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后一个礼拜还能过英语四级吗?

回答
最后一个礼拜,能不能“过”英语四级?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我得跟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答案是:有!但是…

得看你现在啥水平,以及你打算怎么“过”。

咱们先拆解一下“过”这个字。如果是指“险险擦边,刚好够分数”,那最后一周努把力,完全有可能。但如果你想“漂亮地过”,甚至考个不错的分数,那最后一个礼拜的作用更多是巩固和冲刺,而不是从零开始搭建。

先做个自我评估:你现在大概是个啥情况?

在最后这关键的七天里,你首先得明白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起跑线上。

词汇量: 你对四级要求的词汇掌握得怎么样?做题的时候遇到生词的频率有多高?如果单词库里漏得实在太多,那最后一周的词汇冲刺会非常吃力,而且容易打击信心。
听力: 听力是你薄弱项吗?是听不清单词,还是听懂了但反应不过来?你平时听力练习的正确率大概在多少?如果听力完全抓不住,最后一周也很难有质的飞跃。
阅读理解: 阅读是你的优势吗?还是你觉得文章太长,看不完,或者看完理解不了?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是大部分题目都能选对,还是全靠蒙?
写作和翻译: 你写过几篇四级作文?有套路吗?翻译的句子能基本通顺吗?还是感觉无从下笔?这两项通常是可以通过技巧和模板来提升的,但前提是你得对基本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

如果你是以下几种情况,那么最后一周的意义和侧重点就不同了:

情况一:基础还不错,但是有瘸腿的短板(比如听力或阅读)

这是最有可能在最后一周“过”的情况。 你的基础框架已经有了,只需要把最薄弱的地方加固一下,或者把能提高的分数点抓牢。
怎么做:
主攻短板: 集中火力攻克听力或阅读。听力的话,多听真题听力,模拟考试环境,并且要复盘错题,弄明白为什么错,是单词不认识,还是没听懂句子结构。阅读的话,可以专注于做历年真题,计时,练习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总结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巩固写作和翻译: 这两项是相对容易提分的。找几篇高分范文,熟悉一下结构和常用句型。再背诵一些万能的过渡词和表达。翻译的话,可以挑一些近几年的真题,自己翻译一遍,然后对照参考译文,学习人家的表达方式。
模拟一套真题: 在最后几天,一定要找一套完整的真题,按照考试时间严格进行模拟。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流程,调整做题节奏,找出你在哪个部分容易耗时过多。

情况二:基础一般,很多地方都有点欠缺

最后一周能不能“过”,风险较大,更多是冲刺,希望能提高一点是一点。 你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打基础。
怎么做:
抓大放小,重点突破: 不要试图把所有知识点都面面俱到。选择一两个你认为最容易提分的模块,比如写作和翻译,或者你做阅读时觉得大部分都能猜中意思的。
刷真题是王道: 真题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做真题,尤其是近三五年的真题。不是简单地做对题,而是要弄懂每一道题背后的逻辑。分析错题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审题不清,或者是粗心。
词汇是基础,但别死磕: 如果词汇量实在太差,最后一周突击背单词效果可能有限。可以尝试看一些带词汇总结的资料,或者在做题时遇到不会的单词,顺便记一下,结合语境记忆。不要孤立地背单词,效果不好。
听力“磨耳朵”: 即使听不懂,也坚持每天听一段时间。熟悉语速和语调。可以先看文本听,再不看文本听。
写作和翻译的“模仿秀”: 找一些简单易懂的范文模板,学习里面的表达方式,背诵一些常用的词组和句型,然后试着套用。

情况三:基础非常薄弱,之前基本没怎么准备

老实说,最后一个礼拜想“过”英语四级,难度极大。 这更像是一次对考试的体验。
怎么做(如果还是想尽力去考):
了解题型和考试流程: 这是最重要的。至少要知道四级考试有哪些部分,每部分大概是什么样的题目。
选择性地“碰运气”: 比如写作,可以背诵一个通用的模板,填空式的。翻译也一样,可以记一些常用的固定搭配。
做一套真题,感受一下考试难度和时间分配。 知道哪些部分你完全没思路,哪些部分可能还能蒙一两个。
调整心态: 把这次考试当成一次预演,了解自己的不足,为下次考试打下基础。

一些通用的冲刺建议,无论你是什么情况都适用:

1. 真题!真题!真题!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市面上各种资料很多,但最权威、最贴近考试的就是历年真题。尤其是近35年的真题,题型和难度变化相对较小。
2. 精做比泛听更重要。 刷题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弄懂每一道题。错题本一定要有,反复看,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
3. 模拟考试节奏。 最后几天,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听力部分要跟着广播走,不能停顿。阅读部分要严格计时,写作和翻译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能帮你培养考试节奏感,避免在考场上因为时间不够而慌乱。
4. 写作和翻译是“技术活”。 这两项是相对比较容易提分的。可以背诵一些万能的句型、过渡词和段落结构。写作注意“三段论”(开头、主体、结尾),翻译注意句子结构和常用词组。
5. 听力别放弃,但别强求。 即使听不懂,也要坚持每天听一段时间,熟悉语速、语调和常见的考点。可以从最熟悉的题型开始,比如复合式听写,如果这些能抓住,分数会稳定很多。
6. 调整心态,保持健康。 最后一周压力会很大,但千万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当的放松。考试前一天晚上,可以适当回顾一下重点,但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考试发挥的关键。
7. 考试当天的小技巧。 提前熟悉考场,带齐证件和考试用品。听力开始前,快速浏览题目,预测可能听到的内容。阅读理解遇到难题,可以先跳过,等写完其他题目再回头看。

总结一下:

最后一个礼拜能不能“过”英语四级,关键在于你现在的水平和你的努力程度。 如果你基础尚可,短板不明显,那么集中火力攻坚薄弱环节,并且做好考前模拟,是有很大机会的。如果基础薄弱,那么最后一周更像是“冲刺”和“体验”,尽力去提升自己是最好的方式。

不管怎样,尽力就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祝你旗开得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1.10更新-------------

这个答案放在这里半年啦,感谢大家的喜欢。

也非常高兴帮助到很多四六级的同学。

今天查分,收到了很多同学的还愿图,谢谢你们

我们一起加油哦~

----写在前面-------------------------

谢谢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喜欢~

很多同学私信我口试有必要去考吗,一定要去。


讲一下我的经历吧,我一直都对英语感兴趣,尤其是口语。所以当年报考六级时,口语报名刚开始,我就赶紧报名抢名额,很遗憾,第一时间登陆,但是却被限制报名。

我去找教务处,查看原因,未果,又打给了北京的四六级考试中心,总之中间耽搁了很久,就这样错过了口语。好在最后教务处终于找到了原因(刷分时弃考,限制了我的报名),没有耽误六级笔试的考试,那次六级考了529分。


说了这么多,我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口语呢,这么说吧,本科时全班大概20来个同学们去一家知名外企面试,最终因为19个听不懂面试官的英语,或者英语口语答不上来问题,被淘汰,只录取了一个女生,那个女生英语挺流利的。而且她当时还在准备考研,但是提前被一家不错的公司录取,她也就放弃了读研。


英语口语重要,确实是一块敲门砖。

有一次去南京玩,在一个景点门口遇到两个外国小姐姐,突然把电话递到了我耳边,让我接听滴滴司机的电话,翻译地点。我也趁机跟她们随意交流了几句,那个时候觉得,会一点口语真的太重要了,就算不能出国,在国内帮外国人指路也不错哈哈。

而且并不是说一定要四六级考口语,才能证明什么,而是在准备四六级口语的时候,你起码敢说,会说了。在准备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我就为了口语而经常看美剧练习,不自觉的都觉得口语提升了。


感谢大家点赞,恨不得穿过电脑屏来给你们一个拥抱~


-------------以下是原答案---------------------

高赞的回答,一看就是搞新媒体运营的老手。

这篇回答,完全没有切题,却收获了4K多的赞。

为什么?

因为它在【贩卖希望】给各位四六级的考生。

你说他写的不好吗?不,我觉得写的很好。

情景设立的对,考点写的详细,干货也多。

然后通过timeline,给大家讲了每个部分所需要注意的细节,需要准备的东西。

把所有题型的细节,技巧,必备词组都列出来了。

还放上了无数考生还愿的截图,各种备考干货资料。

让你看完了感觉现在只要拿一套题来,你一眼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就算裸考也是信心百倍,感觉只要遵循着他的方法,这次四六级一定能过。


道理没错,你只要按照的所有方法去备考,绝对是能过四六级的。

但我们回答问题,不能就为了营销,不管题目是什么,备考方案/干货全部放上来,给大家制造一波“跟着我的方法,绝对能过”的乌托邦,然后获取大把的流量来捞钱吧。


我看了@白玉京 同学的回答后,我觉得这才是知乎应该出现的回答。

真实,实在,英语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而不是一味给你灌鸡汤,灌干货,灌到你最后上考场,发现还是什么都不会做。

----写在前面-------------------------

谢谢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喜欢~

插一句,最近很多同学问我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哪个难?考研该怎么准备,需要哪些复习资料等等之类的,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做的很不错的公众号,里面考研常识、考研择校和考研复习相关内容都有整理,学姐考研期间一直查看上面的内容,对我帮助挺大的,现在推荐给大家,要考研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感谢大家点赞,恨不得穿过电脑屏来给你们一个拥抱~

我相信高赞回答里数据也好,干货也罢,还愿人数有多少都是真实的,也是他们营销手段之一。

毕竟你不贴这些谁来关注你公众号呢对吧,谁来买你的课呢对吧?

但,离题了。

如果所有考过的同学,都按照它这个方法一个星期就过了,我觉得可以大力推广,教育部向各大高校下发文件,贯彻实施就行了。

但实际情况是,你根本不知道还愿这些人备考了多久,他们的英语基础是什么样,只是看到了他们的结果——过了,而没有看到了他们辛苦付出的过程。

这或许跟人性有关,我们总是倾羡那些获得成功的人,明星、网红、高收入者,却从来不想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我们只想要结果,并不想付出代价,不劳而获就是我们的劣根性。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鸡汤学,成功学会如此的经久不衰,人们永远需要希望。


不扯远了,回到这个问题。

我们先看题主的命题,“最后一礼拜还能过四六级吗?”

来想一下什么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是准备非常充分的学霸们吗?

是备考很久这次有十足把握的能力者吗?


显然不可能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根本没有备考,最后只剩一周,想要临时抱佛脚,通过某些快速的方法和套路,考过四六级。

那我告诉你,80%,不可能。

是不是感觉立马不想看了?

是不是听到了希望破灭的声音?

是不是觉得最后救命稻草都被抽走了?

我告诉你:

是因为我实在不忍心来骗你们。


我也想给你们灌鸡汤,说“跟着我的方法,一周保你过四六级”、“四六级一周过,我原来是用了这样的方法”、“7天暴涨100+,你只要这样学”等等这种鸡汤口号。

但我想到那些英语基础薄弱,一句话里就能看懂个“you&I”的英语渣,每次被这些鸡汤重铸希望,而又被现实浇灭了梦想的时候。

你说谁又考虑过他们的感受?


大家只忙着为那些还愿的人欢呼。

那还有这么多没过的同学呢?

他们能站出来说,你们的这些鸡汤都是bullshit吗?

我男票办了个四级备考群,他经常会问我说,“很多同学来咨询说自己基础很差要怎么过,你说他们基础究竟有多差啊?”

我一时也想不出有多差,因为我和我男票英语基础都不差,不说大神级别,但起码给我们一定备考时间,我们是能快速上手英语类考试的。


后来我想到了,我们男票数学都超烂。

我高考数学42分,他63分,我们俩个加起来可能还没一个人的高。

如果现在有人来给我们讲:三角函数很简单啊,就是套这个公式;线性代数超容易的,你看到这个就知道它考这个知识点;微积分最简单啦,你知道大学微积分都只是处于让你了解状态。


我们会把他打一顿:你TM以为谁都是数学天才?

同理可得,在英语上面也是一样的,我们顿时懂了那些英语不好人的感受。


所以大家,高赞答案,是适合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差,而且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的人来看的。

并不是真的告诉你“一周能过四六级”。

英语已竞学了10年了,你清醒一点!!


当然,我并没有否定一周就一定没办法过四六级。

我没把话说满,我说80%过不了,20%能过。

这20%,要满足一下三点:


1、英语基础不错

2、一天能刷一套题

3、有较高的悟性



如果你觉得自己满足这三个点的话。

那接下来,我就来分享一下7天可能会过四级的方法:


一、真题

七天的时间,只做真题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要。

记住,我们没有多余时间浪费在其他材料上。

你得保证一天一套真题。

做完一套真题的时间理想在140分钟,但自己做不是考试,不可能按时按点做完。

所以基本完成一套真题时间在160分钟左右,差不多要3个小时。

做完之后你还得进行复盘,把自己出错的地方做整理,理解四六级题目的出题思路,总结做题的套路,并且整理自己不会的生词,这还得花90-120分钟。

所以,这七天的时间,你至少每天要空出5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准备四六级。


二、备考时间

既然一天要花5个小时那么久时间来做复习,时间的规划就要科学和清晰。

绝对不要把5个小时集中在一起使用,相信我,你的大脑会疲惫,并且你的身体根本无法适应这样高强度的7天学习。


我的建议是,要学会把5个小时拆分成“碎片化”时间,这样能让你最大程度的备考四六级。

比如早上起来脑子记忆力最好,可以用来练听力。

午休后可以做比较简单的翻译,写作。

晚上主攻比较难的阅读,和复盘今天的学习。


早上1小时,下午两小时,晚上两小时,概括了你一天四六级的全面复习。

当然,这个时间可以根据自己复习情况来进行修改,实际情况是:我们一天除了四六级备考外,还要上课,吃饭,睡觉和休息,不可能一天时间全来复习四六级,最后考试前能完成3套真题已经算非常nice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一周时间很难考过,因为你备考时间太短了。


三、备考方法

1、单词

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同学来说,拾起单词的基础其实很容易。

分三步走:

①打开真题,翻到长阅读部分,浏览一遍文章,把生词用红笔勾出来

②下载单词APP,翻开解析,一边看文中单词的语境用法,一遍把单词收藏进APP单词本里

③睡前在APP上进行一个小测试。

注意:我们只有7天时间,单词混个眼熟就行,主要背单词常用意思,只要单词能达到试卷80%能看懂,剩下20%能通过看懂的猜出个大概的效果,就已经足够了。


2、作文

作文是四六级考试最先考的一项,我们先来说作文的准备。

由于我们只有7天时间来准备,要把作文完全攻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通过三个方法来稍微提升一下自己作文的水平:


①准备9个类型的范文

四六级的作文题材,基本离不开这9种类型:


【论说文】

现象解释型

观点对比型

问题解决型

引语类

图画/表类


【应用文】

书信

演讲稿

公告

简历


每张真题后都有一篇范文的解析,我们看完题目后,直接来解析老师是如何破题的。

然后,我们把每个类型的文章,每一篇范文的开头结尾都背下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后,我们不至于半天下不了笔。

避免出现30min写作时间,一个开头写20min写出不出来。实在不会,我们直接把背的句子誊写上去。

虽然这样不可能会拿写作高分,但总比你自己去瞎编乱造好的多吧?


②准备通用的开头,中间,结尾段

准备这三部分的内容和上面的目的是一样的,怕你到时候脑子一片空白,根本组织不出任何语言。

要知道,考场氛围和你平常备考的氛围不同,很多同学一到考试就脑子空白,所以我们背这些模板是为了来应急用的。


比如开头:

1. As far as ...is concerned

2.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3. 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

4. As the proverb says,

5. 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6. It 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7. There 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比如中间的一些衔接:

1. A case in point is ...

2. As is often the case...

3. As stated in the previous paragraph

4.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Therefore...

5. But it s a pity that...

6. However , the difficulty lies in...

7. Further, we hold opinion that...

8. In this respect, we may as well...


比如结尾:

1. I will conclude by saying...

2. Therefore, we have th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3. It may be safely said that...

4. Therefore, in my opinion, it s more advisable...

5.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6. From my point of view, it would be better if...


如果你还想让你的作文显得有那么点水平,那么在合适题材里用合适的谚语,前提你得明白这些谚语到底在讲什么:


1.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2.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有志者事竟成

3.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4. It is good to learn at another man’s cost. 前车之鉴。

5. The fire is the test of gold; adversity of strong man. 烈火试真金,困苦炼壮士。

6. Bend the willow while it is still young. 修树要趁早,育人要趁小。


3、听力

听力是接着写作开始做的。

听力占分248.5分,想要过四级,这一块的分是不能丢的。

但是只有7天来练听力,几乎只能说来熟悉四六级听力考试的模式,没办法有什么提升。

我们遵循这个方法:


①打开真题阅读,看题目

通过题目来先预判一下对话情景会是什么,并且勾画出重点单词,这有利于我们之后听的时候有侧重点。

比如我随便选一套真题举例:

A) They know when to stop. C) They know when to make compromises.

B)They know how to adapt. D) They know how to control their emotion.

重点词肯定是后面他们的行为,预判一下大概这道题会问他们的行为会是什么?

再比如:

A) Check the local weather. C) Prepare enough food and drink.

B)Find a map and a compass. D) Inform somebody of your plan.

这四个选项里,四个动词是关键。

②直接打开解析,看听力原文

解析里会把每个答案的在文章里句子勾画出来,并分析为什么要选择的原因。

你先看一遍原文,这有利于你明白四六级提问和设问的套路。

③开始做听力

看了一遍原文和提问后,你再开始来做题。

确保每道题你都能听懂它的提问,并且能迅速听到关键句子,选出正确答案。

把做错的题记下,看一下自己为什么没理解此类题型,下次联系时着重注意。

4、阅读

阅读有三种类型:快速阅读,选词填空,长阅读


【快速阅读】

这是阅读里最长的一篇文章,很多同学做的时候都会被他的篇幅吓到。

但这其实是一篇送分的阅读,我们不要轻易放弃。

具体准备是:


①打开解析,直接看解析是如何分析题目,怎么找出关键句的

②关上解析,先粗略读题,勾出重点词,有利于等会我们再文章中寻找。

③开始读文章,看自己能否快速找到对应关键句

④经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注意做比较,选出匹配的答案。


【长阅读】

长阅读的出题类型,总归来说有这五种:

细节题、主旨题、推理题、语义题、观点态度题。

备考方法还是和前面一样,先打开真题看解析,在合上自己来做。


细节题:原文中提到的词/句子,在答案里有非常接近的,选它!!

主旨题:确定首段/尾段,记住选积极的,向上的,包容度强的,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它!!

推理题:不!要!想!太!多! 记住这五个字,保证你一做一对。

语义题:就是单词换个说法,这考察是你的单词储备量,如果实在想不出来,跟着你的感觉走,感觉最顺眼的那个单词可能就是它。

观点态度题:读懂作者表达的是什么,一般来说,乐观(positive)和中立(neutral)是最多的,我把最常表达观点几个单词列在下面,牢记在心里,不要到时候连单词都看不懂。

positive(积极的)

negative(消极的)

neutral(中立的)

approval(赞成的)

disapproval(不赞成的)

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

approval(赞成的)

disapproval(不赞成的)

【选词填空】

放弃。

备考最后再来做这个题,看着那个词顺眼,选哪个词进去。

能蒙几分是几分,蒙不到也没关系。

因为第一我们时间不多,第二选词填空很难,第三它占比分值不高。

所以是性价比很低的一道阅读,我们不值得去备考。

5、翻译

翻译会涉及到的基本类型是这五种:

传统文化、旅游活动、历史事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

所以,按照前面作文准备的方法,你知道该怎么准备了吧?

但是注意一点,作文再不济可以套模板,翻译可是没有模板可以套。

你说你去背各种表达各种句型,算了,就7天时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背?

所以,我的建议是:


①5中题型都各去看标准答案翻译

看的过程中,主要是弱化自己中式翻译的思维,学习标准答案翻译是如何套用各种表达句型的。

比如随着什么什么,一看到你就知道要用with……

比如这个特产来自于某个地区,你知道要用定于从句,which from...


②用笔记本记下5篇翻译里出现的名词

翻译难,难在一些固有的表达你写不出来。

所以我们就需要积累这些专有名词的表达。

比如:

繁荣:the booming of

激烈的讨论:a heated discussion

广泛关注: wide public concern

综合素质:comprehensive quality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社会地位 social status


要说这些专有表达,可能举出几百个例子来,而我们是没有办法背完的。

那翻译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如果实在想不出来表达方法,我们用意译方法来表达。

比如,特产如果你是在想不出来怎么说,你可以想一下特产就是特别的产品,那么就用special products来表达,实际已经非常接近了(specialty),海拔如果你是在想不出来,那么想一下海拔是形容的什么数据,肯定是高度啊(height),再比如说帝王是真的不知道是emperors,那么就用King来表达吧。

这样做的目的是,起码能让你写完整片翻译,能让阅卷老师看到你在try to do this thing,而不是give it up,虽然也许也不会给你多少分值,但至少比交白卷好啊。

7天备考的方法就结束了。

你现在肯定很想问我: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四六级能过吗?

我告诉你:不能,而且大概率还是过不了,你很可能考405,415这种分数。

那你要问我:那我还那么辛苦准备干嘛?

我想说:准备和不准备,对你理解四六级考试是两种不同的意识。

就拿我和我男票来举例,我俩都考了三次四级,第一次我俩完全裸考,以为凭自己薄弱的英语基础再加上胡编乱造的能力,能勉强过线,于是现实给我俩一个响亮的巴掌,均没过400分;第二次是备考前两周,我俩还沉迷在吃喝玩乐的无忧无虑生活中,突然发现四级只剩两周,于是囫囵吞枣做了三、四套真题,这次我408,他417,虽然说有点遗憾,但我们知道付出起码是有收获的,况且我俩才做了3-4套真题。

之后第三次,我们提前2个月就开始备考,当然都高分飘过了,之后六级也是提前备考过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只要你用心备考,四六级是绝对能过的,怕就是怕你没有这点毅力。

有很多同学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准备就不去考场了,除非你大学就不想过四六级了,否则的话无论如何都去考场坐着,感受一下真实考试的氛围,了解一下题型题目,看凭自己能力能编出多少答案,听听考试结束后那些学霸是如何演戏的……这些经验对于你下一次的备考,都非常的宝贵,它们是你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最后,我提醒大家做题时几个细节:

作文的话一定要申清楚题目,一旦完全离题就是无用功。

听力难免会没听出来,不要纠结,按照自己内心蒙一个答案,千万不要纠结和心乱。

阅读如果感觉这篇有点难,赶紧先换下一篇做,阅读两篇文章,一篇会稍难,而另一篇就会稍简单。

翻译尽量的让句子表达完整,通顺和流畅,瞎编也要编的能看,不要整篇都磕磕绊绊。

三短一场选最长,三长一短选最短,纠结不清就选B,拿捏不准看看C,这是最后蒙题的办法。



我和男票建立一个四六级的学习群。

意在通过我俩的经验,能帮助大家顺利通过四六级。

希望我们的干货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你也想加入我们的大家庭的话,添加我们的公众号,加上学姐就可以进行咨询拉~

他们会把你拉进群哒~

(ps:原本是加我男票,可是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就找了我的小师弟和师妹,他们在学校里反正很闲,有大把时光~)

愿大家四六级都保持一颗平常心,我还是那句话。

想要收获,就要付出,千万不要抱着一周能过四六级侥幸心理,也不要被各种营销宣传搞蒙了脑子。

努力备考,砥砺前行,终于拨云见日之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后一个礼拜,能不能“过”英语四级?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我得跟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答案是:有!但是…得看你现在啥水平,以及你打算怎么“过”。咱们先拆解一下“过”这个字。如果是指“险险擦边,刚好够分数”,那最后一周努把力,完全有可能。但如果你想“漂亮地过”,甚至考个不错的分数,那最后一个礼拜的.............
  • 回答
    .......
  • 回答
    哎呀,这问题问得真巧!要是真有这么个机会,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了一个东西,一个我惦记了好久,也觉得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一样色彩的东西——一台高品质的咖啡机。别误会,我不是那种每天非得一杯咖啡续命才能活的人,但我确实很享受那个制作咖啡的过程,以及咖啡本身带来的那种温暖和仪式感。现在我用的基本就是速溶咖啡或.............
  • 回答
    环球时报关于“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偶像”的说法,无疑是个极具争议的观点,它触及了我们对成长、榜样以及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这个观点如果简单地理解,似乎是在倡导一种“精神寄托”或“人生指引”,认为一个光鲜亮丽、功成名就的偶像,能够激励孩子们追求梦想,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为什么有人会认为.............
  • 回答
    听到你家孩子想要一个价格不菲的玩具,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事儿。尤其是你平时觉得孩子挺懂事,很少提过分的要求,这一下来,反而让你更纠结了。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这种时候最怕的就是处理不好,既想满足孩子,又不能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还得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咱们一步步来捋捋,看看怎么做才更合适:第一步:.............
  • 回答
    过去一年,要说最满意的礼物,那绝对是那个装着我“私人定制”咖啡豆的木盒。说起来,这礼物有点“来头”了。我这人,平时就喜欢鼓捣点小玩意儿,其中一项就是咖啡。从最开始的速溶,到后来迷上手冲,再到现在的自家烘焙,算是经历了几个阶段。咖啡豆的挑选、研磨的粗细、水温的控制,这些细枝末节都能让我乐此不疲。所以,.............
  • 回答
    哎呦喂!这可真是够让人抓瞎的!最后一个下飞机,然后发现摆渡车已经呼啸而去了,这滋味,简直比飞机上坐了八小时腰酸背痛还难受!不过别慌,深呼吸,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虽然摆渡车开走了,但机场里总还是有工作人员和剩下的一些乘客的。第一步:保持冷静,观察周围情况当你意识到摆渡车没等你.............
  • 回答
    高考最后一个晚上如何“逆袭”?这是一个很有趣但也很危险的想法。严格来说,最后一个晚上并不存在让你“逆袭”的魔法,因为高考是长期积累的知识和能力的体现。但是,我们可以将“逆袭”理解为在最后的时间里,最大化自己的状态,避免失误,让平时的积累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比平时练习时更好的结果。所以,这不是.............
  • 回答
    理解您对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明朝灭亡原因的关注,并希望我以一种“不那么AI”的方式来详述李自成在此中的责任。我将尽力从历史事实出发,避免过于程式化的表达,力求还原当时复杂的人物与事件。要谈李自成对明朝灭亡的责任,我们得先明白,明朝本身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李自成更像是那个压死骆驼的最后一.............
  • 回答
    要说中国最后一个“京观”,这事儿还真得从历史的字缝里一点点抠。京观这玩意儿,最早是战国时期,秦国那边流行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打胜仗了,把敌人的尸体堆起来,修成一座山丘一样的建筑,上面再立个碑,上面刻着战功,算是给将士们立个大功劳簿,也是给敌人一个震慑。这种做法,你听着可能有点残忍,但当时确实是一种.............
  • 回答
    对于MIUI 10的最后一个开发版,我的看法是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篇章的开启。MIUI 10作为小米MIUI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上都带来了不少革新,而最后一个开发版,则可以看作是对这些积累的最终打磨和告别。从技术和功能的角度来看:MIUI 10开发版在发布之初,.............
  • 回答
    詹姆斯NBA生涯的告别,无论以何种形式,都注定是一场空前盛大、情感到位、细节满满的告别演出。这不仅仅是一场球赛,更是一个时代的句点,一段传奇的落幕,以及对无数球迷心中图腾般存在的致敬。告别演出,早已注定: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詹姆斯这样级别的球员,他的告别不会是悄无声息的。在他生涯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五穷六绝”这个市场现象以及它在今年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时,大A市场出现的跳水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和讨论。什么是“五穷六绝”?“五穷六绝”是中国A股市场中一个长期以来流传的季节性规律或俗语。它指的是: 五穷: 历史上,每年的5月份,股市往往会出现下跌,表现不佳,被认为是“穷”.............
  • 回答
    韩国成为亚洲最后一个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且完成工业化)的可能性,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韩国已具备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 完成工业化: 韩国在二战后的废墟中崛起,通过“汉江奇迹”,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从纺织品出口到重工业(造船、钢铁、汽车),.............
  • 回答
    提起二战,人们总会想到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以及那些英勇或无奈的士兵。但有个名字,却如同从历史的缝隙中钻出来,带着一种近乎荒诞的坚持,那就是小野田宽郎。这位日本士兵,在战争早已结束多年后,依然在菲律宾的原始丛林中执行着他认为天经地义的任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要评价小野田宽郎,绝不能简单地贴上“忠诚”.............
  • 回答
    提起最后一个太子胤礽,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五味杂陈,褒贬不一。如果要我来评价他,得从几个方面好好说道说道。一、 天之骄子,生而为储胤礽的出身,那叫一个尊贵。他出生在康熙帝最宠爱的妃子赫舍里氏的肚子里,康熙那时候对这位皇后那是真爱,后来皇后难产去世,康熙更是给她“发丧一年”,可见.............
  • 回答
    确实,对于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许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抱有深深的惋惜之情。这种惋惜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陈朝短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历史,以及它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遗憾。首先,要理解对陈朝的惋惜,我们得先看看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南朝,作为东晋之后,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南方政权的集合,经历了宋、齐、梁、陈四.............
  • 回答
    关于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丑”是否容易运气不好、容易吃败仗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流传于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其准确性。 任何人的命运和运势都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努力、机遇、性格、环境等等,而仅仅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就断定运势好坏,是过于简单化和片面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一场有趣的“如果”推演。历史的长河中,王朝的兴衰并非一蹴而就,天灾人祸往往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绝非唯一的稻草。不过,如果我们剥离掉“天灾”这个变量,将所有王朝的末代皇帝都置于一个风调雨顺的理想环境中,那么哪些朝代更有可能凭借其内在的稳定性和统治力得以延续呢?这需要.............
  • 回答
    要说司马孚是不是曹魏最后一个忠臣,这事儿得掰扯掰扯,得先搞清楚“忠臣”这俩字儿的份量。 忠臣嘛,自然是心怀君主,事事以君主社稷为重,哪怕刀山火海也勇往直前。司马孚这个人,打从曹丕那时候起,就在朝廷里头当差,官做得越来越大,最后位居太尉,这是曹魏朝廷里数一数二的重臣了。他这一辈子,可以说是见证了曹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