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检查矿泉水的酸碱性这图有科学依据吗?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检查矿泉水的酸碱性这图”,我需要您能提供具体的图片内容,这样我才能给出更准确的判断。

不过,我可以先从科学原理的角度,为您详细解读一下关于矿泉水酸碱性的检测,以及常见的一些图示可能涉及的科学依据。这样,即使您没有提供图片,您也能对相关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 什么是酸碱性(pH值)?

首先,我们来谈谈“酸碱性”。在化学中,我们用pH值来衡量溶液的酸碱程度。pH值是一个以10为底的对数。

pH值小于7:表示溶液呈酸性。pH值越低,酸性越强。
pH值等于7:表示溶液呈中性。
pH值大于7:表示溶液呈碱性。pH值越高,碱性越强。

二、 矿泉水的酸碱性与其来源和成分密切相关

矿泉水,顾名思义,是来自地下深处,经过自然过滤,并含有一定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饮用水。它的pH值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1. 地质环境和岩石成分: 矿泉水在地下流动时,会溶解周围岩石中的矿物质。
如果岩石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如碳酸钙),这些碳酸盐在水中会形成碳酸氢根离子(HCO₃⁻),这些离子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偏向碱性。
如果水源附近有火山活动或地热活动,可能会释放二氧化碳(CO₂)进入水中,形成碳酸(H₂CO₃),这会使水的pH值偏向酸性。
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成分差异很大,因此矿泉水的pH值也会有很大差异。

2. 溶解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形成碳酸,降低水的pH值,使其偏向酸性。一些矿泉水可能因为其形成过程或包装方式(例如,如果它是一种“气泡水”或“苏打水”)而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3. 其他溶解的离子: 水中溶解的其他离子,如氢离子(H⁺)、氢氧根离子(OH⁻)以及其他无机盐,也会影响pH值。

三、 如何检测矿泉水的酸碱性?

常用的检测矿泉水酸碱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这些方法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1. pH试纸/pH试纸条:
原理: pH试纸是一种浸有特定指示剂的纸。这些指示剂的颜色会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而改变。
科学依据: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基于酸碱条件下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预测且有规律的。
操作: 将pH试纸浸入待测的矿泉水中,然后取出,将其颜色与试纸包装上的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即可读出pH值。
准确性: pH试纸相对简便易得,但精度可能不如pH计,特别是在pH值接近中性时,颜色变化可能不那么明显。

2. pH计(酸度计):
原理: pH计是一种电子仪器,它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电势差来确定pH值。它通常由一个玻璃电极(敏感元件)和一个参比电极组成。
科学依据: pH计的工作原理基于能斯特方程(Nernst equation),该方程描述了电极电势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或活动度)之间的关系。
操作: 将pH计的电极浸入待测的矿泉水中,仪器会直接显示出pH值。为了保证准确性,pH计在使用前需要用已知pH值的缓冲溶液进行校准。
准确性: pH计是目前最常用且最精确的测量pH值的方法,尤其适合需要高精度测量的情况。

3. 化学滴定法(较少用于日常检测):
原理: 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直到溶液达到中性点(通常通过指示剂或pH计判断),然后根据加入酸或碱的量计算出原始溶液的pH值。
科学依据: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操作: 较为复杂,需要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知识。

四、 您提到的“图”可能包含的内容和科学性判断

当您提到“检查矿泉水的酸碱性这图”时,我猜测它可能包含以下几种情况,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其科学性:

1. pH值范围对比图:
可能内容: 可能以柱状图、条形图或图表的形式,展示了不同品牌或不同来源的矿泉水的pH值,并与一个“理想”或“推荐”的pH值范围进行对比。
科学依据: 如果图中所展示的pH值是通过上述科学方法测得的,并且范围设定有合理的依据(例如,一些研究或饮用水标准会建议一个大致的pH值范围),那么这个图就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需要注意:
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图表中的pH值是通过什么方法测得的?是pH计还是pH试纸?是否进行了校准?
样本代表性: 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是随机抽取还是特定批次?
“理想”范围的来源: 图中提到的“理想”或“推荐”pH值范围是否有科学文献或权威饮用水标准支持?并非所有矿泉水都必须处于某个狭窄的pH范围内。

2. pH指示剂颜色对比图:
可能内容: 可能展示了pH试纸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配以不同矿泉水的颜色对比。
科学依据: 如果图中的颜色变化与pH指示剂的已知变色范围相符,且矿泉水样本的颜色也与某个pH值匹配,那么它展示的是一种定性的(大致的)pH值判断方法。
需要注意: 这种方法只能提供一个粗略的pH值范围,精度不高。

3. 关于“碱性水”的宣传图:
可能内容: 一些宣传图可能会强调某种矿泉水是“弱碱性”,并将其与“酸性”或“中性”水进行对比,有时还会加入一些关于“身体排毒”、“抗氧化”等健康宣传。
科学依据: 矿泉水确实可以呈弱碱性,这是由其地质来源决定的。然而,关于饮用“碱性水”对人体健康(如“排毒”、“抗氧化”、“改变身体pH值”等)的直接、科学证实的效果,目前在主流医学和科学界仍存在较大争议,许多说法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
需要注意:
夸大宣传: 要警惕那些声称某种“碱性水”能显著改善健康或治疗疾病的宣传。人体的pH值受到非常严格的生理机制调控,饮用水的pH值对体内pH值的影响微乎其微。
科学证据: 关注图表是否引用了可信的科学研究作为依据,而不是仅仅依赖模糊的健康承诺。

总结一下,判断一张关于矿泉水酸碱性的图是否有科学依据,你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来源和方法: 这个图表的数据是如何获得的?是通过科学的pH测量仪器还是简易的试纸?是否有提及测量条件和校准?
数据展示: 数据是否清晰、准确?是否有明确的数值或可比的范围?
对比的依据: 如果图中有“推荐”、“理想”或“健康”的pH值范围,这个范围的来源是什么?是否有权威标准或科学研究支持?
宣传的导向: 图表是否只是为了推销某种产品,并带有过度夸大的健康宣传?

请您方便的话,将您看到的图片内容描述给我,或者直接分享图片,我才能更具体地分析其科学性。

如果您指的是网上常见的关于“水质pH值与健康”的分类图,例如将水分为“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并配以“适合”、“不适合”的标签,那么我需要进一步了解图的细节才能判断。

总体而言,检测矿泉水的酸碱性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实现的,但对于如何解读这些数据,以及商家宣传中的一些说法,我们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并关注是否有扎实的科学证据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喝碱性水有益健康?谣言!央视315再爆碱性水谎言

一定要区分医疗和日用! 本文不构成医疗参考!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这个朋友圈消息不可信

第二部分:水的吸收

第三部分:扯淡的醋酸是碱性食物理论

第四部分:补充矿物质元素主要靠食物而非水

——————第一部分:这个朋友圈消息不可信————————

个人倾向于软广吧。这个图片中最显著的是那个红色的希克CHIC水,我查了下ph竟然是9.5,哈哈哈,大笑三声,这水你是用来治疗胃酸过高的?

我特地查了下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里提到一句话

The pH of the water at all camps was below 8.0, the upperlimit for effective chlorination.
WHO | 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water treatment practices in refugee camps in South Sudan

即8.0是矿泉水的上限,超过这个氯(消毒)就无效了。

美国EPA的水标准是ph:6.5 -8.5.

epa.gov/sites/productio

我国国标GB5749 水标准是6.5-8.5,国标GB17324(已作废)瓶装饮用纯净水:pH5.0-7.0

而且,这个朋友圈消息从头到尾没给出比色标准,这种连标准都不给出就给图的内容,基本上不可信

标准,标准,标准,重说三!

就像下图,我随手选了几种常用的物品

上面是颜色,下面是商品,请问,那个颜色代表了什么???

是包装颜色?

还是液体颜色?

事实上,都是

我估计那个作者是借用了中学化学里的ph试纸的做法

但是问题来了,他配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要知道ph试纸是三种物质的混合

甲基红

[pH4.2(红)~6.2(黄)],

溴甲酚绿

[pH3.6(黄)~5.4(绿)]

溴百里香酚蓝

[6.0(黄色)~7.6(蓝色)]

配比稍微不对,颜色立马改变。

————第二部分、水的吸收问题————

至于酸碱性水和健康的问题,这纯属扯淡。

水进入人体首先遇到的就是胃,胃的ph值是1.3-1.8左右(空腹和饭后不一样,饭后可能会升到3.5),用水来调节ph值?喝的是纯碱啊?

事实上,人胃的ph值变化主要是因为食物,但是用不了多久,这个ph就会恢复正常,这就是人体强大的调节功能!

另外,好端端的调节ph干嘛???你造人体为了维持稳态,付出了多少努力吗?


人体的水循环路线

任何酸碱水,在下图红框处都会被改变,然后才会吸收进入细胞。

如下图所示,口腔和食道基本不吸收水,然后水就遇到了胃,在这里全部变成酸,然后进一步到小肠吸收,在大肠吸收最多。

————第三部分、扯淡的醋酸碱性食物理论————

牢记【定量】两个字,我发现所有解释酸碱食物的人都是在这里出毛病了,自己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代谢到最后(各种循环各种代谢都是不断的加入或减去一些物质,还加上各种催化),然后发现出现酸碱了,就命名酸碱食物,好奇怪,你加了那么多东西算啥?化学反应最后元素都不匹配了,这是什么道理啊?

至于酸碱性食物,我比较好奇的是如何划分?是自己家定义的?

有人说醋是碱性食物,我搜索了下,貌似理论是说“ 醋是酸性的,但是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代谢产物是碱性的 ”,某个帖子还一本正经的说:“英国学者克里比斯曾发现了“克氏循环”(因此克里比斯获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外行人真是惊呆了,连诺奖得主都出来了,诺奖得主站台,我得悠着点,冷静下。

可是我一想,不对啊,咱可是做生物的,对生物诺奖得主更是如数家珍,仔细看了下,这不是Krebs嘛,这tm不是生物化学里最常见的三羧酸循环嘛,怎么跟酸碱性挂上钩了?

所以我特地又温习了下生物化学,这个循环怎么就能够得出“醋是碱性”的结论呢?

然后我继续看了下,恍然大悟:

在这循环中,进入人体的醋酸在一系列反应中与乳酸、柠檬酸与焦性葡萄糖酸结合(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则由肺部排出,因此减低了血液中的碳酸成分,使体液呈弱碱性。

原来搞了半天,这民科理论只关注醋酸根,不关注氢离子啊???

这不是废话嘛,醋酸根本身就是解离出来碱嘛,[CH3COO]−跟你啥循环有毛线关系啊

还有进一步非要说,氢离子变成水,醋酸根变成碱的,我就好奇了,醋酸就是醋酸,你用示踪去瞅瞅,最终无论如何代谢,他俩的配比,始终是醋酸(否则那不就是化学反应了……)。

如果酸碱变了,那一定是你加入了其他物质去调节酸碱了,可是,其他物质咋就被忽略了



——————第四部分,补充矿物质元素靠食物———————

这一点是常见的宣传语,喝矿泉水补充矿物质元素。

我们看一下某高端品牌矿泉水成分,看起来很牛逼,是吧。

以最常见的为例,这款矿泉水的钙是1升含有8-25.6mg的钙

你知道人体需要多少钙吗?

也就是说,正常成年人,你要是想用矿泉水补钙,按最高值的话,1升25mg,补充800mg,你需要一天喝32升水。

大概是64瓶500ml的矿泉水,一天喝这么多矿泉水,哈哈哈,可以洗澡了

是不是很惆怅?

猪是怎么死的?笨死的啊。除了水,你可以吃食物。

一份凉拌海带丝可以够你一天的钙需求。

很简单,50克海带就可以补充1000mg以上的钙。


事实上,我们所需的微量元素,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

这是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

当然,喝矿泉水,多少也在补,聊胜于无嘛,但别太当回事。

————最后预警———————

有句话叫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问题,我也耍个流氓

1如果你的水很多的话,恩,你会被灌死;

2如果你的水很碱,比如泡了很多碱药,或者很酸,比如醋,那么对胃肯定有很强的刺激性

3改变胃酸值会引发机体主动调节胃液ph值,但是这个好坏不好说。

4本文不涉及医疗,医疗部分请遵医嘱服。比如胃酸过高需要用抗酸药:如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片剂或凝胶)、三硅酸镁等。

但是把药当饭吃是不对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