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某些人说的看贴吧还得下APP问题:
在发布会上,打败了酷冷至尊的小米冰封散热背夹,用到电脑上表现如何呢?我来测试一下!
测试还在进行,本次测试使用的平台就是我上个帖子《cpu孵蛋》使用的g550+h61,为什么不用9900k呢?因为没有!!!
这次设置的测试项比较多,每一项我都要测试15分钟以上。力求做到公平公正。所有项目测试完以后我会更新。
帮我艾特下雷总
测试完毕,开更,介绍一下这次的参赛选手
1:小米冰封散热背夹
2:散热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英特尔原装散热
3:图吧最强散热——萝卜
4:图吧新晋散热——茄子
开更,久等了,抱歉!
本次测试软件喜闻乐见鲁大师,其他的软件实在太难为我这颗g550了。
第一回合,cpu不接任何散热直接开机,可以看到,CPU的核心,开机就直接超过了100度。
垃圾佬虽然穷,硅脂管够,拆掉小米冰封的背夹耳朵,直接压上去!
15分钟以后,Cpu核心温度稳定在75℃,相较于不上任何散热,下降温度20余度有余,实锤雷军发布会虚假宣传
接下来打开小米冰封风扇,温度进一步开始下降!不过温度下降的曲线比之前要缓很多了!
打开风扇20分钟以后,Cpu核心温度稳定在46~49
。
在小米冰封风扇开启的状态下,进行残酷的温度压力测试,一度黑屏,心里很慌。
小米冰封,此时未打开风扇,可以看到,在放上去的一瞬间,温度就开始下降。
我的乖乖,你看这个cpu温度曲线,像不像今年的A站股票走势
小米冰封,在开启风扇温度压力测试25分钟以后,核心温度稳定在102左右。鲁大师觉得散热良好
娱乐大师觉得很赞
取下小米,重新涂抹硅脂,换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因特尔原装散热!因为小米冰封没有扣具,为了保证公平,因特尔散热扣具拆除掉,和小米一样,只靠自身重量压到cpu上。
英特尔原装散热插上瞬间,未接风扇,你看这像不像三星旗舰手机的价格?
别说了
-来自三星用户
英特尔原装散热未接风扇,15分钟后,核心温度稳定在55。
开启风扇,15分钟后核心温度稳定在28!
原装都打不过,还碰瓷酷冷至尊
原装弟弟都锤不过
又是残酷的烤鸡!20分钟以后,因特尔原装散热,开启风扇,烤鸡稳定在48度!
接下来出厂的就是代表图吧精神的散热鼻祖萝卜!
它的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萝卜没有风扇,但是他还是保持住了图吧的尊严,把核心温度压到了57℃
萝卜说它也想烤鸡,于是我答应了他!
25分钟以后,萝卜也让核心保持到了101。
萝卜险胜
哈哈哈100多是小米散热≈一根萝卜(后者还能吃?)
萝卜烤完,重新涂抹硅脂,上今天最后一位选手——茄子
它能挑战成功么?
可以看到,茄子放下去一瞬间,温度开始下降,20分钟后稳定到了74℃
茄子说它不服,它也要参加烤鸡。
15分钟以后,茄子的核心也稳定到了102,很遗憾,它挑战失败。
茄子已经出现了焦褐,而萝卜那表示还可以再来烤一次,茄子挑战失败!
最后,总结时间
不好意思,打了水印,因为有些人太过分了,贴吧水印防不住,转贴连出处都不标,裁剪下就变成他自己的了。
得分细则
1:温度
2:价格
3:颜值(个人主观评分)
最好得4分,第二得3分,第三得2分,第四得1分,让我不爽0分!
由于茄子本次挑战失败,红烧下饭之!
萝卜种起来,在时光的长河中,等待下一位挑战者。
“萝卜散热”是图吧渊源已久的一个梗,这次算是老梗新吃了。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白萝卜的散热能力比部分散热器强,因为白萝卜的含水量非常高,所以热容也很高,加之切面会渗水,水作为填充剂大幅提升热交换效率,白萝卜曾经在15分钟测试中战胜了大量下压式风冷,因而白萝卜散热一战成名,被誉为图吧基佬专属散热器。
所以,这种针对手机的高温差热交换散热器打不赢萝卜,实属正常。
好气啊,为什么说梗的文章一天的点赞涨量比我科普CPU的总和还多一倍!?
说小米的营销能力和“米粉”的战斗力“强到出圈”,确实名不虚传,今日百闻不如一见。这都能有人来杠我和喷我,我是没想到的。
经好心人提醒才发现习惯性关评论了,现在已打开,需要对线的人也不必私信我了,自己发在评论区里就行。如果被折叠了,可以私信我帮你解折叠。
有朋友提出了烧板的质疑。我曾经也用tech12730(QCmax=288w)在AM2+平台上做过类似的CPU散热实验,冷面确实会出现结露。我的解决方案是CRC70涂板,做全板防水处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操作一下。
半导体制冷片在20年前上过电脑,性能不行,被普通风冷淘汰了。
萝卜等于初级水冷。能赢萝卜才有鬼。
发现很多人说小米发布会怎么的怎么的,请注意审题:“如何看待小米最新发布的冰封背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萝卜相当?”
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消费者,应该用自己的钱包眼睛和脑子看待问题,而不是看厂家宣传还自己瞎站队。消费者和商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于对立面的,所以我实在很不明白非得超出题外不看事实一直喷是什么鬼?
这个测试本身就有娱乐效果,明眼人都明白,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涉及任何虚假宣传之类的部分,如果你觉得他夸大宣传,我坚决支持你去举报虚假宣传,行使你作为一个消费者的正当权利,但是各种偏题就很没意义。
———————————————————————————
没有利益关系,不会故意黑谁捧谁,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无脑请走开。
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个测试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萝卜,英特尔原装散热,还是更强的塔式散热都跟冰封散热不是一个等级,原理和适用方面都完全不同。
都说英特尔原装很廉价,可是它在日常使用中压i5级别的CPU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它本身的散热能力并不差,不止强于一众低价杂牌散热,不少百元级的超低itx散热也不见得会比它强。
萝卜茄子,完全是为了搞笑而已,根本跟散热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能压住CPU,只是得益于本身含水量高,而水是高比热容物质。一旦吸收的热量多了,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散热方式的萝卜茄子会和没装任何散热没啥区别。
而小米的冰封背夹,说实话,我本人不会买的,因为我不是手游发烧友,没有手机方面的散热问题,强行这个东西加上去只是一个累赘而已。可对于需求的人来说,它卖129的价格,贵了吗?没用吗?
懂得人都知道,小米冰封说是散热器,其实它主要降温靠的是半导体制冷片,这是它能降温的核心。原理就是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可以从一侧把热量单向搬运到另一侧。这东西很好用,但是有有两个缺陷:一,能耗高,耗电大户,所以很多便宜的便携的除湿器,小冰箱,真有需求而且懂的根本不会去买,价格便宜是便宜,用一个月耗的电费可能比买它的价格还高;第二个,制冷片是传导热量,热量不会凭空消失,它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以制冷片本身的散热会比直接给物体散热更麻烦。
为什么到现在它还没有消失呢?这就要说说他的优点了。第一就是真的很便宜好用。第二是可以在体积很小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对于手机散热这种使用环境,你会用台式机CPU散热绑上去?你会绑个萝卜茄子上去?不说别人的眼光,光用久了你的手腕就扛不住了。英特尔原装散热整个的重量肯定是超过200g的,萝卜茄子只会更重,你手机多重,重量加上一倍还多,举个砖头用起来还能舒服吗?
手机又需要那么那么强的散热能力吗?完全不需要,英特尔原装散热tdp65w,手机才多少的功耗?能有多少热量?非要比散热能力,压弯主板的大霜塔不是更强?
再谈价格,真的贵吗?搜下淘宝,类似的手机散热什么价格,什么规格,外观又是些什么鬼。
足够的散热能力,不错的外观,标称风扇最高6000转还可以做到手机正面噪音不影响正常视频通话,typc-c通用接口……如果真的是是刚需,预算也够,你会不选?
普通吃瓜群众就别被带节奏了,说直白点,你可能连散热器的基本原理都说不明白,也用不上,非要跟着吵吵啥?瓜不好吃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