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吧……讨论打法什么的还是太早了。食材还没有准备好,就讨论做什么菜;类似于刚开始读书就考虑是选北大还是选清华一样……
现在中国足球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先把基础打好:青训基础+各级联赛架构。
国务院推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挺不错的,还是看看效果吧。不过要出疗效也是十年后了,我个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但是,即使是未来某一天,我们有足够的食材了,我也不觉得日式传控会是“适合黄种人足球的最优选项”。
这玩意儿虽然能够保证很高的下限,但是上限太明显了:基本上就是亚洲顶级~世界杯8强的范围。碰到个冲击力强的球队就GG了,比如上届世界杯的比利时,天胡开局还打成那个鸟样。
再从球员类型上来说:日本足球选择日式传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冲击力,日本足球很多年本土没有出产过具有亚洲级别冲击力的球员了(不管哪个位置)。现在的一大堆球员都是读作“边锋”实际上是“前场组织核心”踢法的球员。日式传控实际上是为了规避这个弱点而产生的。如果给日本足球一个孙兴慜,甚至一个巅峰郜林,日本足球都不会再这么踢了。
而回到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虽然一直不咋地,但是具有亚洲顶级冲击力的球员一直是不缺的(尽管达不到像孙兴慜这样世界级冲击力)。如果照搬日本足球的话,就是削足适屐,浪费了我们最大的一个特色。
我们现阶段应该做的战术,是针对现有的食材,去搭出来一个能够稳定参加世预赛亚洲区决赛圈的球队。而不是急急忙忙的给自己画个框,合适的食材放进去,不合适的食材扔掉。
私货:我一直吹的郭田雨在鲁能的第一轮踢得真棒。你看看这个身体、倚人、小技术、视野和做球……希望不要夭折,中国足球现阶段的小孩里一堆边路爆破手,就缺在中路能做支点的球员啊……
说实在的,如果一直关注中国足球,能够很明显的看到中国足球在青训上的进步。早年前在20岁能够把球踢明白的能有几个人?现在光鲁能队里就出来两个了……
当然,早年的好处是没有手机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