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巴
小米整个手机业务线都透着一些拧巴的味道。小米的矛盾,是他的现有的兴趣圈层受众群体,和更广阔的大众消费者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这就导致小米屡屡想要进入社会化的的大众消费者市场,又得不到兴趣圈层原有受众的支持,销量暴跌,然后产品线就停了,转型就停止了。从反复摇摆的青春版、CC、到现在的Civi都是这个问题。
当你得到了一个斤斤计较的用户群体,纠结天玑1200和870到底有啥区别,实际这两个没什么区别。你就不可能说服他接受在他眼里是“智商税”的东西。
在2021年我反复和人辩论纠结的几个问题:
这种续航和发热水平,你拿给一个正常的用户都不会接受的。但是这样的产品居然还被某些兴趣圈层奉若神明。最后烧WiFi烧主板,那也只能说是德行匹配的下场了。
友商试图解决这个毛病,是通过设立子品牌。例如Realme,通过把OPPO已有的模具和系统简单移植,得到了性价比机型,来匹配那些受众。
这样从经济成本来看,共用模具,把reno Pro的模具移用过来发挥余热;简单移植系统小改;这样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能够做到成本低,我做的还比你好。
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小米的所谓性价比,建立在两点:
但归根结底,是在毛利-销量曲线上,选择了低价换量的逻辑。产品定义上尽量优先满足兴趣圈层爱好者群体的需求。
回到现在……
小米12系列其实是又一次转向社会化和大众化的尝试。从它的各方面求稳,默认调度不再追求性能释放,可以看出来。
但这样的话又会让小米丢掉大批兴趣圈层的受众。
小米股价也是半死不活,从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就从20.5一路跌到19.5,现在长期徘徊在19左右。四季度财报发布之后恐怕还会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