝对是一个让家长内心触动、又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着孩子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也可能只是童稚的好奇。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去传递我们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我们而言有多么重要。面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不是赶紧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先 稳住情绪,.............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你看那些大雁,它们飞起来可有意思了,为什么它们不像我们自己随便走那样,而是要排成整齐的队伍呢?这背后呀,藏着不少学问呢!首先呢,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省力气!你想啊,你一个人往前跑,是不是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跑得快?如果有人在你前面帮你挡着风,你是不是觉得轻松多了?大雁飞的.............
  • 回答
    当孩子兴致勃勃,一脸不解地问出“为什么晚上要睡觉?我就想玩!”的时候,这绝对是家长们每天都会面临的甜蜜“小磨人”。别急,也别嫌烦,这可是孩子求知欲的体现,也是你教育他们生活规律好时机的绝佳机会。咱们得好好跟他们说道说道。首先,你要做的,是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从他们最关心的“玩”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