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两种。
常见的是自我感动的善良,这种很廉价。
出发点是道德感和同理心。
比如看到社会事件中的可怜,在朋友圈转发一下。比如在路上看到要钱的乞丐,给乞丐20块钱人民币。比如会因为一张躺在沙滩上的异族孩子照片,来知乎提问为何我们不接纳难民。比如会为影视剧中被欺凌的角色留下眼泪。
根源是感性、弱者心态、担心自己成为弱者的恐惧感。
这种善良的人往往喜欢付出很小的成本来获得【善良】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也喜欢用这种善良的标准去要求他人。
还有一种善良,很稀有,像宝石一样珍贵。
出发点是正义感、对人类的责任心以及使命感。
列宁看到受苦的工人,流下眼泪,痛苦不已,但他不会去施舍给某个工人什么,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把工人组织起来,去推翻旧制度。
切格瓦拉放弃在古巴的职位和生活,去南美打游击,为所有穷人争取希望。
坚持这种善良要付出的代价很大。
远不是一般人愿意承受的。
庆幸有这样的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非常廉价!
但是仁义却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这段话本来是孟子阐述人性本善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孟子也认为,代表善良的恻隐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非常初级,非常廉价的品质。按照孟子所说,这都是人一出生就与生俱来的,可谓是最廉价的东西。
那么善良和仁义之间差了什么呢?差了一个圣人的距离!
按照儒家的思想,善良只不过是知,仁义则是知行合一。仁义是需要把善良切实落实到实际具体的事情上。
比如,以下的故事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如果仅仅是善良,那么子贡可以拒绝鲁国的补偿金,子路可以不收钱。但是如果是仁义,那么子贡就要收补偿金,子路就要收钱。因为仁义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名声,自己的感受,仁义需要考量整个社会的得失。而当考量社会得失的时候,一旦能力不足,判断失误就会好心办坏事,就像子贡一样。因此,孔子反反复复教诲弟子,要敏而好学,要见贤思齐,要下学上达,“学”是从善良到仁义所必须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善良并不不必然导致好的结果。好心会办坏事,还可能酿成悲剧。而仁义则必然导致好的结果,它不仅要求人有良善之心还要求人有足够的能力,智慧来落实善果。
因而孔夫子,孟夫子都不觉得善良是什么可以称道的,在他们看来,善良不过是普通人都能具备的品格。孔夫子《论语》里常常提到的“民”基本上都善良。但潜台词都是,这是一帮层次不够的吃瓜群众,不是君子。
用仁义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让人省去不少无谓的不平。譬如教养孩子,费了半天力结果孩子没出息,不孝顺。你哭天抢地说孩子没良心,说你带孩子多辛苦。这都不是仁义的要求。仁义的要求是要反省为什么自己一片好心却没办好事情,然后“下学而上达”。也就是通过反省,学习,实践,再反省……来让自己达到仁的境界。这样要求自己的人,怎么会仅仅因为自己出发点是好的就满足了呢?怎么会把善良作为自己无所作为的借口呢?怎么会以善良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无知呢?
很多人看不起儒家思想,觉得儒家思想是糟粕。我其实挺不明白的,《论语》里孔夫子说的话多好。孔夫子颠沛流离甚至食不果腹,一路上几经生命危险,处处被人羞辱误会。你看看他怎么宽慰自己,怎么坚持自己,怎么克服困难,肯定启发很大。
圣人的牌坊可以砸了,但是圣人还是圣人。用圣人的招牌是可以骗人的,但是圣人是不骗人的。有人用圣人招牌去要求女人裹脚,可是圣人什么时候都没说过女人要裹脚。
你看你提个问题,都不敢说善良是廉价的,非要写上“无能而善良”。
那你说什么是廉价的?是善良吗?显然是“无能”啊!
你骑电动车撞了别人的车,人家让你赔十万一点问题没有,人顾念你是初入社会没有积蓄,不想把你逼死,让你掏一万块钱把事情结了,你觉得人家的善良廉价吗?这可不只是九万块钱的事情哦。
你在单位一时冲动或者一时疏忽犯了错,真严格起来挂个处分毫无问题,但领导觉得年轻人,平时工作也挺好,马上能调一级了犯不上为这事耽误了。你觉得这善良廉价吗?知道啥叫一步差步步差吗?
无能的时候不因穷困而生贼心,有权有钱了不作威作福祸害人,善良什么时候廉价过?善良的价格不是看善良了带来多少收益,而是看不善良能带来多少损失。
你家财万贯,他一无所有,但是这会他动动手就能弄死你,你说他这善良到底值多少钱?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吗?
一个人到动物园看动物,发现动物园里的动物一个个骨瘦如柴,于是你又另外花钱买了动物园提供的食物投喂,这时候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好善良”啊........
一个人看到路边有乞讨的人,觉得他们太可怜了,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这个人,这时候他觉得自己“好善良”啊.........
一个人回家,父母给他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特别是有一条大鲤鱼,于是他特意把鱼头夹给老爸,把鱼尾夹给老妈说:“爸我知道你最爱吃鱼头,妈我知道你最爱吃鱼尾.......”然后,一边大口吃鱼肉一边在想自己真的是“好善良”啊........
一个人在单位,是公认的“老好人”,对所有人的要求都有求必应,只是因为这些事情耽误了给老婆做饭,耽误了接孩子,甚至收入上已经入不敷出了,但他始终觉得——我“好善良”啊........
..........
还有哪些所谓的“爱狗人士”!所谓的“放生”.........
我想说,如果你觉得善良是一种很廉价的品质,那说明你根本不懂“善良”.........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