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第一尬吹,我要来安利一下刚刚公布的2018年数据。
为什么要在?因为2010年的时候,CFPS对1700名3-5岁的儿童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大家对这个问题可能不会太陌生,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的中国复制版,测试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而这批当年的幼儿,终于成长为10岁以上的少年,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第五轮追踪调查中进行了标准数学测试和标准字词测试。
是否具有「延迟满足」特质,是否对这批孩子的标准测试结果有影响呢?首先进行最基本的检验。
可以看到,在2010年选择了「等等再要」的孩子,在8年后的标准测试中都有更好的表现,具有「延迟满足」特征的孩子,字词测试要高出1.5分,数学测试高出0.55分,两者都是显著的。
可是,这些更好的表现,真的是来自延迟满足的特征吗?正如这个答案所提到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近年来受到的质疑不小:
上图的含义是,控制了家庭背景后,「延迟满足」的效应(虚线)比没有控制的情况(实线)小了一半。
那么,在3-5岁时选择「延迟满足」的孩子,和「现在就要」的孩子相比,家庭环境有什么差异?
从上表看到,选择「等等再要」的孩子,在父母收入、受教育年限和父母职业声望评分(http://www.isss.pku.edu.cn/cfps/cjwt/cfpsxkt/1295060.htm)上,都要高于选择「现在就要」的孩子。那么,是不是这些较为富裕的家庭背景导致孩子有更强的「延迟选择」特征,并同时使这些孩子在标准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呢?
我们将家庭背景加入控制变量,再做一遍回归:
从上图可以看到,延迟满足(即「等等再要」变量)仍然能够预测较高的数学和字词测试。其中字词测试系数为1.21分,数学测试系数为0.34分,分别是不控制家庭背景情况下的80%和62%。
这个结果比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56797618761661的结果要更接近棉花糖测试一些,前文中控制家庭背景后效应下降了一半,而在这个实验中只下降到62%到80%。
这样看起来,「延迟满足」仍然是一个值得专门培养的好习惯,因为去除了家庭背景之后,他依然能够显著提升标准测试的表现
吗?
如果不是想到还有一个关键的变量没有控制,我差点就这么写了。
在去年的这个答案中,我得出了一个不是太乐观的结论——孩子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本人的特征所决定,而非由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所决定的。
而父母的特征,不仅仅是他受了几年教育,赚了多少钱,从事什么职业。更重要的是,父母本人在标准测试中能拿到多少分?我们把前一个回归中的家庭背景变量全部去掉,只留下父母的标准测试成绩。
从上图可以看到,控制父母标准测试结果后,「延迟满足」的效应在两个测试中都变得不显著了,在绝对值上也下降到0.79(字词测试)和0.17(数学测试),分别是不控制情况下的52%和30%。
如果此时我们再将家庭背景变量给放回去,「延迟满足」的效应会变得绝对值更小,分别变成0.73和0.15,统计上也变得更加不显著了。
所以,绕了一大圈,「延迟满足」的效应还是消失了,甚至连家庭背景的影响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弄到后来,还是父母本身的特征在起作用——父母的标准测试成绩,就可以解释子女标准测试方差的30%,是所有变量中解释力最强的部分,他本身就能很大程度上解释父母自己的收入职业和教育程度以及子女的「延迟满足」,以至于把这些变量全放进去,也只能再多解释2%,一共32%——至于剩下的68%,全都是暂时不知该如何解释的随机数。
这种时候就颇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不管是早教、学区房(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13905/answer/16296831),还是这个答案的「延迟满足」,家长们所有额外的努力,统计上统统不显著。
也难怪人们要说「一运二命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孙悟空连翻几个跟头,到头来定睛一看,还是在如来佛祖的手掌里,而人们在子女教育上的努力,往往到头来还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小小区间中,真正产生了影响的东西都是随机数。
许多时候,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正在改变命运,殊不知这正是命运。
一只海蚌对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让我很苦恼。”
它的同伴得意地回答道:“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它听到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海蚌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你愿受尽一生痛苦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的活着?”
蚌应声回答:“我愿意舒舒服服活着,你他妈告诉我,磨珍珠对我有啥用!”
再补充一个吧,哈哈
小面条大学毕业,到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应聘。应聘面试的现场到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都在等候着轮到自己的面试。现场显得有点混乱,有一些废纸被扔在地上,小面条默默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几片纸屑。
时间接近中午了,参加面试的年轻人一个个都经过了主考官的考察,等轮到小面条来到主考官面前,主考官好像显得有点不耐烦,他一边收拾文件一边慢慢地站起身,然后平静地对年轻的小面条说:“年轻人,祝福你,你不需要再参加面试了,我们已经决定录用你了 。”
小面条有点莫名其妙,主考官又告诉他,“你刚才的举动已经是最好的答卷,我们决定破格录取你,明天就到保洁部上班吧。”
来来来,
送你们一个鸡汤标准公式:
瞎鸡儿编一件小事+
“生活/爱情/人生/…也是这样”+
把头挠秃噜皮编出来的感想
例:
我刚刚去上了个厕所,便秘了很久也没拉完,生活也是这样,有的事不是你努力了就有结果的。
我刚刚去上了个厕所,浑身舒畅两分钟拉完,爱情也是这样,爱的时候不感到吃力,那就是最好的。
我刚刚去上了个厕所,拉的时候无聊撸了一发,人生也是这样,无所事事的时候,动动自己的双手,就能获得快乐。
我刚刚去上了个厕所,拉的时候无聊撸了一发,觉得更空虚了,职场也是这样,过分追求自己的想法,反而会渐渐迷失自我。
是不是很简单?
(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9.21更新:
评论区里有人说,鸡汤用名人的例子更有说服力,如下。
我那天就在一篇权威杂志上看到了一句话
“如果有一句名言不知道出处,你就说是沃兹基硕德说的。” ——鲁迅(周树人)
我觉得鲁先生和周先生二位总结得很到位,所以我想给各位讲讲一位名人的故事。
在美国的夏威夷省,有一个黑黑的年轻人,家境贫穷,每天靠摊加州杂粮煎饼为生。虽然家里穷,但他非常有志向,从小便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但美国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后,他就不读高中了,因为他从小贪玩,成绩很差,夏威夷省重点高中拒绝招收他。再加上家里穷,就辍学不读了。
难道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吗?
不,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学校就是地狱。要知道,当年的美国高中用的正是现在的美国所摒弃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地狱般折磨的不应该再伤害更多孩子了!这也成为了他今后的志向。
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只好在每次摊饼的时候,用英文写上应试二字,再重重地切成两半,以此来发泄。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这一朝一夕坚持的结果,终于被一个买他煎饼的顾客注意到了。于是这个顾客很和蔼的问道:
“小伙子,你也觉得应试教育不应该存在?”
年轻人疑惑地看向他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知道这老人为什么要这么问。老人邪魅一笑,朱唇轻启:
“我的名字叫乔治·沃克·爱因斯坦。年轻人,很高兴认识你!”
原来年轻人眼前的这位正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更没有想到爱因斯坦居然会如此欣赏自己!自己的气运,当真是恐怖如斯!
三两言语间,两人仿佛觅到了知音一般,恨不能早相识。两人聊得相当投机,以至于年轻人甚至没注意到饼已经焦糊,好在大气的爱因斯坦并没有计较。
经过爱因斯坦多年的帮助,这位年轻人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塔利班教育”,并公然与美国教育部对立。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争取,美国教育部终于废除了应试教育这一糟粕,改为素质教育。这一天是2009年1月20日,而这位年轻人的生日7月4日也被定为美国国庆节,以咏不朽。他也顺利地迎娶到了爱因斯坦的女儿,米歇尔。
这位年轻人叫做贝拉克·侯赛因·拉登,他因为改革了美国教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留名万载的人。
我读完他的故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息。那所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省重点高中,是否如燕雀一般不知鸿鹄之志呢?
我并不知道答案,但拉登这一生的奋斗,我相信足以让我们所有人去学习。上不了学又算什么呢?只要你心怀梦想,就一定会有伯乐赏识到你这千里马。
只要怀揣梦想,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而这成功,正是我们国家的孩子们在应试教育中无法获得的成功!
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应当改变这个世界!
蚌进了石头,石头摩擦着蚌的血肉,很痛苦,但是不久之后会孕育出美丽的珍珠。
我想知道珍珠对蚌有啥用?他是能换钱买房子啊还买零食啊?这珍珠不仅会让他痛苦,还会给他带来死亡。
无用的痛苦。
哈佛凌晨四点半,大家应该都听过吧。
这个毒鸡汤不只是作为网文传播一下,骗一骗点击,刷一下10万+的阅读量。而且还出书了,名字就叫哈佛凌晨四点半。
鸡汤书少看,鸡汤文少读。
来来来,欣赏一下。
该书内容简介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从哈佛所具备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青少年从平凡走向卓越!
就问你,看了这简介,哈佛大学的学生牛不牛逼?睡觉的时间在看书,吃饭的时间在看书,看病的时间也在看书,就问你怕不怕,怕不怕?
喝过这碗毒鸡汤的同学应该还不少。当当网就有近五万的评价,好评4星半。
作者也应该靠着卖毒鸡汤赚的盆满钵满了。
作者是好不容易逮住了一只羊,于是使劲撸羊毛。
哈佛凌晨四点半,总有一款适合你。
来,年龄小没关系,我们有小学图文版。
有少年版
我们少年版,还分情商卷
还分梦想卷
还有成长卷
有了理论,我们得要实践,我们有初中实践版。
我们还有高中实践版
还有升级版
还有白金版
少年,看你骨骼清奇,乃不世出之奇才!
维护世界和平的大任就交给你了,哈弗凌晨四点半,打折出售,要不要,要不要,10块钱一本。
我这还有如来神掌
神马?不感兴趣,我这还有,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果有兴趣了解更多中国经济科技信息,可移步这里
知乎最长的非小说故事类过万赞回答
教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半个小时后,教授又把这个笑话讲了一遍,只有一半人略带笑容。当教授第三次讲这个笑话时,没有人再笑了。最后,教授说:"是啊,既然你们从不因为同一个笑话一次又一次的感到快乐,为何总因为同一个理由持续悲伤呢?
当然是因为人家悲伤的原因关乎自己啊,不然教授你给大家每个人一万块钱,大家很开心,再给大家每个人一万,大家更开心了,再给大家。。。同一个原因大家可以开心很久。
如果讲的不是笑话而是悲伤的故事,一遍一遍的讲,参考祥林嫂。
补一个鸡汤老爸的囧事,有种禅师教育小和尚结果带偏了的感觉:
再补一个视频:Sina Visitor System
——————————————
单独的鸡汤不算什么,可鸡汤一旦成了体系,那就总是可以自圆其说了。
简单假设一个场景:
某登山队员不幸从山上滑落,被挂在了一根藤蔓上,由于天色已黑看不清距离地面有多远(不要问我为什么不能扔个东西听声音判断多高,我也不知道)所以他要决定是在寒夜中等待救援还是赌一把往下跳。
1.他受不住夜晚的寒冷,决定赌一把,结果跳下去摔死了。
——而仅仅五分钟后救援人员就赶到了,事实上只要他能多坚持一会就能获救。
2.他始终不愿赌一把,并坚信救援人员一定会到来,只要坚持下去就行了,于是没能熬过这个晚上,活活冻死了。
——第二天救援人员发现,藤蔓距离地面只有两三米高,他完全可以自己跳下来。
对于第一种情况鸡汤会强调坚持,对于第二种情况却会从“靠自己”、“奋力一搏”、“盲目的坚持是**的”等方面寻求突破。
说到底这就是唯成功论英雄,只要你最终成了那你就是对的,打个喷嚏都能解读出弦外之音,失败了那就不值一提。
以一个好的结果论证过程的正确性是不靠谱的,100+100=200,但这200可不一定就是100+100得来的,有可能是100+80+20得来的,你如果随意的合并简化,虽然看上去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但是意义会完全不同——前者是两门功课200分,后者是三门200分。
更可笑的是,鸡汤作者常见的套路是这样的:他们为了强调80的重要性而有意无意的忽视100和20的存在,最终让你相信80=(或者≈)200.
有些人不怕死,在面对劫匪时要钱不要命,拼死反抗——有时他们能成功吓退劫匪。但如果你想学,下一次可能直接就over了。
我可以用鸡汤的方式对这种“作死逃生”的幸存者进行解读:开头是某某人非常配合劫匪要求,结果对方得寸进尺进而开始劫色,劫色之后觉得自己两罪并罚太重,于是干脆将受害人杀害。而小红面对凶狠的歹徒毫不畏惧,殊死反抗终于吓退了劫匪,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两相对比,可见面对邪恶分子时应敢于亮剑,以无畏的勇气加以还击,如此方能让卑劣的坏蛋胆寒(在这里还可以援引一些“专家”的话,比如犯罪分子虽然凶狠实则做坏事的人内心都是惶恐不安的,因而他们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而一时的妥协只会让恶人得寸进尺,最终万劫不复……
在为了论证勇气的重要性时,他们不会告诉你小红能吓退劫匪是因为她曾是职业散打运动员,还修习过专门的自卫课程,而劫匪不仅是个初犯而且还身形瘦小。他们有意遗漏的这些重点目的是突出勇气的重要性,明明是多种条件造成的结果却被人为的简化成了勇气的功劳,那结果可想而知了——和现实的偏差将会非常之大。
当然,鸡汤文一般不会这么明显,但套路基本就是这样。
鸡汤最大的流氓之处在于,他们总是站在成功的一方,并煞有其事的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表示只要这么做你也能成功——如果你没能成功是因为你做的还不够好。而事实上这和多数成功学的书一样,根本就没抓住重点,属于事后诸葛亮。
亦或者,他们是刻意隐瞒了某些重点,毕竟好多商界巨鳄都是有根底背景的——而这显然会让多数渴望像他们一样成功的普通人不满,毕竟凡人能修炼的功法才是好功法,玉皇大帝儿子才能练成的武功对普通人而言一文不值。
还有就是各种披着智者、哲人、释迦摩尼、佛的外衣,打着任正非、马云、白岩松、李嘉诚旗号其实是落魄文人杜撰出来的各种哲理小故事和名人名言。总是躺枪的青蛙、鸵鸟、鹰这一类的自然界的动物。
在鸡汤炮制者眼中,一根生长的竹子都能写出一本鸡汤文来。
21岁,生意失败;22岁,州议员落选;24岁,生意再失败;26岁,爱侣去世;36岁,众议员落选;45岁,参议员落选;47岁,副总统落选;49岁,参议员落选;52岁,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叫林肯。成功在于失败后仍能坚持,你可以被打倒,但绝不可以被打败。从此改变你!
翻译一下:21岁就已经能做生意了,22岁,有资格去选州议员,不是副部级也是正厅级吧,生意失败后两年又有资本再来一次,36岁,众议员,这算是国务委员吧,45岁就能跟人死磕政治局资格,副国级啊,亲!47更狠,都副总统了!我朝47厅级就算有为青年了。更何况,52岁登极!这汤鲜
这一碗陈年老鸡汤来自于网络,印象里还登上过教科书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经验,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
扎心了老铁。”
二百年前一个老太太把100美元存入瑞士中央银行。他子孙无意间翻到了存折,送到银行得知自己的财产已经利滚利到了500万美元。
1.200年前没有美元
2.瑞士银行执行负利率每年—0.75%
这个段子是个典型的“别人家孩子”的案例,我原来想外国只要每年存10块100年后子孙就可以一年一年的用对应一百年前的钱就行了,西方还会有穷人么。后来想我这智商都能想到西方人不知道嘛?嗯,估计西方人真就不知道这事。
“xxx像蜡烛一样甘愿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像粉笔一样消耗自己的生命无私奉献”。
这种一般都是灌给小孩子的鸡汤,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仔细琢磨一下就不对劲了。蜡烛和粉笔在主观上可没有任何自愿奉献的意愿,反倒是作为流水线上的产物,被动地接受着人类对其的摧残。所以这种比喻本身是形而上学的,但做出这种比喻的人也可能是想表达“这个所谓的榜样其实是韭菜”...只不过大部分人在用这碗毒鸡汤灌溉小韭菜。
老师给了三个学生每人一些钱,让他们买一样东西充满整个教室。
第一个学生买了一堆稻草,但是并没有填满整个教室。老师摇了摇头。
第二个学生买了一包面粉,扬满了教室。老师微微点了点头,但没有说什么。
第三个学生买了一根蜡烛。
强烈的爆炸和冲击波果然填满了整个教室。
家族群里看来
不知原出处
知道的同学麻烦告知一下
--------分割线---------
太有才了[微笑][微笑][微笑]琢磨出这条微信的人太牛了!
如果26个英文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分别等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那么
Knowledge(知识) K+N+O+W+L+E+D+G+E= 11+14+15+23+12+5+4+7+5=96%
Workhard (努力工作) W+O+R+K+H+A+R+D = 23+15+18+11+8+1+18+4 =98%
也就是说知识和努力工作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可以达到96%和98%
Luck(好运) L+U+C+K=12+21+3+11=47%
Love(爱情) L+O+V+E=12+15+22+5=54%
看来,这些我们通常认为重要的东西却并没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可以决定我们100%的人生呢?
是Money(金钱)吗? M+O+N+E+Y=13+15+14+5+25=72%
看来也不是
是Leadership(领导能力)吗? L+E+A+D+E+R+S+H+I+P=12+5+1+4+5+18+19+9+16 =89%
还不是
金钱,权力也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生活。那是什么呢?
其实,真正能使我们生活圆满的东西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ATTITUDE(心态) A+T+T+I+T+U+D+E=1+20+20+9+20+21+4+5=100%
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才能够100%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说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达到 100%的圆满!
这个确实太牛了!一定要转一下!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人生,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哦!心态好一切都好了!
沉默是……
1.精神追求应当是物质追求得到满足后的自然反应。而不是在现实受挫后去寻求的安慰剂
2.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3.有些年轻人,一毕业就到某些大型国企和机关中工作。每天没什么事儿,就是吃饭喝酒,福利好得不得了。人生还没有奋斗过就开始养老,自己的理想被丢在一旁,用民脂民膏来享受特权。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我只想问你们四个字:哪投简历?
4.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丑的外表,一定会给你低的智商,以免让你显得不协调
5.你要是喜欢一个女生,从现在就开始好好学习,将来找好工作挣好多钱,等她结婚的时候多出点份子钱。
6.所有抱怨社会不公和制度的人翻译过来只有一句话:请给我金钱,女人和社会地位。
7.哪怕失败了99次,我也要凑个整
8.你年轻时一事无成;时而自怨自艾颓 废堕落,时而咬紧牙关拼命努力,经营关 系;但你的生活一直没有改善,你一直很 痛苦,直到三十岁。”他听后兴奋地问: 那三十岁之后呢?有转机吗?算命先生微 微抬起头:三十岁后你就开始习惯了
9.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
10.青年靠什么混日子?头等青年靠出身,二等青年靠关系,三等青年靠天资,四等青年靠努力,五等青年耍文艺,六等青年打游戏,穷游,看美剧。
12.普通人一生的四个阶段:心比天高的无知快乐与希望——愧不如人后的奋斗与煎熬——毫无回报的愤懑与失望——坦然的平凡和颓废。你走到哪一步了?
13.直到三十岁才知道,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能力,而不是虚伪。
14.有些人感慨:“自己岁数不小了,还没有成熟起来。”其实你们已经成熟起来了,你们成熟起来就这样。
15.很多人发现自己在钱、权、女人的问题上比不过别人,于是开始试着在道德和人生境界上做文章。
16.我追逐自己的梦想,别人说我幼稚可笑,但我坚持了下来。最后发现,原来还真是我以前幼稚可笑
17.吹牛逼是一些人的天性。当对于一些话题自己乏善可陈时,就会搬弄外援:我有个朋友,拥有比你们更牛逼的经历。讲完后洋洋得意,潜台词是作为其朋友,自己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
18.所谓人生理想,就是支持你捱过每天的无聊与痛苦,最终没有实现的那个愿望。有了它,临死前是无穷的空虚和痛苦;没有它,这辈子都熬不下来
19.好多重要又紧迫的事情,先干哪一件都会感觉别的事情被耽误了。所以还是先上玩会儿手机吧。
20.没有钱包的充实,哪来内心的宁静。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
21.大部分成功靠得既不是厚积薄发的努力,也不是戏剧化的机遇,而是早就定好的出身和天赋。
这个回答下所有的留言我基本都没回复,因为这其实是个开放性问题,有不同见解很正常,而且这本来就是一锅鸡汤,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述,自然我的反驳也不是科学论述。很高兴大家对此的讨论。但是对那些冷嘲热讽,只会否定,不会答题的同学,要不您给我写一个严谨的公式出来?
………………
说一个我非常反感的鸡汤吧,大家应该都看过
1.01的365次方=37.8
0.99的365次方=0.03
第一次看见觉得好厉害啊,果然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就会变得不一样。。。后来我发现,为什么会用次方算法???怎么看都应该是一道加法题目啊,今天做了0.99+明天做了0.99+后天做了0.99。。。。。请问乘法是什么意义?!!!
所以应该是
0.99×365=361.35
1.01×365=368.65
看起来也没有这么鸡汤了是不是。。当然,努力一点并没有什么错,不能用力过猛吧
有的人给你一百万,但他实际上有两百万,有的人只给你十块钱,但这确实他的全部,愿意为你付出全部的,才是真正对你好。
我只有几千块我全部给出去我也无所谓的,但是即使我有一千万,给你十万我也得好好想想,本身价值和获取难度决定了付出所需决心的大小,两百万分你一百万不一定比十块全部给你需要的勇气少
--------------20180911更新一下,引起很多争议,没预料到,之前表达不够清晰,感谢评论区帮我理清思路。原答案就不改了,我认为评论区@查无此人说到点子上了:当初那个有10元愿意给你10元的人,后来有了200万他还愿意给你200万吗?
我看来,答案不是不愿意,而是不一定。
不能粗暴的由是不是给你全部,而去判断一个人对你的付出程度。
其实很多鸡汤都有可取之处,需要两面看待,这个例子有正面也有负面,而我抨击的是许多人盲目认为,付出全部的一定比付出部分的好,而不去思考付出价值的实际成本(获取难度)。我觉得一个残忍的事实就是,你拥有得少,你会觉得这鸡汤有道理的可能性更大(我都给你全部了,还不够?),当你身为强者,是付出一百万的角色,你会觉得这鸡汤很无语(给你一半很容易吗,难道非要我把两百万都给你才行?)。
我是属于拥有得少的,但我觉得这样对强者并不公平。/*这句话有些装逼*/
----------下面是对评论区的一些回应,不点名,相关评论都能在评论区找到:
/*我的回答也有评论区!!激动哈哈哈哈哈*/
1.什么是付出全部的问题
很多人非要认定身上一个子儿都不能有,衣服只能有身上穿的一套,房子家产全变卖,不能有一个亲人朋友,话费也得用干净,把自己搞得走投无路,这样才能叫付出全部,有病吧?
2.纠结于我给几千块的言论:搬砖几千块那么好赚/我不信你真敢给/某某进厂才**钱,剩下的你给我/你肯定有套房才这么说...
首先明确,我给的几千块不是扔了,不是给陌生人,我们讨论的是为在意的人真的需要的时候付出啊!也不是给在意的人充Q币,不要再找角度了....所以,再次回答我还是愿意给,而且不会犹豫。
几千块好赚吗?我觉得好赚,只要你不怕累。
退一万步讲,现在社会,你身体健康,身家清白有合法身份(如果你身患重病,缺胳膊少腿的还是先自保吧),我在深圳,工厂缺人多的是,大多都是包吃住的,当服务员/送外卖/发传单...活得好挺难,活下来真的容易。/*至于你问我第一天怎么坐车去上班,参考第一条*/
3.纠结于答案中的数字:十块,两百万,一千万...
争议此类问题的,我们不在一个频道,再见。
4.人家为什么要给你钱/人家都为你付出了,你还在讨论付出多少的问题,你这人没有良心....
审题错误,扣十分...
不可以说前任的坏话,哪怕是前任劈腿,都该反思自己并感谢前任和你走过一段美好的岁月。
滚他大爷的!
我自我代入一下,自己分手的唯一的理由是对方劈腿。
我特么都被绿了我都不能发牢骚了?
别人问我为毛分手,我还得打肿脸充胖子说那段感情我也有不好的地方,我感谢他给了我那么一段美好的回忆。
美好你麻痹啊!
老子大好青春耽搁在一个劈腿渣男手里,美好个蛋啊????
他水性杨花朝三暮四没素质没道德没责任心管不住下半身,我感谢他个蛋啊?????
不清醒的我劝你喝个茶冷静下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40万➕,收藏38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女人婚后要经济独立,专心搞钱,这才是婚姻的底气。当你有钱有房子的时候,和老公吵架被赶走了,也不怕没地方住。”
在我看来这个理论除了让女人无端的焦虑之外,没多少用处。
首先,请认清事实:赚钱是很难的。不是说你高呼一声我要独立,你的工资就能瞬间翻个十倍。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哪怕是拼尽全力,一辈子也搞不到多少钱,工作不为别的,只为生存。
因为能力有限才是大众的常态,如果人人都能在996中完成自我实现,那它也不会被马斯洛成为人类的最高需求了。
其次,如果有钱就算独立,那那些被杀猪盘骗了几千万的又算啥?三星公主又算啥?每个月都会出那么几个女土豪被骗感情的传闻,难道这些女性都经济不独立么?
从这一点也能说明,独立和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会在吵架的时候赶你走的男人,本身人品就有问题吧?一个正常的男人,谁会大半夜把女孩子撵出去?尤其是那个人还是自己的老婆。
这严格来说应该是选伴侣的问题,而不是独立不独立的问题。
这种人就算你有钱,你就敢保证他不在别的方面给你添堵了么?比如算计你的房子,把婚前财产洗成共同财产?
而且,越有钱越有能力在家庭地位越高是不假,但如果你的伴侣仅仅是因为你能赚钱才尊重你爱护你,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谁敢保证自己的人生一定是向上的,各种顺利的?你就不怕自己低潮期的时候,被看不起,被打压,甚至被抛弃么?
说真的这方面男的比女的有危机意识多了,哪怕是功成名就的精英男,都会琢磨“如果自己工作出问题老婆会不会拿着钱走人”的可能性,从而小心翼翼尽可能避开那些只看自己钱的老婆,选一个真的肯好好过日子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抱着防贼的心态结婚,那还不如不结婚呢。
吐槽完毕,最后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独立是一种心态,和收入没啥关系,月薪两千的人照样可以独立。
2.努力赚钱是没毛病的,但不要对金钱的意义抱有过多的幻想,钱最多就是让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加一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让人变得独立。
3.与其高呼专心搞钱,倒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能力上限和对物质的需求的关系,该和欲望和解就和解,该争取就争取。
为收入焦虑是正常的,但没必要因此自我否定,每个人能力点不同。能年入百万的本来就是少数人,合着其他女人就不配幸福了么?
4.没必要把老公当成自己的敌人,如果觉得他可能变成你的敌人就别和他结婚。
5.经济独立在婚前婚后的意义是不同的:结婚前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不怕被男朋友扫地出门,或者可以找到一个同样能赚钱的老公;但婚后,经济独立这件事,保护自己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如果有一天老公出了问题,在家里这个顶梁柱塌了的前提下,自己可以第一时间顶上,维持家庭的运转。
6.不要指望任何事可以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事业不能,婚姻不能,啥都不能,不断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所接触过的婚姻幸福的女性,有年入百万的女强人,也有月入3k的小职员,有娘家给力的公主,也有樊胜美配置的农村女,她们共同的特点并不是什么物质充盈,经济大权(甚至有些人是和老公一起管钱的)她们共同的特点是:
认同婚姻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人生就是浮浮沉沉的,所以她们始终愿意面对问题,并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
吐槽完毕,路上写的,就不展开阐述了。
这个回答炸出了一堆语文不及格的人。
嘛,无所谓了……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懒得解释。
台湾公益片《不怎么样的25岁》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2593463010914304第一份履历,李安,33岁之前6年赋闲在家。
节目组刻意把李安没工作之前这两段经历给删掉了:
1982年,拍摄的《荫凉湖畔》(Shades of the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及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奖金穗最佳短故事片奖[7]。
1984年,李安以毕业作《分界线》(Fine Line)从纽约大学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该片曾获纽约大学沃瑟曼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影片奖,后来也曾在公共电视网及亚美电影节上放映[8]。
看到这个有点脑子的还会说“没什么经历”这种话?
第二个是吴宝春 台湾面包大师
吴宝春生长于屏东乡下,家境贫穷,12岁时他的父亲过世,由寡母陈无嫌扶养八个孩子长大,排行老八。他的功课不是很好,后来吴宝春觉得妈妈这样天天打零工太累了,于是国中毕业后,到台北当面包学徒。
按履历年纪与真正的经历,25岁的吴宝春已经做了快十年面包了,怎么说也不是学徒最起码也是独当一面的师傅了吧。
可见,视频中履历又是在误导这些不明就里的企业高管。前两份选择性修改名人履历,制造反转效果还可以理解,只是坑了这些认真评价的高管。后面的就堪称“毒鸡汤”了。
这些亲朋好友的履历拿出来,先是因为太难看被否定,然后跟李安、吴宝春一样反转了……反转了?!
这能反转吗?!
通过没有名字的履历正确的评价一个人的经验水平,而不是因为个人关系而徇私舞弊,这不才是正常是逻辑吗?这也能反转?
这个感悟也很迷,筛选了简历不面试吗?或者说必须跟像亲戚朋友跟求职者相处一段时间再说?
现实吗?人力部门不会罢工吧?
回避公平竞争,一厢情愿希望得到优待罢了。
按照正确的逻辑,应该是亲戚朋友也要一视同仁,才能唯才是举。这里倒好,亲戚朋友的关系倒与大导演、冠军面包师放在一个层面了,可见人情关系荼毒正常社会经济活动已经何等深入骨髓了。
前半段是伪造的假鸡汤、后面干脆就是颠倒是非的毒鸡汤。
台湾年轻人还能感动?
据说这个公益片在台湾很火,照这种伪善又颠倒对错的逻辑泛滥下去,用爱发电是迟早的事情。
一般谁给我发鸡汤,我就把这个给对方回过去
我所发现的生活
马克·吐温
那个人家住费城,小时候很穷。他走进一家银行,问道:“劳驾,先生,您需要帮手吗?”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不需要。”
孩子满腹愁肠,他嘴里嚼着一根甘草棒糖,这是他花一分钱买的,钱是从虔诚、好心的姑妈那里得来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颗大颗的泪珠滚到腮边。他一声不吭,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那个银行家用很优雅的姿势弯腰躲到了门后,因为他觉得那个孩子想用石头掷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么东西,却把它揣进又寒碜又破烂的夹克里去了。
“过来,小孩儿。”孩子真的过来了。银行家问道:“瞧,你捡到什么啦?”他回答:“一个别针儿呗。”银行家说:“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他回答说是的。银行家又问:“你相信主吗?--我是说,你上没上主日学校?”他回答说是的。
接着,银行家取来了一支用纯金做的钢笔,用纯净的墨水在纸上写了个“St.Peter”字眼,问小孩是什么意思。孩子说:“咸彼得。”银行家告诉他这个字是“圣彼得”,孩子说了声“噢?”
随后,银行家让小男孩做他的合伙人,把投资的一半利润分给他。他娶了银行家的女儿。现在呢,银行家的一切全是他的了,全归他自己了。
我叔叔给我讲了上述这个故事,我花了6个星期在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儿。
我盼着那个银行家会把我叫进去,问我:“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我就回答:“是呀。”他要是问我“St.John”是什么意思?我就说是“圣·约翰”。
可是银行家并不急于找合伙人,而我猜他没有女儿恐怕有个儿子,因为有一天他问我说:“小孩子,你捡什么呀?”我非常谦恭有礼地说:“别针儿呀。”他说:“咱们来瞧瞧。”他接过了别针。
我摘下帽子,已经准备跟着他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再娶他的女儿为妻子。但是,我并没有受到邀请。他说:“这些别针儿是银行的,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溜达,我就放狗咬你!”
后来我走开了,那别针儿也被那吝啬的老畜生没收了。这就是我所发现的生活。
玄学鸡汤,火遍全美的《秘密》。
一直自诩买书从不走眼,看一眼封面和简介绝不会买到地雷的我,就败在了这本书上。
节一段:
//
你挖过土豆秧吗,看见过地下成串的土豆吗?你想过某个土豆拥有多高的才能吗?你觉得它会了解化学或是生物知识吗?你觉得它会知道该如何从土地中吸收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素吗?它们不知道,但是它们确实做了这些事情。淀粉组成了细胞,细胞组成了根、茎、叶,这样就可以长出更多的土豆。
你也许会说这是本能,但是,本能可以将这些连化学家都说不清楚的事情都解释出来,那它一定有着惊人的才学。在本能的身后一定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才能,一种第一次将生命带到这个星球的才能,一种参与所有动物和植物活动的才能,它是智慧的,全能的。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植物啊、动物啊,包括人,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它宏伟蓝图里的小小齿轮。但人类在其中还是有分别的,因为人是宇宙思想中最积极活跃的组成部分。
人类分享宇宙思想的智慧与力量,人类可与宇宙思想协同合作,这样,人类便可以做任何事、拥有任何东西、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了。
这股巨大的、无休无止的能量就存在于你的体内,也存在于每个人的体内,有了它,你可以做出想也想不到、猜也猜不出的行动来。一直存于你体内的这股能量是智慧的、全能的,是一种与日常事务完全分离的思想。在你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通过下意识将它召唤。当你可以聪明地到达下意识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宇宙思想交流了。
记住宇宙思想是无所不能的。下意识是宇宙思想的一部分,它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只要给它力量,它就可以照办。宇宙思想给予你一种和谐的期许,你要做的,便只是将这种期许牢牢地记在心里,来吸引更多你需要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宇宙思想就在你的身边。它像空气一样流传广泛,像海水环绕着鱼儿一样毫无干扰地包围着你,贯穿你的全身。
听起来似乎很难相信,一个要忙于处理宇宙万物事务的思想竟会理会我们的日常琐事。再想想海里的鱼,对海来说,围绕它们并不是什么难事。它的力量、它的思想,就如同铺洒的阳光、风和雨露。我们几乎没人能充分地利用这些伟大的力量。能够运用宇宙思想力量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如果你不富足,如果你祈祷来的只是贫穷抑或病痛,那么只能说明你不够虔诚,或是没能真正理解到那力量本来就是属于你的。它对每
个人都是倾尽所有,没有保留、没有偏向。“哦,每个口渴的人都会去找水喝”,你要做的,就是去行动。所
罗门说:“无论是谁,他都会允许他们自由的取用生命之水。利用他们所拥有的,去获得理解。”如果你理解
了,那么其他所有的事情就会接踵而至了。
这根本就是邪教教辅吧……
科学家发现:经常出去看世界的孩子,成功的几率往往要比其他孩子大很多
那为什么经常旅行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成功呢?
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
因为他们从小家里都比较有钱……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某人力资源总监炖的鸡汤……
如果一件事成功率是1%,那反复100次至少成功1次概率是多少?备选答案:10%,23%,38%,63%——正确答案是63%。计算方法:成功率1%,失败率99%,尝试100次,全部失败概率为99%的100次方约37%,至少成功一次即63%。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反复尝试中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傻逼一样坚持,总会看见牛逼的结果。
然后我就好奇了,在评论里问
抛硬币正反面分别朝上的几率是50%,按你的算法,抛100次硬币后,正面朝上的几率会是多少?
十分钟后,微信显示“你还不是他的好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请求”
哈哈,又去掉一个云朋友。
终于转到我的微信群了,一群人高呼断子绝孙的时候,我默默点了删除并退出......
以上为原答案
开头“肉灵芝电视台记者”和该男子的对话+后面农民对待蔬果类的常规处置手段。这种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实在是居心叵测。
果然人类对于耸人听闻事件具有无脑传播的属性。
作为群居动物,对于未知危害,都会选择盲目相信。
一个人误加入一个博士群里。
有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 或砸死 ?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 。这时这个人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
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然后这个人就被踢出群了。
见过无数次这样的鸡汤段子,来讽刺高学历群体不考虑实际,让其他人获得一丝的宽慰,觉得他们也不过如此。
我想说,编这个鸡汤段子的人,高中物理都没学好,就来黑博士群体。
首先,自由落体的定义是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水滴是不可能做自由落体的,因为只要下落必然受到空气的阻力(真空下水滴是不存在的)。作者连自由落体的定义都没搞懂。
就算它真做自由落体了,那一个0.5gt^2就解决问题了,这就是高中物理的范畴。
其次,假设就是正常的下落,不是自由落体,我们就来用理论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会不会得出水滴砸死人的结论。
水滴受到的阻力大小和速度的平方是成正比的,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空气阻力和重力相等,就不会再增加了,这个时候你下落的高度再高也没用。
用下面这个粗糙的模型来估算一下,假设水滴是球形,下落时形状大小不变,不考虑风速,那么当重力和空气阻力相等的时候
然后代入水滴的半径r=1mm,空气阻力系数C=0.5(按球体算),重力加速度g,以及水和空气的密度比 (p1/p2=800)等,以及有效面积为球面的一半等,算出的结果是雨滴的下落速度v=10m/s。就这个速度量级,纸做的人都砸不死。
当然,雨滴下落的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水滴分散,变形,雷诺数的修正等都会影响到最终速度,但是不会改变速度的数量级。
博士讨论的再多,也顶多是让模型更加符合实际一点,比如用微分方程计算一下当下落多少米之后水滴达到最大速度,或者考虑水滴的变形或者分散,或者再把风速加进去,但是绝对不可能得出水滴砸死人这样不切实际的结论。如果把水滴换成大冰块子或者一大袋水,倒是有砸死人的可能。
最后想说,这个人仅仅说这句话就被踢掉的可能性很低。就算是真的,估计也是因为他说这个暴露了自己是圈外人才被踢掉的吧。
(另外,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是”你听过哪些反智的鸡汤或段子?”。这个是不是鸡汤可能会有争议,虽然我认为也是鸡汤的一种吧,但是肯定是段子。所以不要因为文不对题反对我。)
我觉得鸡汤就是能激发人奋斗的东西,再加上反智,我觉得我应该也勉强算切题吧。至于为什么反智,我评论也解释了一下,给大家带来的困扰表示抱歉,小白第一次这么多赞还是有点受宠若惊的hhh。
1.德国的钢材放入浓硫酸里都难以被腐蚀,浸了几个小时还是基本完好如初,反观中国的钢材,在稀硫酸里浸一会就已经被溶解的不成样子了。我们需要追赶的地方太多了。
2.中国的大理石质量堪忧!只是泼盐酸就会放出大量的气泡,让我们怎么安心使用!这个国家怎么了!
3.众所周知,双氧水能杀菌消毒,它会在有细菌的创口处形成气泡。可是中国的猪肝,放入双氧水中,放出气泡竟然无比剧烈,甚至让整瓶双氧水都变成了水。
4.在澳洲还春意盎然的时候,中国的大部分的树的叶子都已经掉光了,这说明了中国的空气质量有多么糟糕。
5.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危害,在一家用转基因大米做午餐的学校内竟然有30%的学生没有男性生殖器!
6.中国市面上售卖食盐中的钠含量严重超标,每一百克食盐的钠含量竟然超过了人体每日所需量的12倍!
7、动物实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巨大危害,给小白鼠注射了转基因大米悬浊液之后,小白鼠立即死亡。
8、把人的红细胞放入中国市面上的纯净水里,人的红细胞不久便爆裂死亡,现在中国的矿泉水质量能让人信任吗?
9.向兔子静脉中注入10ml空气,兔子居然死亡!中国空气质量差到了何等地步!
我觉得我不反智的鸡汤这么大实话居然0赞,居然比不上一个抖机灵的回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