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回暖?5年前合伙投资一个化工厂,各种手续环评安评用了2年,建设用了2年今年开春开始试生产,期间没有一分钱贷款,上星期拿到民丰银行第一笔贷款400w,利息7厘左右,还必须进过当地政府成立贷款担保公司贷款,手续费2厘左右合计9厘的息。我厂面积75亩,建设厂房办公楼25000平方,实际投资含设备外债共6000w。几个股东借的外债大部分是2分息,少部分3分和1分半。这就是现在国家对实业的支持。5年前如果我们把这笔资金投入房地产,现在该多少?逢年过节都要准备个十几万茶叶香烟,消防安检环保公安管委会税务个个都是你大爷。发展实业不存在的,等这波投资收回本,我就去大学城附近买房子做包租公去
再说个事,标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当初跑个证件,时间久了记不太清,应该是土地规划证,规划局下面一个办事员,我们把资料递上去,2个星期没动静,我们急了打电话联系他,他说在办了,过了一个星期,没有答复,我们直接去到规划局找他,他说资料丢了叫我们重新弄份。我艹,资料里面很多都是原件啊,不是随便丢的。当时他办公室堆的到处都是资料,他说你们要不自己找找看。我们办事的2个人蹲那找了2个多小时才从一堆堆纸里找出资料递给他,看着他整理好,把手续办全。他说这几天县里开会忙不到这个,等下个星期送到县里给领导们开会签字(这个证是需要专门会议通过才行的)。我们又等了2个星期,还是没消息,找关系问了下县里,县里没有收到资料。去找他,他说在办了,等等啊。没办法,晚上安排了顿饭送了2条烟2盒茶叶,并告诉他我们厂车多,你去县里送资料我们专车送你去。他说好,星期三我过去,你们来接我。星期三我们准时在他办公室外等,等半个小时,他来电话说有事,星期五再去。最后,终于在星期五把资料送到县里了。就这一个办事员一个证件拖了我们整整2个月。至于为什么不去投诉,找他领导,别急,我给你们说说他的事。这人年纪不大,大概也是不到30的小青年,之前在县里一个部门上班,老是迟到,有次应该部门有事,领导叮嘱他早到,结果他照样迟到。领导找他谈话,他和领导吵起来被开除,然后镇上又把他招到镇上干。我们找他办事一般都在上午9点后,因为只有那时他才来上班,而且他的直属领导也不管他。他为啥这么吊,因为招他进镇里干活的是镇长。我们送他去县里递资料时,他和我们聊天说:你们企业还好,没有找我领导投诉啊! 这个算我办事遇到最奇葩的公务员,至于后面在办房产证时又被他拖了2个星期就不说了
回暖个XX,别的行业不说,单说电子制造业,你知道近几个月贴片电容价格涨了多少吗?堪比去年比特币涨幅啊。尤其是小尺寸的贴片电容,都有几十倍的涨幅,而且拿货还求爷爷告奶奶的。预计这种上涨趋势还要再持续一段时间。
这事某业内资深人事说前因后果(非第一手消息,不保证真实),首先是贴片电容的一大厂TDK表示因为低端电容利润太微薄,所以停产低端电容的生产,市场上的产能因此稍紧张了一些。
然后因为韩国部署萨德,中国敲打一下三星,毕竟三星在韩国是能影响政坛的,禁止三星运货到国内,而三星在天津的电容工厂是要靠韩国那边供应原材料的,几艘船就堵在海上不能靠岸,然后就影响生产了一个多月。三星电容在国内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当大,为满足市场需求,从香港转运其他地区生产的电容,但整个市场产能因此进一步受影响,于是涨价了。
起初官方涨价也不算离谱,但架不住经销商囤货啊,经销商越囤价格炒得越高,炒得越高就越多人加入囤货大军。厂家一看不能让你们经销商把钱都躺着挣了,也跟着涨价,于是造成了今天这种魔幻的局面。涨幅最高的某款电容涨价前三十多元一千只,近期价格四元多一颗,硬生生的涨出一个芯片价。电子制造行业怎么可能不用电容?越是高端的电子制造行业需求量越高,这种夸张的涨幅可以搞死一堆电子制造商了。
这事难道不比死一个中兴影响力大吗?但你看看媒体论坛哪里有一点声音?一说打贸易战小红粉就荷尔蒙高涨,但就一个技术烂大街的贴片电容,我国数十家生产厂,一个只有我们一个省大小的小国搞一搞飞机,我们就一点办法也没有,贸易战获利的永远不是百姓,一群涉世未深的小屁孩兴奋个锤子。
就山田君接触的那些国内高层
对现zf的评价来看
Xi大不是个没准备就轻易出手的人
既然要作挑战大哥的老二
应该是背后有两把刷子的
短板迟早拉上台面被人k的
但吃了一拳一定要抡回去
田忌赛马嘛
拿破仑胜率好像也才40%多呢
常跟来日的高端客户聊
知道全世界能力最强的国家领导人
绝对是咱大中国
…
其实
山田君近日去上海
陪客户带女优去迪斯尼
除了玩的项目硬件以外
全面输给了东京
门口为什么有小区保安一样的绿衣?
还有卖20块一个头箍儿的大汉门口远远就冲你吼
理由是到了乐园里面卖120了
但是里面还有很多大汉在卖20
门口亲眼所见三个人打一个人
因为那个人说了些什么话
一队绿衣保安就集结在旁边
一个都没有出手相救的
因为领导不在
…
代排队的黄牛总是穿插在人流中
就为了抓几个不懂vip规矩的客人
还好客户比较了解
说vip只是带你排队
就算带你进去了还会被园内管理员和身边的排队的人骂
还有…
厕所的味道
…
与中兴这个事相比
我觉得是不是咱们该把心思放在改善更加重要的地方?
其实
山田君期待中国民智的提升更胜于国力的提升
身在海外
只能期待
…
喝鸡汤喝傻了?扎一刀就回暖,那咱们应该求着他们多扎几刀,把咱们扎成马蜂窝,扎成一百年前的中国那样?
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来说,挫折和磨难本身没有任何益处,只有害处。只有在经受了挫折的打击后,依然顽强的站起来,好好总结失败的原因和自身的缺陷,苦练自身本领,才能让自己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比经受挫折前更强。
真正有价值的,是不屈不挠卧薪尝胆奋起直追的过程!是主观的努力奋斗,而不是客观的经历磨难这一事件!如果没有主观的咬牙坚持努力奋斗,挫折只会把人打垮,把国家打垮!切勿本末倒置!
一碗白米饭,没鱼没肉谁会干!
我劝知乎上各位一句,少给那些干金融投资媒体工作的写出的“重大利好”点赞,他们的宣传就像科普一样错误连篇。
本次中兴被卡,国产不继,背后是从超净室、超净水、光刻机,到制图软件、工艺参数全面的欠火候。要解决这种问题没有1个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待遇根本玩不来。
那我可以先告诉大家1个数字:目前211非985机械大学在二线就业待遇普遍是4000上下,时常夜班,这就是电子厂给他们的待遇。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4个数字:
华为南方工厂到东莞市政府是20公里;比亚迪中央研究院总部到深圳市政府是43.2公里;京东方厦门厂区到厦门市政府是29公里;上汽在嘉定的研发中心和一厂距离上海市政府是40公里。
这4者,算是中国实体经济有战斗力的4家大企业,但小厂、穷厂也未必更靠近市区,大厂小厂都在农村。
也就是说,你跑到一个有安全事故的地方没日没夜的加班,领着比金融和IT低一两成的工资,周围的环境除了农村女工没几个同阶级的妹子,而且银行加班你也加班,车间可是比写字楼更热更毒哇。
人民日报4月19日发了文章《中国将不计成本加大芯片投资》,干实体经济的知乎ID我没看见几个乐观主义者。
反倒是资本的舆论,从中兴事件发酵伊始,就高呼行业振兴,政策优惠。看起来满纸繁荣,实则一点利于从业者的新闻都没有。
就像上文的作者冯锦锋冯先生,清华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就转学管理学硕士;还有张老板ID下另一篇发文的作者李寿鹏先生,本科是中山大学微电子,现在跑到张老板的网络公司当了编辑。
各路大神炮制了一大片利好信息,就是没看到自己撸起袖子实干的说一句行业大好;各路大神都是CEO、都是投资人,就是不是一线工程师。
上文提到的211非985本科在北上广深的,我认识的有干软件的9k,干银行的6k,都市区保住;当然制造业也有牛人能拿高工资,比如我就知道有同学在中国中车拿6000+。
但是中国中车在它的地盘的地位可堪比BAT,请问腾讯给211本科CS大神开出的工资?也是6000+?
有人说芯片要什么机电产品,就是电路设计不行,那请问为什么中芯这部分企业矢志不渝的改进超净室和其他生产条件?
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想互联网一样,ctrl+C, ctrl+V,代码一样平台一样就能跑的一样了。设计要做成成品,就涉及到瓦森纳协定,涉及到山姆家的锅碗瓢盆能扛600°C高温几十个大气压,而你家的加压设备只能高价买洋人的残次品,最后国人“成品”上桌了一句“火候不够”大骂厨师无能。
行业利好?看看每年状元几个念机械电气的,看看这些本科工科改行的人才吧。
相比日本同行,中国媒体人最爱干的就是评价“意义”而不是转述“事实”,在残缺的事实下,辛苦挣扎的企业都能给说成重大利好。当年,港珠澳大桥出丑闻了,光会说桥出问题了,承包的美国企业1句不敢提;奥迪汽车做出业界最牛的3级驾驶了,没几个自媒体肯报,说到自动驾驶老百姓当然美国先进特斯拉2级自动驾驶牛逼;高赞回答说的电容涨价业界困难,哪个主流媒体吱过声了?
就连前几天美英法空袭叙利亚,我都没看到两岸三地哪个媒体,能把美英法各是哪几条船、各发射几条战斧导弹写得清清楚楚,中国大陆从一开始的“美国“战斧”轰炸叙利亚,大马士革响起巨大爆炸声!黄金、原油或暴涨,对A股影响看这里”到“刚刚,美国空袭叙利亚!最新图文信息全在这里”,讲比特币,讲原油,讲A股市场;台湾媒体讲声张了皿主自由,也是不讲具体数据。我那几天瞄了一眼日本某著名新闻网:
米国防総省は米国時間13日の攻撃直後に続いて14日にも記者会見を開き、攻撃に用いた105発(米85、英仏20)のミサイルの内訳や標的施設の状況などについて説明した
中国的媒体你让我说什么才好?
现在的境地是什么?是统计图上利润近乎是0的实体经济大公司跑到离市区30公里、50公里的地方开工厂,工程师996工人三班倒,利润还只有IT企业和银行的1/10!!
德国美国牛B的高通、博世是几个利润率?也只有几个点到十几个点好伐?!
大家喊美国被军工复合体绑架了!天天打仗!然而格鲁曼制铁厂利润几个点呢?高通利润率几个点呢?
中国的实体经济融资面对的是平均46%利润的中国银行,德国和日本这个比例都只有26%,而北美这个比例甚至能低到19%。
就这个融资环境就这个利润率,华为中兴振华上汽这些企业没关门大吉,还真是辛苦制造业老板和工程师996了啊!!
中国某些网媒,一不懂科普,二不听实体经济,给泡沫推波助澜,让百姓耳目闭塞。除了带一波节奏收一波红利,难道能创造GD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