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司马懿定律”。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杀另一个人,只要在皇帝面前说他是当代司马懿,他便必死无疑。
这真不是我瞎扯,“司马懿定律”在历史上真的是百发百中,屡试不爽,从不失手。
比如说,南朝的刘宋朝廷有人想搞死檀道济。
怎么搞死呢?
说檀道济就是下一个司马懿。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之后的事大家就知道了,刘义隆杀了檀道济,还留下了“自毁长城”这个词语。
再比如说,武则天要搞死长孙无忌。
怎么搞死?
武则天让许敬宗上奏,说长孙无忌就是当代奸雄,长孙无忌就是当代司马懿。
敬宗对曰:“薄昭,汉文帝之舅也,文帝从代来,昭亦有功,所坐止于杀人,文帝遣百官素服哭而杀之,至今天下以文帝为明主……无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也;陛下少更迁延,臣恐变生肘腋,悔无及矣!”上以为然,竟不引问无忌。戊辰,下诏削无忌太尉及封邑,以为扬州都督,于黔州安置,准一品供给。
结果呢?
长孙无忌被贬到了黔州,之后自缢而死。
“司马懿定律”梅开二度,就是这么神奇。
之后,武则天当皇帝时,一个叫丘愔的人想搞死宰相李昭德,怎么说的?
说你武则天用李昭德,和魏明帝用司马懿一样。
书曰:知人亦未易,人亦未易知。汉光武将宠庞萌, 可以托孤,卒为戎首。魏明帝期司马懿以安国,竟肆奸回。
结果怎么样?
不久之后李昭德因为被诬告谋反,被砍了。
时太仆少卿来俊臣与昭德素不协,乃诬构昭德有逆谋,因被下狱,与来俊臣同日而诛。
这已经是“司马懿定律”第三次奏效了,但这也还没完呢。
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专权,太子李重俊非常嫉恨武三思。
又是把武三思比作司马懿。
太子惧,故发羽林兵围三思第,并崇训斩之,杀其党十馀人。时疾三思奸乱窃国,比司马懿。其忌阻正人特甚,尝曰:“我不知何等名善人, 唯与我者殆是哉。”
之后就是,李重俊发动政变,政变虽然没成功,武三思还是被砍了。
“司马懿定律”直到明朝还是有用。
明朝, 夏言要搞死严嵩,怎么说的?
说严嵩父子专权像司马懿。
嵩静言庸违似共工,谦恭下士似王莽,奸巧弄权、父子专政似司马懿。在内诸臣受其牢笼,知有嵩不知有陛下。
当然,夏言没直接搞死严嵩。但之后到了嘉靖四十三年,严嵩之子严世蕃被杀,严嵩其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所以你说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厉害呢?
那肯定司马懿厉害啊。
如果说司马懿是“畏蜀如虎”,历朝历代皇帝可都是“畏司马懿如虎”啊!
只要一说谁谁是司马懿,那人就得被砍。
不说诸葛亮,历史上任谁都没这么厉害。
看以什么标准来讲吧,就抗击大魏这点正史的诸葛亮显然不如司马懿厉害——
诸葛村夫五次北伐,击杀曹魏将领名单:
然后就没有了,而宣王的表现则亮眼多了
司马宣王发动政变,击杀曹魏将领名单:
高平陵之变:
淮南一叛:
而具体斩获呢,诸葛亮也不过是什么“亮拔西县千余家”、“甲首三千”云云。司马懿除了上述名单都给夷了三族以外,更是“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诛灭曹氏党羽数千。
抗击大魏谁比较厉害不需要我多讲了吧。早说过看诸葛亮伐魏只图一乐,真伐魏还得看晋宣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