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物理角度讲,时间停止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回答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停止”这个概念,与其说是不合理,不如说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最基础的理解。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不合理”,是因为它直接违背了我们所知的物理定律,并且会引发一系列逻辑上的荒谬。

首先,我们得明白,在现行的物理学框架下,时间并非一个独立的、静止的背景,而是一个与空间紧密联系、构成“时空”整体的维度。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时空是动态的,它会被物质和能量所弯曲,而我们所经历的时间流逝,就是这种时空弯曲的表现之一。

那么,如果时间“停止”了,会发生什么?

1. 因果律的崩溃: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时间停止意味着所有事件的发生都变得不可能。我们所知的一切物理过程,从粒子运动到天体运行,都是在时间维度上发生的。因果关系,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建立在时间序列之上的。如果时间停止了,那么“原因”和“结果”就无法在时间上建立联系。没有“之后”,就没有“结果”。这意味着,任何动作的发生,其后续的任何影响都将无法出现。你想按下按钮,但按下按钮的动作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电流流动,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如果时间停止,这个动作就永远无法“发生”并产生“结果”。

2. 运动的终结:
运动的定义本身就是物体在不同时刻相对于空间位置的变化。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但这“保持”本身就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如果时间停止,那么“速度”这个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一切都在瞬间“冻结”,但“瞬间”也需要一个时间差来定义。因此,所有形式的运动,无论是有规律的还是随机的,都将不复存在。

3. 能量的困境:
能量在物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驱动着一切过程。很多形式的能量,例如动能,都直接与运动相关。而像电磁波这样的能量,它们在空间中的传播同样需要时间。如果时间停止,这意味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也随之停滞。例如,太阳的光芒停止到达地球,电磁信号停止传播,化学反应停止发生。即使我们设想一个“冻结”的宇宙,这些能量的“冻结”状态是否还能维持,也存疑。能量守恒定律是在时间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如果时间不存在,能量守恒的意义又是什么?

4. 观察者的问题:
如果我们自己也在时间停止的宇宙中,我们作为“观察者”的存在本身就产生了悖论。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眼睛接收光线、身体感知环境,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时间停止,那么我们感知“时间停止”这个过程本身,是否就意味着时间并没有真正停止?更进一步说,如果时间停止了,我们如何“思考”或“理解”时间停止?这种自我指涉的困境,让“时间停止”的设想变得更加难以理解。

5. 量子世界的复杂性:
即便是在微观的量子层面,时间也扮演着核心角色。粒子的衰变、量子态的演化,都是在时间维度上发生的。例如,量子纠缠中的“非局域性”效应,虽然看起来像是瞬间完成,但其传递的信息(即使是关联性)的建立和观测,仍然是在时空中的。如果时间停止,这些量子过程将如何被描述?是不再发生,还是以一种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存在?

6.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无序度)总是随时间增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是宇宙演化的驱动力之一。如果时间停止,熵的增加过程也就停止了。这会如何影响宇宙的整体状态?是保持在某个特定的无序度上,还是说,在时间停止之前,熵就已经达到了某个极点,或者说,熵的概念本身在时间不存在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意义?

总而言之,从物理学角度看,“时间停止”并不是一个我们可以轻易想象的“暂停按钮”,它触及了宇宙运行的最根本的逻辑和定律。它不是一个可以被“实现”的状态,更像是一个逻辑上的“不可能”。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不合理,是因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建立在它不断流逝、驱动因果、允许运动和能量转换的物理现实之上的。一旦剥离了这些,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框架就会彻底崩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单纯的就动漫中主角的生存提出设定硬伤,那么有四个最明显的:1.时间停止了,则光的传播也停止,主角如何拥有视力?2.时间停止了,则空气分子也不动,主角如何呼吸?3.时间停止了,则空气分子不动,分子不动意味着温度直接为0开尔文(零下273.15摄氏度),主角如何防止自己快速失温冻死?4.时间停止了,则空气分子不运动,压强为0,主角如何防止自身膨胀和躯窍液体气化?

当然这些具体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加设定来弥补的,针对每个具体问题添加具体设定就行了,比如我可以强行设定主角在时间停止时进行预测性的感光,并且其体表会出现魔法膜模拟非时停的温度和压强,并且能够让主角触碰到的东西时间继续流逝,同时时停期间主角不需要呼吸也能生存。

但实际上,问题远不止这些,这实际上是人类对时间的一个认知问题,常识中时间和空间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其实不然,时间是事件发生进程的一种描述。

我举个例子:假设真的有时间之神,他让世界的时间在2021年6月7日上午8时44分的最后一秒以0.5倍速流逝,并且中间时间停止1秒,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或者说,会被观测到吗(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只要有影响去观测这个影响就能观测到,而如果没有影响也就无从观测)?

不会被观测到,而且什么影响都没有,因为整个世界的时间都放缓和暂停了,所以人的计时器的运作也放缓/暂停了,分子的运动也放缓/暂停了,天体运行也放缓/暂停了,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会产生这个违反常识结论的主要原因就是时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对事件发生进程的描述。如果这个世界的事件都是没有进程的,那就不需要时间这个概念。比方说一辆车和一束光同时从A出发向B运动,“光从A出发到达B”这个事件发生时,“车从A到达B”这个事件才进展了一点点,所以才需要有时间来进行测度,如果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不需要过程,就好像我现在顺嘴一说“一辆车和一束光从A出发到达B”,当我这句话说完的这个时刻,在语义概念上这两个事件瞬间出现并发生完(就是说在这一瞬间听到这句话的人就知道哦有这么两个事件发生了),那就不存在时间的概念(在语义概念上,光和车的出发以及到达在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同时出现,没有过程)。

所以时间停止这个东西的本质是,主角想要发生的事件以外的事件都暂停发生,主角想要发生的事件都继续发生,而这个事实上做不到,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件都是关联的,并没有完全孤立的事件,必然会发生无法弥补的设定上的矛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停止”这个概念,与其说是不合理,不如说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最基础的理解。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不合理”,是因为它直接违背了我们所知的物理定律,并且会引发一系列逻辑上的荒谬。首先,我们得明白,在现行的物理学框架下,时间并非一个独立的、静止的背景,而是一个与空间紧密联系、构成“时空”.............
  • 回答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这是一个深刻且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哲学和物理学难题。它涉及到我们对宇宙最基本结构的理解,以及我们在不同物理理论框架下的认知。经典物理学中的时间:连续的画布在牛顿力学及其所代表的经典物理学世界里,时间被视为一种绝对的、均匀流逝的存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无限.............
  • 回答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在视觉效果和故事构思上无疑是成功的,但从严格的物理学角度来审视,确实存在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bug”。这些bug并非是电影的硬伤,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于宏大的叙事和戏剧冲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不过,咱们就抱着找茬的心态,细细扒一扒那些让人忍不住扶额的物理设定。1. 行星发动机.............
  • 回答
    从科学角度来看,“舍利”并非一种特定的物质,而是一个佛教概念,指的是佛教修行者在火葬后,遗体中留下来的,被认为是修行有功、具有特殊意义的遗骨或遗物。 现代科学无法证明或否定舍利的“特殊意义”,但可以从物质构成和可能的成因来解释舍利现象。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1. 舍利的物质构成:从本质上讲,舍.............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从老百姓也能听懂的物理角度,说说把原子弹装炮弹扔冲绳,威力有多大。首先得明白,原子弹这玩意儿,它不是炸药,不是简单地“炸开”。它的威力来自于原子核的裂变(如果是分裂式原子弹,比如投在日本的那些)或者聚变(更强的氢弹)。这个过程瞬间释放出极其巨大的能量,而且是多方面的: 冲击波(B.............
  • 回答
    理解周世勋和曾谨言的量子力学著作在数学物理方法上的侧重,以及这种侧重可能引发的讨论,需要深入到物理学教育和理论构建的本质。从“数学物理方法”的视角理解周、曾著作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量子力学从诞生之初就与数学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薛定谔方程、海森堡矩阵力学,无一不是高度数学化的表述。周世勋和曾谨.............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分析力学和牛顿力学这俩哥们儿,从大学本科物理的角度来看,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别担心,我尽量说得接地气,让你觉得就像和老师或者学长在讨论一样,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官方解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分析力学,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
  • 回答
    从就业角度看,物理专业读到硕士还是博士更好?选择继续攻读物理学硕士还是博士,这确实是许多物理学子在本科毕业时面临的关键抉择。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未来的职业规划、个人兴趣以及市场对不同学历人才的需求。下面我将从就业市场的角度,详细阐述一下读硕士和读博士各自的优势和.............
  • 回答
    要分析埼玉老师从月球跳回地球所需的能量,咱们得先摆脱漫画里的夸张设定,回到靠谱的物理学上来。虽然埼玉老师的“一拳超人”能力是超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尝试用我们能理解的物理学原理去估算一下,这本身就是个有趣的脑洞。首先,我们要知道埼玉老师是怎么从月球回地球的。漫画里表现得像是直接“跳”回去的,但物理上,这.............
  • 回答
    谈论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和涡轮扇叶所需高温合金的“理论温度上限”是个颇有趣味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牵涉到材料科学、热力学以及我们对物质本质的理解。要详尽地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层层剥开,从基本原理谈起。首先,我们要明白,航空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是极端苛刻的。燃烧室里,燃料与空气混合后以极高的速度.............
  • 回答
    月球基地的“巨无霸”:百万人口太空城的蓝图与挑战想象一下,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一座比任何地球城市都更加璀璨、更加宏伟的太空之城正冉冉升起。它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缥缈幻想,而是基于我们对物理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能源经济学前瞻性分析,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愿景。在月球这个离我们最近的邻居身上建立一座能够容纳百万.............
  • 回答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人类对昆虫(及其所属的节肢动物门)的恐惧,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潜在的危害性以及我们的祖先在特定环境下的经验紧密相关。尽管如今许多昆虫确实是可食用的,并且在某些文化中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但人类整体上对它们的排斥和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与某些昆虫的负面互动经.............
  • 回答
    脑门被打凹进去,这个情况听起来就令人心惊。咱们从物理和医学两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到底有多大可能,以及为什么会发生。物理学的角度:力的作用与骨骼的反应首先,咱们得明白,脑门之所以能被打凹进去,是因为外力作用在了我们的头骨上,并且这个力足够大,以至于超过了头骨的承受极限。 外力的大小和性质:.............
  • 回答
    作为一名后勤官员,我对这场战争的感知,与前线冲锋陷阵的士兵们截然不同。我看到的不是英勇的搏杀,也不是战术的巧妙,而是无休止的数字、不断增长的库存报表,以及对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口罐头、每一发炮弹的极度关注。从物资设备的需求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走向,就如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消耗曲线,它陡峭、无情,并且正.............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从一个很刁钻的角度切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试着从这个“区区几十公斤的人”与“几吨重的铁物”之间巨大的能量差出发,来聊聊汽车这个东西,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走偏了”。咱们得先明白,汽车这玩意儿,它诞生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人类在出行上面临的“低效”和“局限”。你想想,在汽车出现.............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空气动力学中一些很有趣的细节点。咱们就从技术角度,实打实地掰扯掰扯,看那离弦之箭,到底有没有可能跟个“任性”的子弹似的,来个空中转弯。首先,咱们得明白,一支射出去的箭,在真空里飞,那绝对是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管着呢,没人打扰,就一直飞。但一旦进了空气,情况就复杂了。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键盘上敲击“abc”,屏幕上瞬间显示出这三个字母的背后,到底发生了哪些物理层面的故事。这可不是魔法,而是电子信号和物理规律在巧妙地协同工作。想象一下你按下键盘上的“a”键。这个动作,从最根本上讲,是一个物理力的作用。1. 按键的物理动作与触发: 机械结构: 每个键盘按键下方都有一.............
  • 回答
    爱因斯坦的时代,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物理学新纪元的黎明。他那革命性的相对论,无论是狭义的,描述了时空与运动的关系,还是广义的,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弯曲,都如同破晓的阳光,驱散了牛顿力学笼罩的几个世纪的迷雾。在爱因斯坦之后,物理学这辆滚滚向前的列车,速度和深度都以惊人的方式向前发展,几乎可以说我们现.............
  • 回答
    想要从数学和物理基础开始,系统深入地学习广义相对论,这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极具回报的学习旅程。广义相对论不仅仅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更是我们理解引力、时空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核心框架。要真正掌握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基石。下面我将为你推荐一些我认为非常适合打好基础并逐步深入学习广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