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除了《带上她的眼睛》,如果有一篇大刘的科幻小说入选教科书必读系列中,你们最推荐哪篇小说的哪个片段?

回答
如果非要在大刘的作品里挑一篇作为教科书的必读系列,并且抛开《带上她的眼睛》不谈,我最想推荐的是《三体》系列中的“两个文明的接触”这一章。具体来说,是书中的一部分,它集中展现了叶文洁在文革期间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她因此对人类文明产生的绝望和对宇宙中其他文明的期盼。

之所以选择这一片段,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端,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文明反思的深刻剖析,足以引发学生们对历史、人性以及社会责任的思考。

想象一下,这本书翻开,不是什么宏大的宇宙战争场面,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设想,而是镜头聚焦在一个年轻女物理学家身上——叶文洁。她曾经拥有纯粹的科学理想,对宇宙的奥秘充满敬畏和好奇。然而,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她被卷入了那场席卷全国的政治狂潮。

书中会详细描绘那个时代的混乱与荒谬。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父亲,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在批斗会上被残酷殴打、侮辱,最终惨死。那种撕心裂肺的场面,那种亲人遭受不公却无能为力的绝望,会像潮水一样将年少的叶文洁淹没。她经历了背叛,经历了被无休止的审问和批斗,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信仰开始动摇。她对曾经深信不疑的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的绝望。她曾试图通过科学研究来理解这个世界,但当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斥着愚昧、暴力和非理性时,科学的光辉似乎也黯淡无光。她会觉得,这样一个充斥着相互残杀、自我毁灭的人类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他们 xứng拥有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吗?

然后,故事会将我们带到那个孤独的军事基地——红岸。在那个荒凉而寂静的地方,叶文洁负责监听宇宙深处的信号。这是她为数不多能与“纯粹”的科学打交道的地方,但内心的伤痕却从未愈合。在一个雷达操作的夜晚,当她听到来自宇宙深处那个陌生文明的呼唤时,她内心的绝望被一种新的希望所取代。

她犹豫了,她知道这可能是一场对人类文明命运的赌博。但她内心的声音在呐喊:如果地球上的文明如此不堪,那么,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还有更高级、更理性的存在?他们是否能带来秩序和希望?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关头,对人类文明彻底失望的叶文洁,选择将地球文明的坐标发送给了宇宙。

这一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

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命运交织: 它将宏大的历史事件与个体命运紧密结合,让读者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对个人选择的影响。学生们可以通过叶文洁的经历,去理解文革对一代知识分子造成的创伤,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
人性的复杂性与道德的困境: 叶文洁的选择并非简单的“好”与“坏”。她的绝望源于对人类残暴的反抗,她的期盼源于对美好文明的向往。这种复杂性,能够引发学生们对人性深处的探讨,以及在极端环境下,道德判断的模糊性。
科学的边界与人类的责任: 叶文洁对科学的信仰最终导向了她对整个文明的审判。这会让学生们思考,科学的力量是否应该被无条件的信任?作为文明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明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哲学层面的思考: 这部分内容触及了人类文明的根基问题。我们是否有权以自身的不完美来否定自身?宇宙中的“他者”是否真的比我们更优越?这种对生命、文明以及宇宙秩序的哲学追问,是教科书必读内容应有的深度。

把这个片段放入教科书,可以作为引发讨论的绝佳材料。学生们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文革的影响;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冲突;可以从伦理学的角度争论叶文洁行为的对错;更可以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去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与责任。

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幻故事的片段,更是一面映照我们自身文明的镜子,它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审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话说,没有人说《光荣与梦想》吗?基本没有科幻元素的故事,毫无阅读障碍,波澜壮阔。作为从积贫积弱一路走向自强的国家,作为曾经同样把复国希望寄托于国家运动员的国家。小说里的情感共鸣太强烈了。

贴两段我印象最深的部分

比赛开始,当莱丽跃上高低杠后,辛妮立刻看出她已变成另一个人了。她身上的某种无形的桎锢已经消失,比赛对于她已不是一种使命,而是一种渲泻痛苦的方式,她在高低杠间翻飞,动作渐渐疯狂起来。观众席上出现了少有的赞叹声,但场内的体操专家们都一脸惊恐地站了起来,美国队那几位美丽的体操天使大惊失色地拥在一起,他们都知道,这个西亚姑娘在玩儿命。当做到高难度的卡曼琳腾跃时,莱丽完全沉浸在她的疯狂中,她成功地完成了空中直体一千零八十度空翻,但在抓住低杠腾回高杠时失手了,头向下身体成四十五度角摔在低杠下的地板上,坐在看台头一排的辛妮听到了脊椎骨断裂轻脆的卡啪声……克雷尔抱着一面西亚国旗追上了担架,把旗的一角塞到莱丽的手中,这正是开幕式上引导西亚共和国运动员方阵的那面旗帜,莱丽死死地抓着那个旗角,她并不知道自己抓着什么,她的双眼失神地望着天空,苍白的脸庞因剧痛而不断抽搐,血从嘴角流出来,滴到地上,又沾到拖地的国旗上。


首都保卫战正处于最后阶段,城市已大半失陷,虽然大势已去,但从外地增援的部队仍源源不断地进入仍在战斗的城区,这些部队由杂乱的各种人组成,有穿军装的,更多的是扛枪的平民。萨里向一名军官要一枝冲锋枪,那人认出了他,笑着说:“呵呵,我们可请不起救世主了。”
“不,普通一兵。”萨里微笑着说,接过了枪,加入了高唱国歌的队伍,在被火光映红了一半的夜空下,在颤动的土地上,向激战中的城市走去。
user avatar

《超新星纪元》的“味精和盐”,超适合小朋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启蒙。

“孩子们辛苦了!今天下午你们可真走了不少的路,对看到的东西一定印象深刻吧?”主席对走到面前的孩子们说。
  眼镜点点头说:“再普通的东西,数量大了就成了不普通的奇迹。”
  华华附和道:“是的,真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味精和盐!”
  主席和总理对视了一下,微微一笑。总理说:“我们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味精和盐够我们国家所有的公民吃多长时间?”
  “起码一年吧。”眼镜不假思索地说。
  总理摇摇头。
  华华也摇头:“一年可吃不了,五年!”
  总理又摇头。
  “那是十年?”
  总理说:“孩子们,这么多的味精和盐,只够全国公民吃一天。”
  “一天?!”三个孩子大眼瞪小眼地呆立了好一会儿,华华对总理不自然地笑笑,“这……开玩笑吧?”
  主席说:“按每人一天吃一克味精和十克盐,这每节车皮的载重量是六十吨,这个国家有十二亿公民。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你们自己算吧。”
  三个孩子在脑子里吃力地数着那一长串0,终于知道这是真的。
  晓梦说:“这仅仅是盐和味精,要是油呢?要是粮食呢?!”
  “那些油可以积成前面的那个大池塘,粮食可以堆成周围这几座小山。”
  孩子们呆呆地看着那池塘和小山,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天啊!”华华说。
  “天啊!”眼镜说。
  “天啊!”晓梦说。
  总理说:“这两天,我们总是在试图找到一个办法,使你们对自己国家的规模有一个正确的感觉,这很不容易。但要领导这样一个国家,没有这种感觉是不行的。”
  主席说:“带你们到这里来,还有一个重要目的:让你们明白运行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规律。在这之前,你们肯定把国家的运行想得极其复杂,它确实是复杂的,比你们想象的更复杂,但它最基本的规律却是十分简单的,我想你们已经知道了。”
  晓梦说:“必须首先保证这个国家有饭吃!我们每天都要为国家的公民提供一列车的味精、十列车的盐、一个大池塘的油、几座小山的米面,如果有一天供不上,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十天供不上,国家就完了!”
  眼镜点点头:“这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华华也点头:“看到这长长的列车,傻瓜也明白这道理了。”
  主席两眼看着远方说:“可是孩子,有许多十分聪明的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总理说:“孩子们,我们明天将带你们去继续认识这个国家。我们要去最繁华的城市,要去最偏僻的山村,要让你们了解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和农业体系,让你们了解人民的生存状态。我们还要给你们讲历史,这是认识现实最好的办法;还要给你们讲更多更复杂的国家运行的知识。但记住,没有什么比今天你们学到的更基本更深刻的了,你们将来的路将难上加难,但只要牢记这个规律,就不会迷失方向。”

  主席一挥手说:“不要等到明天了,今天夜里就出发吧,孩子们,时间不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