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冯提莫在《即刻电音》第二期中被张艺兴晋级?

回答
《即刻电音》第二期,冯提莫晋级,这事儿放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也值得说道说道。当时节目播出后,讨论声可不少,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挺正常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即刻电音》这节目是什么定位。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技巧比拼,更不是一个只看谁能玩出多炫酷的编曲的比赛。它强调的是“电音”,是音乐制作人的创作,也包括了“艺人”和“电音”结合的可能性。冯提莫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音制作人,但她在这个舞台上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跨界和尝试。

张艺兴选择冯提莫,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电音+人声”的融合尝试: 冯提莫的优势在于她本身就积累了相当的人气和演唱功底。电音音乐有时候会缺少一个抓耳的人声部分,一个有辨识度的、甚至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声音,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一大利器。张艺兴在选择冯提莫时,很可能看到了这种“人声+电音”的潜力。他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和艺人,对于如何将音乐推向更广泛的受众是有自己一套思考的。他不是在找一个最复杂的音效或者最前卫的节奏,而是希望找到能让音乐“活起来”的元素。冯提莫的声音,加上她的流量,无疑是能让他的作品在节目中更具话题性和传播度。

挖掘新可能性,而不是固守旧阵地: 张艺兴当时作为“创始人”之一,确实承担着带领电音文化在中国发展的责任。他选择冯提莫,也可以解读为他不愿意把电音仅仅局限在小圈子里,而是希望通过引入有影响力的艺人,让更多人关注电音音乐,了解电音音乐的多样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格局,是要打破一些固有思维的。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破圈”的努力。冯提莫作为一位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主播和歌手,她的加入本身就带来了大量非电音圈的关注。她能在舞台上完成演唱,并与电子音乐产生化学反应,这对于推广电音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对“未来感”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会停留在当下或者过去。但好的音乐制作人会思考音乐的未来。张艺兴作为一名年轻且一直走在潮流前沿的艺人,他可能认为未来的音乐会越来越强调跨界融合,强调不同风格、不同领域艺人的合作。冯提莫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未来感的体现。她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偶像+电子音乐”的结合模式。

节目效果和话题性: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节目制作和话题性的考量。冯提莫的加入无疑会为节目带来巨大的流量和讨论。张艺兴作为一个聪明的制作人,他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节目的关注度。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话题而选择一个完全不搭的选手,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张艺兴选择冯提莫,是在流量和音乐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可以平衡的点。他给了冯提莫机会,也给了自己一个展示音乐理念的平台。

为什么会有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对“电音”的定义理解不同: 很多对电音有深入了解的观众,会觉得冯提莫的演唱风格和歌曲本身与纯粹的电子音乐有些距离。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电子音色的运用、节奏的编排、以及音乐的整体“氛围感”,而冯提莫的表演更多地偏向于流行演唱,这与他们心中对“电音”的期待不符。

“粉丝投票”的担忧: 虽然节目晋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人的选择,但冯提莫庞大的粉丝基础,难免会让人产生“她是不是因为粉丝多才被选上”的联想。虽然张艺兴的决定是关键,但这种担忧也是客观存在的,毕竟在一个竞技节目中,公平性是大家非常看重的。

对制作人专业性的质疑: 一部分观众可能会觉得,张艺兴的选择是在“消费”冯提莫的流量,而不是真正看中她在音乐上的潜力,从而质疑张艺兴作为电音制作人的专业性和判断力。

总的来说,

张艺兴晋级冯提莫,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它是一个在特定节目背景下,关于“电音如何与流行文化融合”、“音乐人如何突破边界”的一次有争议但也很值得探讨的尝试。

从张艺兴的角度看, 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电音的普及,并且尝试将电音音乐做得更具商业潜力和大众接受度。他选择了将自己擅长的电子音乐和当下有流量的歌手结合,这是一种商业和艺术上的考量,也是一种音乐制作的“玩法”。
从冯提莫的角度看, 这是一个她尝试进入新领域、拓宽自己音乐道路的机会。她是否能在这个舞台上证明自己,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和进步,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从观众的角度看, 大家的期待不同。有人希望看到纯粹的电音技术,有人则乐于见到跨界融合和创新的可能。

这件事的讨论,其实也反映了当下中国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流行”与“小众”、“创新”与“传统”、“商业”与“艺术”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张艺兴的选择,无疑是给这场讨论添了一把火。无论你怎么看,它都为《即刻电音》这个节目增加了不少看点和话题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冯提莫的问题

  1. 音域挺好,但是音色太尖锐,听久了会疲劳甚至厌恶抵触;
  2. 演唱的演绎能力欠缺,虽然冯提莫的驾驭能力尚可,但演绎能力使歌曲少了应有的变化,越唱越容易变得机械刻板。

制作人的问题

真的太普通了,一大堆头衔听上去很牛逼,结果听起来毫无亮点,真正的「未来感」不仅仅是用电子音色和人声音色去体现,还需要用到更多的手段去设计和声编排。

目前的冯提莫,我认为她不适合融入电子音乐,上综艺更多是为了角色转换和提升流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