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漫威电影《毒液:致命守护者》(Venom)?

回答
《毒液:致命守护者》:一场不完美但依然吸引人的“怪咖”共生秀

提到漫威的暗黑英雄,毒液绝对是其中辨识度最高、也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之一。2018年上映的《毒液:致命守护者》(Venom)将这位有着黑色粘液和强大力量的共生体带上了大银幕,试图打开一个不同于MCU的独立宇宙。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表现如何?它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还是一次令人遗憾的失手?

亮点:毒液与艾迪的化学反应,以及那份独特的“坏”

《毒液:致命守护者》最成功的地方,无疑是它塑造了毒液和主角艾迪·布洛克之间那份奇妙又充满张力的关系。汤姆·哈迪(Tom Hardy)饰演的艾迪·布洛克,是一位充满正义感却又屡屡碰壁的调查记者。他的生活一团糟,工作丢了,女朋友也离开了,可以说是人生低谷。而毒液的出现,则像是他生命中的一场“意外之喜”——或者说,是一场不请自来的“灾难”。

哈迪对艾迪的演绎非常到位,将一个被生活压垮但内心仍有不屈的记者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当毒液附体后,他那种时而愤怒、时而戏谑、时而又带着一丝悲伤的表演,赋予了角色多层次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毒液(通过配音演员里兹·阿迈德的演绎,以及哈迪自己对毒液的揣摩)的性格非常鲜明。它是个贪婪的、暴力的、喜欢恶作剧的共生体,却又对艾迪产生了一种奇特的依恋。

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来自于艾迪和毒液之间的“内心对话”。他们互相嘲讽、争吵,甚至互相威胁,但又在关键时刻互相扶持,共同对抗外敌。这种“亦敌亦友”的设定,让影片充满了黑色幽默和戏剧冲突。毒液那些带着点油腻和粗俗的台词,比如“我们是毒液!”(We are Venom!),以及它对食物的执着(尤其是对活人脑子),都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坏”,恰恰是毒液吸引人的地方,它打破了传统超级英雄的“伟光正”形象,提供了一种更接地气、更具个性的选择。

美中不足:剧情的薄弱和反派的平庸

然而,《毒液:致命守护者》并非完美无瑕。影片在剧情的深度和完整性上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故事线索相对简单,艾迪偶然间接触到来自外太空的共生体,然后被毒液附身,最终与同样怀有恶意的共生体莱德和生命基金会老板生命博士(Carlton Drake)展开斗争。虽然这个基础框架没什么问题,但在叙事节奏和情节的推进上,有时显得有些仓促和刻意。

特别是反派方面,虽然里兹·阿迈德饰演的生命博士有着相对宏大的目标——通过共生体改变人类的命运,但这个角色的塑造显得有些单薄,动机也略显模糊。莱德这个反派共生体,虽然有着与毒液相似的力量,但其角色弧光和个人魅力与毒液相比,则逊色不少。最终的决战,虽然场面够炫,但在情感上的冲击力却略显不足,更像是一场纯粹的特效展示。

影片的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其“PG13”的评级。毒液作为一个本身就充满暴力和黑暗元素的共生体,被限制在PG13的范畴内,无疑削弱了他一部分原有的特色。虽然影片仍然通过血腥的画面和粗口来体现毒液的野性,但观众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更大胆地展现毒液的“黑暗面”,可能会更加贴合角色本身,也更有可能带来更强的震撼力。

总结:一部优点突出但仍有提升空间的“怪咖”之作

总体而言,《毒液:致命守护者》是一部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的电影。它成功地捕捉到了毒液这个角色的核心魅力——那种与人类共生的独特关系,以及角色本身的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汤姆·哈迪的表演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他赋予了艾迪和毒液鲜活的生命力,让观众为这对“奇怪的搭档”而着迷。

尽管剧情上的不足和反派的平庸限制了影片达到“杰作”的高度,但它依然是一部娱乐性十足、视觉效果不错、并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英雄角色的商业大片。对于想要看到一个不同于传统超级英雄的观众来说,《毒液:致命守护者》提供了一种新鲜的体验。它就像毒液本人一样,不完美,甚至有点“怪”,但却拥有着难以忽视的吸引力。它为后续的毒液电影打下了基础,也让人们对这个黑暗宇宙充满了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患者发我的……

然后还有这种


原作者是谁我也不知道~ 大家笑一笑吧~

user avatar

《毒液:致命守护者》,是以漫威超级英雄世界的“反英雄",外星生物“毒液”及其“宿主”埃迪·布洛克为主角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在2007年时曾大受欢迎的《蜘蛛侠3》(全球票房8.91亿美元)中,它们曾以影片的反派boss形象登场,和“蜘蛛侠”彼得·帕克的宿敌,并在终极对决中展现了各种惊人的超能力,以奇诡的造型风格和多变的战斗风格大受好评,因此,为它们制作一款独立电影的计划,也被索尼公司提上日程。

这部新片中的“毒液”及其“宿主”埃迪,一改11年前电影里的反派大boss形象,成为了地球的“守护者”,饰演者是有“英伦硬糖”绰号、并曾提名奥斯卡奖的汤姆·哈迪(Tom Hardy)。从《黑鹰坠落》到《盗梦空间》,从《蝙蝠侠3》、《荒野猎人》到《敦刻尔克》,喜欢欧美大片的影迷对这位好莱坞公认的“演技派硬汉”,早已十分熟悉。本作中,他不再是蝙蝠侠贝尔或者“小李子”莱昂纳多的宿敌反一号,而摇身一变成为正义方的超级英雄。

“毒液”这种外星生命,在漫威世界被赋予了各种强大的超能力,包括液化后融入周边环境,黏合周边物体,幻化各种形状,任意变大变小,在真空环境下存活;将身体化作各种锋利武器,切割敌人和物体;或者变幻多个触手,任意拉伸;或者用口中锋利毒牙,直接撕咬敌人,而且还能将致命毒素灌注到敌人体内;此外,还可以免疫对手包括精神攻击和心灵感应在内的种种超能。

同时,“毒液”能让宿主不但体格健壮、力大无穷、健步如飞,在变身状态下更是刀枪不入,在水下自由呼吸,并能帮宿主断肢重生,修补致命伤口。在前作中,甚至能不断吞噬宿主体内的有害细胞,以维持其身体健康。

当然,“毒液”也有相应弱点,首先是其难以在地球的有氧环境下存活,必须要和某个宿主结合后,才能和宿主共生,并赋予他种种超能;同时又惧怕高热能和超声波,甚至会在超声波刺激下,被强行剥离出宿主体外。

同时,“毒液”合体后的副作用,也会让宿主体温持续升高,脏器不同程度萎缩和损坏,对食物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让宿主饭量大增,暴饮暴食,言行举止各种失常;同时视人类生命如草芥,将新鲜人肉视为美味佳肴,一言不合,就咬掉对方脑袋和四肢。

而“毒液”包括其同类外星生物最重要的特色,便是深受宿主本身的性格和道德影响。如果宿主是道德高尚、大公无私之人,那么在潜移默化下,“毒液”也会帮助他成为守护地球、捍卫正义的超级英雄;

反之,如果宿主心胸狭隘,性情残暴,那么外星共生体便会助纣为虐,使之成为危害世界和平的人类公敌。比如《蜘蛛侠3》中的埃迪,又比如本作的反派boss,“生命基因会”的领导者卡尔顿·德雷克博士。

卡尔顿的饰演者里兹·阿迈德(Riz Ahmed)和汤姆·哈迪一样来自英国,此前参演了《谍影重重5》和《星球大战外传》,是位崭露头角的潜力新人。他在影片中的造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英俊型男,道貌岸然,风度翩翩,满口伟大崇高的谎言,却能说得无比真挚,极具魅力和欺骗性。

卡尔顿一直雇佣低端流浪人口,从事非法人体实验来研制药物,在累累尸骨上牟取暴利,构筑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派遣宇宙飞船,捕获了毒液和其同类的许多外星“共生体”,之后便丧心病狂地用它们与活人结合,妄图实现他所谓“生命进化”“让人类在外空永生”的野心。

埃迪此前本是一个心怀正义,无惧黑暗的记者,正是在采访中指控卡尔顿的不法行径,丢了工作,没了恋人,落魄街头。

为了正义,他甘冒奇险,潜入了人体实验室,被“毒液”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互相妥协,夹杂了各种搞笑场景,竟成为意气相投、合作默契的好友。

卡尔顿派遣大批打手追捕埃迪,被毒液施展各种超能力打得一败涂地。通过远程观测战斗过程,目睹了共生体的强大能量后,卡尔顿和另一个暴戾的共生体“暴乱”结合,并打算发射火箭,从外星带来千百万共生体,一起入侵地球。

为了阻止“暴乱”和卡尔顿的阴谋,毒液和埃迪与它们展开激烈对决,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

影片结束后的彩蛋,毒液接受了埃迪“不得伤害无辜、只能打击坏人”的要求,和他愉快地共同生活。并在探险引出《蜘蛛侠》系列的另一反派“屠杀”卡萨伊,也是对同系列下一部影片的前瞻。

《毒液》这部影片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A级商业大作,符合好莱坞工业流水线出品“美式大片”的一切标准,剧情紧凑,节奏流畅,特效刺激,飞车追逐和战斗场面激烈炫目,足可代表当今人类电影工业的顶级水准,在视觉效果和感官享受方面,也能达到主流观影群体的预期值,1个多小时的观影历程全无尿点,完全值回票价。

影片出场角色不算多,情节设定毫不复杂,没有有任何晦涩难懂或说“烧脑”之处,从12岁到82岁,各个年龄段和知识水平的观众都不至于有任何“观影障碍”,也完全无需在观影前去查询相关资料,或是了解故事前情和设定背景,才能够体会剧情。所以,这样的影片在全世界范围内轻松收割票房,本就是理所当然。

影片的主角埃迪,开朗幽默、性情冲动,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富有牺牲精神,对恋人感情真挚,对朋友有情有义,符合“美式超级英雄”的模板,其设定看似稍显扁平,然而汤姆·哈迪以其精湛演技表现力,赋予了这个人物相当的深度。特别是从刚开始被寄宿时的种种痛苦,和毒液的不断磨合期中彼此互怼和相互妥协,到两人(或者说,一个地球人和一个外星生命体)结合得水乳交融,亲密如一,在剧情的每个不同阶段,汤姆·哈迪都展示了绝不重复和模式化的演绎。

近年来,随着电影工业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少老影迷都在感叹,曾经银幕巨星辈出、经典角色络绎不绝的传奇英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这几年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主角,许多都只是一些可以随意替换的平庸之辈,不过是靠着各种先进技术来“狐假虎威”。相比之下,汤姆·哈迪这次对“埃迪”深层次的演绎,堪称一大惊喜,他的角色完成度之高,远远超出了同类影片的男主角。

通过立体特效和特殊配音完成的“毒液”,台词虽多却并饶舌,相反充满身为强者的自信,和无时不在的黑色幽默,同时还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和超人的智慧,当它在埃迪的影响下,选择正义一方的立场,便成为反派的终极噩梦。

现如今,内地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并可以在相当程度决定一部商业大片的最终成败。影片《毒液》也与时俱进地加入了一些东方元素,比如开场不久,“暴乱”附体在一个华裔女性,又潜入到华人聚居区,身体一弯,便能从背后射出许多飞锥;比如埃迪最常去的超市,是一位华裔女士开设的,一些剧情对话直接就是汉语,对中国观众而言,自然有莫名的亲切感。

此前,同系列《蜘蛛侠3》(2007年,1.5亿票房)《超凡蜘蛛侠》(2012年,3.15亿票房)《超凡蜘蛛侠2》(2014年,5.91亿票房),都曾在内地电影市场表现不俗,位居年度票房前列。这部新作《毒液》历时4年磨剑,也被电影市场寄予厚望,给予49%的超高排片量。毕竟除却短暂的国庆档七天,市场已经低迷了快两个月。

对具有长期观影习惯的美国大片迷来说。还有把观影当做主要娱乐方式的广大“小镇青年”来说,这一个多月来,也都在对这部好莱坞最新巨制翘首以待。

影片上映第一日也表现不俗,票房比飙升80%,猫眼平台的首日预测就高达10.5亿,此后更一路飙升,这部充满全新元素的诚意之作,竟真如愿以偿在同档期取得了极满意票房,当下已经一路扬帆,突破17亿大关,创下了漫威单人电影的新纪录。

user avatar
专吃坏人脑袋的毒液小可爱,原来是这样的!

毒液这位超级英雄有点不一样,我是说他长得。

别的超英不说高大威猛、正气凛然,怎么说至少一看都是正派脸,但毒液嘛,长了一副和异形差不多的反派脸。

大尖牙、长舌头,张口是粘稠的口水液,以及灵活的触手,虽然那双咸蛋超人眼中和了一些,但还是一副很凶的样子。

但电影里,其实人家是位乖乖仔、好宝宝,不仅拯救了地球,还拯救了一个落寞loser的爱情。

看似长得凶,人家最多也就吃吃坏人的脑袋,遇到不错的姑娘,还很会怜香惜玉。

而且,这是位话痨、冷笑话高手、反差萌砖家,和你们的“汤老师”你来我往,CP感十足。

这样丑萌有趣的毒液,有谁会不爱呢。

不过,这样的毒液形象,恐怕有一半都要归于电影的原创,他虽然来自漫画,但又和漫画并不一样。

Venom,毒液,其实最初只是蜘蛛侠的一套战衣。

1982年,一个名叫蓝迪·舒勒的漫威粉丝想出了一个黑色蜘蛛侠战服的主意,并将图纸发送到了漫威总部。

漫威的时任主编吉姆·肖特正为新的构思头疼不已时,看到了这个点子,立马花了220美元从粉丝手里买下了版权。

两年后,也就是在1984年的《神奇蜘蛛侠》第252期,这一黑色新制服第一次现身了。

事实上,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毒液的寄生者艾迪在电影里住的公寓就叫舒勒大楼。

这便是为了纪念当年提供黑制服点子的这位粉丝了。

84年的“秘密战争”,美漫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包括蜘蛛侠、X战警等在内的英雄们都在一个外星球上和敌人战斗。

当时,蜘蛛侠的红蓝战衣在战斗中被撕破了,无奈之际,只得求助于一个能够得到新战衣的机器。

也就是在这里,一团黑色物质从机器中喷涌而出,包围并覆盖了蜘蛛侠的身体。

这团黑色液体仿佛有生命一般与蜘蛛侠共生在了一起,一件黑色白标的新制服诞生了。

蜘蛛侠十分喜欢这件制服,因为它不仅能自动喷射蛛丝,甚至还能根据场合不同改变样式。

小蜘蛛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摇身一变成了强大的黑色蜘蛛侠。

但很快,蜘蛛侠开始意识到它的不对劲了。

原本善良温柔的他,现在很容易就变得暴躁易怒,情绪愈发不稳定,而且内心深处有了想要作恶的欲望。

在07年的电影[蜘蛛侠3]里,其实还原了这一段剧情。

小蜘蛛一面沉溺在共生体所带来的力量中,另一面变成了另一个不认识的自己——

咬牙切齿地立志复仇杀死沙人,在酒吧当众给女友难堪甚至暴力相向。

被意外推倒在地的女友满脸困惑地问了一句:“你到底是谁?”

这才让小蜘蛛重视起了共生体给自己人格带来的改变,它无疑激发了蜘蛛侠的黑暗一面。

其实,小蜘蛛也并非它的第一任宿主。

在15年的漫画《死侍的极密秘密战争》里,作为当时秘密战争的支线,讲述了死侍参与第一次秘密战争时的故事。

在小蜘蛛之前,死侍也曾在这里制作新制服,那时就已经被黑色物质寄生结合了一次。

但聪慧敏锐的死侍立马就意识到了这是一种会吸食人思想的活体物。

极有自知之明的“变态”死侍决定放弃这件制服,避免自己的扭曲心理逼疯这种不知名的生物小可怜。

论真实“变态”的自知之明。

然后,到了小蜘蛛手里,终于小蜘蛛也决定抛弃它了——

在一座教堂的钟楼之上,小蜘蛛利用这种生物对声音的极度敏感,把它从身体内剥离了出来。

而恰好在此刻,它后来最著名的宿主,也即[毒液]电影的主角爱德华·布洛克(简称埃迪),正在教堂中作祷告。

于是,带着残余的蜘蛛侠形貌与能力,它终与命中的埃迪融为了一体——

毒液诞生了。

1986年9月,《蜘蛛侠之网》第18期,是毒液初次登场的时候,虽然那只是个小小的客串。

漫画上只出现了埃迪的手,他将小蜘蛛推向了危险的地铁列车前。

一年后的第24期,他又以神出鬼没的方式出现,把正在阳台换衣服的小蜘蛛瞬间拽出扔了出去。

终于,经过这些神秘而耐心的铺垫,毒液第一次正式现身于88年的《神奇蜘蛛侠》第300期。

这一期,他和蜘蛛侠有了一场完整而艰苦的大战。

事实上,毒液是小蜘蛛的宿敌,不仅因为当初被小蜘蛛抛弃耿耿于怀,而且他的宿主埃迪和小蜘蛛也有一段“孽缘”。

在电影[蜘蛛侠3]的改编版本中,埃迪和彼得·帕克两人同为《号角报》的摄影记者。

他们彼此为蜘蛛侠拍照的权利而争执不休。

电影里是说,埃迪造假了一张蜘蛛侠作恶的照片并登上了头条,最后被帕克揭穿之后,被报社开除。

漫画里与之差不多,只不过是关于另一个连环杀人犯的报道。

小蜘蛛把真正的犯人抓到之后,埃迪作假的事情随之暴露,他被开除之后,对蜘蛛侠充满了恨意。

而在教堂和共生体合体的那次,他甚至是去教堂祈求能杀死小蜘蛛的。

到了[毒液]电影里,埃迪也是被报社解雇的,只不过,这次变成了因为他调查生命基金会的秘密。

[毒液]的剧情基本属于原创,但也有一些原型,来自93年的漫画《致命守护者》和之后的《共生体星球》。

在这两部漫画里,毒液来到了旧金山,成为地下无家可归者的保护者,后来被生命基金会抓获。

后者利用他的共生体制造出了5个新的共生体,分别是暴乱、嚎叫、皮鞭、极端和吞噬。

而毒液后来又和小蜘蛛联起手来在《共生体星球》里拯救了一把世界。

埃迪并不是毒液唯一的寄生者,但绝对是最著名的一个。

漫画里,他有着近乎悲惨的童年,出生于严肃的罗马天主教家庭,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此后对他愈加冷漠和不满。

因为父亲的一句话而立志成为记者,他读新闻专业,最终成为新闻记者,但从未得到过父亲的一句认同和赞赏。

原本和女友生活在贫民窟的他,又因为小蜘蛛揭发的新闻造假,而丢掉了工作和爱情。

埃迪是个彻彻底底的loser,所以他将失意与仇恨都放到了蜘蛛侠身上。

他和毒液共生体能很快融合,因为他们目标一致——

电影里,他们都是loser;漫画里,他们都恨蜘蛛侠。

不过,漫画里的毒液其实对蜘蛛侠的爱恨还有些复杂。

当时共生体黑制服在教堂被脱下时,它还用尽了最后力量将失去意识的小蜘蛛拖到了安全的地方,才离开。

其实,小蜘蛛大概是它最喜欢的宿主,所以,也是真的最恨他。

共生体这种生物,在[毒液]电影里,是生命基金会从外太空带回来的外星寄生物。

在漫画里,它是第一次秘密战争时,被带到战场的星球碎片的一部分。

我们叫它“共生体”,其实这一外星种族也有另一个正式名字:克林塔星人(Klyntars)。

他们一般会寄生在有机体内,靠吸收宿主的肾上腺素为生,宿主死后,他们就会离开。

但毒液共生体很特殊,他们更喜欢长期关系,宿主给予共生体养分,共生体回报宿主以强大的力量。

他们可以模仿和增强宿主的力量,但毒液本身是中立的,对于善恶的选择往往关键是在宿主的内心。

而这一种族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亿年前,与深渊领域的国王、也就是后来的共生体之神Knull有关。

是他打造出了第一只共生体,一把神器“黑死剑”

也是因为锤炼这把剑的过程,后来的共生体都害怕火焰和声波。

当时,他拿着“黑死剑”与众神厮杀,在宇宙间肆意屠杀,最终两败俱伤陨落在一颗无名星球上。

百年后,孤独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造,将自己的活体深渊与星球上的动物结合。

共生体因此诞生。

Knull是共生体的神明,他也曾指挥着共生体大军侵略过古时的地球,然后被雷神托尔阻碍。

而那些拥有了自主意识的共生体们,由此开始离开低级动物,展开寻找更有智慧的生物作为宿主的旅程。

所以毒液被带到地球也就不奇怪了。

电影最后的彩蛋里,还出现了伍迪·哈里森饰演的监狱红发大叔,如果没搞错的话,他应该就是毒液的后代,屠杀。

下一部里的屠杀肯定会有重要戏份,而毒液一个人是打不过的,肯定要搬来小蜘蛛当救兵了。

刚刚看完[毒液]过后,就已经开始期待下一部“毒液”里小蜘蛛现身呢。


文/卷卷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首发自公众号:破词儿

user avatar

重逢后,毒液在小树林对埃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扑上去吻住了他,大家都以为这时候毒液是被前女友控制的,然而只有毒液自己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啊,这该死的爱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毒液:致命守护者》:一场不完美但依然吸引人的“怪咖”共生秀提到漫威的暗黑英雄,毒液绝对是其中辨识度最高、也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之一。2018年上映的《毒液:致命守护者》(Venom)将这位有着黑色粘液和强大力量的共生体带上了大银幕,试图打开一个不同于MCU的独立宇宙。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表现如何?它是.............
  • 回答
    漫威电影《黑豹》(Black Panther)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更是一部具有深远社会文化意义的作品。以下是对《黑豹》的详细评价,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宏大世界观与深刻主题的融合: 瓦坎达的魅力: 《黑豹》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便是成.............
  • 回答
    《永恒族》——一碗平淡的、试图塞满一切的“杂烩粥”当我看完《永恒族》,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杂烩粥”。不是说它难吃,而是它试图将太多东西一股脑地塞进去,结果就是味道说不上糟糕,但绝对称不上令人惊喜,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乏味。这部电影,打从一开始,就背负着过高的期望,也试图承担过多的责任,最终却像一个被.............
  • 回答
    《尚气与十环传奇》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在我心里是属于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作品。首先,从优点来说,我得承认,它在很多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打戏设计绝对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梁朝伟和刘思慕的几场对手戏,尤其是在水墨画般的场景里,那种拳脚相加的力度和飘逸感,真的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动作编排很讲究,既有中.............
  • 回答
    漫威电影中的冬兵(Bucky Barnes),又称巴基·巴恩斯,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角色,他在漫威电影宇宙(MCU)中的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悲剧、救赎和成长。要评价这个角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一、悲剧的起点:友谊的破碎与童年的阴影 最忠诚的战友与最亲密的友人: 巴基.............
  • 回答
    漫威电影宇宙(MCU)的成功,除了宏大的叙事和炫目的特效,更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熟知的英雄们注入灵魂的演员们。他们的演技,虽然不总是惊为天人,但足以撑起一部部商业大片,让这些漫画角色在银幕上活灵活现。下面,我们不妨来聊聊MCU里几位核心主角的表演,试图剥离“AI生成”的刻板印象,来点更有人情味的评价。钢.............
  • 回答
    小人物的宏大冒险:聊聊《蚁人2:黄蜂女现身》说实话,当我走进影院看《蚁人2:黄蜂女现身》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打鼓的。第一部《蚁人》在我心里是那种让人意外的惊喜,它没有那种“拯救世界”的宏大叙事,而是更像是发生在街角巷尾的小打小闹,但又充满了巧妙的创意和接地气的幽默。所以,续集能否延续这份灵动,是个.............
  • 回答
    《惊奇队长》这部电影,放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大版图里,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存在。它作为MCU的第二十一部作品,以及MCU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肩负着连接过去、开启未来的重任。那么,它到底做得怎么样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优点部分: 卡罗尔·丹弗斯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挺成功的。 布里·拉.............
  • 回答
    说起《尚气与十环传奇》里的奥卡菲娜,这姑娘在我脑子里留下的印象,那叫一个复杂且鲜明。初见她,是在漫威宇宙这个光怪陆离的舞台上,一个东方面孔,而且是中国人(至少是华裔背景)。这本身就够让人期待的了,毕竟以往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也有少数族裔角色,但真正以亚洲文化为核心,并由亚洲演员挑大梁的,真不算多.............
  • 回答
    从冷遇到回暖:《尚气》在中国风评的微妙转变《尚气与十环传奇》(以下简称《尚气》)在上映之初,于中国内地市场遭遇了几乎是“滑铁卢”式的待遇。口碑两极分化,票房表现也远低于预期,甚至可以说是惨淡。然而,时隔一年多,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尚气》在中国的风评,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有那么一股暗流在涌动,将.............
  • 回答
    漫威官方宣布首部以华裔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上气与十环传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在影迷圈和评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这部电影的设定,特别是关于上气的背景、反派十环帮的起源以及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都带来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整体评.............
  • 回答
    宋丹丹之女赵婷确认执导《永恒族》,这绝对是中国电影界乃至全球影坛的一件大事,意义非凡。首先,这标志着中国导演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漫威电影宇宙(MCU)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系列之一,能够执导其中一部作品,本身就是对导演个人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极大肯定。赵婷作为首.............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的首周票房劲收 5.8 亿美元,这无疑是一个现象级的数字,直接把 2021 年的漫威电影票房纪录甩在了身后,甚至可以说是在疫情笼罩下的电影市场里炸开了一朵巨大的烟花。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胜利,更是对粉丝情怀的一次极致满足,以及对“蜘蛛.............
  • 回答
    迪士尼与索尼就蜘蛛侠电影合作的“谈崩”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蜘蛛侠退出漫威电影宇宙(MCU)的讨论,无疑是近年来最令人震惊和关注的娱乐新闻之一。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谈判的破裂,更是对粉丝情感、电影宇宙构建以及IP价值的一次重大冲击。要全面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迪士尼与索尼的.............
  • 回答
    刘慈欣对漫威电影的评价:一位科幻巨匠的深刻洞察与中国式视角刘慈欣,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家之一,其作品《三体》系列享誉国际,深刻影响了全球科幻文学的面貌。当这样一位拥有宏大宇宙观、对科学、哲学和社会有着深刻思考的巨匠,对当下席卷全球的漫威电影宇宙(MCU)发表看法时,无疑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和解读价值。.............
  • 回答
    洛基,这个名字在漫威电影宇宙(MCU)中,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和故事。他不仅仅是一个反派,更是一个成长、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救赎的象征。要评论洛基,就得深入他那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以及他身上那些令人着迷的矛盾之处。一个被误解的王子,一个注定的失败者?洛基的悲剧,源于他出生的那一刻。他并非雷神索尔的亲生.............
  • 回答
    荣威Ei5:打破界限的纯电休旅车初体验,优点缺点都得聊透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上汽荣威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而荣威Ei5的出现,无疑是他们对“纯电动休旅车”这个细分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甚至可以说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休旅车。那么,这款车究竟表现如何?它真的能满足我们对休旅车.............
  • 回答
    《假如…?》第一季第九集,我个人觉得算得上是整季中比较“硬核”的一集了,它触及了漫威宇宙最核心的冲突之一——“灭霸与宇宙平衡”这一命题。不过,这一集的处理方式,有惊喜也有一些令人略感遗憾的地方。先说说我比较欣赏的几个点: 概念的大胆和格局的宏大: 这一集的“假如”就是“假如灭霸得到了无限手套,但.............
  • 回答
    假如…? 第一季第八集:奥创的终结,还是宇宙的黎明?漫威动画《假如…?》第一季第八集,绝对是这趟多元宇宙奇遇记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站。它没有像前面几集那样,将我们带入一个纯粹的英雄主义叙事,而是抛出了一个更黑暗、更具哲学深度的议题:当宇宙中最强大的意志,那个一心想要“拯救”世界的奥创,最终获得了无上的力.............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假如…?》(What If...?)第一季的第六集。这一集可以说是整季中最具争议、但也最具深意的一集之一,它大胆地将我们熟知的漫威宇宙抛向了一个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黑暗方向。故事梗概:第六集的名字叫做《假如……奥创赢了?》(What If... Ultron Won?)。故事的开端,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