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众所周知有「色弱」的人,那是否有「色强」的人呢?

回答
关于“色弱”,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它的医学名称是“色觉异常”,是指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出现障碍。那么,与之相对的“色强”是否存在呢?

从科学角度来说,并没有“色强”这个概念。

我们之所以会谈论“色弱”,是因为人眼在辨别颜色时,是通过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来感知的。视锥细胞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最为敏感,分别负责感知红、绿、蓝三种原色。我们大脑接收到这三种视锥细胞传来的信息,经过复杂的处理,最终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当某种类型的视锥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比如数量不足、功能减退,或者对特定波长光的敏感度发生改变,就会导致我们无法准确分辨某些颜色,这就是“色弱”或“色盲”。例如,最常见的红绿色弱,就是因为对红光或绿光敏感的视锥细胞出现了问题。

那为什么没有“色强”呢?

这涉及到我们感知颜色的生理机制。人眼的色彩感知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系统。虽然不同个体在对色彩的敏感度上会存在细微的差异,比如有些人对某些颜色的饱和度或亮度感知更敏锐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颜色,或者能够分辨出更广阔的色域。

我们所能感知到的颜色,实际上是光波在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翻译”。这个翻译的过程,受到生理结构和神经信号传递的限制。如果把人眼比作一个相机,那么“色弱”可能像是相机传感器上的某个像素出了问题,导致照片的颜色失真。而“色强”,如果存在,就好像这个相机能够捕捉到人眼无法识别的光波,或者能够对这些光波进行超精度的解析,这在目前的生物学认知中是没有依据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色强”的疑问呢?

这可能源于我们对“异常”的普遍关注。当某种能力低于平均水平时,我们会称之为“弱”;而当某种能力明显优于平均水平时,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去思考是否存在“强”。

有些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更能分辨出细微的颜色差异。比如,有人能够一眼辨别出不同批次染料的微小差别,或者在辨认花卉、茶叶的颜色时显得特别有天赋。这些情况,更多的是因为:

后天学习与经验积累: 许多职业,如调色师、画家、纺织工人、品茶师等,需要长期在特定领域内训练对颜色的辨识能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对比和实践,他们的“眼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能够注意到常人忽略的细微之处。这种“强”是习得的,而非生理上的“色强”。
个体敏感度的细微差异: 如前所述,即使是正常色觉的人,对色彩的敏感度也会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天生就对色彩的细微变化更为敏感,这可能与视锥细胞的功能微调、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关。但这种差异仍然是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并不能称之为“色强”。
环境和光线的影响: 颜色感知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光线条件、背景对比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特定环境下,感觉自己对颜色的分辨能力特别强,但这更多是环境因素的加成,而非自身的绝对能力增强。
心理暗示与主观感受: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色强”,也可能是一种心理感受。当我们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或者在某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我们会更容易注意到其中的细节,从而产生“自己比别人看得更清楚”的错觉。

总结一下:

“色弱”是因为生理原因导致辨色能力低于正常标准。而“色强”,在科学上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生理基础。我们生活中所谓的“色强”,往往是指个体在后天学习、经验积累、个体敏感度细微差异,或者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主观感受,而不是一种生理上的“超能力”。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自己“色强”时,不妨想想,是你的眼睛“升级”了,还是你的“心眼”练得更明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极少数的人有色强,专业的名称叫 四色视觉 (Tetrachromacy)

我们知道,人视网膜上有一种细胞叫视锥细胞(Cones)主要负责接受颜色信息,绝大多数人有三种视锥细胞(蓝,绿,红),对应光谱的敏感度分布如下

  • 蓝色视锥细胞对蓝色最敏感
  • 绿色视锥细胞对黄绿色敏感
  • 红色视锥细胞对黄色最敏感

在可见光光谱上,任意选一点,画一条垂直的线。一定会和这三条曲线有交点。如图,在黄色处画一条线,相交的是98%的红色细胞曲线和83%的绿色细胞曲线。视觉系统就是靠这不同的比率来分析颜色的。 【很奇妙吧,黄色居然是红色和绿色感受器共同工作的结果】

对于人类来说,两种视锥细胞色素基因(OPN1MW, OPN1MW2)存储于X染色体上。众所周知,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两条X染色体的色素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极少一些女性出生时就带有四种针对不同颜色的视锥细胞(正常人是如上图的三种)。

对四色视觉的人来说,对应光谱的敏感度图分布类似这样

在红色和绿色视锥细胞中间的区域,又多了一个视锥细胞的吸收峰。这样下来,对于光谱上任意的一个颜色,会有四种不同视锥细胞的不同吸收率信号,比值会“更加精确”。据称,四色视觉的人类,能比普通三色视觉者多识别将近100倍的色彩。

生物界里,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二色视觉,很多鸟类都是四色或者五色视觉,一类叫做Mantis Shrimps的虾 (濑尿虾,皮皮虾就在这一大类里,感谢

降维门

Jun Huang

费家小吴

杨懒懒

指正),有16色的视觉(也有说11-12种,应该是不同 种 的差异),它在人类眼里长这样

当然也可能这样

想必在他们在自己眼里会更斑斓多彩吧。(不过Mantis Shrimps和人类采取了不一样的分辨颜色机制,并不一定比人类分辨颜色的能力强)

目前学界已经发现了极少数的四色视觉人类,其中一位叫 Concetta Antico,是一位画家,这里摘录一副她的画作。

不知道她眼里的这幅孔雀,是什么样子呢。


P.S

  1. 网上有一些所谓四色视觉测试,但是主流的显示器都是为三色视觉者所设计制造的,这些测试并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2. 虽然现在,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只有二色视觉,但是哺乳动物的远祖,据推测是有四色视觉的。一般来说,有越多种类的视锥细胞色素,分辨颜色的能力就越强,能更好的区分食物和背景色,获得选择优势。
  3. 对于四色视觉者,学界了解还不是很多。比如上文中提到的Antico虽然是四色视觉者,但是她的女儿却是天生色盲。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究。

Reference:

  1. Jacobs GH. Evolution of colour vision in mammals. Phil Trans R Soc B. 2009;364:2957–2967.
  2. Gabriele Jordan, Samir S. Deeb, Jenny M. Bosten, J. D. Mollon; The dimensionality of color vision in carriers of anomalous trichromacy. Journal of Vision 2010;10(8):12. doi: 10.1167/10.8.1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