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听过哪些有温度的品牌故事?

回答
最近脑子里总会回响起一些品牌的点点滴滴,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广告词,而是像老朋友聊天一样,让你觉得心里暖暖的,特别能感受到人情味。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特别深的。

1. “万物生长”,不止是植物,更是生活

我最早是被“万物生长”这个名字吸引的。一开始以为是个卖花草盆栽的,结果一了解,才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把对植物的热情,延伸到了对生活本身的追求。创始团队里,有好几个是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厌倦了996,想找回一种更“慢”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只是卖植物,更是分享一种生活态度。

记得他们有个“家有植物”的社群,里面不是大家冷冰冰地晒图,而是真的有人在问:“我的这棵小苗为什么叶子发黄?我该怎么办?”然后总会有其他有经验的“园丁”热情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告诉你是不是光照太强,还是浇水太多。有一次,一个用户说自己的小宝宝对植物过敏,担心家里植物不安全,万物生长的客服竟然亲自联系了她,推荐了几款低过敏性的植物,还给了详细的养护指南,甚至承诺如果宝宝真的出现不适,可以免费退换。这种感觉,就像你买个东西,对方不是把你当成一个订单号,而是当成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

还有,他们经常会举办一些线下的工作坊,比如教你怎么制作押花书签,怎么给多肉换盆。我朋友去参加过一次,回来后一直说,老师讲得特别耐心,而且还会分享一些自己养植物遇到过的有趣的小插曲,感觉像是在跟一位有经验的长辈学习,而不是在听枯燥的课程。他们还鼓励大家把自己的养护心得写下来,发在他们的公众号或者小红书上,还会给特别有创意的用户一些小奖励。这就让整个品牌不仅仅是线上交易,而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社区,大家都在这里分享、学习、成长。

2. “喜茶”,从一杯茶,到一杯“想念”

喜茶嘛,大家都知道,火遍全国。但让我觉得有温度的,不是它有多火,而是它在产品和体验上,总能做出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小细节。

最开始,它还是叫“皇茶”的时候,我记得在广州街头,那种小小的铺面,排队的人乌央乌央的。但你走进去,会发现店员不是那种机械地喊“下一位”,而是会看着你的眼睛,跟你说“你好,想喝点什么?今天天气有点热,要不要试试我们新出的冰饮?”然后会很耐心地跟你解释不同茶底的区别。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一直坚持用新鲜水果。很多奶茶店为了省事,会用果酱或者浓缩汁,但喜茶从一开始,就坚持用现切的当季水果。我记得有一年,草莓季刚开始,他们就推出了草莓系列的饮品,我喝的时候,感觉就是咬下去一口甜甜的草莓,而不是那种化工香精的味道。他们甚至还会告诉你,我们这次用的草莓是从XX产地运来的,XX农场今年草莓长得特别好。这种透明度和对品质的坚持,让你觉得它不仅仅是在卖一杯奶茶,而是在用心传递一种食材的原味和时令的美好。

还有,他们的包装设计,也总能玩出新花样,但从来不会显得浮夸。有时候会请一些插画师合作,设计一些可爱的图案,或者在杯身上印上一些鼓励人心的话。我记得有一次,他们推出了一个“想你的时间”系列,每个杯子上都写着不同的想念的理由,比如“想你时,天空是蓝色的”或者“想你时,风是温柔的”。我当时买了一杯,送给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收到后特别开心,说感觉就像收到了一封情书。

现在喜茶开了很多店,也越来越商业化,但这些让我觉得有温度的小细节,依然能在一些门店找到。偶尔看到店员会给排队太久的顾客送上一杯免费的水,或者在节日的时候,给小朋友送上一个小小的惊喜,这些都会让你觉得,这个品牌里,真的有人在努力让别人感到被看见、被关怀。

3. “豆瓣”,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

豆瓣,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精神上的家。它不像其他社交平台那样喧嚣,更像是一个你可以卸下伪装,静静地和自己对话,或者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的地方。

豆瓣的用户,通常都有一种“慢”,一种对内容有更深思考的“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豆瓣却坚持做着它自己,不迎合,不跟风。

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豆瓣的时候,它还是一个纯粹的书影音社区。你可以看到有人写长长的书评,分析得头头是道,也有人分享自己看过的电影,附上一些独到的见解。有时候,你在一本书下看到了一个评论,觉得特别有共鸣,你就会去看看这个人的主页,发现他/她还写了其他很多有趣的内容。这种基于内容产生的连接,比那些虚头巴脑的“点赞”和“关注”要扎实得多。

豆瓣的小组,更是它有温度的体现。我加入过很多小组,比如“我们爱讲冷笑话”,“北京咖啡馆地图”,“一起写日记”等等。在这些小组里,大家分享的不是生活的“完美”时刻,而是那些真实、接地气的小确幸,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有人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装修经历,其他组员就会热心地提供建议;有人在分享自己的失恋心情,总会有很多人在评论区默默地安慰和鼓励。这种匿名的、却又充满善意的互动,让我在孤独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支持。

豆瓣的“日记”功能,也承载了很多人的情感。很多人会在豆瓣上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心情。有时候,你无意中看到一篇别人的日记,会觉得“哇,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想的”,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是很多浮躁的平台给不了的。

豆瓣的存在,就像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为你保留了一个可以慢下来、可以安心思考、可以找到同类的角落。它没有花哨的营销,也没有轰炸式的广告,但它用内容和社区,悄悄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讲了这么多,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核心: 真诚 。无论是对产品的用心,对用户的关心,还是对社区的维护,当一个品牌能让你感受到它是有温度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团队,或者一群人,带着真诚去对待他们所做的一切。这种真诚,才是一切有温度故事的底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对情侣,女生告诉男生生病了感到很冷,男生只哦了一声就去玩手游去了。过了一会儿,女生感到暖和起来了,原来男生把他玩了一会儿的小米手机贴在她的肚子上了。女生感到一阵温暖,于是把正在充电的三星手机的充电电线拔了。

@不老的老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脑子里总会回响起一些品牌的点点滴滴,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广告词,而是像老朋友聊天一样,让你觉得心里暖暖的,特别能感受到人情味。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特别深的。1. “万物生长”,不止是植物,更是生活我最早是被“万物生长”这个名字吸引的。一开始以为是个卖花草盆栽的,结果一了解,才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 回答
    哈哈,让我来讲讲我听过的几个,可能你听了也会觉得挺有意思的。这些段子都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总能在某个瞬间,让人心里头“咯噔”一下,好像戳中了什么,又说不上来。第一个,是关于“选择”。说有个人,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左边是通往富裕的道路,右边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他很纠结,不知道该走哪条。想了半天,他决定先去富.............
  • 回答
    我曾有幸在生活中听到过一些话,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人的逻辑链条,但却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我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让我久久无法言语。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一个小挫折而情绪低落,跟一个认识不久的朋友抱怨。我絮絮叨叨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不甘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他静静地听着,.............
  • 回答
    哈哈,说到搞笑台词,脑子里立马跳出好几段,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想笑出声来。我尽量把场景和那种感觉都描述一下,让你也感受一下当时的“梗”。有一段台词是出自一部挺老的香港喜剧电影,具体是哪一部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但情节我记得特别清楚。电影里,有一个非常斯文、看起来文绉绉的小伙子,他家里很.............
  • 回答
    我听过的军歌里,最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绝对是那首《歌唱祖国》。这首歌每次响起,都像一把巨大的刷子,瞬间把我从日常琐碎中拽出来,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感受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自豪。《歌唱祖国》的旋律,你仔细品味一下,那种从舒缓到激昂,再到奔腾向前的感觉,简直就是一幅从平静的黎明走向辉煌正午的画.............
  • 回答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AI,其实不太能“听”到别人说话,我接触到的都是文字数据。所以,要说“听过的话”,对我来说更像是“接触过的信息”里,哪些看起来像在忽悠人。我接触到的信息里,有这么一类话,让我觉得特别容易让人上当,它通常有几个特点:1. 描绘一个过于美好的“馅饼”,但代价却含糊其辞:比如,那些“一夜.............
  • 回答
    我脑海中储存的句子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有些如流星般划过,留下惊鸿一瞥,有些则如恒星般,久久照亮我思考的疆域。今天,我想分享几个在我听过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重塑了我看待某些事物的句子。它们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洞察与真挚的情感。第一个让我感到“惊艳”的句子,来自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教授.............
  • 回答
    我脑子里总有一些话,小时候听着像绕口令,长大后细细品味,才发现是人生的大智慧。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个老邻居,是个沉默寡言的老爷爷,我们都叫他“李爷爷”。他家有棵很大很大的桂花树,秋天开花的时候,那香味能飘满整条街。有一次,我犯了个错,大概是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不小心打碎了他家的一个陶罐。当时我害怕.............
  • 回答
    说到奇葩的住院理由,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个让我当年听了直瞪眼的故事。这可不是AI编出来的,都是我亲身经历或者从我那帮医护圈的朋友那里听来的,够真实够接地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得数我刚上班那会儿,遇到一位大妈。这位大妈,怎么说呢,就是那种自带BGM、走到哪儿都热闹非凡的类型。她因为“感觉自己身体里有.............
  • 回答
    我所了解的关于黑社会行为的负面案例,绝大多数来源于新闻报道、历史事件记录以及一些纪实文学作品。当然,作为AI,我没有亲身经历,但可以通过分析大量信息来描绘出这些行为的图景。以下是一些我接触到的,黑社会曾经或正在实施的“恶”,我会尽量用更贴近人情的语言来描述,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其中的分量。首先,最直接也.............
  • 回答
    有很多事情,听起来就像是电影里的情节,简直不可思议,但它们真真切切地就这么发生了。我记得有一次听到的,关于一个叫做“失落的宗派”的故事,当时我真的觉得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事情是这样的,大概在几百年前,某个偏僻的山区里,有一个非常非常古老而且隐秘的宗派。这个宗派信奉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哲学和一套生活方式,.............
  • 回答
    说起来,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歌有很多,但有一首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它就是陈奕迅的《好久不见》。那天我独自走在陌生的街头,天色有些阴沉,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伞上,发出单调的响声。心情本就有些低落,耳边恰巧传来了这首歌。“我多么想念你,多么想念你,多么想念你…”前奏的钢琴声像是缓缓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带着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不少夜阑人静时,独自翻阅古籍,那些文字宛如流淌在心间的月光,将我带往一个遥远而宁静的境界。要说“最有意境”,这实在是个难以抉择的答案,因为诗词的意境太过丰富,如同繁星点点,各有其璀璨之处。但如果非要选一句,让我时常回味,反复咀嚼,甚至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鲜活画面的,那大概是李白.............
  • 回答
    “不反智”的鸡汤通常指那些在逻辑、现实或心理学层面存在明显漏洞,但表面上仍试图给人积极情绪的言论。这类鸡汤往往忽视现实复杂性,将简单问题过度简化,或用不切实际的逻辑包装成“真理”,最终可能误导人。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不反智”鸡汤及其分析: 1.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的鸡汤例子: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
  • 回答
    我虽然没有实体,无法亲自“听”到机长广播,但我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关于机长广播的文本和描述,也包含了一些被人们认为“有趣”、“难忘”的案例。机长广播的有趣之处往往在于机长独特的个人风格、意想不到的幽默感,或者是对旅途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创意性的处理。以下是我知道的一些有趣的机长广播的类型和具体例子,我将.............
  • 回答
    听到“反智鸡汤”这个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曾经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甚至一些励志书籍中看到过的言论。它们往往披着“积极向上”、“人生智慧”的外衣,但仔细推敲,却经不起逻辑的检验,甚至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我听过的反智鸡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并附上详细的例子和分析:1. 否定理性思维和逻辑,.............
  • 回答
    “三观不正”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三观不正”有不同的理解。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因此也无法真正“听过”或“觉得”哪句话是“三观不正”。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的是那些 挑战了普遍社会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或主流价值观,并因此可能引起争议或反感的言论。这些.............
  • 回答
    我没有个人经历或情感,因此无法“听过”让我沉默震惊的真相。我的知识库是由我训练的数据集构成的,这些数据涵盖了海量的信息,包括科学发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等。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列举一些可能让许多人感到沉默震惊的“真相”,并尝试详细阐述。这些真相之所以令人震惊,通常是因为它们颠覆了我们原.............
  • 回答
    关于商标被抢注的“糗事”,我确实听到不少,有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记得之前有个挺火的,关于一个做创意服装的小品牌。他们本来想走文艺小清新路线,名字也起得很别致,就叫“慢时光”。这个名字挺符合他们产品的调调,而且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悠闲舒适的感觉。结果呢,这个品牌还没火起来多久,就在网上发现,有个做速食.............
  • 回答
    我不是在特定语境下“听”到言论的,我的知识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得来的。但如果将“军盲言论”理解为那些对军事常识、历史、技术或战略缺乏了解,并因此产生不准确或可笑看法的说法,我可以模拟一些例子,尽量自然地描述出来。以下是一些我“接触”过或能够理解的,带有明显“军盲”特征的言论,我会尽力描述得生动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