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下国际局势是怎样的?

回答
当下的国际局势可以用“复杂、多变、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来形容。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既有地缘政治的紧张对抗,也有全球性挑战的相互关联,以及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尽量详细地为您梳理当下的国际局势:

一、 地缘政治与大国竞争:

这是当前国际局势最核心、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中美竞争的深化与常态化:
战略竞争的全面性: 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竞争已经渗透到经济、科技、军事、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并在许多领域进一步加强了联盟和伙伴关系,试图围堵中国。
经济脱钩与“去风险化”: 美国及其盟友推动“选择性脱钩”或“去风险化”,尤其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通过出口管制、投资限制等手段,阻碍中国获取先进技术。供应链的重塑成为重要议题。
科技竞争的白热化: 芯片战争尤为激烈,各国都在争夺半导体制造和设计的领导权。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成为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军事态势的紧张: 印太地区成为战略焦点,美军及其盟友在南海、台海等区域的军事存在和联合演习增多,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则在加强自身军事现代化和区域军事能力建设。
意识形态与叙事竞争: 关于民主与专制、国际规则的解释权等方面的争论日益激烈。

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持续对抗:
俄乌战争的深远影响: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仍在持续,给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
地缘政治重塑: 战争加剧了欧洲的战略调整,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北约东扩态势明显。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隔阂加深,俄罗斯进一步向东方转。
全球经济动荡: 俄乌战争及其引发的制裁,导致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了通货膨胀,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阻碍。
国际秩序的挑战: 战争对现有的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提出了挑战,各国对国际秩序的看法和立场出现分化。
俄罗斯的战略调整: 俄罗斯在军事和经济上承受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它在寻求与非西方国家加强联系,如中国、印度、中东国家等。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中东地区的复杂性: 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再度升级,引发了新一轮的地区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伊朗核问题、地区大国竞争(沙特、伊朗)等因素交织,局势依然复杂。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依然是地区安全的重要关切点,与美国及其盟友(韩国、日本)的关系持续紧张。
非洲的挑战: 部分非洲国家面临政治不稳定、经济困难、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大国角力等问题。
拉美地区的变化: 部分国家出现政治转向,一些国家面临经济和社会挑战。

二、 全球性挑战与多边主义的困境:

除了地缘政治冲突,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并且相互关联,对国际合作提出了严峻考验。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的迹象日益明显,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各国在减排目标、资金支持、技术转让等方面仍存在分歧,实现《巴黎协定》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全球经济下行与高通胀: 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供应链问题、地缘冲突以及各国央行的加息政策,都对全球经济前景造成不确定性。
粮食安全: 俄乌战争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叠加,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一些地区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
能源转型与安全: 各国在推动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同时,也面临能源供应安全和价格稳定的挑战。
公共卫生: 新冠疫情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病毒仍在变异,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仍然面临挑战。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流行病也需要警惕。
技术治理与网络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治理这些技术,防范网络攻击、数据滥用、信息茧房等问题,成为全球性难题。
移民与难民问题: 地区冲突、经济困难和气候变化导致人口流动增加,移民和难民问题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社会和政治挑战。

三、 经济与科技的变革:

全球化进程的调整: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调整,一些国家倾向于“区域化”或“本国化”,但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依然存在。
数字经济的崛起: 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平台经济、人工智能应用等引发新的机遇和挑战。
供应链的重塑与韧性: 各国更加重视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和本土化。
创新与颠覆性技术: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有望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也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和安全风险。

四、 多边主义与国际治理的演变:

多边主义的挑战与重塑: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现有国际体系面临挑战,一些国家对其代表性和效率提出质疑。同时,也有声音呼吁改革和加强多边主义,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新兴力量的崛起: 金砖国家(BRICS)等新兴经济体的集体力量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提升,对现有国际秩序带来一定影响。
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分化: 一些区域合作机制在深化,而另一些则面临挑战。

总结来说,当下的国际局势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特点:

1. 大国博弈主导: 中美竞争是核心,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是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和安全格局。
2. 区域冲突与不确定性增加: 俄乌战争、中东冲突等热点问题持续发酵,加剧了地区不稳定。
3. 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 气候变化、经济衰退、粮食危机、公共卫生等挑战相互关联,需要全球合作来应对,但合作面临障碍。
4. 全球化进程调整: 传统的全球化模式正在被重新审视和调整,供应链的重塑成为重要趋势。
5. 技术竞争白热化: 科技成为大国竞争的新战场,对经济、安全和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6. 多边主义面临考验: 现有的国际规则和多边机制受到挑战,但同时也在寻求改革和适应。

展望未来:

国际局势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以下趋势:

大国竞争将更加激烈和长期化。
地区冲突可能难以快速解决,并可能外溢影响。
全球经济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和结构性调整。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紧迫性将进一步凸显,但合作的难度也可能增加。
科技的进步将继续改变世界,并可能带来新的地缘政治和安全风险。
国际治理体系的改革和演变将继续进行。

理解当下的国际局势,需要保持开放的视野,关注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视角,以及认识到各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持续的观察和分析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下形势中美欧!

1、美国对我们的几张牌,贸易、科技、金融,已经使用了贸易和科技,还剩下金融这张牌。

贸易:以战止战+出血硬扛+转移贸易对象,基本稳住局面。

科技方面:除了芯片,美国别的领域也拿不住我们。芯片现在最受害的是华为。美国进一步扩大芯片制裁,受害的就轮到他们自己了,因为除了顶尖技术水平的芯片,次级的芯片没有美国我们自己也能做。减少留学生没有什么,即使有影响也要在10-15年后显现,且损失是双方的。人才计划他想挡也挡不住。科研方面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立足于自身。美国的优势是科研,劣势是缺乏产业以及市场。我们却是三个都有,即使科研弱一点。所以,科技战也就到这个程度了。

金融,严格来说还没打。目测懂王并不敢出手(冻结国债交易,中止美元结算)。美国目前国债飙升至26万亿镁元,危如累卵,扰乱美债交易的后果不可控。因为美国从此以后借新债还旧债的死循环是不可能再跳出来的,美债风声鹤唳的不符合美国自己的利益。美元结算方面,大家想想,美国中止伊朗的美元结算,欧洲都愿意另开一套系统进行与伊朗贸易。中欧这么多的利益关联,如果美国胆敢中止我国的美元结算,中欧另建一套系统交易是分分钟的事。如果中欧交易、美欧交易、中美不交易,最终得益的是欧洲。还是那句话,即使美国伤敌800自损1000也会毫不犹豫出手。但如果自损2千、5千,那它也要仔细掂量掂量。另外,懂王是喜欢梭哈的人,这么久了没有在金融方面下痕手,应该是有深层的原因。

2、湾目前并不敢独立。官员访问、美军出现在湾里、美机过台、抓渔民,这些都够不着国本,大不了装三子小,面子上不好看。回过头来讲,难道我们真不愿看到这些事吗?湾作死不作到一定程度,我们如何师出有名?看看港,23年了,为什么今年能一锤定音?西北、西部也都不是大问题,兴不了多大风浪。

3、疫情污蔑,这都不叫事。只是使我们的防疫“马歇尔”被美国一张嘴搅混了。当然,我们没有真的去大规模搞“马歇尔”,代价太大。只要美国疫情一天不退,受害最深的始终是美国它自身。

4、给北约设立抗中新目标。欧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欧洲的天然敌人是俄罗斯。动员欧洲来与中国为敌,天方夜谭。英国退出欧盟,欧洲大陆的团结有望加强,德国的战略机遇期也开了一小扇窗口。德国人盼了200年了,我们可以看到德国今年一系列动作都十分谨慎。最近马克龙也表示近斯要访俄;法俄之间并没有任何纠葛,毕竟当年连军舰都卖。实际德俄之间现在也没有矛盾。有矛盾的是波兰、立陶宛那几个小国(最近信息显示波兰这货在2014乌克兰危机中发挥了负面作用)。所以,英国退欧对亚欧大陆文明是利好的。

5、印太联盟。印度,渣;澳袋,渣;日本防守有余进攻不足。不管美国搞什么联盟,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美国自己的军事力量。兵力转移到哪美军还是那些人、那些装备。美国的提康巡洋舰即将大量退役,伯克已然过时,朱母指望不上,伯克3难产,目前还没有合适型号,尼米兹航母也要进入退役期,看福特了,目前福特还存在各种问题不能正常服疫。美国目前还没有高超音速导弹,F-22正常能飞的不到100架了,F-35最近坠毁两架问题缠身且极其肥胖、短腿。B-52老掉牙,B-2稀少昂贵且不适合亚太气候,只剩带弹量有限的B1B。在亚太地区如果美国不能在越南或菲律宾取得超大型军事基地,对我国实质威胁有限。越南短时间内的基地不太现实。菲律宾换届后仍然要堤防。美国在韩日越部署核武器可能性低,都有无核化原则。突破点仍然在菲律宾。不能部署核武器对我们威胁不大。

所以,山高遗策:大搞军备竞赛,让西太平洋成为美国的失血点。(2019年8艘052D下水,干!)

6、中印边界问题,动不了国本,地理有利于我,且印度没有高原山地军事重装备,买也买不到,全世界生产4000米以上高原山地重装备的就只有一个国家,所以主动权完全在我。这几天看新闻4500米重装军演就知道几个意思了。印度空运6辆T90到前线实在是作秀,海拔200米都两辆连续抛锚的东西怎么上高原山地作战?(2017俄罗斯坦克大赛)净整这种奇葩事。

7、非洲。看看美国黑人压脖致死事件,美国的原罪使得非洲天然会偏向我们这一边。事实也是如此。最近联合国又有一次交锋,至少从国家数量对比上我们是众星捧月。

8、中东。川普这四年来对以色列的偏袒和神操作,中东不可能整体站在美国这一边。你看看沙特和俄罗斯联手降油价打压页岩油就能看出来。除了以色列,都看不出中东还有谁在对美国马首是瞻。

9、中俄。中俄没有利益冲突,美俄却水火不容,连印度买俄罗斯战斗机、土耳其买S-400都要制裁,想想,这不是要俄罗斯命吗?联俄抗中不是那么容易的。俄罗斯卖点破拾烂给印度越南都是小事。最先进的在我们这边。S-400、苏35都是我们先用。记住一点,他们面对的是谁?本身体量小水平低还想靠买装备来抗衡工业体系?达则给老子炸,不是说说玩儿的。

10、拉美。拉美多少年来对美国的打压那是不敢怒不敢言啊,且中拉只有互利合作,没有利益冲突。两百年来美国对拉美薄情寡义,金融收割,拉美人不是鱼,也是有记忆的。再说,拉美的矿产、农产美国不但不能购买,有不少还是竞争关系。拉美需要的基础设施(电力、道路、桥梁、机械、通讯等)老美也不能提供。拉美只要不偏向美国、猥琐发育就好。

11、日韩、东盟。今年如果能把RCEP搞定,周边基本拿下。日本到处叨逼叨的没有大的影响。日本战略思维确实缺乏远见,一些小动作,我们小本子拿出来记下就是了。

12、中欧是重中之重。美国制裁德国的北溪2号线,默克尔极其不爽。公然污辱默克尔,打的是日耳曼的脸;从德国撤军,是在众小弟面前明摆着疏远德国(其实德国内心甭提有多高兴)。美国制裁法国的数字税,以及就空客补贴制裁欧盟,连意大利的红酒和橄榄油都不放过。这一鞭子(才为了区区32亿美元啊)抽下去,多少欧盟国家寒了心。中国以进一步开放金融为由,吸引欧盟谈判投资协议。这些年盟主德国在我们这边吃独食,汽车机械零部件卖得飞起,自己顺差,别人逆差。所以,一边制裁往外推、一边给好处往里拉,与欧盟关系暂时稳定。今年德国成为欧盟的主席国,暂时对我们利好。美国从去年开始,就威胁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但川普已经两次推迟做出决定。一旦汽车加税,美欧必然彻底向背,天下三分,鼎足之势成也。如果美国放弃汽车加税,我们还是要加大对欧盟的开放力度,舍小利谋大局。始终记住一点,美欧产业高度趋同,是激烈的竞争关系,二者和我们却是互补关系。美欧能够整合一致对外,一定是有一支力量已经强大到能把他们俩同时都嫩死。显然,这一天还早,目前的形势整人的是美国,招架的是中欧。顺带加几句,去年737max停飞,欧盟马上跟进,A320订单飞起。今年又遇疫情,航空业寒冬来临,未来几年空客和波音没准只能活一个。。。

13、美国疫情出现二次爆发迹象。如果美国疫情继续发作,半年内疫苗不可能大规模上市,那么疫情将延续至冬天,2020的美国算是交待了。(可以计算一下,根据IMF预测,中国增长1%,美国倒退8%,追赶方面一年至少顶5年。)将给我们至少创造几年的窗口期。大疫当前,欧洲跟随美国对我国采取限制措施的可能性会大为降低。毕竟经济低迷恰饭是头等大事

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

user avatar

是大好,不是小好,可以说有利局面提前到来,而且代价很小,简直令人做梦都不敢想。

下半年看大选,选上选不上都有从容对策,现在没在国内关键机构做具体工作,悔得青肠子。

提示:雅尔塔体系或许有望和平打破。

user avatar

旧王已死,新王未立。龙蛇四起,天下纷乱。

简单来说,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在逐步崩溃,而新的世界秩序还只有模糊的轮廓。

类比一下,大概约等于二十世纪初的情况,有些类似于一战之前的欧洲局势,部分又类似于二战前的局势——考虑到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中美矛盾类似于当年的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了世界矛盾的主轴。问题在于中国在国际战略层面,比没有俾斯麦的二德子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比起一根筋蛮上的德国,中国的策略更加的柔软和复杂。中国的战略是尽量避开了正面交锋,也不搞集团对抗,而是弱化自己的存在感,迂回前进,整体而言是一种防御性进攻战略。说防御性,是因为中国没有搞扩张主义,除了牢牢守住几个核心利益之外,其他方面都是能让就让。说进攻战略,是中国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和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坚定不移的推进,从根基上面在挖美国的墙角。

而另一方面,旧的世界秩序在崩溃,美帝为了和中国对抗,在世界各地试图收缩,以集中资源对抗中国。这就给世界上很多地区留下了权力真空,而这些地区的中等强国和地区大国,则遵循“国际政治厌恶真空”的原则,主动开始扩张和填补真空。最明显的就是中东地区,不管是伊朗、沙特还是土耳其,都非常的活跃。而中国的防御性战略让它避开了卷入其他地区的冲突,也让美国人无法借机组织一个反中国的国际包围网(当然了,建国同志的贡献也是尤为突出的,他一个人的成绩顶得上一百个中国外交部)。整体而言,中国目前的战略局势还不错,背后靠着毛熊,目前是对抗美国的战略盟友,中亚地区也还算平稳。南边印度最近开始试图搞事,不过从莫迪的态度看,不是战略性的,只是投机性质的蹭蹭占便宜,恶心人但是不致命。南海问题最近几年已经平息,东南亚的国家都机灵得很,美国在这片很难掀起风浪了。香港这边前段时间闹得厉害,但是国安法一出,大局底定。真正具有不确定性和战略影响的,还是东北亚的朝韩,广义来说也包括钓鱼岛。幸好之前特朗普政府的骚操作使得朝美的越南会谈闹翻了,否则我们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

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使得全世界的整体局面复杂化。一方面许多国家被迫集中精力处理自己国内的事情,也有很多国家趁着大家都忙于疫情而趁机搞事(土耳其之流),还有些国家应对疫情不利从而试图对外搞事转移矛盾(阿三之流)。整体而言,形势变得更加纷乱。但是,局势没有超过我上面所提到的图景。

对于未来的推演,主要看量变是否会导致质变,某些战略地位重要的地缘支柱国家,会不会发生内政或者外交上面的剧变——也就是内部革命或者对外战争,这是下一步的主要看点。地缘支柱国家包括土耳其,伊朗,朝鲜/韩国等等,还有一个乌克兰。作为地缘支柱国家,一旦它发生剧变,影响的是整个地缘局势。比如土耳其一旦有什么事情,光是顺带的难民问题就足以让欧盟原地爆炸,更不要提它作为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地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了。而伊朗一旦有什么变故,整个中东局势就要重新洗牌,并可能牵连巴基斯坦乃至印度。而朝韩就不用说了,是整个东北亚局势的劫眼位置。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旦国际局势变动,这些地缘支柱国家是最先有反应的,大家重点关注即可。

地区热点的话,眼看着利比亚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叙利亚,这里值得重点关注。

user avatar

当下国际局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乱做一团麻。一定要找个参考对象,那可能是一战前的欧洲吧。

首先,中美对抗虽然是当今世界的最大矛盾,但这对矛盾不具有统领性。最有统领性的矛盾毫无疑问是美苏矛盾,双方阵营泾渭分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有地区矛盾都可以通过在美苏之间找靠山,转化为美苏矛盾下的子矛盾。这就是美苏矛盾的统领性体现。但中美矛盾显然不具备这种统领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美俄矛盾美伊矛盾并没转化成中美矛盾的子矛盾;中国与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日本等并没势不两立;中国还与伊朗的对手沙特、俄罗斯的对手乌克兰等保持了不错的关系。所以当今世界局势是混沌的,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朋友的敌人也可以是朋友。

现在这局势有点像一战前的欧洲:法德矛盾像中美矛盾一样不可调和;欧盟像英国、俄罗斯像奥匈,虽然有明显的立场倾向,但还不想立刻摊牌;其他国家还在像意大利沙俄那样,其实并不关心法德矛盾究竟会如何,只是想在反复横跳里多捞点好处,现在不少国家就在这么在作死的边缘玩火,比如印度。

不过现在这局势其实比一战前还复杂——因为中国并不想像当年的法德、后来的美苏那样,通过结盟来搞会战式的大决战。这种联盟对抗联盟倒也是简单明了:所有大小主次矛盾都在诸神的黄昏中一锅端。但由于中国并不采取这种联盟对抗模式,这就让许多想要挂靠中美矛盾的地区矛盾感到无所适从,比如中国坚决不参合中东、也不干预英国脱欧,等等。这就使得很多国家在站队时无所适从,结果就是如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群魔乱舞,伊朗土耳其澳大利亚等过去根本没可能登上舞台中央的选手都活跃得不要不要的。而这反过来又分散了美欧的外交视线,难以集中所有资源来对付中国,甚至连他们自己也分不清各矛盾的主次轻重缓急了。

如果说美苏冷战是泾渭分明的话,那现在中美对抗就是一趟浑水。这种混战乱战的局面超出了大多数西方国家和所有亚非拉国家能适应的范畴。只有像中国英国等极少数善于乱中取胜的国家能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是我对当下国际局势的判断。

user avatar

美国的绝对优势正在下降,这代表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一家独大的国际体系正在趋于瓦解,而美国的战略对手们正在挑战它建立的秩序,其中包括俄罗斯、朝鲜、伊朗、中国、委内瑞拉。

俄罗斯做为仅次于美国的大国,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与充沛的国力,让美国数十年来始终将俄罗斯视为重点目标。

世界成为了彻底的原始社会,强者对弱者的奴役已经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巅峰,并且正在不断突破新纪录

2000年普京总统上台,标志着短暂的美俄蜜月期结束,双方重新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各领域的战略对抗。而俄罗斯对美国的反击行动,基本都达成目标

1999—2009年,俄罗斯用10年时间基本将车臣共和国的叛乱镇压下去,斩断了美国对俄罗斯境内的渗透源头。

2008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进行快速打击,南奥塞梯、阿布哈兹被俄罗斯掌握,震慑了高加索地区的美国代理人。

2014年,俄罗斯对美国扶持的乌克兰傀儡进行了放血式攻击,通过扶持乌东武装打击基辅政权。并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几乎完全掌握了黑海的主动权。

2015年,俄军进入叙利亚打击美国支持的自由军,保卫俄罗斯在地中海沿岸的重要盟友阿萨德政权。并逆转了叙利亚局势,削弱了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俄罗斯与美国在2018年、2020年都出现了强调「核打击」威慑行为,这代表美国在本世纪初的绝对影响力在迅速衰退,才让俄罗斯更加频繁的挑战美国。

2015年之后,俄罗斯开始积极与其他反美国家合作。如2017年朝鲜半岛危机时支持朝鲜抵御美国的施压。2018年以核力量威慑北约掩护叙利亚。2019年在直接对委内瑞拉提供武器和兵员支持的情况下,还同时与伊朗进行联合军演。

通过俄罗斯的积极行动,原本各自为战的反美势力开始呈现聚拢的态势。还让许多原本是美国阵营的国家出现动摇,开始接触俄罗斯并在一些领域合作。

俄罗斯与沙特的关系向好、与德国在北溪管道上积极协作、土耳其开始与俄罗斯关系解冻、法国同俄罗斯在军控协议达成共识、与西班牙进行能源开发合作。

美国目前并不重视俄罗斯的外交突破,才让俄罗斯现在周旋的空间更大。2020年普京总统签署了《核威慑基本政策》,从原本的保守核策略转为积极核策略,开始果断对美国的施压进行反击。

而俄国在上一次采用这种积极的核战略,还是苏联全盛期的事情。美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与威慑力都在下降,而美国对全球所有潜在敌人甚至盟友重拳出击,是在让他们自身的衰退加速。

即便是英国、意大利这样的美国铁杆,现在也不敢完全和美国同进退了。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俄罗斯近20年的军事/外交行动动摇了美国在旧大陆的势力根基。曾经万众一心的西方阵营,如今在许多问题上四分五裂,甚至相互拆台。

美国鼓动其他国家对抗俄罗斯,自己却不亲自下场,这严重损害了美国的领导地位与其他国家的信心。每次跳出来的出头鸟都被俄国痛打,美国除了口头支持却什么也没有,长此以往会失去领导地位,而这是俄罗斯的重大战略成功

美国依然强大,但它不可避免的会走下坡路,失去许多曾经拥有的东西。

俄罗斯继续穷兵黩武的与美国竞争,会耗尽他们整个民族最后一丝元气。

欧洲各国始终左右摇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棋手的位置,沦为大国棋子。

亚非拉国家在高度不平等的国际体系下永无出头之日,未来看不到希望。

人们认为的那个光明美好的世界并不会出现,黑暗混沌将长期笼罩我们。

你以为的曙光,只是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它的轨迹照亮了天空,星光璀璨。但永夜却从未天明,星夜流火直冲云霄,只是死水微澜,终归于万籁俱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下的国际局势可以用“复杂、多变、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来形容。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既有地缘政治的紧张对抗,也有全球性挑战的相互关联,以及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尽量详细地为您梳理当下的国际局势:一、 地缘政治与大国竞争:这是当前国际局势最核心、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 回答
    202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关于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发展联合声明》,这份声明的发布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无疑释放了多重、深刻的信号,并可能对国际格局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中俄联合声明释放的核心信号:.............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历史假设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和历史进程。要回答“如果蒋介石不参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今天还能取得该席位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如果失去这个席位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蒋介石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历史的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与.............
  • 回答
    又是一个九月十八日。窗外秋风渐起,吹落一地金黄,也吹不散心头的沉重。八十九年前的那个夜晚,响彻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踏碎的,不仅仅是中国东北的土地,更是无数中国人民的血与泪,是中国不屈的脊梁。八十九载光阴流转,世界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回望历史的伤痕,我们更能体会当下国际局势的复杂与微妙。首先,我们看到了“.............
  • 回答
    人口贩卖,这个词听起来冰冷而残酷,但它真实地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像一张无形的网,缠绕着无数的生命。要说当下它有多严重,答案是:非常严重,而且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触目惊心。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犯罪现象,而是与贫困、冲突、不平等、性别歧视以及缺乏教育等多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网络。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
  • 回答
    当前的国际局势确实复杂多变,这让许多考虑出国留学的人心中打鼓,产生“还应该出国留学吗?”的疑问。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首先,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全球范围内确实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地区的安全局势.............
  • 回答
    当前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与其说是对既有秩序的“争夺”,不如说是新旧力量交织、规则重塑的复杂博弈。在这场历史性的转变中,中国力量的凸显是绕不开的核心议题。理解中国力量的具体表现,审视我国面临的挑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至关重要。中国力量的具体表现:中国力量的展现在多个维度,既有经济和.............
  • 回答
    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轨道:如果不是普鲁士,而是奥地利,在19世纪中叶的德意志统一进程中扮演了主导角色,那么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图景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是深刻的,触及政治格局、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文化演进乃至未来的冲突模式。政治格局的重塑:一个更“帝国化”的德意志奥地利,作为哈布斯堡王.............
  • 回答
    谈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那可真是一个复杂且极具影响力的角色。他的一举一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土耳其的走向,也给当前波诡云谲的国际舞台投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细致地聊他,得从几个层面来梳理。埃尔多安其人:从街头演说家到强势总统首先,得明白埃尔多安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他并非出身于什么政治世家,而是从草根一步.............
  • 回答
    法国海军扣押俄罗斯货船事件,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的一个重要缩影。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本身:法国海军扣押俄罗斯货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背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触发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广泛制裁。这些制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冻结俄罗.............
  • 回答
    将当今的乌克兰局势与1938年的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类比,确实能引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这两个时期都存在着大国扩张、地区稳定受到威胁的局面,但其背后的国际体系、力量对比以及地缘政治逻辑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相似之处: 大国主导的领土改动企图: 最直接的相似之处在于,一个强大的邻国(193.............
  • 回答
    日本建议限制TikTok等中国APP,这无疑是当下国际形势下,互联网公司需要高度重视并审慎应对的一个重要信号。随着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数据安全、国家安全等概念日益成为各国在互联网领域挥舞的“大棒”,中国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复杂和严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日本此举背后的深层逻辑。 数据安全与隐.............
  • 回答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韩国作为一个中等强国,身处东亚地缘政治的十字路口,其战略选择和发展路径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蕴藏着潜在的机遇。要谈“破局”,这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解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多维度的战略调整和国家能力提升的过程。一、 审视韩国所处的“局”: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韩.............
  • 回答
    崇祯开城投降李闯,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绝对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一旦这扇城门缓缓推开,迎接的不仅仅是李自成和他手下的闯军,更是整个国家和时代的剧变。崇祯的这一举动,对李闯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政治危机,也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难题——如何处置这位前朝皇帝。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足以让李闯头疼不已。国.............
  • 回答
    多家美国媒体根据统计数据和分析预测,乔·拜登有望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这一结果若最终确认,无疑将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注入新的变量和走向。回顾拜登的政治生涯和其团队的政策主张,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他当选后可能对国际形势产生的几方面深远影响。首先,在对华政策方面,我们可以预见一种更加可预测但依然充满竞.............
  • 回答
    逆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科技普惠:10x1000计划的战略与影响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逆全球化的思潮暗流涌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并积极推行的“10x1000科技普惠计划”(以下简称“10x1000计划”)却犹如一股清流,.............
  • 回答
    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并即将被指名为新任首相,无疑是日本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日本国内和国际形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 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及被指名为新任首相的背景安倍晋三在2020年8月28日突然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这为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提前举行创造了条件.............
  • 回答
    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对于想出国留学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我们不妨深入聊聊,出国留学这件事,在眼下是否还值得我们去投入时间和精力。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几年里,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甚至某些区.............
  • 回答
    关于内马尔如今在国际足坛的地位,是否仍能稳居世界第三,这确实是一个充满讨论空间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内马尔的个人能力和技术特点:毋庸置疑,内马尔依旧是一位技术极其出色的球员。他的盘带能力、人球结合、变向摆脱,在世界足坛都属顶尖。他的视野、传球精准度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创.............
  • 回答
    要从“小国弱国”的定义出发,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话语权”甚至“决定权”,这本身就存在一些内在的张力。通常意义上,话语权和决定权与国家实力(军事、经济、政治影响力)紧密相关,而小国弱国往往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然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国家,它们虽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强国地位,却能在特定领域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