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那么重,为什么妖精能轻而易举的拿起来?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西游记》里一个颇为有趣的设定,很多读者读到孙悟空的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时,都会感到困惑:既然这么重,为什么那些小妖小怪,甚至有时候是那些看起来并不强壮的妖怪,却能随随便便地扛着或者挥舞它?这里面其实有几层原因可以解释,咱们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得明白金箍棒的“重”是怎么来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重量,更是一种神性、灵性的体现。这根棒子原本是太上老君炼制、如意观音点定、东海龙王奉旨掌管的宝贝,后来才被孙悟空从龙宫中“借”来。它的重量是它力量和威严的一部分,也与它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化大小粗细紧密相连。简单说,它“重”有它“重”的道理,但这种重,并非是它固定不变的物理属性。

那么,为什么很多妖怪能拿起来呢?这里有几个主要的原因:

1. 妖怪并非都是凡俗之辈,他们本身也可能拥有非凡的力量或法宝加持。

《西游记》里的妖怪,很多都不是简单的山精野怪,他们往往是在天地间吸收日月精华、吞食生灵血肉、甚至是在某个时期受到过高人指点或拥有过某种奇遇。有些妖怪本身就力大无穷,例如牛魔王,他的本体是牛,力气就比一般的凡人要大得多,更别说他还有芭蕉扇这样的神兵利器。所以,当孙悟空不在身边,或者金箍棒被强行夺走时,一些强大的妖怪凭借自身力量,也并非完全不能驾驭。

更常见的情况是,妖怪会借助其他法宝或阵法来限制金箍棒的力量。比如,他们可能会用某种锁链、绳索,或者特制的盒子来捆绑、镇压金箍棒,使其无法恢复原本的尺寸和重量。想象一下,如果金箍棒被一堆坚不可摧的神铁锁链缠绕住,或者被封印在某种特殊的容器里,那么即便是凡人,在力量被极度分散的情况下,也可能暂时挪动一下。

2. 金箍棒并非总是处于“一万三千五百斤”的最重状态。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金箍棒之所以重,是因为它在孙悟空手里的时候,它的重量是根据孙悟空的意念和使用需求来调整的。它最大的重量是给敌人致命一击的时候,但如果只是需要它作为日常的拐杖,或者用来作为工具(比如在某个地方打个洞),它也许会缩小、变轻,以方便携带。

而妖怪之所以能够“轻易”拿起来,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夺取金箍棒的时候,孙悟空并没有完全激发它的力量,或者说,妖怪通过某种手段暂时“封印”或“压制”了它的重量。

打个比方,金箍棒就像一把可以调节重量的哑铃。在你举起最重的那一档时,它确实沉重无比,需要全力以赴。但如果你调到了最轻的那一档,或者干脆就是空心的时候,搬动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

小说中,有时描述妖怪搬动金箍棒,可能会是在它被佛祖或观音菩萨的法力压制之后,或者是在它被其他神仙用特殊手段控制之后。这个时候,金箍棒的重量可能就已经不是它巅峰的状态了。

3. 叙事需要和戏剧冲突的安排。

《西游记》毕竟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安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和制造戏剧性。如果妖怪真的无法触碰金箍棒,那孙悟空的许多遭遇,比如被妖怪偷袭得手、金箍棒被夺走等情节,就很难展开了。

作者吴承恩在创作的时候,会根据故事的需要来调整角色的能力和宝物的属性。有时候,为了表现某个妖怪的狡猾、强大,或者为了突出孙悟空的落难,就会设置一些“情节性”的便利,让妖怪能够短暂地控制住金箍棒。这种“轻易”拿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文学上的简化,而非严格的物理遵循。

想想看,如果每次妖怪拿到金箍棒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还得请来天兵天将才能搬动,那《西游记》的节奏就会慢很多,也会失去很多有趣的桥段。作者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被妖怪暂时掌控的“道具”,而不是一个完全无法被对手接触的“固定物件”。

4. 妖怪的“拿”和孙悟空的“用”是不同的概念。

妖怪能“拿起来”,可能仅仅是指他们能够将金箍棒从地上搬起来,或者扛在肩上,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像孙悟空那样挥舞自如、变化万千。孙悟空使用金箍棒,是凭借他自身的法力、精湛的武艺以及与金箍棒之间的默契联系,能够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妖怪即使拿起来,也可能只是把它当成一根很重的棍子,最多胡乱挥舞一下,根本发挥不出它的真正威力。

所以,当小说中出现妖怪能“拿”起金箍棒的描写时,我们不妨理解为:

这个妖怪本身就非同小可,具备一定的力量。
金箍棒当时可能被某种力量压制,重量并非巅峰状态。
这是小说为了叙事方便而做出的必要设定。
妖怪能够“拿”起来,和孙悟空能够“用”起来,是两个层面的概念,后者远比前者复杂和强大。

总而言之,金箍棒的重量并非总是恒定不变的物理重量,而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态属性。妖怪能够“轻易”拿起来,是在特定的情节和设定下发生的,它更多地是为了推进故事发展,而不是对物理定律的严格遵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肉体本就相当强大而又修炼有成的妖精来说,一万多斤的东西真的不算什么。如果连一万多斤的棒子都拿不起来,它还算真正的妖精吗?妖精可是非人的存在。只不过,要轻松的舞动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就不是一般妖精所能做到的了,非大妖不能为!

而且,金箍棒既然号为“如意”,能随意变大变小,那么其重量也应该是可重可轻的!无法想象:金箍棒变为绣花针和擎天巨柱时,重量还是一样的!当它变为绣花针时,其重量可以忽略不计,否则孙悟空的耳朵放一根一万多斤重的绣花针,该有多难受!而这也是灭法国的凡人强盗,能把装着师徒四人的柜子轻轻松松抬走的原因。

同理,当孙悟空施展“法天相地”的法术时,金箍棒也变为擎天柱,这时候的金箍棒,绝对不止一万三千五百斤。

特别是当金箍棒变成“上抵三十三天,下抵十八层地狱”这样的撑天巨柱时,其重量简直不可估量!如果这样的金箍棒还是只有一万三千五百斤,那除非它是鱼泡充气棒。即使最轻的塑料棒子,当它变得这样巨大时,重量也不止一万三千五百斤噻!重量跟体积、密度成正比,这是常识!神话世界也不应该改变这样的常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西游记》里一个颇为有趣的设定,很多读者读到孙悟空的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时,都会感到困惑:既然这么重,为什么那些小妖小怪,甚至有时候是那些看起来并不强壮的妖怪,却能随随便便地扛着或者挥舞它?这里面其实有几层原因可以解释,咱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金箍棒的“重”是怎么来的。它不仅.............
  • 回答
    如果齐天大圣孙悟空真的踏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人类能不能把他抓住?这个问题,就像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一样,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咱们得从孙悟空本身的能力和现代人类的手段两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说说孙悟空。这老孙可是个自带“硬核BUFF”的存在。 七十二变: 这不仅仅是变成小虫子或者花草那么简单.............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是有意思,也正道出了《西游记》里不少读者心中的困惑。孙悟空那可是齐天大圣,搅得天翻地覆,连玉帝的老本都快被他掀翻了,可后来怎么碰上一些小小的妖怪,反而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呢?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得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孙悟空刚出世的时候,那是个什么状态?他本是天地.............
  • 回答
    要说孙悟空到了《七龙珠》的世界,他的战斗力嘛,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这涉及到两部作品截然不同的力量体系和成长逻辑。我个人觉得,如果真把齐天大圣搬到龙珠宇宙,那场面可就热闹大了。咱们先捋一捋孙悟空在《西游记》里的“战绩”。他能上天入地,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这是速度上的极致。他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西游记》中天庭秩序、神仙权力以及孙悟空这个“变数”之间的微妙关系。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龙王和风婆、雷公、电母在天庭的定位和职能。龙王:天庭的臣属,水系的管理者四海龙王,虽然贵为一方之主,执掌风雨雷电,在凡间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威严,但在天庭的层级里,他们是玉帝的臣.............
  • 回答
    这桩事儿,要细究起来,得把《西游记》里关于悟空和龙王那点儿事儿捋得清清楚楚。为啥在凤仙郡,他得跑腿去求旨意,而在别的地方,龙王们就跟他的“老部下”似的,言听计从呢?这事儿,说白了,是规矩和时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咱先说凤仙郡这档子事儿。这事儿,说起来也挺逗的,起因是凤仙郡的郡侯不孝顺,得罪了天上的神仙。.............
  • 回答
    话说那美猴王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何等威风!就连玉皇大帝都要避其锋芒。然而,这泼天大祸,最终却由如来佛祖亲自出马,将他压在了五行山下,这一压便是五百年。当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开符咒,救出悟空时,这猴子经历了五百年的磨砺,从最初的怒火万丈,到后来的心灰意冷,再到如今重获自由的激动.............
  • 回答
    在《西游记》这部宏伟的神魔小说中,菩提老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是他不存在于历史的真实世界中,但他是《西游记》世界观中一个至关重要且真实存在的人物。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析这个问题:1. 小说设定的真实性: 作为小说人物,他必然是作者吴承恩构思出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人物和事件.............
  • 回答
    在《西游记》中,龙族确实并没有像许多其他妖怪那样展现出惊人的法力或神通。但说它们“一点本事都没有”,可能有些过于绝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龙在《西游记》中的设定和表现,以及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一、龙在《西游记》中的实际“本事”:虽然不是战斗力爆表的角色,但龙族在《西游记》中还是承担着.............
  • 回答
    在《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又称唐三藏、玄奘)的形象与我们通常从电视剧、动画片中看到的略有不同,他是一个更加复杂、有血有肉的人物。以下是他在原著中的详细形象描述:一、出身与外貌: 出身高贵,却又坎坷: 唐僧(陈玄奘)的出身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是丞相之子,幼年时就被奸人所害,母亲也因受辱而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看《西游记》,都觉得孙悟空那么厉害,唐僧又是个领导者,怎么还要带上猪八戒和沙僧呢?这事儿啊,里面门道可多了,不能光看表面。首先,咱们得明白,取经这事儿,不是小打小闹,也不是简单的跑个腿儿。这是如来佛祖亲自策划,观音菩萨具体执行的重大项目,关系到佛法东传,影响深远。这种级别的.............
  • 回答
    赵丽颖在《西游记女儿国》中饰演的女儿国国王,可以说是这部电影中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古装大银幕作品之一。要评价她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聊聊。首先,从外形和气质上来说,赵丽颖无疑是很符合大家对于“女儿国国王”这个角色的想象的。她本身就带着一股古典美,眉眼之间有种温婉而.............
  • 回答
    在四大名著中移除一本,变成三大名著,这一选择需要从文学价值、历史地位、文化影响、艺术创新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对四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以及移除哪一部最为合理的原因: 一、四大名著的文学地位与特点1. 《水浒传》 题材:英雄传奇,以“官逼民反”为主线,聚焦宋江等108位好汉的反抗与聚义。 .............
  • 回答
    关于中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挑选篮球或足球运动员的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挑选”的判断,而是涉及到区域发展、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文化适应性以及历史等多重复杂因素。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分析:一、 足球和篮球项目的普及度与历史渊源首先,必须认识到在中国,足球和篮球的普及程度在地域.............
  • 回答
    中国在西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许多类似《最后的武士》中捍卫传统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性质、人物、以及最终的结局可能与电影有所不同,但其核心都在于面对强大的外来文化和价值观时,人们如何选择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的“西化”并非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包含了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科技发展、思想.............
  • 回答
    关于“西进运动”中印第安人(美国原住民)遭受屠杀的确切人数,历史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精确统计,因为当时并没有完善的记录方式,而且许多事件发生在偏远地区,细节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涉及无数生命逝去的悲惨篇章,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毋庸置疑的。要笼统地给出一个准确的总数非常困难,因为“西进运.............
  • 回答
    美国西进运动中的印第安人屠杀:一段血腥的历史与复杂的评价美国西进运动,一个充满着探索、机遇、扩张和变革的时代,却也伴随着一段沉重而血腥的历史——美国当局对印第安人的系统性屠杀和迫害。理解这段历史,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过程、影响以及如何评价这一行为,同时也要客观评价印第安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一、 美.............
  • 回答
    梅西在巴塞罗那的职业生涯是一部传奇,而他在这支球队中所扮演的位置,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前锋”或者“边锋”就能概括的。要详细聊聊他在巴萨踢什么位置,得从他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以及他在场上承担的角色来分析,这绝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能锁定的。初露锋芒:边锋,但绝不只是边锋刚出道的时候,梅西更多地被看作是右边锋.............
  • 回答
    在许多西幻故事里,教会或统治者之所以会限制魔法的学习,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往往交织着权力、信仰、恐惧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等复杂因素。想要彻底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对失控力量的恐惧。魔法,顾名思义,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在这些故事的世界观里,魔法.............
  • 回答
    肖战在《青春环游记2》中的镜头疑似被全删,这是一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1. 《青春环游记2》的播出情况: 《青春环游记2》是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以轻松搞笑、嘉宾互动为主要看点。肖战作为当时人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