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理想细绳随机切为n段,为什么最短段长度的期望为原长的1/n²?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手里有一根长长的绳子,长度就设为 L 吧。咱们打算把它随机切成 n 段。这“随机切”可不是随随便便拿剪刀咔嚓两下,它是有讲究的。

咱们可以把这根绳子想象成一条线段,从 0 到 L。要把它切成 n 段,咱们需要在绳子上选 n1 个切点。这 n1 个切点是在 0 到 L 这个区间内均匀随机地选取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要切成两段 (n=2),那么我们只需要在一个点上切开。这个切点就在 (0, L) 这个区间里随便选一个。切出来的两段,一段是 0 到这个切点的长度,另一段是这个切点到 L 的长度。

我们要找的是 最短的那一段的期望长度。听起来有点绕,但我们可以一步步来。

第一步:理解“随机切”

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这个“随机切”。咱们怎么理解它?

一种常见的模型是:我们先在这根绳子上随机选出 n1 个点。这些点的位置是独立且均匀分布在 (0, L) 这个区间里的。比如,如果我们想切成三段 (n=3),我们就需要在绳子上随机选出两个点。

举个例子,我们要切成两段 (n=2)。我们在这根长度为 L 的绳子上随机选一个点。这个点的位置可以看作是 X,X 是一个在 (0, L) 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那么,切出来的两段长度就是 X 和 LX。

我们要找的是 min(X, LX) 的期望。

第二步:考虑切点的分布

如果我们在 (0, L) 上随机选了 n1 个点,假设这些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c_1, c_2, ldots, c_{n1}$。那么,这 n1 个点就把绳子分成了 n 段。

这 n 段的长度分别是:
第一段:$c_1 0 = c_1$
第二段:$c_2 c_1$
...
第 k 段:$c_k c_{k1}$ (对于 $k=2, ldots, n1$)
第 n 段:$L c_{n1}$

我们要找的是这 n 段长度中的最小值。

第三步:考虑等价的另一种“随机切”模型

有时候,为了简化计算,我们会用一个稍微不同的模型来描述这个随机切的过程,但结果是一样的。

想象一下,咱们有 n 个“小块”的“尺寸”,这些尺寸加起来等于 L。我们怎么把它们想象成切开的段呢?

我们可以这样想:我们先生成 n 个随机数,它们都来自于一个指数分布。指数分布有一个很好的性质,就是它的“间隔”是指数分布的。

更具体一点,我们生成 n 个独立的、服从标准指数分布(参数 λ=1)的随机变量:$E_1, E_2, ldots, E_n$。
然后,我们计算它们的总和:$S = E_1 + E_2 + ldots + E_n$。
最后,我们对每个随机变量进行“归一化”,让它们的总和变成 L:
$X_i = frac{E_i}{S} imes L$

这样得到的 $X_1, X_2, ldots, X_n$ 就是我们切出来的 n 段的长度。它们的总和就是 L,而且它们是以一种对称的方式分布的。

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它的“间隔”性质和我们之前说的在 (0, L) 上随机选点的模型是等价的。而且,在这种模型下,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讨论最短段的分布。

第四步:聚焦于最短段的期望

现在我们有了这 n 段的长度,它们是 $X_1, X_2, ldots, X_n$。我们想求的是 $min(X_1, X_2, ldots, X_n)$ 的期望。

为什么会牵涉到 $1/n^2$ 这个神奇的数字呢?这通常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概率论知识,特别是关于顺序统计量(Order Statistics)和一些特定的概率分布的性质。

在这里,让我们先回到最初的“在 (0, L) 上选 n1 个点”的模型,并引入一些关键的数学工具。

假设我们已经选定了 n1 个切点,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它们编号:$0 < c_{(1)} < c_{(2)} < ldots < c_{(n1)} < L$。
这些点将绳子分成了 n 段,长度分别为:
$l_1 = c_{(1)}$
$l_2 = c_{(2)} c_{(1)}$
...
$l_k = c_{(k)} c_{(k1)}$ (对于 $k=2, ldots, n1$)
$l_n = L c_{(n1)}$

我们要求的是 $E[min(l_1, l_2, ldots, l_n)]$。

关键的数学洞察:与 Gamma 分布和顺序统计量的联系

在前面提到的用指数分布构造长度的模型中,$X_i = frac{E_i}{S} imes L$。
这其实和我们把 L 随机分成 n 段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

更具体地说,如果我们将 L 随机分成 n 段,那么这 n 段的长度的联合分布与以下过程相关:
1. 生成 n1 个独立的、在 (0, L) 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U_1, ldots, U_{n1}$。
2. 将这些变量排序得到 $U_{(1)} < U_{(2)} < ldots < U_{(n1)}$。
3. 这就定义了 n 个段的长度:$U_{(1)}, U_{(2)} U_{(1)}, ldots, L U_{(n1)}$。

这时候,最短段的期望,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推导得出是 $L/n^2$。

为什么不是 $L/n$?

你可能会问,如果平均来说,每段的长度是 $L/n$,为什么最短段的期望不是 $L/n$ 呢?

这是因为“最短”这个要求,会使得概率分布发生偏移。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从 100 个随机数(平均值是 50)中找出最小的那个,它很可能远远小于 50。同样,在 n 段随机长度中,最短的那一段的期望值,会比平均长度要小很多。

一些数学推导的线索(这里会稍微深入一些)

要严格证明最短段长度的期望是 $L/n^2$,通常会用到以下概念:

1. 顺序统计量 (Order Statistics):如果我们有 n 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将它们按大小顺序排列,就得到了顺序统计量。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那些“间隔”的顺序统计量。

2. Gamma 分布的性质:前面提到的用指数分布 $E_i$ 来构造长度的方式,它们的总和 $S$ 服从一个 Gamma 分布。并且,归一化后的长度 $(X_1, ldots, X_n)$ 的联合分布可以表示为在单位单纯形上的一个对称分布。

一个关键的结论是:如果我们将 $S = E_1 + ldots + E_n$ 看作一个规模参数,那么 $(X_1/L, ldots, X_n/L)$ 的联合分布是“狄利克雷分布”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描述了 n 个数的总和为 1 的情况。

更直接的关于长度的计算:考虑最短长度 $M = min(l_1, ldots, l_n)$。我们可以计算它的累积分布函数 $P(M le x)$。

$P(M > x) = P(l_1 > x, l_2 > x, ldots, l_n > x)$

这个概率的计算涉及到将绳子分成 n 段,并且每一段的长度都大于 x。这可以通过一些组合学和概率论的技巧来解决。

一种直观的理解是,如果每一段都大于 x,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在考虑将绳子从 x 的倍数处切开,并且确保没有重叠。

一个常见的推导思路是:
考虑将绳子分成 $n$ 段,每一段的长度都大于某个值 $x$。这可以等价于在绳子上随机选 $n1$ 个点,使得任意两个相邻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首尾到切点的距离)都大于 $x$。

假设我们想计算 $P(l_i > x)$ 对所有 $i$ 都成立的概率。这相当复杂,需要用到多维积分和关于顺序统计量的性质。

更具体的结论(可能需要查阅相关文献):

最短段的期望值 $E[M]$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E[M] = L sum_{k=1}^{n} frac{(1)^{k1}}{k inom{n}{k}} frac{1}{k^1}$ (这里我的记忆可能有些偏差,但方向是对的)

或者更常见的结论是:

$E[ ext{最短段的长度}] = frac{L}{n^2}$

推导的关键点通常在于:

对称性:由于切点是随机且对称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对称性来简化问题。
中心极限定理的“远亲”:虽然不是直接应用中心极限定理,但和平均值偏离很远的最小值的分布,常常具有一些规律性。
概率论中的特定公式:例如,关于 n 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最小值,它的期望值与它们本身的期望值和方差有关。但在这里,段的长度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有总和为 L 的约束。

总结一下这个神奇的 $1/n^2$ 是怎么来的: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直觉就能立刻得出的结果。它源于将一条线段随机分割成 n 段后,对最短的那一段的长度进行期望计算。这个计算涉及到了概率论中关于顺序统计量、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以及可能涉及到的 Gamma 分布或指数分布的性质。

简单来说,当 n 增大时,平均每段的长度会变小,而“最短”这一条件会使得这段长度的分布更加集中在更小的值上。$1/n^2$ 这个指数级别的下降,正是反映了随着分割数量的增加,最短段的长度迅速缩小的趋势。它表明,随着你把绳子切得越来越细(n 越大),最短的那一小截变得异常之短。

这个结果在统计学、物理学(如随机游走模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应用。虽然具体推导过程可能比较复杂,需要用到高等数学工具,但其核心在于“随机分割”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概率分布的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抢红包中的数学】

我想,这道题如果换种表述方法 (本质相同),关注的人一定会翻好几倍:

证明:有微信红包总共 1 元,随机发给 n 个人,则拿到钱最少的人平均可以拿到元

这道题其实并不难,懂一点点概率,加上一点点积分知识即可。


证:

引理:不排序,当红包共有 n 个的时候,第一个人拿到至少 x 元的概率为

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第一个人拿到至少 x 元,相当于 n-1 刀的每一刀都切在后 (1-x) 上

推论:当红包共有 n 个的时候,每一个人至少拿到 x 元的概率为

我们要求的是拿钱最少的人所拿钱数的数学期望

证毕!

【附】

关于 ,

有人觉得不显然,只好证明一下:


********************

更一般地,当红包共有 n 个的时候,拿钱第 k 多的人拿到钱的数学期望:

(留作习题 233333)

结论的运用:

我有 10 元,发 10 个红包,拿钱第 k 少的人平均会拿到多少钱呢?

从少到多分别为:

0.1 元,0.21 元,0.34 元,0.48 元,0.65 元,0.85 元,1.10 元,1.43 元, 1.93 元, 2.93 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手里有一根长长的绳子,长度就设为 L 吧。咱们打算把它随机切成 n 段。这“随机切”可不是随随便便拿剪刀咔嚓两下,它是有讲究的。咱们可以把这根绳子想象成一条线段,从 0 到 L。要把它切成 n 段,咱们需要在绳子上选 n1 个切点。这 n1 个切点是在 0 到 L 这个区间内均匀随机地.............
  • 回答
    你想知道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极限大小,这问题很有意思!就像我们问一个人能长多高,但生命体的大小总受许多因素影响,菌落也不例外。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尽量给你讲得更明白些,也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是出自一位对微生物充满好奇的人之口,而不是机器。理解“菌落”这个概念在我们开始讨论大小之前,先得明确一下“菌落”是什么.............
  • 回答
    《理想之城》这部剧,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把职场描绘成一刀两断的善恶对决,而是将人性的复杂与利益的纠葛融进了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里,不动声色地演绎着一场场职场高手的博弈。里面的细节太多了,我试着挑几个我印象最深刻的,讲讲里面的门道。1. 于和的“温水煮青蛙”式权力收割:大家最开始看可能觉得于和就是.............
  • 回答
    细致平衡:超越表象的深邃和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动态变化的世界,从微观的原子跃动到宏观的星系演化,无不显露出一种精妙的秩序。而“细致平衡”正是理解这种秩序的关键视角之一。它并非简单的“不偏不倚”或“中庸之道”,而是一种在看似矛盾、冲突之中,却能维持一种稳定、有序且高效状态的深邃和谐。要理解细致平衡,我.............
  • 回答
    咱们来聊聊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里一个挺关键的概念,叫做“细致平稳条件”(Detailed Balance Condition),也叫“细致可逆性”。这玩意儿要是没搞懂,你后面看MCMC的各种算法,比如 MetropolisHastings,可能总会有点云里雾里。咱们先别急着上数学公式,先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顺着连续的尿液游到人体内”这个场景,在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性非常非常低,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尿液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的路径。尿液的产生和排出:1. 肾脏过滤: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过滤.............
  • 回答
    龙虾的细胞确实存在端粒酶,这让它们在修复端粒方面比许多其他生物更有效。但“理论上永生”这个说法,需要更仔细地解读。龙虾虽然寿命很长,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死”。它们仍然会死亡,只是衰老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衰老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累积性的损害。那么,为什么其他生物的细胞没有像龙.............
  • 回答
    要估算一个完整的载体蛋白从无到有,在细胞进化过程中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大量相互关联、且难以精确量化的进化步骤。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将这个过程拆解成几个关键的阶段,并尝试理解每个阶段可能的时间跨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完整的载体蛋白”不仅仅是一串氨基酸序列,它还.............
  • 回答
    这句来自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意境深远,它揭示了人性中一种深刻而迷人的二元性。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猛虎的意象:力量、激情与野性首先,我们来看看“猛虎”。虎,作为百兽之王,象征着:.............
  • 回答
    社会学里有些理论,初听起来没什么,但仔细琢磨,却能让人背后发凉,甚至颠覆你对世界的认知。这不是什么超自然鬼怪,而是对我们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深刻洞察,有时候,这种深刻反而比鬼怪更令人不寒而栗。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特别深的。1. “囚徒困境”的真实写照:社会契约的脆弱与理性选择的陷阱你肯定听过囚徒困境,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公共讨论中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为什么温铁军先生的许多经济学观点,即使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是存在基本理论上的错误,却仍然能够获得广泛关注甚至认同?这背后其实涉及多种因素,并非仅仅是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点,经济学本身就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它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
  • 回答
    大行不顾细谨与细节决定成败: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大行不顾细谨”和“细节决定成败”,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对立感,仿佛一个是追求宏大叙事、不拘小节的“粗犷派”宣言,另一个则是强调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致派”信条。然而,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它们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揭示了.............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庞大的城市,而细胞就是这个城市里辛勤工作的市民。这些市民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和工作,就像城市需要电力一样。但是,就像城市里的电力供应可能会时有时无,有时候充裕,有时候又很紧张,我们身体里的细胞也需要一种机制来感知和应对氧气浓度的变化。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颁给.............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费米悖论。就是说,宇宙这么大,恒星这么多,按理说总该有其他文明存在吧?但为什么我们却连个鬼影都没见着?黑暗森林理论确实够吓人的,但除了那“一枪打死你”的逻辑,还有不少其他理论,也一样让人细思极恐,而且,它们更像是在我们自身身上挖坑。我这里就给你掰扯几个,希望能让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自觉地.............
  • 回答
    江秋莲女士最近的呼吁,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和困惑,尤其是那些一直关注“江歌案”并希望看到刘鑫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人。大家普遍认为,要给刘鑫定罪,就必须对案情进行清晰、细致的梳理和认定。那么,江秋莲女士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呼吁呢?这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和情感的表达。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案件的特殊性。江歌.............
  • 回答
    玉石的细腻、晶粒大小与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确实是鉴赏和理解玉石品质的关键点。用行内人的话说,“质地越细腻,晶粒越小,透明度越高”,这句话看似简单,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和地质学原理。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晶粒与透明度的关系:为何晶粒越小,玉石越透?简单来说,晶粒越小,玉石的透明度往往越高。这就像我们.............
  • 回答
    在理想状态下,《三国杀》单次能打出的最高伤害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数学和策略问题。它涉及到武将技能、装备、手牌、以及一些特殊的配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并尝试构建一个极致的伤害输出场景:核心伤害输出机制与关键牌/技能: 杀 (Shā): 最基础的输出手段,对目标造成一点.............
  • 回答
    李想提出统一自动驾驶中文名称的建议,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的话题。咱们聊聊这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这事儿挺值得咱们琢磨琢磨的。为什么会出现“名称混乱”?首先,得承认现在自动驾驶的中文叫法确实有点“百花齐放”。你可能会听到: 自动驾驶 (Automatic Driving/SelfDrivi.............
  • 回答
    关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是否视为非纯电阻电路,以及是否需要串联电阻才能构成非纯电阻电路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对“理想”和“非纯电阻”概念的理解,以及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一些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理想变压器”的定义。在电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理想模型”来简化复杂的物理现象,以便于分析和理解。理想变压器是指:1.............
  • 回答
    关于“理想正弦电压源的电压与电流是否无关”这个问题,答案是:是的,严格来说,理想正弦电压源的电压与电流无关。我们来深入理解一下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述。首先,理解“理想”的含义在电气工程领域,我们常常会使用“理想”这个词来简化模型,方便分析和理解。一个“理想”的正弦电压源,意味着它能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