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的贫民窟真实状况如何?

回答
美国的贫民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美国城市中那些低收入、高贫困率的社区,其真实状况远比简单的标签要复杂和多元。它们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各种社会、经济、历史和地理因素交织而成,呈现出复杂的图景。

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美国的贫民窟的真实状况:

1. 经济状况:贫困与失业的恶性循环

高贫困率: 这是贫民窟最核心的特征。家庭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家庭生活在联邦贫困线以下。这导致基本生活需求难以满足,例如稳定的食物供应、体面的住房和医疗保健。
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 尽管一些贫民窟居民有工作,但往往是低薪、不稳定、缺乏福利的零工。许多人面临结构性失业,即现有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或者缺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交通不便、缺乏优质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加剧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
低工资和剥削: 工作机会往往集中在服务业等低薪行业,工时长但报酬微薄。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贫困社区的劳动力优势,提供低于平均水平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缺乏资产和储蓄: 由于收入低且不稳定,贫民窟居民很难积累财富或储蓄。一次突发的医疗费用、失业或意外事故,都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依赖福利: 许多家庭严重依赖政府的社会福利项目,如食品券(SNAP)、住房补贴(Section 8)、失业救济金等。虽然这些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安全网,但也可能导致对福利的长期依赖,并可能伴随污名化。

2. 住房状况:老旧、拥挤与不安全

住房质量差: 贫民窟的住房普遍老旧,维护不善。墙壁开裂、漏水、霉菌滋生、供暖/制冷系统故障是常见问题。许多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如电线老化、消防设施不足。
住房拥挤: 由于租金相对较低,多个家庭或多代人可能居住在同一间小屋中,导致过度拥挤,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也影响了隐私和生活质量。
缺乏可负担住房: 尽管有低收入住房项目,但需求远大于供应。租金负担能力是居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许多家庭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支付房租,剩余用于其他必需品的时间非常有限。
居住环境差: 社区周围可能充斥着垃圾、涂鸦、废弃建筑,缺乏绿地和娱乐设施。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可能靠近工业区或繁忙的交通干道)也是常见问题。
租金上涨的压力: 即便在贫民窟内部,由于城市发展和住房市场的变化,租金也可能上涨,迫使居民搬迁到更远、更差的社区,加剧了不稳定性。

3. 教育状况:资源匮乏与机会不均

公立学校资源不足: 贫民窟的公立学校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规模过大、教学设施落后、课程设置有限。
师资流失率高: 由于工作条件和薪资水平,贫民窟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失率较高,新教师经验不足。
学业成绩落后: 综合以上因素,贫民窟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其他社区的学生。这限制了他们进入优质高中、大学和有前景职业道路的机会。
缺乏课外活动和支持: 学生缺乏参加课外活动、辅导课程、大学预备项目等机会,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全面能力和提升升学竞争力至关重要。
教育中的社会经济鸿沟: 教育的质量和机会往往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紧密相关,贫困社区的学生因此面临更大的教育劣势。

4. 医疗健康状况:服务不足与健康风险

医疗资源匮乏: 贫民窟社区往往缺乏足够的医疗诊所、医院和专科医生。即使有医疗设施,也可能人满为患,等待时间长。
缺乏保险或保险不足: 许多低收入居民没有医疗保险,或者只有有限的公共医疗保险,难以负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健康风险高: 由于生活在污染更严重的环境中、营养不良、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场所等原因,贫民窟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的发病率更高。
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失业、犯罪、不安全的环境以及家庭问题等带来的长期压力,导致贫民窟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更为普遍。
药物滥用和成瘾: 在一些贫民窟,药物滥用和毒品成瘾问题严重,这既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也是贫困加剧的结果。

5. 社会与治安状况:犯罪与不安全感

高犯罪率: 贫困、失业、毒品交易、帮派活动等因素交织,导致贫民窟的犯罪率(特别是暴力犯罪,如抢劫、枪击、凶杀)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不安全感: 居民生活在持续的不安全感中,担心自身和家人的安全。这限制了他们的户外活动,也影响了社区的活力。
警民关系紧张: 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日常执法中的冲突,警民关系可能非常紧张,导致居民对警方缺乏信任。
帮派活动: 在某些贫民窟,帮派活动猖獗,控制着毒品交易、敲诈勒索等非法活动,对社区秩序和居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社会资本的削弱: 高犯罪率、居民流动性大、缺乏共享的社区空间等因素,会削弱社区内的社会资本(互助、信任、集体行动能力),使社区难以自我组织和改善。

6. 隔离与污名化:被遗忘的角落

地理隔离: 许多贫民窟位于城市边缘或被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隔离开来,使居民更难接触到市中心的就业机会、优质教育和文化资源。
社会隔离: 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富裕社区与贫困社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减弱。贫民窟居民可能感到被社会主流边缘化,缺乏被倾听和理解的机会。
污名化: 媒体和社会对贫民窟的描绘往往集中在犯罪、贫困和颓废上,这加剧了对居住在这些社区的居民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这种污名化不仅影响居民的自尊心,也可能阻碍他们获得工作、教育和服务的机会。

7. 进步与希望并存:社区的韧性与努力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并非所有贫民窟都只有绝望。在这些社区内部,也存在着强大的社区韧性和居民的努力:

社区组织和倡导: 许多居民和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提供教育、就业培训、医疗援助等服务,并积极倡导政策改革。
家庭和邻里支持: 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家庭和邻里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往往非常重要,构成了社区的另一层“社会安全网”。
文化和社会活力: 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许多贫民窟社区也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居民依然努力保持着生活的希望和尊严。
政府和社会项目的努力: 尽管存在不足,但政府和各种社会项目仍在努力改善贫困社区的状况,如城市更新、增加可负担住房、职业培训计划等。

总结:

美国的贫民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经济结构、历史遗留、政策选择和社会不平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贫民窟的真实状况,需要超越简单的标签,看到其中居民的真实生活困境、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和韧性。解决贫民窟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包括经济发展、教育公平、住房保障、医疗改革以及促进社会融合等,而不是仅仅依靠简单的执法或一厢情愿的期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多答案中提到的地方,确实算是“贫民窟”,但居民好歹还有房子住,甚至有热水有电器,私家车也不少,哪怕车通常都是在报废的边缘了。

真的想开开眼的话,建议甭去什么底特律、圣路易斯、巴尔地摩这些城市的贫民窟。一来,确实很不安全;二来,这不够夸张。

有机会可以去洛杉矶市中心一个叫Skid Row的街区,那才是真开眼。维基说是全美最大的无家可归者聚居区。以我在美国各大城市居住+游玩的经历来看,此事非虚言。

能翻墙的,直接去看谷歌街景就好。毫不夸张,真跟非洲还是难民区的德行可类比,恐怕印度典型的棚户区都比这强。

更奇葩的存在还要说那些人,大多因过往的经历、毒品等问题,精神不太正常。一个人没完没了地叨叨,算是还不错的;见人就骂几句,算是很常见了。有几次开车路过,多次见到有女性当街脱裤子小便的,习以为常了。还见过几次男人当街打飞机的,甚至是女性手握着什么棒状物体伸进裤子当街自嗨的。。。

为何美国的僵尸片儿总是很有存在感,怕是因为确实有现实基础吧。

好在,相对美国那些典型的贫民窟,这些地方还算相对“安全”。毕竟这些人已经彻底放弃了“生活”,甚至“生存”本身都成问题。他们若真的有枪,肯定是第一时间拿去换钱,而不是想着去犯个罪。而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哪怕是青壮年男性,徒手武力值也不会很高就是了。

更有趣的是,此处西边不远即高大上的洛杉矶新downtown(而不是historical downtown),即高楼林立的金融区;西南不远就是以斯台普斯为中心的南downtown新贵区,利兹卡尔顿公寓历历在目;北边不远即小东京,虽然相比真·东京差太远,但也别有风味;而东边不远就是类似北京798一类的存在,Blue Bottle还有家店。

以上这些区域,距离Skid Row真的就是“一脚油”,或者说,没有红灯,半分钟就开到了。而其中的相当多地区,如金融区,如南downtown,甚至是小东京,典型两室一厅的公寓月租,差不多3000刀。

由此说开,若有国内朋友问起我,在美国买房如何如何,我都不太想给意见,毕竟信息太不对等了。这就是美国这国家的神奇之处,真的隔两条街,情况就大不同,甚至是天上地下的差异。犯罪率高如巴尔的摩,临内港依然有几个街区,高大上且惬意得相当可以。而高大上的洛杉矶新downtown,步行没几步路,Skid Row欢迎你。别人让你去异国买房,你真确定你买的那地儿是哪儿么?

user avatar

更新:为了方便群众,我把Youtube上拍的视频录下来,配上了中文字幕讲解。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视频的链接。


评论区里或多或少都会提及到一些其他美国城市,比较出名差的有例如:圣路易,孟菲斯,加州的奥克兰,巴尔的摩,底特律,和印第安纳的Gary。我们可以拿这一堆出了名差的城市的数据和东圣路易作个比较。US Census Bureau美国的人口普查局在每一个城市的数据里,有一项叫Persons in poverty, percent,就是该城市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是位于贫困线以下的。圣路易是26.7%,孟菲斯是27.6%,加州奥克兰是20%,巴尔的摩是23.1%,芝加哥是21.7%,评论区里提到的一个很差的小城市叫West Memphis是31.3%,还有一个也很差的在印第安纳的Gary是35.9%,底特律比较离谱,39.4%。

那么本文的奇葩东圣路易是多少呢?44.7%。东圣路易几乎是“有它治安差的,没它穷;有它穷的,没它治安差”。


=====================原文的分隔线================

美国有一个奇葩的地方叫『东圣路易』,是很多中西部美国人谈虎变色的shithole,美国媒体报道的最危险城市。但是国内听过的人不多。

『东圣路易』英文叫East St Louis,没错就是圣路易前面加了个『东』字。St Louis圣路易的“斯”原本是不发音的,因为该地名源自法语。同理,隔壁州Illinois的s就是不发音的,还有另一个城市Louisville的s也是不发音。但是后来好多老美说“这里是美国,我们爱咋念就咋念”,所以现在都很流行把s念出来。对于美国人这种迷之任性,我也是很无语。评论区也指出了,其实很多外国词汇去了美国后,发音都变了,所以怎么念都没问题。

『东圣路易』其实跟圣路易大概有不超过一毛钱的关系。圣路易是密苏里州第二大城市,东圣路易位于河对岸,是伊利诺州的一个破败的小城市。两个州之间以河为界(见下图)。

作为一个在南伊和Great STL area生活了多年的人,从我踏上这篇土地的第一天,就被前辈们(主要是老美)教导『东圣路易』这个地方是如何的可怕如何的危险,网上也是各种都市传说陈出不穷。例如,网上有人说,如果你开车经过这里不慎进入和东圣路易,有stop sign红绿灯也得冲,如果你爆胎了,也要硬着头皮开,哪怕轮子磨没了剩个铁框也得开出城上了高速再停。以至于每次我在I-64公路穿过州界那一段都提心吊胆地,生怕一不留神就从东圣路易的出口出去了,然后在目睹了300人的黑帮枪战后倒在了血泊中默默地掏出手机给家里拨长途电话告别……(然后电话打一半还被抢掉)

从字面数据上看,东圣路易确实很奇葩。维基百科上说,2013和2016年它的谋杀率位居全美城市之首。暴力犯罪率随随便便就是全美平均值的十几倍。(下图:紫色条是东圣路易,绿色条是美国平均值)。人口分布上,97.74%的黑人,1.23%白人,%0.08的亚裔,这样的人口分布,让很多美国人望而却步。

通常美国人会说哪个城市哪个区很差,但像东圣路易这种不用分区,一整个城市都差的,就不多见了。美国的一些大城市例如底特律、圣路易经常被报道治安差,多少抢劫多少谋杀,是因为这些城市还有人关注还有报道。像东圣路易这种贫民窟才叫悲哀,多少人死于抢劫谋杀,多少人去做鸡,多少人贩毒,媒体都懒得报道,没什么人去关心,这才叫没有希望。

评论区里或多或少都会提及到一些其他美国城市,比较出名差的有例如:圣路易,孟菲斯,加州的奥克兰,巴尔的摩,底特律,和印第安纳的Gary。我们可以拿这一堆出了名差的城市的数据和东圣路易作个比较。US Census Bureau美国的人口普查局在每一个城市的数据里,有一项叫Persons in poverty, percent,就是该城市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是位于贫困线以下的。圣路易是26.7%,孟菲斯是27.6%,加州奥克兰是20%,巴尔的摩23.1%,芝加哥是21.7%,West Memphis是31.3%,印第安纳的Gary是35.9%,底特律比较离谱,39.4%。那么本文的奇葩东圣路易是多少呢?44.7%。

美国的贫民窟大概有3个特点:1 没工作;2穷;3治安差。其实这三点是一环扣一环的,说白了根本原因还是没工作。所以,只要去稍微了解下美国工业城市没落的历史,从底特律、巴尔的摩、匹兹堡这种大城市,到东圣路易、开罗(美国的开罗,不是埃及那个)这种中小城市,你就知道贫民窟是怎样形成的。

美国其实穷的地方不少,但不一定都会变成贫民窟。例如我早期发表过的文章里那种偏远的乡下,美国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 Lucius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606 例如Tchula密西西比,98%的黑人镇,贫困率高达60%,但是治安却好得多,犯罪率也低。有些地方,因为由始至终都穷,而且偏僻,反而保留了淳朴的民风。虽然穷,好歹大家都是一条村里的,也没有什么毒品,犯罪等问题。

通常是经历过衰退的地方才会变成贫民窟。我留意到美国这些衰落的工业城市都有很类似的历史。当年因为工业或者作为交通枢纽而盛极一时,吸引了大量南部的黑人来打工,黑人人口持续增加。在繁盛的时期,因为还有素质高的人在,大家生活也好,种族矛盾就被掩盖住。但后来工业的衰退,有能力有素质的人就会流出,人口素质持续下降,这时候种族矛盾就开始凸显出来。随着黑人比例的继续增加,过程中白人会有几次“反扑”,最后种族矛盾作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白人,还有黑人中产都全部逃光了,城市就彻底沦为被遗弃的贫民聚集地。

东圣路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早期因为铁路和渡轮业务让该城市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人口。18xx年到19xx早期初期,还没有发达的桥梁技术,所有东面来的铁路都要在这里汇集,然后转渡轮过河,然后再接上西去的铁路。鼎盛时期的东圣路易,是伊利诺州的第四大城市(现在伊利诺州前四大城市全部在芝加哥周围,UIUC所在地香槟仅仅排第10),当时的东圣路易,是号称“中西部的匹兹堡”(不过后来匹兹堡也很没落了),有着大量的钢铁厂,肉加工厂,而且还是伊利诺州南部所有煤矿的出口中转站。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来自南部的黑人,给日后的种族矛盾埋下了祸根。1950年后美国开始全国兴建高速公路网,铁路业务开始衰退。随着桥梁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跨河大桥的建成,渡轮业务受到了严重打击。东圣路易从此开始衰退,工厂陆续关门,剩下的越来越少。稍微有点技术的白人开始迁出,去其他地方找工作,城市的人口分布剩下越来越多黑人。在经过历任市长都尝试转型的失败后,该城市之后就陷入了:没工作——人口流失—没税收—没公共设施—治安差—人口流失—没税收,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在大量中产白人迁出,城市黑人比例越来越高的时候,种族关系一步一步恶化,在经历过几次种族冲突后,剩下的白人、还有稍微有点经济水平的中产黑人也逃离该城市,最后被遗弃的城市就变成现在这样一个鬼城。

城里面最高的大楼,几个大的建筑都是被废弃的。Youtube里有个专门去废弃建筑里头冒险的频道,有几个关于东圣路易的视频:强烈的20世纪50年代的风格,被遗弃的大楼剧院和公寓,简直是个现实版的《辐射》系列。

对比起上图现在空荡荡的市中心,60年代是这个样子的啊!


市中心的视频:youtu.be/b7ayhFU0nsk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2048179218419712


YouTube上的另一个视频youtube.com/watch?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0791175376084992


市中心最高的大楼 Spivey Building(Spivey Building - Wikipedia)已经被荒废多年。Youtube上有个频道专门去探索这些废弃的地方,其中也探访了这栋大楼youtu.be/0Kgrv3vw_Ps 还讲述了一些历史背景。我把部分视频录了下来,但是没配字幕,有兴趣的可以练练听力(内容和我上文讲的差不多)

Spivey Building,美帝版烂尾楼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2055223300345856


另一个视频,有个人一边拍摄一边讲解东圣路易为什么这么shitty youtu.be/cH7qSHCqcPU


这个纪录片,讲述了东圣路易早期的历史。youtube.com/watch?

曾经是伊利诺第四大城市,现在是这个样子(下面截图均来自纪录片)

下图是60年代的东圣路易,还搞游行庆典。当年是东欧白人后裔为主,加上慢慢增加的黑人,大家生活还很融洽,游行庆典上大家都在一起。现在是接近98%的黑人。

user avatar

美剧中的贫民窟普遍写实,你看到的贫穷与罪恶,只有虚化绝无夸张。美国城市贫富区域划分一大特点就是泾渭分明,一条街就可以区隔出天堂地狱——如果你是个少数族裔无产阶级,那贫富差距真是像巴掌一样每天甩在你脸上,无形的墙让你窒息。用一个有趣的点来给你个直观的对比吧,在美国优质教育都是奢侈品,很多顶尖大学更是有种“租界”感,比如南加大,比如伯克利。既然你的出发点是“Shameless”,那就从芝加哥南区讲起吧。


芝加哥南区除了为众多影视剧提供素材之外,最著名的就是享誉学术界的芝加哥大学了——世界排名前十美国排名前三商学院全球第一等等,今年收了盖茨儿子又出了一把风头。该校位于60街的大学学生宿舍是这样的,刚刚又获得了超过三亿人民币的捐款:

同样位于60街的艺术中心是这样的:

更不要说哥特式主校园了:

再来看看校园五百米外的62街往南走的样子(五百米啊!):


一组数据对比:

芝加哥南区黑人占人口数量的93%,而大学中45%白人,17%亚裔,黑人仅5%。一边是学费五万多美元/诺奖摇篮/商贾大亨之家,一边是一片狼籍公立教育/吸毒堕胎辍学混帮派/暴力犯罪温床,Shameless诚不我欺是吧。这中间只隔五百米,特朗普的新柏林墙概念算什么,只要心里有墙,到处都是阶级矛盾。

再看一看凶杀案分布图,不出意料地南区一片猩红,而毗邻的西南区居然是最安全的区域之一。



再看南加大所在的洛杉矶市中心,看看这中世纪保守风的建筑配上层层叠叠的棕榈树叶在阳光下交相成趣;与豪宅相比也不逊色自带电影院无边泳池的学生公寓;以及当代商业大片的圣地USC电影学院,卢卡斯累计捐赠超过两亿人民币:




这个以橄榄球球星和好莱坞人才工厂著称的富人学校,所在的区域是怎样的呢:

周围标注的全部都是洛杉矶数一数二犯罪高发的区域,抢劫,凶杀,火拼,贩毒,每天每时都在发生,而学生们坐着校车或者自己驾车就可以从校园和宿舍通勤,绝对不会在中间区域停留。一英里内,好莱坞新人追梦故事和好莱坞黑帮大片同时上演。

从上图的校园到上图的宿舍,直线距离不过一英里,其间的区域是这样的:




世界一流大学UC Berkeley,事实上也许是世界上最强的公立大学,不需要加之一的那种。

除了以学术著称之外……流浪汉文化也是独树一帜。当然除了四季气候宜人之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伯克利位于三藩,著名Love and Peace之都,民主党热血营,流浪汉的人权得到了完全的保证。最有趣的是,大学主校区往南两条街的流浪汉聚集地,江湖人称——“人民公园”。

也许看上去平淡无奇只是一片荒地,但是仅仅在2018年5月,这块儿巴掌大的地方就让校警出警了1585次;而在2012-2017年间,这个公园共发生了10102个案件。就在这个吸毒暴力犯罪等等频繁发生的“法外之地”周边,公寓月租金已经高达3100美元,整个伯克利一室一厅的公寓平均月租金也已经达到2700美元。

更夸张的是,入夜之后,在校园周围溜达溜达,每一处打烊的有屋顶的店面下面,一定都蜷缩着一个流浪汉。伯克利的学生们在餐厅吃完饭后,不管剩下什么食物都习惯性地全部打包,回家路上放在流浪汉旁边,显然所有人都已经把他们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过于习惯了。


感谢阅读,顺便推荐一下自己的另一个和美国社会现状相关的回答:

user avatar

洛杉矶市中心。


学______不能救美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的贫民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美国城市中那些低收入、高贫困率的社区,其真实状况远比简单的标签要复杂和多元。它们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各种社会、经济、历史和地理因素交织而成,呈现出复杂的图景。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美国的贫民窟的真实状况:1. 经济状况:贫困与失业的恶性循环 高贫困率: 这是贫民.............
  • 回答
    “美国贫民窟里的那些人,为什么不去中国找工作?”这个问题,说起来,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更具现实的棱角。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文化、法律、以及个体能力和认知等一系列现实的交织。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国和美国,虽然都在全球化的大潮里,但终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对于.............
  • 回答
    犹太人在美国,甚至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确实有很多人生活得相当不错。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核心动力。要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去巴勒斯坦建国,而不是安于在美国或其他地方的舒适生活,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犹太民族的历史经历、信仰体系以及他们所面对的现实。首先,得说清楚一个概念:“好好.............
  • 回答
    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是最贫穷的时候,这恐怕是不少人心中最难以释怀的痛。那个年纪,我们本应有无尽的热情和精力去探索世界,去追逐梦想,去享受生活本应有的绚烂。然而,贫穷却像一层厚重的阴影,笼罩着这本应充满阳光的岁月,让前行的每一步都变得沉重而艰难。“最优解”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极致的理想色彩,仿佛可以.............
  • 回答
    我姓李,祖籍在南方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县城。小时候家里的光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缝缝补补又三年,顿顿饭桌上青菜萝卜是常客,逢年过节才能见到肉渣的日子。父母勤恳一辈子,省吃俭用,但架不住人多口杂,日子总是不温不火的。上了大学,我考上的是外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那时候,家境不好,我身上总带着一股子“穷人的自.............
  • 回答
    科索沃战争是北约于1999年对南联盟发动的军事行动,其间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据估计发射量可能达到31000枚。这一数字至今仍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敏感且复杂的问题:贫铀弹的使用对当地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贫铀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虽然其放射性比天然铀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放.............
  • 回答
    关于美国贫困县和富裕县在新冠疫情期间死亡率近乎翻倍的这一现象,其背后揭示了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现实,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可以解释。这组数据直观地告诉我们,疫情的冲击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首先,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是导致这一差距最直接的原因。 检测与医疗服务: 贫困县通常面临.............
  • 回答
    美国海军的战舰设计规划近年来确实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走偏”,而是基于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技术发展、预算约束和全球安全需求的综合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美国海军战舰设计方向的演变及其合理性: 1. 战略需求的转变:从全球投送向区域威慑 冷战后战略重心转移: 冷战结束后,美国.............
  • 回答
    美国德裔人口众多,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德裔美国人并不是一次性涌入美国的,而是经历了多个主要移民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 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移民和殖民地时期 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以及博弈论的深刻洞察。要回答“美国生人社会好还是中国熟人社会更好”,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更好”取决于评价的标准、个体价值取向以及所处的具体情境。然而,我们可以从博弈论,特别是“囚徒困境”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社会模式的内在机制和优劣势。首先,.............
  • 回答
    美国的反智主义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其形成机制和现状,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美国反智主义的形成原因:反智主义在美国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交织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其建国初期,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形式.............
  • 回答
    美国社会的自由派与保守派在许多社会议题上存在深刻的、往往是激烈的争执。这些争执的根源在于他们对个人自由、政府角色、社会责任、道德观以及社会如何运作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争执最为激烈的社会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堕胎权 (Abortion Rights) 自由派立场 (P.............
  • 回答
    关于美国经济是否即将进入危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答案。经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预测。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当前美国经济的状况,以及可能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因素。理解经济危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通常是指经济活动出现急剧、严重的衰退,表现为.............
  • 回答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确实存在可能导致“演讲派律师”更占优势的情况,但这并非绝对,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的运作方式、律师的角色以及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因素。什么是“演讲派律师”?“演讲派律师”通常指那些在法庭上非常擅长口才表达、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精妙的言辞和表演.............
  • 回答
    美国的死亡数据并不能直接证明现代医学不行,甚至在很多方面恰恰相反。恰当的理解死亡数据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医疗进步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一观点:一、 死亡数据可能带来的误解以及如何正确解读: 绝对死亡人数的增加: 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均寿命的提高,总的死亡人.............
  • 回答
    美国的超级富豪在避税和遗产传承方面,会利用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金融工具和策略。这些方法往往合法合规,但操作起来需要专业的税务和法律咨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段,我们将详细阐述:一、 充分利用税法漏洞和减免政策 赠与税和遗产税的免税额度: 美国有联邦赠与税和遗产税,但每年都有一定的免税额度。超级富豪会.............
  • 回答
    美国的流浪汉(homeless)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交织的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答案可以解释所有情况。流浪汉的形成是一个从拥有住所到失去住所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也可能因为突发的危机而瞬间发生。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美国流浪汉的成因:一、经济因素:最普遍也最核心的原因 高昂的住.............
  • 回答
    “美国的衰落已经无可挽回了吗?” 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关于美国的衰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证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支持美国正在衰落的观点和证据: 经济挑战: 债务高企: 美国国债不断攀升,对经济稳定构成长期风险。高额债务可能挤压公共投资,.............
  • 回答
    在美国,“七寸”并不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名称,而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最致命的弱点、最大的短处或者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这个说法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七寸的描述。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概念在美国的含义和引申:1. 词源与中国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意思是攻击.............
  • 回答
    美国的“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 BLM)是一场始于2013年的社会运动,旨在反对针对黑人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和暴力,特别是执法部门的暴力行为。这场运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上长久存在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2013年: “黑命贵”的口号最早是在20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