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觉得所有的地方都是六个钱包买房子。
2、觉得所有的地方的人都不想多生孩子,最多生两个,一个比较好,不生也正常。
3、觉得所有的地方的人的生活都必须靠网购,因为商场东西太贵买不起。
4、觉得所有的地方的医院的医生在发烧的时候都是抽血测核酸然后判断没有感染强传播能力的传染病就叫你回家躺着多喝热水。医院治感冒不靠谱,但是如果得了真正要命的病的时候就会特别靠谱。
5、觉得所有的地方的人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发展。觉得中国已经解决了重男轻女的问题。
6、觉得所有的地方的人的业余爱好都是逛图书馆、博物馆、公园。
7、觉得所有的地方都永恒的存在乌央乌央的人,公交车和地铁需要非常用力的挤,如果车上竟然能够不贴人的站着就觉得非常愉快。
8、觉得所有的地方开车出门都不如骑车出门方便 ,因为开车找不到停车位。
9、觉得所有地方的居民日常的两大痛苦都是长距离通勤和长加班时间,以及买不起房子或者房子太小。
10、觉得50平米的房子叫作普通,70平米的叫作宽敞,100平米的叫作大房子,120平米的叫作豪宅,140平米的叫作顶级的享受。面积更大的叫作不知道要那么大有什么用。
11、觉得所有的地方都有那种住着几百万房产但是热衷于捡破烂的业主。拾荒 ,作为一项业余爱好,热门程度不比下象棋低。
知乎上超过一半的问题都是久居中国大城市产生的错觉。
甚至本文下面的评论,也是没去过农村引起的。
比如韩国人吃不起肉,你以为中国乡下人就吃得起?
这是其他楼里扶贫干部发的照片。
比如,为什么美国基建跟中国比差那么多?你以为中国基建很强?
比如,我说我们当地村里没通水泥路,几百条回复表示绝不相信(本贴下面评论也是)。
后来我把评论关了,通没通我还不知道吗,讨论一亿条也没用。你们通没通,跟我们通没通一点联系都没有。
比如,日料也没什么了不起,中餐卫生不比它差。就算你没去过乡镇,城市苦逼白领吃的啥你总该知道吧?
比如,港台经济落后,被大陆超过了。你看下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所谓普通,就是月薪是所在乡镇平均水平。
过年了,写下乡下过年的情景
实际上中国目前性价比高的是二三线城市。
一线房价经过最近一轮暴涨,已经不适合年轻人扎根了。
中国经济虽然差异大,贫困村还有,但是现在富裕点的农村也是家家有车了。
二线和强三线生活的便利程度相比一线实际并不差。
土著还有个高考分数线的问题,你落不了户还有啥可说的?
二线看起来收入低一些。但是二线夫妻两人工作几年是能把首付凑出来的。落户也简单很多。
你是真能融入这个城市,享受这个城市福利的,一线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其实以现在的恩格尔系数,二线只要有房还完贷款,生活是可以很舒服的。
职业规划可以一线攒钱,二线定居。
毕业去一线赚钱,在一线找个肯一起攒钱的女朋友。到了婚育年龄,到一个家乡附近,生活习惯的二线三线找工作买房定居落户口。
一线一年挣12万不算高工资了,一年攒8万,两个人攒15万,工作4年攒60万,二线的首付就够了。
二线2万房价,买个80平方两室一厅的160万,贷款100万还30年,两个人不用很高工资的工作就可以负担。
很多人纠结攒8万的问题,两个人一年八万消费没有问题,关键看你怎么花?
合租,两个人3000的单间(2000其实也能租到,小点差点),吃饭午饭在单位吃,晚饭自己做(加班的话加班费总比外卖值钱),一周去一次小饭店,交通坐地铁,衣服买淘宝爆款,平时娱乐手机电脑,健身在家做囚徒健身,周末近郊玩玩。
一年一两次火车国内旅游。8万还是够的。
如果是消费主义,经常吃馆子,打滴滴,买品牌衣服,办个健身卡,看个电影,看个演唱会,苹果新品每年换,单反每年来个镜头,一年来两次出国游。
不用说8万,1000都剩不下,100年也是租房。
核心是,你要找一个看穷爸爸,富爸爸的女朋友,不能找一个看咪蒙公众号的女朋友。
咳咳,刚睡醒,谢谢大家的新留言。
上海房价确实贵,但不买市区和内环也不会有特别大压力。大家不用太替我担心上海的房价,因为首付正在靠自己攒(已小有成效),每个月还贷也无太大压力,未来要是没凑够,两边家里也能支援支援。
至于孩子的教育什么的,我和小哥想法一致,能给他的必然会给他,不遗余力,而给不了他的也不会因此羞愧自杀。
另外,上海真的混不下去了,西安有我爸妈本来想送给上门女婿的房子,结完婚了还有车,甚至还操心着给他也买个工作…
无论你们信不信,我来上海,真的就是想远离爹娘面面俱到的帮助(和约束),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好好工作,燃烧青春,并且有能力给家里人买买买各种东西,仅此而已。
哦,对了,你们关心的小哥分手问题,我们扯证一年零3个月,这个十一就是婚礼一周年纪念日了…
2017.9.16 11:11
PS,我觉得非常扯淡的一点是,很多人说姑娘只要房子不要爱情,结婚就一定要男方啃老买房,还要加上自己名字,最后上升到女人都拜金卖逼的。
而我这种看重感情,宁愿折腾半个中国也不分手,不想啃老、也不想啃小哥爹妈的老,压根儿没提过让小哥家买房子,对着高房价没有要死要活,开开心心和他一起攒首付,努力工作挣钱,做好避孕不稀里糊涂生孩子,把每一个租房的瞬间都过得乐乐呵呵,并且对两边爸妈一视同仁的,各种乖巧给家里买东西的,却被评价为:
你不现实!
不现实!
现实!
实!
!
嗯,说好的鄙视田园女权,尊重真女权呢?!
诶,教练,我…我…我想说脏话
……………………
说个感触最深的错觉:北上广上班买不起房子,那工作就是浪费青春白辛苦。
………………
我上着大陕西最好的211文科专业(修正:“最好的”修饰的是文科专业,211只是定语),还在校内写了几本书,又实习了最好的报社,总觉得就业不是什么难事。结果因为不想考教师和公务员,一毕业就失业了,so sad。
去面试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人家优先考虑博士生和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就这样还是一群人在挤破头皮的进,让我这种无学历又无资历的无fuck说。
后来找了一家野生出版社,想着熬出2年工龄了再去心中理想的出版社。结果拿着每月不到3k的工资(还经常被扣迟到的钱 因为住得实在远),每天都在发愁怎么交那1.2k的房租(合租的)。
上班看不到就业前景,就琢磨着跳槽,但全网能够筛到的对口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不超过5个……陷入绝望.jpg
当时的就业环境真的很残酷,机会很少,门槛又高,大家都非常重视工作的“稳定性”,不是在考公务员,就是在考教师,并且不得不遵循“师徒”关系,我呢,因为谈了个异地的小男朋友,死活不想考公务员,所以我老爹当年一直琢磨着花10w买个关系,把我塞进我家对面的人日报社里做个闲职,没错,是闲职,一年的工资加起来,可能都没有10w多…
我:???
一年时间不到,我身上的傲气和嘚瑟劲儿,都被磨没了。同时掌握了和恶劣房东撕逼、在我爸妈数落我不进体制内的愚蠢短视时闷头吃饭不流眼泪、在亲友关心我工作怎么样时嘻嘻哈哈打马虎眼、在自己和小哥吵架时尽量克制情绪避免真的分手等等技能。
可以说,如果再在西安呆下去,我可能就要放弃自己原本的“那轻飘飘的清高理想”,接受分手,选择妥协,开始顺从,像只折翼的鸟,自己走进笼子里去。
…………………
来到魔都后,我发现了一件事,那些我曾经梦中所盼的场景竟然都成了真,工作机会多的简直不行不行,就像黑铁时代的人,重温了黄金时代的荣光一样。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来上海前,在微博上勾搭到的 。我问,我喜欢你们,这是我的工作经验,请问我能去工作吗?他们要了微信,聊了聊,就让我去了。
甚至连面试都免了,入职后简单带一带,剩下就自己来摸索。见证着互联网和我一起成长,那种心情不要太惊喜太愉悦。
虽然后来因为这家离我们住的地方太远了,每天上下班都要花4小时在地铁上,吃不消的我选择了离职,但至今依然感激这家小公司。
工作越跳越多,方向也越来越清晰。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规划,按照自己的兴趣、性格来大胆前进,基本上把所有文科方面能尝试的工作都做了一遍,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各行各业的很多很多人,做了几分兼职,也了解了不同类型公司的运作模式。
如果说人生有什么要认真感谢的,我一定要感谢选择3年前的自己,被愚蠢的坚持和缥缈的梦裹挟着,来到了这里。
谢谢小哥带我来到这里,谢谢命运对我这样好。
……………………
工作是贩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但快乐的奴隶才能建造起金字塔。
说真的,我现在很快乐。这种快乐是就算面对高房价,阶级隔膜,以及疲惫的一生也无法替换的。
在中国三四县小城碌碌无为,你会觉得自己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就是这样了,一潭死水,没有波澜。
但是在北上广,哪怕依旧是碌碌无为,你却觉得自己还有希望。
那种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说不定哪天就被「机遇」砸中的希望。
很多人都是靠着这口「希望」撑下去的。
嗨,我是林安,一名靠写字为生的自由职业者,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
第一本记录“自由职业者”生活方式的书《只工作,不上班》已经上市。
公众号:土土土槽,都市青年生活观察室,回复关键词“100个不上班的人”,收获N种不上班的生活方式。
b站/微博:林安爱拍照,这里有好看的不上班的人物视频哦。
豆瓣:林安,我标记自己看了哪些有趣的书影音,碎碎念的地方。
全国城市最佳资源在分配上
北京=权力,政治,经济,文娱,教育,医疗中心
上海=金融,外资,贸易,物流,龙头大港
深圳=创新创业,活力引擎
杭州=互联网核心
天津=国家重要新区
广州=千年商都,轻工业中心,南中国核心城市。
香港澳门=金融冼钱,消费,黄赌玩乐中心
重庆成都=西南双子星,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重要据点
郑州=运输,交通中心
大连沈阳长春=老工业基地+喊麦直播搞笑中心
哈尔滨=粮食中心
云南,海南=旅游大省
福建=对台对日前线
扬州=高端艺术中心
就目前经济划分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房价和经济体。
全国最好的资源当然属于它们。
中国又不是北朝鲜,人都是用脚投票的,哪里钱好赚就去哪里嘛。
我也问过一个老同学,苦苦在北京打拼,现在月薪两三万,还是蚁族。为什么不回老家省会呢
用他的话说
(回不去了,自幼家境很差,回老家也没啥赚钱路子,也没有资源和背景。还不如在北京更义无反顾吧。)
一线的繁华好不好?
钢铁水泥森林中,有几套房子属于你?
一线公平吗?
车水马龙,金牛黑马,他们父辈的原始积累就公平?
一线办事不用求人?
规章流程的事可能是吧,但中国是关系社会,也得分你办什么事…
一线快乐吗?
可能在这里红三官二富二们挺快乐的,但是老百姓而言呢,也就那样吧。
一线的养老房子户口婚恋孩子上学啥的怎么办?
不知道,与其想这些,不如看看知乎刷刷豆瓣……
说几个现实同学朋友吧。有一线二线三线的,大家看看他们谁的生活如意,谁的生活辛苦
好朋友A女。
家境中上,相貌还行,学历极高,北大硕士。
能力也很优秀,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自己目前上海创业三年,累住院好几回,没时间恋爱,没时间回家,她自己说有时候吃饭都没时间,漂泊在外,公司至今还没起色。
中学同学B女
家境极差,相貌极美,我觉得不比高圆圆差多少。学历极差,三本无名学校。
后来去北京闯荡,做售楼员,保险员,去年还在北京住着三环别墅,回老家给爸妈买别墅一买买俩,刷卡不眨眼。开着911和加长揽胜。之前天天出国游乐,今年她背后的老领导倒台了,她也消停不少。
高中同学C女
家境很优渥,保守估计十个亿吧,相貌挺不错。
学历还行,后来又留学出国几年。
毕业后留在了本省省会老爹公司,偶尔去北京跑跑业务。
平时在本省会吃喝玩乐不耽误,经常头脑发热晚上想去欧洲,半夜就买机票。第二天就飞出去玩。看那架势,一年花费没一二百万下不来。
亲戚A男。
家境一般,学历很高,高考701分进清华读至硕士,又出国交流。回北京后,做到年薪几十万,后来辞职考进国家某正国级大机关。
他在北京目前是副处,副处在北京可能比宠物狗都多。但是回省好些副厅正厅都要主动找他吃饭。
大学同学B男。
乡镇家庭,人很好,但是很清贫。大学还算不错,专业技术码农。
一个月现在三万+了,但是母亲瘫痪还需要他寄钱。弟弟上学也要给拿一些。
这么大岁数了,没女朋友,没房子,没户口,没车,不敢生病,不敢辞职,也不敢回老家。
曾经的同事C男。
官僚子弟,父辈叔伯均从政,其中一个还是某直辖市副部级常委。
他也没有选择去北京,虽然偶尔借调一下。
他还是选择在他宗族势力最强之地工作。
朋友D男。
父亲曾是我省会著名商人,生意很大。当年他父亲心脏病突然去世,他还在英国。
回来以后接手他爸的事业,目前做的不错,用他的话说(这几年,算把他爸的关系对接稳定住8成了。)
在三亚厦门北京上海均买楼,但是还在老家省会时间多。目前没有把公司搬北上广深的打算。
其实无论一线还是二三线。
人各有志,去哪里,怎么规划,追求什么,都是自由
,都各有各的想法。
一线的打拼青年嘲笑二三线平庸贪图安逸很不应该
反过来,二三线的青年也应该给一线奋斗的人鼓鼓掌,他们也很不容易。
毕竟中国的发展太快了,一二三线的速度不一样,短短二十多年,阶级鸿沟拉的这么大,,算了不多说了。
第一错觉:北上深不用托关系。其实是因为外地人,举目无亲,进的又是私企,没关系可托。
第二大错觉:单身没人说你,特立独行也没人嚼舌根。其实还是因为外地人,没有亲戚,进的又是流动性高的私企,同事之间也不可能很熟,自然没人烦你。
第三大错觉:我能反杀。这个是为了凑足三个。
不是说北上深不好,是说上述错觉跟城市无关,跟在不在外地有关。比如土著就只会有第三个错觉。
11月10日更新:携程亲子园这事又一次说明国情是不论城市大小的,即使是上海这样一个堪称国内最公平,政府最高效的城市,权力的温暖也是无处不在。
以为一线城市不用托关系?
不是不用托关系,是你们这些外地人,压根托不到关系。
不信你去重点中小学看看,学生家长都是什么身份。摇个车牌你也比有关系的人慢。
单身没人催你?丁克没人说你?LGBT也没人另眼相看?
拜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你是外地人,你在一线认识的都是同龄人,还真以为本地人和你一样啊,否则朝阳公园,人民广场的相亲角哪来的?
说人人都奋斗的,你只看到为了大城市买套房而拼命工作的外地人,却看不到手握房几套,整天遛鸟喝茶打麻将收房租的本地人。
很多答主写的错觉,只因为你是外地人,你来到了一个50%以上都是外地人的城市,甚至很可能你工作、生活的身边80%都是外地人,你们托不到关系就以为本地人也不托关系。你们互相有相同的观念,就以为整座城市都有相同的观念。你们天天拼搏只为买套房,就以为整座城市都和你一样打满鸡血。
另外,还扯手机支付,共享单车那些的,感情膜拜OFO只在北上广深投放单车了?拜托了,十八线小农场菜场里都有二维码支付了。
我是深圳人。
这个错觉最普遍:一线城市机会比西部贫苦地区多。
向大家郑重介绍我的一个朋友:嘿。
嘿是一条流浪狗,在珠峰附近珠峰公路上一个海拔5200米的山口流浪。因为去珠峰的游客很多,所以基本上衣食无忧,每天陪着游客卖萌拍照,自然有火腿肠吃。另外风景绝赞,珠峰、洛子峰、希夏邦马排成一排,变幻的旗云每天上演一幅壮丽的画卷。
环境自然是艰苦的,最近的水源都在好几公里外面,冬天非常冷,我知道嘿的窝在哪里,其实就是观景台下面一个岩洞里。
嘿,比起中国别的流浪狗,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好多人都认识它。去过珠峰的游客很多人都要跟它合影。它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流浪狗,没有之一,没有意外。
嘿并不是我的员工,只是我朋友,我遇到麻烦就回去撸嘿。嘿感谢我的火腿肠,但是它并不想到我农场工作,它是一条特立独行的狗。自由不羁是它的天性,卖萌仅仅为了火腿肠而已。
我跟嘿成为朋友是有原因的,因为我感觉自己跟它差不多。
我是个在西藏种菜的汉族人,我要把汉族的种族天赋发扬到世界屋脊的屋脊顶上。
这是我在世界屋脊种的无土栽培蔬菜,算是先驱者之一吧。
我和嘿是同一种人(狗)。
它如果在上海流浪,肯定是默默无闻的,甚至有可能被炖成火锅。
我如果在北京种菜,我肯定仅仅是个农民,甚至有可能破产跑路。
我们都选择了去从未有人到达的地方做事情。现在西藏的蔬菜基本上已经能够自给了,甚至有点过剩,我要去尼泊尔开拓新的边疆,去尼泊尔做基础农业工作,那还是一片比西藏还要落后的地方,是现代农业没有到达过的地方。
机会在哪里都有,看思路,看个性,看怎么做。
已经很久没见过嘿了,好久不去珠峰看风景。祝它鼻子湿润,毛色油亮。
认为自己离权力、财富和成功很近。
认为大城市就该是北上广深那样的,以中国大城市为衡量所有大城市的模板。
比较年轻的认为全中国除了自治区以外都说普通话,并且认为外语(尤其是英语)很好学。
比较年轻的认为既然外地(小城市)房价很便宜,所以那他们买房子一定很容易吧?
比较年轻的愿意相信全国快递都可以两三天内到,甚至肯花钱就能当天到。
比较年轻的普遍认为月薪3000左右就是最穷的人了。
部分认为外地人没有竞争力,能留在一线城市的才是“有本事的”“精英”。
部分对农村有不切实际的田园牧歌想象或“滤镜”幻想,像把《乡村爱情》和《刘老根》等作品里的农村当成了大多数农村日常的样子。而另一部分则认为除了新闻里常出现的大城市以外,其他地方都是穷乡僻壤。
[ 人人都可以创业致富 ]
一线城市有很多人因为不满足于大公司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被别人晃点一下,就跑去创业了。
原因在于看到谁谁创业B轮融了xx千万,谁创业几年就上了创业板,30岁不到就成为亿万富翁。
1.但实际上离开大公司的平台,发现自己会的那些技能,其实真的不算什么。别人对你的尊重也是来自于说你之前所在的那个大平台。
2.腾讯百度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去做一个新项目,成功的比率可能也不会超过20%。你单枪匹马去做一个新项目成功的比率可能连10%都不到。
3.假设公司侥幸地活过了创业的第一个关口,也就是前三年,但是还有可能你的公司也就是刚刚盈亏平衡,半死不活的吊着。
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创业公司的CTO,他们公司的年会的大奖是一个kindle,也就是我之前的腾讯的时候,年会每个人人手都会发的,他受这个礼物的刺激,马上就辞职了。因为创业公司的CTO要操心的事儿太多了,还不如在腾讯这些大公司做一个高级工程师来的轻松,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4.创业公司的现金流一般都非常的紧张,在公司开支过高,资金缺口大的时候。公司的创始人甚至于说要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给员工发工资。
5.公司创业的过程当中有投资人感兴趣,跟你做了尽职调查,也愿意投资你们。当你先借了过桥贷款开始在用这笔钱之后,投资人突然说,对不起,我们不投你了,你上哪去找这笔钱来,还这笔过桥贷款,基本上是欲哭无泪。
6.假设你去做一个创业公司,经过了7-8年的折腾,再加上你运气极好,好不容易见到了上市的曙光,但由于可能公司的业绩不行,投资人不看好你的前途,公司上市的价格低于给员工的期权价格,你给员工的这些股票期权,就和废纸一样。
小结一下:
创业这件事实际上是九死一生的,在一线城市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大家不要看了一些科技媒体的报道,就认为自己能够成为明天的马云或者是马化腾,能够改变世界。
只有那些真正志向高远、坚韧不拔、善于合作的创始人,才有可能通过创业这件事情实现财富自由。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进入一家发展迅猛的初创公司,和它一起成长,也不失为一种实现自我个人价值的方式。毕竟,创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PS:如果你觉得我写的还算用心,对你有些帮助,欢迎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经常有朋友问我的成长之路,如何跨界转型和变牛x的,我在 跨界创新(公众号 ID:kuajie123)专门写了篇文章,回复关键字“套路” 查看。
前阵子,有位我一直很尊敬的老教授谈了自己的新发现:
“街边的小饭馆、小商店总是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老板换来换去,能开两年的都算是长寿了。”
“嗯嗯”
“中国人怎么就这么执着于发财呢?我觉得平平淡淡其实也挺好。”
?????????
按说他老人家年轻时在农场干过兽医,也是吃过苦遭过罪的主。咋在北京待了半辈子就这样了?
挤了几天地铁,真把自己当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奋斗精英了;
吃了几顿打折外卖,就以为自己是信息时代的大赢家了;
月薪1万,月供8800,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起床上班,一天平均有4-5个小时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灰头土脸呆若木鸡,然后跟老家人吹牛B说“我们不看关系,不走后门,我们政府规则透明效率高”;
还有人舔个脸说“起码我们上海有共享单车、有快递、有移动支付、有肯德基”。。。。
费劲巴力攒俩小钱装修自己的小家,遇上个进城打工师傅,就趁机装逼,想发泄自己当年刚进城遭遇的羞辱,假装瞪大眼睛问对方“原来你们那里也能上网哎?Really吗?”没想到一深聊,自己老家跟师傅老家就隔一条山路,掏大粪都用一个池子。。。。
我觉得人如果活到这个份上,挺没劲的,也挺可怜的。
月薪是小城市的5倍,房价是小城市的30倍,平日里人模狗样开口就秀英文Are u kidding me,跟老家父母打电话就说自己孩子都听不懂的原汁土话,在手机上晒美食冒充富家子装腔作势,夜深人静时翻旧相册就不知不觉泪流满面;拥有马云巴菲特的大视野,却只有最底层屌丝的生活质量,一年365天都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办公桌抽屉里藏两板5毛钱大青叶以防不测;不敢生病,不敢搬家,不敢辞职,不敢请假,不敢旅游,不敢有业余爱好,恩格尔系数跟索马里人差不多,拼了老命争抢2块钱的红包,为9.99元包邮的x宝货投诉吵架生气上火,遇上几十块钱的自助餐就不计后果地靠吃发泄,还满嘴的优越感。。。。
老太太摔飞了我都不扶,就TM服你!
PS:
大城市房价是小城市30倍的相关截图(都取自2017年9月16日最新资料):
所谓“小城市”,我没去找国家级贫困县资料,只选我们两边亲戚的老家,二手房均价都是3000多---
山东乳山市(归属威海,全国百强县),均价3662元:
辽宁新民市(归属沈阳,也是全国百强县),均价3764元:
你自己说是不是差了“30倍”??
(大家在20年前都是骑破自行车吃窝窝头上旱厕的苦出身,谁tm笑话谁啊)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线城市的公共社会福利仿佛近在眼前,实际远在天边。
之前住的地方离浦东图书馆不算太远。浦东图书馆空间和环境都比高安路的上海图书馆好不少。来过几次后总想以后可以常来。里面设施完备,加上建筑空间开阔,呆一整天也不会感觉不适。
但实际去的次数寥寥,上班朝九晚五偶尔还加个班,下班吃个饭浦东图书馆早就关门了(平日是晚上8点闭馆),周末去全是乌央乌央的中小学生,赶上各种考试季周末更是找个座位都难(图书馆里面是很大的,整整两层两大圈都是座位)。
所以对上班族来说,环境和设施都很好的图书馆,想享受一次在里面好好看书并不容易。
前段时间辞职了两个多月,正好暑假没开始,白天偌大的图书馆里面人就不多,大多是不用上班的中老年人。相信这也是多数工作日时图书馆里的常态。
尽管一线城市的公共社会福利很好,比如图书馆之类完爆三四线城市,想真正享受到还是挺难的。
出现在广告里的可能是在一线城市,你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等等很近,实际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去一次都是人山人海。体验完美的时候也有,可那时你无福享受。
网上找的浦东图书馆图片:
和你在赌场里的心态差不多……下一把我就翻盘了,下一把我就发财了,下一把我就行了……
你在大城市大概就是……下一单我就接个大单,下一个项目我就做到行业顶级,下一份工作我就升级加薪,下一个月业绩我就肯定翻翻……差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