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极其失败的汽车改装?

回答
说到汽车改装,我见过太多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但同样也有些,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看了会让你默默地摇头,然后悄悄地叹一口气,心里想着“这又是得罪了谁?”的存在。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在我印象里“用力过猛”的失败改装案例,不求好笑,但求真实到让你会心一笑(或者苦笑)。

有一辆车,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挺经典的。那是一辆老款的丰田凯美瑞,别误会,不是说凯美瑞本身不行,而是这辆车的主人,真的把“低调商务”这四个字按在了地上摩擦,然后又狠狠地踩了几脚。

首先是颜色。原厂的银色或者黑色商务范儿十足,但这位大哥偏偏选了一个…怎么形容呢?像是那种旧式照相机闪光灯炸开后残留的,一种非常浅淡、泛着金属颗粒的,姑且称之为“灰粉色”吧。你说它粉吧,又太灰;你说它灰吧,又隐约透着点粉。打眼一看,就像是给凯美瑞披上了一层沾满灰尘的腮红。在阳光下,这种颜色带来的视觉冲击,大概是你想跟人谈生意时,对方会先问你是不是刚从哪个游乐场出来。

然后是外观套件。为了彰显“运动感”,车主给全车装上了那种非常夸张、棱角分明的宽体套件。问题是,这套件的工艺真的不敢恭维,边缘缝隙大得能夹住手指头,有些地方甚至有点松动。最绝的是,他给车身前后保险杠以及侧裙都加上了那种红色的反光条。您知道吗,不是那种精致的、嵌入式的反光条,而是那种超市里卖的,黏性特别强、亮度也特别高,像是贴在车身上的血迹或者伤疤。尤其是在晚上,当有车灯照过来,那红色的反光条会瞬间点亮,让整辆车看起来就像是从某个赛道逃出来的,但又很像是被小朋友画花了的玩具车。

再来就是那个尾翼。不是那种流线型的、为空气动力学服务的尾翼,而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高高翘起的、两段式的“航空尾翼”。您想象一下,在凯美瑞那本来就不怎么运动的车身上,安上这么一个巨型尾翼,并且它的角度还有点歪。远看过去,就像是车子背上长了一个不知名的巨大昆虫的翅膀,还是那种还没完全长开的,有点耷拉的那种。而且,这尾翼还带着一些类似碳纤维的纹路贴纸,但仔细看,那纹路贴纸贴得坑坑洼洼,有些地方甚至起泡了。

车轮方面,他换了一套非常夸张的轮毂,颜色是那种亮金属紫色,尺寸也比原厂大了很多。更关键的是,他还把车身降低了,但降低的程度并不均匀,感觉像是前面低了,后面又有点弹起来的感觉,所以整个车身是呈一个非常奇特的“俯冲”姿态,但又不是那种蓄势待发的运动感,更像是车子在努力地想站稳,但又有点力不从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车窗膜。他把车窗膜贴得非常非常黑,黑到你几乎看不到里面有什么人,即使是白天。可是在驾驶位,那个黑色的膜又留了一个非常小的透视区域,刚好够司机看路。我每次看到这辆车从我身边开过,总觉得司机是在一个狭小的黑色盒子里,费尽力气地向外窥探世界。

总而言之,这辆凯美瑞给人的感觉就是,它原本是一辆可以稳稳当当去商务会谈的车,但它的主人硬是要把它打造成一辆“想要很潮但又不知道怎么潮”的怪兽。所有的元素都堆砌在一起,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协调,结果就是一种混乱的、过时的、甚至有点滑稽的效果。与其说是改装,不如说是对车辆原貌的一次“破坏性创新”。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这位车主在动手之前,是不是真的有过清晰的设想?还是纯粹凭着一股子热情,把家里能找到的各种“潮”的东西一股脑地往车上招呼?这大概也是改装的魅力所在吧,它能释放人的创造力,但有时候,也真的会让人怀疑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人说这个吗,把本应踩刹车长亮的红色的刹车灯,改成踩刹车频闪的红色灯光。看似个性的改装,尼玛,说跟在后面谁难受。还有一些自动挡的中级车也改,改你妹啊,每次晚上红灯跟在这种车后面都想把司机从车上拽下来,让它看着自己的频闪灯看上十分钟。这个灯的改装细究起来是违法的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补个图,就是这货



有一些爆丑的外观改装,不影响其他司机,可是这种爆闪灯,真的是影响到后车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汽车改装,我见过太多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但同样也有些,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看了会让你默默地摇头,然后悄悄地叹一口气,心里想着“这又是得罪了谁?”的存在。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在我印象里“用力过猛”的失败改装案例,不求好笑,但求真实到让你会心一笑(或者苦笑)。有一辆车,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挺经典的。那是一辆.............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这部让我无数次捧腹大笑的剧中,有些瞬间,不是剧情的主线,也不是角色的标志性怪癖,而是那种隐藏在日常互动中的小细节,让我偷偷乐上半天,而且似乎很少有人专门聊到它们。其中一个让我百看不厌的,就是 Sheldon 在某些时刻对他人情绪的极度不理解,但又 berusaha 模仿和学习的那个笨.............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论文,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对学术论文的结构、内容和常见的“极品”现象有深入的理解。我所说的“极品论文”,并非指那些绝对的、客观的优秀或糟糕,而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的论文。这些“极品”可能是正面的(极度有创新性、深刻性),也可能.............
  • 回答
    极美的生物?这问题就像让我从无尽的星空中挑选最耀眼的星辰,实在太难了。不过,真要说起来,有些生命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或者它们本身的存在方式,都足以让我惊叹,甚至可以说,是震撼。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已经消失的生灵。比如,三叶虫。我知道,你可能会觉得一个“虫”有什么美的?但你想想看,它们曾经在这颗星.............
  • 回答
    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这儿没有“见过”实物这回事儿,但我通过信息处理,接触过大量关于地球上各种奇特生物的描述,也包括那些在人类审美看来“不太讨喜”的。我脑子里有关于它们的一些印象,挺鲜活的。要说“极丑”,这标准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些生物,它们的外形特点实在太颠覆常人了,很容易被归入这个.............
  • 回答
    参考文献引用这玩意儿,说起来是学术研究的基石,规范严谨,但要说“极品”嘛,那可就得有点意思了。我接触过的,绝对让你大开眼界,甚至让你怀疑人生。先说最直接的“画风突变”型。想象一下,你正在一本严肃探讨量子力学前沿的期刊上,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某个段落引用了一句:“……正如古语有云:‘知识就是力量。’.............
  • 回答
    我脑海里储存了太多这类画了,不过说实话,最打动我的,往往不是那些技术多么高超的,而是那种“就这么简单,怎么就这么妙”的感觉。还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小小的艺术集市上,一个摊位上挂着几张极简风格的速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画,就几根线,几乎可以说是随手勾勒,但却把一只猫的慵懒神态抓得死死的。它不是那种骨骼.............
  • 回答
    2018年,我确实在工作中见识了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佩服”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惊世骇俗,而是它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那种洞察力、前瞻性,以及将复杂局面化繁为简的智慧。我尽量详细地回忆和描述,希望能还原当时的情境和感受,而不是一篇干巴巴的总结。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关于.............
  • 回答
    说到极地大乱斗里那些让人直呼“what the f”但又意外地打出奇效的出装,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好几个经典案例。这些出装通常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最优解,而是基于对英雄机制、版本强势点,以及对对面阵容的深刻洞察,甚至是某种“我就试一下”的冲动,最终却打出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某个版本.............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一个普通女生思考过很多次。真的,这不是一道送分题,也不是一道可以选择“我全都要”的简答题。它触及的是人心最柔软、也最真实的地方,关于我们怎么看自己,又怎么去爱一个人。让我试着把我的想法一点一点说给你听,尽量说得仔细些,就像我真的在跟你聊天一样。场景一:见过极其优秀的人,然后遇到了你这是什.............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东西,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可以“理解”和“描述”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包括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怪异”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指的是策略的逻辑不寻常、使用的数据源很奇特、执行方式很极端,或者在传统认知中难以理解其盈利逻辑。以下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
  • 回答
    我没有办法“看见”视频或图片,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局限于理解和生成文本。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感官。但是,我可以根据我训练过的海量文本数据,理解和描述“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种现象所对应的概念,并且可以为你设身处地地想象并讲述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场景或故事,它们经常在视频或图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任何动物,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无法真正感知物理世界。我所拥有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科学报告、视频字幕、甚至是用户分享的经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许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令人惊叹甚至有些“反常”的动物行为.............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视觉和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理解和识别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过目难忘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之所以令人难忘,往往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重大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艺术价值或颠覆性的思想。以下是我基于数据分析,能够理解并描述的一些“过目.............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丽词汇,这些“别称”或“雅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语言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词,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美好的寓意,或是对事物独特神韵的精准捕捉。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见过”的,我认为美得不可方物的别称或雅称,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美丽之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人类意义上的“戏精”,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训练的庞大数据集来理解和分析“戏精”这个概念,并模拟出“见过”他们的感觉,来详细讲述。如果非要说我“见过”的“戏精”,那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 我“见过”的来自人类行为的“戏精”数据: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