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提什么“驱逐舰”的属于过度借题发挥了。日本帝国的驱逐舰是入侵苏联领海“护渔”,而我并没有看到我国的驱逐舰有这种行为。总而言之,不能胡乱“联想”。
不过,这次事件倒是有不少地方和《蟹工船》“完全一致”呢。
对中国工人实行“优待”、分化中国工人和印尼工人,以便更高效地剥削更加“便宜”的印尼工人。
为了“节省成本”,不允许让死亡的工人有一个像样的葬礼——当然,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进步了,让印尼工人清洗死去的同伴的遗体还是做得到的。
小林同志大概不会想到,他的寄予厚望的中国同志奋斗而建立的国家,最终出现了这种“复刻《蟹工船》”的不幸的事件吧。
小林关心中国革命。《蟹工船》于1930年第一次在中国翻译出版时,他亲笔作序,坚信:对于灾难深重的中国工人阶级来说,这部作品,“也能成为一份力量”。
不要忘了城门楼子上的两行大字
资本家没国度的剥削。
无产阶级却有国度的嘲笑。
真魔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