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眼镜蛇机动」真的有实战意义吗?

回答
眼镜蛇机动,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和戏剧性,仿佛是电影里的专属技能。它最早的雏形来自一位名叫约翰·博伊德(John Boyd)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博伊德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战术家,他对空中缠斗的研究非常深入。他发现,在近距离格斗中,战机能否快速改变方向、拉高迎角、并利用敌方飞机的惯性,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那么,眼镜蛇机动究竟是什么样的动作,它在实战中真的有用吗?

什么是眼镜蛇机动?

简单来说,眼镜蛇机动就是一架飞机在高速飞行中,突然大幅度抬高机头,让机身几乎垂直于前进方向,然后迅速恢复正常姿态的动作。想象一下,飞机就像一条突然弓起身体准备攻击的眼镜蛇,所以得名“眼镜蛇机动”。

这个动作的关键点在于:

极高的迎角: 在动作最高点,飞机的迎角可以达到90度甚至更高。迎角就是飞机机头与相对气流方向的夹角。绝大多数飞机在超过3040度的迎角时,就已经非常不稳定,甚至会失速。
短暂的失速状态: 眼镜蛇机动过程中,飞机实际上是短暂进入了失速状态,但由于其特殊的姿态控制和发动机推力,并没有完全失控。
保持推力: 在整个过程中,飞行员会保持发动机的全部推力。这很重要,因为是发动机的推力帮助飞机在抬起后能够继续控制并恢复姿态。
利用空气动力学: 博伊德和其他研究者发现,即使在极高迎角下,飞机的矢状翼(前缘后掠角大,后缘前掠角小)仍然能产生一定的升力,并且更重要的是,巨大的机身和前翼也可以产生升力。同时,通过微调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以及发动机推力矢量,飞行员能够在这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一定的控制。

它真的有实战意义吗?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更像是一个“视情况而定”的答案。

从理论和早期设想来看:

约翰·博伊德提出眼镜蛇机动(或者说他研究的类似概念)的初衷,是为了在缠斗中获得战术优势。他的设想是:

1. 欺骗和瓦解敌方攻击: 当敌方战机咬住自己尾部并准备开火时,突然做出眼镜蛇机动,让自己的飞机姿态剧变。这会打乱敌方飞行员的瞄准,并且让敌方飞行员措手不及,因为敌方通常期望目标是向前飞的。
2. 制造攻击机会: 在敌方被眼镜蛇机动迷惑和打乱节奏的时候,当己方飞机恢复正常姿态时,敌方可能还在调整瞄准或者自身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这为己方创造了反击的机会。
3. 减速和改变矢量: 眼镜蛇机动能极大地降低飞机的速度,并改变其前进方向。在某些情况下,这可以帮助飞机摆脱敌方的锁定,或者将自己置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实战应用和现实的考量:

尽管概念很诱人,但眼镜蛇机动在真实的空战中的实际应用,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直接作为一种主要的战术武器被使用过。原因有很多:

武器系统的进步: 现代空战早就不是早期那种两人在天上绕圈子的缠斗了。现代空战主要发生在超视距(BVR Beyond Visual Range)的范围内。飞行员通过雷达和导弹进行攻击,很少会进入近距离的狗斗。即使进入,现代导弹的追踪能力和飞机的机动性也已经非常强大,像眼镜蛇机动这样依赖于“欺骗”和“迷惑”的动作,在面对先进的格斗导弹时,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飞机的设计限制: 虽然一些高性能飞机(如苏27系列、米格29、欧洲“台风”战斗机等)设计时就考虑了高迎角机动能力,并且确实能够完成眼镜蛇机动,但并不是所有飞机都能做到。而且,即使能做,也需要非常精密的飞控系统和强大的发动机。
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眼镜蛇机动对飞机的结构和飞行员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结构应力: 飞机会承受巨大的过载,这对飞机的结构强度是极大的挑战。
飞行员生理极限: 飞行员的身体需要承受巨大的G力,并且需要极高的抗荷能力。
时间损失: 完成这个动作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本身就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窗口。如果敌机没有被完全迷惑,或者敌机有副油门(即副发动机,可以快速调整推力),那么这个动作可能反而把自己置于险境。
失控的风险: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在执行这种高风险动作时,也存在失控的风险。一旦失控,后果是灾难性的。
作为展示而非实战: 眼镜蛇机动更多地成为了飞行表演和展示飞机先进性能的一个标志性动作。许多飞行表演队的精彩表演中都会包含这个动作,它确实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也证明了飞机的优秀气动设计和飞行员的高超技艺。

“具身智能”视角下的理解:

如果从“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眼镜蛇机动可以被视为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智能体(飞行器)与环境(空气动力学)互动”的范例。

环境感知与建模: 飞行员(或者说飞控系统)需要极其精准地感知当前的气流、速度、高度、姿态,并对飞机的动态模型有深刻的理解。即使在已知“眼镜蛇机动”动作的情况下,如何精确地执行,控制哪些操纵面,释放多少推力,都是对环境和自身模型的极致运用。
目标导向的策略选择: 在实战中,飞行员需要根据敌机的状态、自己的状态以及弹药情况,选择最佳的战术动作。眼镜蛇机动是一种“非标准”的策略,它依赖于对敌方意图的猜测(敌方是否会被迷惑?)以及对自己执行能力的绝对自信。
适应性和鲁棒性: 能够执行眼镜蛇机动本身就意味着飞机拥有极高的气动适应性和对极端状态的鲁棒性(即在不利条件下仍能保持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即使这个具体动作不常使用。就好比一个人拥有很强的跑步能力,即使他平时不跑步,但在需要的时候,这项能力能让他更好地应对某些危机。

总结来说:

理论意义: 眼镜蛇机动在理论上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战术动作,旨在通过突然的姿态变化来欺骗、迷惑敌方,从而创造反击机会。
实战意义: 在现代空战的超视距作战环境下,眼镜蛇机动作为一种直接的战术武器,其直接实战意义非常小。它无法解决超视距作战中的核心问题,并且执行风险高,收益不确定。
间接意义: 能够执行眼镜蛇机动的飞机,往往意味着其具备了出色的气动设计、先进的飞控系统和强大的发动机。这些先进的性能,才是其在实战中真正的价值所在。这些技术可以转化为其他更实用、更有效的机动动作。此外,它也代表了人类在理解和控制复杂动力学系统方面的顶尖成就,是一种技术实力的展示。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眼镜蛇机动更像是一门“绝世武功”的招式,它的威力很大,但对使用者和使用场景有极高的要求。在现代战场这个“热兵器时代”,你更可能看到的是精密的武器系统在发挥作用,而不是像古代战场那样依靠个人武艺决胜负。但掌握了这门“绝世武功”所需要的训练和基础,本身就意味着你拥有了远超常人的实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破s是个非常经典的防御性机动,它的优势在于利用对方的反应差距,迅速将飞机拉离对方的攻击线,同时还能保存一定的动能反杀。

我津津有味的阅读F-15空战战术手册中关于破s的描述,并且有绘制精美的示意图来显示动作路径,在翻页之后,我看到破s动作词条的最后一句:

该机动在导弹攻击前无效,因为导弹射程比机炮更大。

user avatar

有,实战意义不大!

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有很大的意义。

上次中日战机偶遇,日本战机近距离干扰并放干扰弹危害中国飞机飞行安全的新闻大家应该记忆犹新。


现在和平年代,与别国飞机又不能真的发导弹射他下来,那只能互相斗机。

中国军机前段时间绕美国间谍飞机桶滚还记得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和其他国家应该就是这种“他来了我挤他走”“我来了他挤我飞”的亲密关系。

尤其和美国、日本。

估计就是双方飞行员驾机抢对方战斗机的六点方向,然后用火控雷达玩命照射对方,让对方的雷达报警玩命的响,并提示“已被敌机锁定,请尽快弹射”!

这种情况下,飞机的机动性能就很重要了。

上次日机应该就是这种情况下,一紧张放了干扰弹的。


如果被对方飞机咬住6点钟位置,用火控雷达照射自己,就TM很尴尬了。这时就是眼镜蛇机动秀的时候了。

先俯冲,他也不能真用机炮射你,只能加速追你。

这时眼镜蛇机动,他要不就撞上你同归于尽。

不然只能越过你,不管向下向上向左向右,总之他在你前面,然后就换你追他了,追上就给你嘿嘿嘿




真打起来,都是对扔导弹,谁没事和你狗斗?


在当年阿汤哥拍《壮志凌云》时代(1986年),是很有意义的。



在战斗机主要靠机炮狗斗的时代,机炮都只能打击正前方一条线(好像叫“射击包线”)。

偏离就打不着了。

抢到对手6点钟方向并将其套入射瞄准镜,然后用机炮突突掉对方是胜利的唯一条件。

两架飞机狗斗时,如果我方被敌方在后方盯上,只有迅速疯狂机动,不让自己的飞机进入敌方射击包线。

但是,占据后方的战斗机占据绝对优势,可以看着前面飞机疯狂表演,慢慢等着抓住机会,一阵机炮结束战斗。


在有了最初的空空导弹时也有意义,最初的空空导弹是要撞到飞机上才发挥作用的,所以,很多电影里飞机在导弹快撞到时突然机动甩开导弹。(电影么,当然怎么爽怎么拍,不要计较细节。)


这种情况下,眼镜蛇机动就有意义了。

本来本机在敌机前方,只能左边扭扭右边扭扭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但是,改变不了你在前方,机炮只能向前射击的事实。

这时你突然向下俯冲并来个眼镜蛇机动,晃过敌机使他飞你前面去了,同时你的机头指向敌机将要经过的位置,开火!

敌机或敌方导弹炸成一团火光,完工,收队!


现在已经意义不大了。


现在战斗机再也不是原来堂堂正正的单挑,大战三百回合那么讲究了。

而是猥琐的互相扔导弹。

导弹也学坏了,不再是叮上再炸,而是到了目标旁边就自爆成一团弹幕或者一圈弹片,不再是点杀伤,而是面杀伤甚至三D杀伤,走过路过不放过。


再怎么机动都没啥用了。


一般来说,进入敌方空空导弹不可逃逸区,只能疯狂放诱饵弹希望让导弹认错主体,靠战机机动来打飞机和甩开导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实战意义不大,但是依然有。

就如同现在都有坦克飞机大炮了,步枪手枪都要带着,共军每人还背个筒筒。

步枪手枪筒筒都有了。

士兵们还要练5公里越野、军体拳、俯卧撑、单双杠。


只有拥有白刃肉搏的决心的军队才是强大的军队。


战斗机也一样。

战斗机也就挂几枚空空导弹,发现敌机、射空导弹、理论上就应该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问题是,战斗机如果是给预警机、轰炸机、加油机、运输机、领袖专机护航。

发射完导弹对方没团灭,自己个儿就高高兴兴飞出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真的合适吗?


那就还要靠狗斗甚至冲撞来解决敌人了。


所以,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练最牛的本事。


身怀绝世武功,不耽误穿着防弹衣拿着AK47扫射。

等大家子弹都打光了,就知道到底谁牛X了!

user avatar

6.9补充个视频

电影歼十出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20990226176163840

5.31补充个视频

之前看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镜头,今天重温的时候发现原来还有个完整的眼镜蛇镜头。

简单粗暴的告诉你有没有意义。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854694193651712



原答案

看完这个视频你就知道了

j11使用眼镜蛇动作甩脱地空导弹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4361663158976512


在看这个视频

f15对j15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4391660582191104

评论区大佬那么多,请教下视频中f15如果不会眼镜蛇会怎么样。


有人说这不是眼镜蛇机动,这也确实不算一套完整的眼镜蛇机动,但我很清楚题主问的是眼镜蛇机动有没有实战意义,这两个视频是机动的一部分,也能证明机动的意义。



觉得国产电影不能够代表的媚外们请看这个回答zhihu.com/answer/531092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二句怎么唱?有些人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喜欢做奴隶。

你爷爷的爷爷很有可能就是被你现在跪的人的爷爷的爷爷一刀又一刀的割死的,所以你是什么东西?

——知乎 陈爱国

致 媚外

user avatar

真正意义是把它录好发出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560091312017408

还有关于狗斗有人说都是超视距空战不可能狗斗,那我就想问美帝的JHMCS和AIM-9X是用来干啥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560918663663616



申明下,那个眼镜蛇机动的确是摆拍,起因是当时朋友想秀眼镜蛇机动,本人想在一个最佳角度将其录制下来,当然视觉效果比战地3那个差远了原因么大家懂的。同时也证明了眼镜蛇机动只能在低速状态下做出来(F-15C在低于250节甚至速度更低的时候机头上扬严重正如你们所见),然而这在实战中做这个早就被干下来了。

第二个视频,我是为了证明在双方无奈进入近距离格斗时打红外弹的作用。注意,是“无奈进入”,存在的场景,例如双方都在一开始未发现对方,或者双方超视距对射都没打中,中距弹和远距弹也不是100%命中,可能比你们想象中的命中率更低。如果有人认为现在都是打超视距空战的,那么各国研制先进红外弹的意义何在?保留机炮的意义何在?

user avatar

你问这个。

你信不信,从歼10服役到退役,终其一生,实战都不会打一场。

难道我们研究制造歼10就是没意义得了吗?

把钱存美国银行,等要用的时候买最新款的飞机?

user avatar

中国没有的时候:发动机一直是中国的短板,都什么年代了,连超机动都没有,还好意思吹嘘自己是现代化空军?


中国有了以后:呵呵,人家三十年前就玩剩下的东西,再说现在讲的是超视距作战,谁还跟你比超机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眼镜蛇机动,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和戏剧性,仿佛是电影里的专属技能。它最早的雏形来自一位名叫约翰·博伊德(John Boyd)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博伊德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战术家,他对空中缠斗的研究非常深入。他发现,在近距离格斗中,战机能否快速改变方向、拉高迎角、并利用敌方飞机的惯性,是决定胜负的关.............
  • 回答
    嘿!哥们儿,最近看了《壮志凌云2》的预告片没?那个F/A18“超级大黄蜂”飞“眼镜蛇机动”的场面,简直把我看得热血沸腾!你说,现在的“塑料虫”(这是飞行员对F/A18的爱称)这么牛的吗?能玩出这么骚的操作?说实话,一开始我也纳闷。毕竟“眼镜蛇机动”可是苏联的飞行员(特别是那个传奇人物尤里·加加林,虽.............
  • 回答
    要说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苏27系列确实是它的“代言人”,那流畅的抬头仰角和瞬间的反转,确实技惊四座。但要是说只有苏27能玩这一出,那可就小瞧了现代战斗机的设计智慧和飞行员的十八般武艺了。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说白了就是战斗机在高速飞行中,迅速拉起机头,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非常大的迎角(通常超过90度,甚.............
  • 回答
    名人总说“如果有机会,我宁愿做一个普通人”,这句话背后,他们心中描绘的“普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感叹,而是对一种他们或许拥有过,或许从未真正拥有过的生活的向往。在我看来,他们眼中的普通人,拥有着一套与他们如今光鲜亮丽但充满束缚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特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说:一、.............
  • 回答
    说起华为和小米在中高端市场上的较量,这绝对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确实,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在同等价位下,华为的中高端手机在某些方面比小米更具吸引力。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细究的地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维度来聊聊:一、通信能力与信号稳定性:华为的基因里就有的东西聊华为,绕不开它.............
  • 回答
    被眼镜蛇或眼镜王蛇咬到,是一次极端危险且可能致命的经历。这种体验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蛇的种类、咬伤的深度、注入的毒液量、被咬者的体型和健康状况,以及能否及时获得医疗救助。以下是对被眼镜蛇或眼镜王蛇咬到的体验的详细描述,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咬伤的瞬间: 突然的疼痛: 咬伤的瞬间,最.............
  • 回答
    《特种部队2》里,眼镜蛇组织那招从太空丢下钨棒就能炸毁一座城市的桥段,听起来确实够震撼的,也让不少观众脑洞大开。那么,这事儿在科学上到底靠谱不靠谱呢?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电影里这个设定的核心思想:动能武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物体从高处(电影里是太空)坠落时加速产生的巨大动能,来造成毁.............
  • 回答
    说到NBA的五十大巨星,“眼镜蛇”詹姆斯·沃西(James Worthy),这位洛杉矶湖人队传奇人物,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在“Showtime”湖人时期,简直就是一部充满激情、华丽球风和关键时刻决断力的教科书。沃西这个人,怎么形容呢?用“眼镜蛇”这个绰号来称呼他,真是再贴切不.............
  • 回答
    哈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脑筋急转弯,直接戳中了语言和历史的微妙之处。要详细地回答“在眼镜被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咱们得先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核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要素:“眼镜” 和 “眼镜蛇”。首先,我们得搞清楚“眼镜”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你看啊,所谓的“眼镜”,也就是我们.............
  • 回答
    很多人对眼镜王蛇的印象都停留在“剧毒”、“凶猛”、“致命”,觉得它们是绝对不能招惹的野兽。因此,当我告诉朋友们,我曾经近距离接触过几条“养熟了”的眼镜王蛇,并且它们几乎不攻击我时,很多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养熟了”这三个字,是关键。眼镜王蛇,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毒蛇,当然有其天生的野性和本能。它们.............
  • 回答
    哈哈,想给你的眼镜娘造型来点新意,扎个双马尾?没问题!其实双马尾对眼镜娘来说,完全不是障碍,反而能增添几分俏皮和可爱。下面我就给你来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才能扎出好看又适合眼镜的 chicas 双马尾。第一步: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及发饰) 你的头发: 看看你的发量和发质。发量多的,扎.............
  • 回答
    .......
  • 回答
    AR眼镜,也就是增强现实眼镜,理论上是可以一边走一边佩戴的。但具体体验如何,是否“好用”,则取决于很多因素,绝非简单的“能”与“不能”可以概括。它更像是在问:“我能一边吃饭一边睡觉吗?”——技术上可行,但过程可能很滑稽,甚至不太舒服。“一边走一边戴” AR眼镜的现实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现在的AR.............
  • 回答
    VR眼镜这玩意儿,说实话,是个挺让人纠结的东西。说它是“坑”,吧,也真不为过;但说买过的都落灰,那也绝对是片面之词。这事儿得分两头来看,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有人觉得 VR 眼镜是“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现实问题,让不少消费者抱着极高的期望买回家,最后却发现“货不对板”,自然就觉得踩雷了。1..............
  • 回答
    为什么VR眼镜非得“贴”在咱们脸上?这背后可大有讲究!你有没有想过,为啥那些VR眼镜,无论外形如何炫酷,最终都得紧紧地“贴”在咱们脸上?这可不是为了让我们看起来像个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而是为了实现我们沉浸式体验的关键,背后隐藏着不少技术和设计上的考量。1. 核心目的:模拟真实世界的视觉感知咱们的眼睛.............
  • 回答
    潘家园,这片承载着老北京味道的土地,除了古玩字画,还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那就是眼镜市场。说起潘家园的眼镜,那真是鱼龙混杂,既有能淘到宝的好店,也有让你钱包大出血的“陷阱”。所以,想在潘家园配到一副满意又实惠的眼镜,这门学问可得好好做做功课。首先,得明白潘家园眼镜市场的“定位”。潘家园的眼镜市.............
  • 回答
    溥仪眼镜选择“溥仪”这个名字,选用一个亡国之君作为品牌,这背后必然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绝非一时兴起。在我看来,他们并非简单地“愿意”用一个亡国之君,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名字所蕴含的多重意涵,将其转化为独特的品牌价值。首先,我们得承认,“溥仪”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历史厚重感和复杂性。它不仅仅是一个人.............
  • 回答
    选购一副合适的眼镜,就像给自己的眼睛挑选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它不仅要能清晰地矫正视力,更要舒适地戴在脸上,并且能衬托出你的个性和气质。这绝不是一件可以随随便便的事情。下面我就来详细聊聊,怎么才能挑到那副对的眼镜,让你从内到外都更精彩。第一步:了解你的“它”——眼睛的真实需求在你踏入眼镜店之前,最重要.............
  • 回答
    博物馆 AR 眼镜导航/导览,这事儿吧,问是不是“真实需求”,得拆开来看。我个人觉得,这玩意儿,潜力是巨大的,但要说到现在就是人人抢着要的“刚需”?还得打个问号。先说“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博物馆嘛,古董多,信息量大,人又多。传统方式无非是听讲解器,看展板,或者跟导游走。这些都有它们的优点,比如讲解.............
  • 回答
    男生戴眼镜框的选择,确实能大大影响整体气质和吸引力。一个合适的眼镜框,不仅能修饰脸型,更能凸显个人的风格和个性。反之,不合适的款式则可能显得突兀、老气,甚至有“恶心”的感觉(虽然“恶心”这个词可能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不合适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来详细阐述,帮助男生找到既有吸引力又不显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