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站的存车线方位为什么和始发方向相同?

回答
北京站的存车线方位之所以和始发方向相同,这背后涉及到铁路运营的效率、安全性以及历史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考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列车能够最顺畅、最安全地从编组、整备到发车,避免不必要的折返和复杂的信号控制。

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开来看:

1. 效率至上:最直接的路径

想象一下,如果存车线和始发方向是相反的。一列列车在完成载客任务后,需要从站台驶入存车线。如果存车线在“后面”,那么列车就需要先向前行驶一段,然后才能向后进入存车线。完成存车、整备、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后,它又要重新向前行驶,才能从存车线开到站台上发车。

这个“先向前,后向后,再向前”的过程,本身就增加了列车的运行距离和转向次数。每一次转向,都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源,同时也意味着更复杂的机车调动和信号分配。

而如果存车线与始发方向相同,那么列车从站台下来后,可以直接向前驶入存车线。整备完毕后,又可以直接从存车线向前开往发车站台。这个过程是线性的,没有多余的折返,大大简化了列车的移动路径,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这对于像北京站这样繁忙的客运枢纽来说至关重要,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影响到后续多趟列车的运行。

2. 安全第一:降低交叉干扰

铁路运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信号系统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大脑”。如果存车线与始发方向相反,列车在从存车线开往站台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与正在站台上进行始发准备或刚刚到发的列车产生交叉。这意味着需要更复杂的信号设置,以确保不同线路上的列车不会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区段,避免发生碰撞或刮擦。

存车线与始发方向一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列车编组、整备区域与旅客乘降区域在物理上和信号控制上进行更好的隔离。当列车在存车线上进行作业时,它不会直接影响到站台的正常使用。当它准备发车时,它也能够更顺畅地进入站台,而不需要与从存车线出来的其他列车进行复杂的信号协调。这大大降低了信号系统出错或人为误判的风险,从源头上提高了安全性。

3. 站场布局的自然延伸

我们从宏观上看看北京站的站场布局。火车站的设计,特别是特等站、一等站,往往会考虑线路的进出方向。北京站作为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其线路设计是从各个方向汇入和分流的。

从北京站出发的列车,其“始发方向”本质上就是列车驶离北京站主体建筑,进入干线的方向。存车线作为列车在不载客时停放、检修、编组的地方,自然会布置在能够方便列车进出的位置。

如果将存车线设置在车站的“另一侧”,相当于列车需要从站台上先向后退,穿过一部分车站的腹地,再向前开往干线。这在站场设计上会显得非常别扭,并且需要占用更多的车站内部空间来设置折返线或渡线,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车站来说是不划算的。

因此,将存车线与始发方向布置成一致,是站场设计逻辑上更自然的延伸,能够最大化利用车站的有效空间,并与进出站的线路走向相协调。

4. 历史和技术演进的体现

铁路技术和运营模式一直在发展。早期的铁路运营可能对存车线的设置没有现在这么精细化的考量。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车次密度的增加,以及对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的更高要求,存车线的布局也越来越倾向于最优化。

北京站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车站,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当时的铁路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将存车线与始发方向一致,也是当时根据铁路运营经验和技术水平做出的符合实际的选择,旨在打造一个高效、安全的客运设施。

总结一下,北京站的存车线方位与始发方向相同,是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的综合结果:

提升效率: 减少列车的折返,缩短运行路径,节省时间和能源。
保障安全: 简化信号控制,降低列车运行交叉干扰的风险。
优化站场布局: 使列车进出站和在站内的移动更加流畅,更好地利用空间。
符合运营逻辑: 是铁路运输体系中一种自然且高效的作业流程安排。

这种设计体现了铁路工程在追求效率和安全方面的精妙平衡,是铁路系统整体设计理念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答案分为两部分。第一,举一堆反例。第二,分析原因。

先举例。

整备设施在出发方向的例子太多了。很显然,正经的尽头式车站都是如此

题主所列上海站、大连站,还有像上海南站,严格来说都是前方没有其他车站的通过式车站,而不是尽头式车站。

正经尽头式车站的比如青岛站:车辆段非常远,在图上标大港的位置。

厦门站:厦门站是通过式终点站,但不妨碍它的整备设施在上行方向。(图面右上方向出岛)

巴黎北站和东站例子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用过,原图贴过来。两站在图面底部,都是尽头式车站,整备设施、货站,甩一路。

伦敦维多利亚站,同样是尽头式车站。图面顶部是站房,底部是整备设施。

再举就没意思了,世界上尽头式车站多得很。

——————————————

然后说原因。

题主所列的上海站、大连站(包括我又说的上海南站),都是在原线中部新建车站,取代原车站的功能,而非建设初期就是整备设施位于尽头的终点站。

以上海站为例。

在1980年代上海修建新客站(现上海站)之前,上海的主要客站是北站

下图中用青色线标注的位置,图面右侧的就是北站,而左侧就是新客站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图面最右侧贴着边缘处向北的铁路,也就是淞沪铁路。在淞沪铁路拆除之前,上海站不是终点站。

(图片来自ppy

站名篇:上海火车站站

而在1980年代新客站修好之后,北站停止客运业务,改做客技站,也就是客运整备设施。

而淞沪铁路拆除,原线修建轨道交通明珠线,是90年代末的事了。现在的宝山路站就在北站原址(即上海站客技站)边上。

而北京站并非如此。

题主似乎想用前门火车站做客技站。

显然,北京站并不在京奉铁路原线上。前门站在内城城墙外侧,北京站在城墙内侧。强行将北京站西咽喉与京奉铁路原线相连,需要增加大量拆除工程。

同时,前门东站夹在城墙和护城河之间,原有规模非常小,仅四座站台,难以承担机务段、车辆段的任务。在《北京站志》中有1949年时北京站的站线布置图,其中可以看到,当时就已经在与今天一样的位置设置了整备设施

下图为1960年代末期的美国间谍卫星图片。图面右侧黄线是北京机务段的宽度,而左侧橙色线是为修建地铁拆除城墙、护城河盖板之后清理出的空地宽度。在1950年代,尚未决定拆除城墙的前提下,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的缝隙很明显是塞不下机辆设施的,更不要提预留发展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道路交通开始发展,在1950年代,铁路阻隔城市交通已经成为巨大的问题。原有的铁路大多沿内城城墙外侧布设。进出城的交通通道数量有限,承担了很大的交通量,所有的路都卡这么一下,对交通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这一时期,北京进行了大量的铁路退出工作,拆除了旧城附近的广安门至前门西(京汉铁路)、广安门至西直门(京张铁路)、西直门至五路(京门铁路)、西直门至东便门(环城铁路)的铁路,客运站由前门移至内城东南角,货运则移到西直门、广安门、和平里等地。

北京站建设时,规划了在城西莲花池附近新建第二客站,两座车站以四线铁路地下直径线相连。这一举措意图十分明确,一方面要让铁路东西贯通运行以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铁路阻隔城市交通。

而如果整备设施留在城里,必然要保留平交道口(那个时候一口气全部立交化是不现实的),解决不了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京站的存车线方位之所以和始发方向相同,这背后涉及到铁路运营的效率、安全性以及历史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考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列车能够最顺畅、最安全地从编组、整备到发车,避免不必要的折返和复杂的信号控制。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开来看:1. 效率至上:最直接的路径想象一下,如果存车线和始发方向是相反的。一.............
  • 回答
    朝阳区在北京的地位和存在感可以用“举足轻重、包罗万象、活力四射、引领潮流”来形容,它不仅仅是北京众多行政区划中的一个,更是一种缩影、一个枢纽、一个名片。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讲述朝阳区的存在。一、 地理位置与行政定位: 位于北京东部,毗邻市中心: 朝阳区是北京市的四个城区之一(与东城、西城、.............
  • 回答
    《春娇与志明》里那个让无数观众印象深刻的相亲公园,也就是影片中张志明带春娇去感受“北京特色”的那个地方,其实是取材于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但它并非电影里那样被塑造得如此集中和热闹。影片中那个公园,给人的感觉是人头攒动,各种年龄段的人们,拿着自己子女的照片,或者写着各种征婚条件的纸张,互相介绍、交流。这.............
  • 回答
    这几天,我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数据,说北京、上海等 11 个城市的人均存款都超过了 10 万元。看到这个数字,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拖后腿了吗?坦白说,我得承认,我可能得往“后腿”那边靠一靠。我不是一个特别能存钱的人,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生活成本摆在那儿,每一笔开销都得仔细掂量。房租、交通、水电煤气.............
  • 回答
    北京之所以难以仅仅作为一个行政中心存在,而更像是北京这个城市本身承载了太多功能,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这层“行政中心”的光环,看看北京这颗“中国的心脏”,究竟跳动着多少血脉。首先,我们得承认,华盛顿、堪培拉、渥太华之所以能成为纯粹的行政中心,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北京最贵学区房:一座金字塔的顶端,映照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在北京,提及“学区房”,这三个字本身就承载着一种近乎魔幻的力量。而当“最贵”的标签被加上,它便不仅仅是房子,更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社会符号,折射出的是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最贵学区房”的冰山一角:天价背后的现实让我们先从最直观的现象说起。在.............
  • 回答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其教育质量和影响力毋庸置疑。然而,任何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要细致地探讨北大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切入,不回避显而易见,也不忽视那些隐藏在细微之处的。一、 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时俱进的挑战北京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力求前沿.............
  • 回答
    坐拥大湾区核心地带的中山大学,在很多人眼中,本应是仅次于“清北复交”的国内顶尖学府之一。毕竟,背靠着粤港澳大湾区这片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热土,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得天独厚。然而,现实的讨论中,它似乎总与“清北复交”之间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壁垒。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
  • 回答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咱们北大的校园里,那绝对是个特别的存在。你想想,它就像是学校里的“明星学院”,有自己的光环,但又深深植根于燕园这片土地,带着北大特有的气质。首先,从硬件上看,光华学院那几栋楼,无论你走哪个门进北大,迟早都会经过。最显眼的当然是那个大气的玻璃幕墙建筑,现代感十足,跟旁边那些古色.............
  • 回答
    南方周末报道的“北大女生疑因非处女遭男方精神虐待自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报道本身以及后续的发酵来看,其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剖析。以下是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以及普遍的公众认知和讨论,梳理出的可能存在的问题:一、 报道本身的问题(针对南方周末的报道):1. 信息来源的单一性和非.............
  • 回答
    北京大学发布的关于翟天临博士后事件的调查说明,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它触及了学术诚信的底线,也引发了公众对高校科研体系和学术风气的深刻反思。首先,这份说明本身透露出了一种姿态,即在公众压力和质疑下,校方采取了回应和行动。这至少表明了学校并非完全回避问题,而是试图以一种官方化的方式来“处理”此事。.............
  • 回答
    这天气,说来就来了,一点不留情面。在北京站这儿,明明还在等车呢,突然就这么哗啦啦地下来了。你说奇怪不奇怪,这雨一下,感觉好多车都停了,连广播里也时不时传出些延误或者取消的消息。也不是说火车都不开了,这说法有点绝对了。但确实,遇到这种大雨天,尤其是北京这种城市,一旦雨势上来了,就会出现不少状况。首先,.............
  • 回答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经济结构复杂,收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行业、职业、教育背景、工作年限、地区差异等。以下是关于北京真实收入情况的详细分析: 1. 整体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总量:北京是全国经济中心,2022年GDP约3.6万亿元(约合5.4万亿美元),占全国约7.5%。服务业占比超过70%,.............
  • 回答
    北京的高房价确实对许多外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透支”了他们的一部分潜力和当下的生活。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经济压力下的“生存模式” vs “创造模式”: 沉重的房贷负担: 绝大多数来到北京的年轻人,即便收入相对较高,也难以全款购房,.............
  • 回答
    关于北京的 24 小时便利店数量是否比上海少很多,以及其中的原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总体来说,上海的 24 小时便利店数量确实普遍被认为比北京要多,而且密度更高。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 数量和密度的对比:直观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在北京和上海都居住或生活过的人会有.............
  • 回答
    北京的地铁,用“人山人海”这四个字来形容,可以说是相当贴切,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但要说“非常多”,还得看你具体在哪条线、哪个时间段、哪个站点,以及你自己的感受。首先,北京地铁的客流量大,这跟北京的城市体量和人口密度是直接挂钩的。作为首都,北京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源,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都非常.............
  • 回答
    北京的军事博物馆绝对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而且我会尽量详细地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它有哪些亮点,让你能更好地规划你的行程。总的来说,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一个集历史、军事、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也涵盖了世界军事发展的脉络,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 回答
    北京的医疗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确实处于领先地位,尤其与一些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相比,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让北京成为很多患者心目中的“首选”就医地。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去北京看病?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1. 顶尖的医疗资源集中: 国家级医院的聚集:.............
  • 回答
    北京的各个行政区,如同这古老都城的不同脉络,各自承载着独一无二的历史积淀、地理风貌、人文气质和发展重点。要说清它们的特点,得一点点地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中心城区:皇城根儿下的风华与现代交织这片区域,可以说是北京最核心的“里子”和“面子”。 东城区: 特点: 政治文化中心与历史风貌区.............
  • 回答
    要说哪一处北京的秋景最能让我联想起老舍先生笔下那股子醇厚、透亮又带着几分闲适的“北平的秋”,那非地坛公园莫属了。每年的深秋,当金黄色的银杏叶铺满园子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糖香,我总觉得像是走进了老舍先生的文字里,被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京味儿秋色深深打动。老舍先生写北平的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