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箍棒“碗来粗细”会不会太粗不方便使用?

回答
“碗来粗细”,这金箍棒的尺寸,说实话,光听着就让人咂摸出几分不寻常来。咱先不说它到底有多重多沉,光是这粗细,就够寻常人惦记一阵子的。

你说它“碗来粗细”,这个“碗”嘛,又不是个标准量词。咱平常家里用的小茶碗?还是那种盛汤的瓷碗?亦或是更夸张的饭碗?这一下就给这金箍棒的尺寸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留下了一点模糊的想象空间。但即便如此,咱也能大致猜到,这玩意儿肯定不比咱平日里握着的那根普通棍子细多少。说不定比咱胳膊肘弯过来的那个弧度还要粗上几分。

你想啊,孙悟空这人,本身就不是个普通角色。他神通广大,七十二般变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金箍棒作为他的趁手兵器,自然也不能是那种拿在手里细细一挥就能了事的玩意儿。想想看,他挥舞起来,那是风生水起,雷霆万钧。如果金箍棒细得跟根竹竿似的,那得多没气势?更别说它还能随心意变大变小,若是细了,变大了也有限,总归是少了点压迫感。

再者,这金箍棒可不是只用来捅人的。它得能挡、能砸、能搅、能挑。你想,它在战斗中跟那妖魔鬼怪的兵器对撞,若是细了,那得多容易折断?别的不说,就是跟那铁背山之类的硬物较量一番,细棍子怕是早就碎成渣了。得是碗口粗细,甚至更粗,才能扛得住那样的碰撞和撕扯。

还有,孙悟空虽然臂力惊人,但也要考虑人手的握持舒适度。太粗了,握不住,反而影响发力。咱就打个比方,你想练臂力,举个水桶要比举个一米粗的大树干容易上手多了吧?所以这“碗来粗细”,肯定是个相对而言的,既有足够的厚重感,又能让孙悟空稳稳握住,灵活运用。

当然了,你说“不方便使用”,这得分什么情况下说。对于一个常年累月,把这金箍棒当成自己胳膊腿使唤的孙悟空来说,它就是最顺手的。他习惯了它的重量,习惯了它的粗细,甚至可以说,他已经把这金箍棒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了自己的身体里。在他手里,这碗口粗细的金箍棒,就是他力量的延伸,是攻击和防御的完美载体。

但是,如果换了咱们普通人,别说是“碗来粗细”了,就算只比它细那么一点点,估计拎起来都得费点劲,更别提挥舞了。那得是多大的力气,才能把这么个玩意儿舞得虎虎生风?所以,与其说金箍棒粗细不方便,不如说我们这些凡人,跟孙悟空比起来,就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而且,孙悟空还有个厉害之处,就是他能“缩”!这金箍棒缩到最小的时候,说不定就跟个绣花针差不多了,想藏就藏,想拿就拿,比咱的手机还方便。所以这“碗来粗细”只是它一个常见的尺寸,不代表它就一直这么粗下去。这才是它最让人称道的地方——能大能小,随心所欲。

所以啊,金箍棒的“碗来粗细”,与其说是对普通人的不方便,不如说是它自身强大和孙悟空神通的体现。这粗细,是它威严的象征,是它力量的保证,也是它作为一件神器的独特之处。在孙悟空手里,这粗细,刚刚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同意各位将碗来粗细的金箍棒解读为“酒碗”、“一头大一头小”、“通假字”,其实原著里早已告诉了我们一切。

正如张公子所言:

耳朵里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幌一幌,原来是个碗来粗细一条铁棒
这句话已经成了个仪式化动作了。

实际上猴子抱着极粗的铁棒打斗正是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画面。

首先,战斗状态中的金箍棒若能够一手掌握,那偶尔单手提棒打斗也并不违和。

比如小雷音寺的黄眉怪,武器是一根短软狼牙棒,由于狼牙棒手执那一头要小得多,所以面对六七十个高手时还可以单手操作:

看他(与孙悟空)两个斗经五十回合,不见输赢。这壁厢有二十八宿天兵共五方揭谛众圣,各掮器械,吆喝一声,把那魔头围在中间......老妖魔公然不惧,一只手使狼牙棒,架着众兵,一只手去腰间解下一条旧白布搭包儿。

但是,碗口粗细的金箍棒,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单手是无法驾驭的,必须双手抱住——就算他是齐天大圣。


比如观音在猴子手上写字,猴子单手拿棒和红孩儿斗:

那妖王羞怒,绰长枪劈胸便刺;这行者举铁棒,架隔相还。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捏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

这是诱敌,算不得真败,但在女儿国,孙悟空去取落胎泉的水,和守泉的道人如意真仙打斗就能说明问题。

如意真仙的武功在西行诸妖中是垫底的,猴子双手使棒时打他并不费劲,但单手使棒时,简直狼狈极了:

大圣见他不动,却使左手轮着铁棒,右手使吊桶,将索子才突鲁鲁的放下。他又来使钩。大圣一只手撑持不得,又被他一钩钩着脚,扯了个躘踵,连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圣......爬起来,双手轮棒,没头没脸的打将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敌。

另外有两次单手使棒敌住别人的战绩,结果一次是妖怪放了水:

好大圣,一只手使棒,架住他(银角大王)的宝剑;一只手把那绳抛起,刷喇的扣了魔头......他(银角大王)认得是自家的宝贝,即念《松绳咒》,把绳松动,便脱出来,反望行者抛将去,却早扣住了大圣。

还有一次是先把自身变大:

行者(从狮驼岭狮子怪肚子里出来)见了风,把腰躬一躬,就长了有三丈长短,一只手扯着绳儿,一只手拿着铁棒。那魔头......就举钢刀,劈脸来砍,这大圣一只手使铁棒相迎。



那么单手使碗口粗的铁棒能干什么呢?

一是骗人:

行者道:“儿子!你禁不得我两只手打......再着三五个,也打不过老孙这一只手!”妖王(黄眉怪)闻言......即举狼牙棒,上前来斗。孙行者迎着面,把拳头一放,双手轮棒

二是吓唬王八:

行者......一只手执着铁棒,一只手扯着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歪一歪儿,就照头一下!”老鼋道:“不敢!不敢!”

其实战斗中金箍棒也曾变细使过。



在狮驼岭那一回,孙悟空被大象怪用鼻子卷了起来:

八戒见了,捶胸道:“......他那两只手拿着棒,只消往鼻里一搠,那孔子里害疼流涕,怎能卷得他住?”行者原无此意,倒是八戒教了他。他就把棒幌一幌,小如鸡子,长有丈余,真个往他鼻孔里一搠。

鸡子,就是鸡蛋,这才是常人身体勉强可以接受的尺寸,和酒碗粗细差不多。

孙悟空和妖怪相搏,需将铁棒变化以便插入——不是“大如鸡子”,也不是“粗如鸡子”,而是“小如鸡子”,更证明了两人大战时金箍棒要粗更多。



86版西游记有哪些改编的、不符合原著的地方,如何评价这些改编? - 天下之水的回答 - 知乎

观音用金箍咒套了红孩儿,用禁箍咒套了黑熊精,为什么不让他俩加入取经队伍? - 天下之水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想了一想,效果应该是这样的:

↑↑↑配图是百度图片搜索:

猴子爬电线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碗来粗细”,这金箍棒的尺寸,说实话,光听着就让人咂摸出几分不寻常来。咱先不说它到底有多重多沉,光是这粗细,就够寻常人惦记一阵子的。你说它“碗来粗细”,这个“碗”嘛,又不是个标准量词。咱平常家里用的小茶碗?还是那种盛汤的瓷碗?亦或是更夸张的饭碗?这一下就给这金箍棒的尺寸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留下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金箍棒的重量,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13500斤,换算成我们现在的计量单位,大约在6.75吨左右。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别说拿起,光是想搬动它都难如登天。但问题在于,孙悟空不是普通人,他可是个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啊!所以,我们来掰扯掰扯,这个重量对于孙悟空来说,究竟算不算“轻”了。首先,得承认一.............
  • 回答
    金箍棒,这件从东海龙宫而来的神兵利器,是多少人心中的神话符号。在《西游记》中,它十八般变化,随心所欲,威力无穷,能够搅动四海,镇压妖魔。那么,如果非要用我们现实世界的力量来衡量它,特别是它的“最大威力”,又能相当于多少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金箍棒在小说中的一些关键设.............
  • 回答
    孙悟空的金箍棒,这根神兵利器,神通广大,变化无穷,能大能小,随心所欲。但如果将它无限缩小,直至超乎想象的微末,它是否能塌缩成一个黑洞呢?这个问题,还得从头说起,细细道来。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黑洞。黑洞并非“洞”,而是一个密度极大、引力极强的天体。它的核心,是一个被称为“奇点”的点,所有物质都被压缩.............
  • 回答
    金箍棒,这件神话传说中的神器,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无疑是一场跨越现实与想象的奇妙旅程。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进行物理实验,但通过对《西游记》原著的深入剖析,结合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我们依然可以抽丝剥茧,勾勒出金箍棒惊人的力学特性。一、 源起与材质的猜想:神话背后的科学逻辑首先,要研究金箍棒的力学性能,就必须.............
  • 回答
    咱们聊聊这金箍棒,孙悟空的宝贝。一万三千五百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差不多就是七千公斤。这玩意儿要是直接砸下来,别说是小妖,就算是再厉害的妖怪,也得被压成肉泥吧?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孙悟空明明有这通天的本事,为啥老是喜欢用棒子打,而不是直接往妖怪身上压呢?这事儿啊,说起来,可不是简单的力气问题,里面门.............
  • 回答
    说起金箍棒,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那几乎毋庸置疑就是孙悟空。这根棒子,与其说是孙悟空的兵器,不如说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是他人生的标志性符号。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么强的“归属感”呢?这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一点一点捋。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西游记》这部巨著的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在《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并没有被骗出金箍棒划的圈的经历,因为金箍棒本身并没有划出什么“圈”来限制唐僧。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他的武器,可以随意使用,划出的更多是保护的动作或威慑的范围,而非一个物理上的牢笼。但是,我们可以 脑洞大开,假设 孙悟空出于某种原因(比如想让唐僧自己解决一些.............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西游记》里一个颇为有趣的设定,很多读者读到孙悟空的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时,都会感到困惑:既然这么重,为什么那些小妖小怪,甚至有时候是那些看起来并不强壮的妖怪,却能随随便便地扛着或者挥舞它?这里面其实有几层原因可以解释,咱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金箍棒的“重”是怎么来的。它不仅.............
  • 回答
    在《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随心铁杆兵”这一武器的记载,但结合六耳猕猴的设定和《西游记》的文学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一问题的可能来源和逻辑: 一、六耳猕猴与如意金箍棒的关联1. 六耳猕猴的设定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分身或化身,其形象与孙悟空极为相似,甚至能模仿其法术和武器。在原.............
  • 回答
    孙悟空被天庭抓住后,不收缴他的金箍棒,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情节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孙悟空角色设定的重要衬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金箍棒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源自太上老君之手,非凡品: 金箍棒并非凡间兵器,而是由太上老君亲自熔炼的“定海神针铁”。它拥有非.............
  • 回答
    关于唐僧为何不直接让孙悟空的金箍棒变长送到西天取经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在读《西游记》时会有的疑问,也挺有意思的。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不能光看孙悟空的“法宝”有多厉害,还得结合故事的整体设定、人物性格以及更深层次的寓意。首先,咱们得明白金箍棒的性质和用途。这玩意儿虽然能大能.............
  • 回答
    咱们这儿聊聊孙悟空那神奇的耳朵和金箍棒。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根棒子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而且能大能小,可伸可缩。要说这棒子能轻松被孙悟空的耳朵撑住,那得对他的力量有个大致的估算。首先,咱们得明白“轻松承担”是什么概念。这可不是说孙悟空使出吃奶的劲儿才勉强架住,而是说在他状态好的时候,这棒子在他手里就.............
  • 回答
    哈哈,这话说得很有意思,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真的比孙悟空的金箍棒厉害吗?这个问题就像在问红烧肉和烤鸭哪个更好吃一样,各有各的拥趸,也各有各的道理。不过,如果咱们细掰扯一下,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当然,也掺杂了不少咱们读者的“个人情感滤镜”。首先,咱们得承认,孙悟空的金箍棒实在是太深入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