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官方回应武汉车主提车事件#变成了连续剧。拼多多的意图非常明显,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消费者觉得“原来拼多多也能买特斯拉”,拼多多就赢了。
在中国,后发的追赶者通过强行绑定更知名的品牌扩大影响力,是非常常见的做法。远的有刘强东和奶茶妹妹传绯闻的时候,刘强东怒斥是马云的阴谋。近的有瑞幸高调起诉星巴克垄断,营销完成后低调撤诉。
这种做法或许不体面,但很有效。马云不可能真的去起诉刘强东撒谎。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去起诉,刘强东更高兴。真败诉了能赔几个钱?
这就是特斯拉目前的困境。特斯拉作为汽车公司或许是世界一流,但作为互联网公司(如果它想成为互联网公司的话),面对中国市场里的激烈竞争,还显得有些手足失措。
这大概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野性灵魂所在。法律总是滞后于新的竞争方式。2010年爆发3Q大战,到2017年的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才明确强行关闭其他软件是违法行为— —但这个时候,PC端的战争早就结束了。
“无法可依”的这几年,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短暂的窗口期。赶上了时机,就是头部玩家;一旦慢人一步,就成了非法经营。
我相信拼多多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碰瓷”行为,在五年内就会受到法律的明确规制。如何在五年内迅速成长,然后及时果断抛弃不体面的经营模式,让后来的追随者无路可走,就是拼多多必将完成的考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