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位如果不选择 996 会怎样呢?

回答
各位,咱们聊聊“不996”,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但真要细琢磨,那可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牵扯到方方面面。我试着给大家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让大家听着不像是从哪个机器里跑出来的。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不996,并非是“不工作”或者“躺平”。这是个大前提。不996,最直接的含义就是,工作时间回归正常,或者说,回归到大家普遍认可的、相对健康的劳动时长。比如,朝九晚六,一周五天,外加法定节假日和年假。

那么,在这种“正常”工作状态下,如果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大家都不再被“996”所裹挟,会发生什么呢?

一、 对个人而言:

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最直接、最能感受到的好处。
时间充裕: 你会有时间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只是睡觉和吃饭,你可能有时间去健身房打卡,练就一身好身材;你有时间约上三五好友,推杯换盏,聊聊人生;你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和父母围坐一起看电视;你有时间去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乐器、绘画、外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你有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沉淀自己。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被整合起来,就成了你真正能掌控的“生活”。
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长期的996是对身体的慢性损耗。免疫力下降、颈椎腰椎问题、失眠、焦虑、抑郁,这些都是常态。不996,意味着你的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和恢复,大脑也有空间去放松。长期来看,这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更能让你保持一个更积极、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可能出现新的路径: 当你不再是纯粹的“耗材”,而是有精力、有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时,你可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更适合做某些更具创造性或专业性的工作,而不是被动地完成重复性的任务。学习新知识、考取证书、甚至重新规划职业方向,这些都有了可能。

但,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收入增长的预期可能受到影响: 在许多以加班为常态的行业,加班费和绩效奖金往往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彻底告别996,大家在同一时间段内能产出的“工作量”可能会减少,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尤其是那些依赖高强度输出换取高薪的岗位,需要找到新的价值实现方式。
竞争压力可能改变形态: 如果大家都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升,那么真正的能力和效率将成为更重要的竞争资本。那些不愿或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人,可能会被淘汰。竞争可能从“时长”转向“效能”。
社会氛围的调整: 如果大多数人都开始拒绝996,而某些公司或行业仍然试图维持旧模式,可能会出现一种“错配”。或者说,整个社会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需要一个共同的调适期。

二、 对企业而言:

效率和产出模式需要重塑:
精细化管理和流程优化成为必然: 不再依赖“人海战术”和“时间堆砌”,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工作流程的优化,提升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这可能意味着要引入更先进的技术,自动化更多的环节,或者重新设计更合理的协作模式。
注重工作方法和效率工具的应用: 公司会更倾向于投入资源去培训员工如何更高效地工作,如何使用各种协作工具、项目管理软件等,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
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员工有更多自主时间和精力时,如果企业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激励机制,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可能会得到更大的释放。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招聘和留才策略的调整: 如果一个公司仍然奉行996,它将越来越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反之,那些能够提供健康工作环境的企业,将成为人才的磁石。
成本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加班费的减少可能会降低短期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提升效率而投入的技术升级、培训等,又会带来新的成本。企业需要仔细权衡。
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可能加速: 当员工有更多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当企业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和创新时,产品的迭代速度和创新能力可能会得到提升。

但,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短期内可能面临转型阵痛: 从依赖“时长”到依赖“效率”,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平滑。一些原有的业务模式可能需要调整,一些管理干部需要适应新的理念。
一些行业或项目可能存在客观的时间压力: 比如某些紧急的项目交付、突发事件的响应等,这些场景下如何平衡工作时长和员工健康,将是企业面临的难题。需要更精细化的项目管理和资源调配。
市场竞争可能被放大: 如果竞争对手仍然采取高压的996模式,而你在效率提升上稍有不足,可能会在短期内失去一些市场份额。

三、 对行业和社会而言:

行业生态的重塑:
“内卷”的缓解: 996是“内卷”的一种极端表现。当它消失,很多行业可能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那些真正靠实力和创新取胜的企业会脱颖而出,而那些靠压榨员工生存的企业将难以为继。
鼓励更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不996,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都必须是朝九晚六的办公室工作。它可以是更灵活的工作时间、更灵活的工作地点,或者更注重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
职业尊重度的提升: 当“辛苦”不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当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社会的职业尊重度会整体提升。任何一种合法合规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工作,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经济结构的调整:
消费潜力可能被激活: 当人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可能被激活。周末的旅游、线下的活动、教育培训的投入等等,都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传统“加工厂”模式的挑战: 很多以人力成本和规模取胜的行业,可能需要转型升级,否则会难以适应新的劳动模式。这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社会文化的变化:
对“奋斗”的重新定义: “奋斗”不再是简单的时间投入,而是更高效、更有创造力、更健康地工作。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可持续的奋斗观。
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改善: 当个体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家庭和睦,构建更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

那么,这种“不996”的图景具体会是怎样的?

想象一下:

早晨: 你可以从容地起床,做一份健康的早餐,而不是匆匆塞一口面包。你可以在上班路上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和家人说说话。
工作日: 工作时间内,你高效、专注,因为你知道你有明确的下班时间,你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全力以赴。遇到困难,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解决,但不会因为加班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压力。你可能在午休时间去公司楼下的公园散散步,或者和同事交流一些工作之外的话题。
下班后: 你准时下班,回家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可能是和孩子一起玩耍,可能是和伴侣一起做晚餐,可能是去健身房挥洒汗水,也可能是窝在沙发上看一部心仪的电影。周末则可以安排一些长途旅行,或者只是在家静静地放松。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996”就意味着没有挑战。 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效率和价值的创造。 如果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仍然无法在正常的工时内产生足够的价值,那么它就无法持续存在。而“不996”,恰恰是在倒逼企业和个人去思考:如何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如果大家都选择了不996,那么那些曾经靠牺牲员工健康来换取增长的企业,将不得不面对转型或被淘汰的命运。而那些重视员工福祉、注重效率和创新的企业,将赢得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回归,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肯定。 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真实,更充实,也更有温度。

各位,你们觉得呢?这幅不996的图景,是不是你我所期待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好不容易过了面试,进了你们公司,居然要996?"

"对。"

"还没有加班工资?"

"对。"

"还 T.M.D 要喝不努力就去死的鸡汤?"

"对。"

"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吗?"

"那要你这么说,996就是跪着要饭的,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这路子呢!"

"我上大学,读资本论,学马克思,就是因为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

"原来想站着挣钱啊?那还是去外企吧"

"哎?这我就不明白了,咱们社会主义的企业员工,咋还不如资本主义的走狗呢?"

"咱们眼里,你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资本家眼里,那你就是跪着要饭的。挣钱嘛,跪着,不寒碜。"

"寒碜!都公然违法了!很T.M寒碜!"

"那你是想站着,还是想赚钱呢?"

"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挣不成。"

"挣不成?"

"挣不成!"

"这个,八小时工作制,能不能把钱挣了?"

"能挣,外企"

"那这个,996,能不能挣钱?"

"能挣,跪着"

"那我用劳动法起诉公司996,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那你大概是监狱里跪着。"

"……▄█▀█●……"

user avatar

想起了爱情公寓子乔说过的一个故事:绑匪绑架了一群人,规定第一个交钱的只要交一万就可以走人,第二个两万,第三个三万。。。。然后所有人质都在争先恐后的交钱甚至人质之间还打起来了,完全忘记了反抗这件事。

user avatar

这个东西表面上看是加班的问题。都是其实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很多人一开始出于某些原因就选了某一个行业。做了几年,婚也结了,孩子也生了,发现顶不住。这个时候,才会追悔莫及。

因此上这就是为啥父母会让你回老家,找个体制内最低工资上班的意思。尽管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知道你不可能永远二十岁。就好像水泊梁山一样,武松二十岁的时候,能打虎。到了五十岁就干不动了。招安才是归宿。

user avatar

谢邀。

我跟你说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996的话题起码热度保持了超过一周了。

这一周里面,我浏览过很多知乎的回答。

然后发现一个共通点:

最坚决地,最前线的,最反对996的人,都不是996的人。

轮子哥不是996的,morgan不是996的,反对996的程序员和非程序员都不是996的。

这个群体行动力非常强。

这群人改变不了社会,但是他们能改变自己玩的场地。

而那些真正需要站起来的,996的人,只会念经。

念经套路我说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列举了。

如果想了解什么是念经,你看我回答的评论区。

各种宗教的人都会不断重复那几段经文……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他们活该。


他们不知道有955的生活方式吗?

不,他们知道。

他们不知道少拿点钱就可以活得像个人样吗?

不,他们知道。

他们不知道买房子的时候小一点,娶媳妇娶贤惠一点,物欲弱一点,就可以很舒坦吗?

不,他们知道。

不996的生活有什么好解释的?

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那么多人,过着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能怎么样呢?

并不能怎么样,并不会怎么样。


不选择996会怎么样,他们都知道。

但是对他们来说,舔资本家比活的像个人更重要。

因为他们不舔资本家,资本家就会被别的工贼舔走了。

不好了,资本家被别的工贼舔走了!

不好了,资本家被别的工贼舔走了!

不好了,资本家被别的工贼舔走了!

这是他们内心深处最不能接受的结果。

他们什么都能忍,

唯独这一点是不能忍的。

他们冒着猝死的风险,就是为了不让资本家被别的舔狗舔走。

我很早就打过比方了,什么囚徒博弈,什么没有选择,都是假的。

真相是,这就是一场一美元拍卖陷阱。

似的,他们什么都可以接受。

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别人最后抢走了老板手里的一美元。

所以你应该知道,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因为996是他们应得的。



真别不信,看评论区。念经战士马上就来证明他们为什么是应得的了。

最后多说两句。算了前两天说过了,删了删了。

劝各位多看看历史,多看看别人渡过难关的法门,多看看新闻,多看看时事。

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曾经硬怼996的人来说一下,只要饿不死,就绝不996!


三年前我在一家游戏公司上班,那家公司是从中青宝出来的团队,现已加入豪华倒闭套餐,当时他们信奉的是加班文化,老板在内部群里面明确规定每天9:00下班,然后我入职之前我是不知道的,hr说不加班


后来进去之后发现加班我就当时就想走掉了,但是和领导比较合得来,有点舍不得,领导也比较需要人,所以就容忍了我不加班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都是准时准点走人,每天都是到7:00的时候(公司劳动合同里面写的下班时间),就我一个人走,所有人一动不动,真的是一整年都是这样


星期六星期天说的是不加班,但经常是星期五下午,突然发个邮件,明天过来加班,测试游戏,所有部门,不仅加班无理由,也没有加班费,我一次都没有去过,我心里想的就是你要么开除我,要么就让我正常上班,事情我都做完了,我就走


我的办公位就在老板办公室的门口,老板每次进出都会看到我,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脸皮很厚,直接走,因为我想的就是,哪怕我去做自由职业,每个月只挣两三千块钱,也比加班强


加班会怎么样?对我来说,加班就会死!


当时我已经开始搭讪超过一年时间了,已经养成了搭讪的习惯,每天下班之后我都会去搭讪女生,那个时候公司离腾讯很近,所以附近下班的很多都是腾讯的女生,长得很漂亮,我这个人又脸皮厚,基本上每天都出手,如果不去,我会觉得我没有生活,如果是以前不搭讪的时候加班,我觉得反正是单身又没有女朋友,随便吧,去哪玩不是玩呢,在公司上网就当是去网吧吧


但一旦脱离了宅男死宅的那种死循环之后,开始接触到世界,开始接触到异性,你就再也没有办法容忍那种毫无生活的工作了,你想一想,大家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春光明媚的夜晚,别人下班了都在外面风花雪夜,你却在冰冷黑暗的办公室里面发呆,浪费人生,跟一些话也不会说的宅男在一起,在网上看一些不知所谓的垃圾新闻,头发越来越少,无聊到顶,想一想都觉得很可惜很痛心,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不是吗?


我就觉得很多人没有生活,而且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能够这么淡定的去对待这种待遇,难道我们的大好青春就活该这样过吗?


我情愿我每个月只挣那么一点点钱,然后晚上可以出去乱玩,潇洒happy,我觉得这才是人应该有的样子,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就算是老年人,就算是已经结了婚的老夫老妻,下班之后不是也应该陪陪孩子陪陪家人吗?或者再不济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做点喜欢做的事情总归可以吧?


有些人觉得钱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当然是钱是很重要,万一得了病什么的,没钱还真不好办,可话又说回来了,你上班那点钱能扛得住什么风险?一个心脏病几十万,一个白血病几百万,一个癌症等死,你那点工资够看吗?前年我有个亲戚得了个病,尿毒症吧好像是,一百多万的手术费啊,平时好像很光鲜,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瞬间跌入泥潭。


上班本来就是一种保证日常生活的基础,发不了财,既然发不了财,那么拼命干什么,又不是给你自己创业。


挣的这些钱用来好好生活嘛,像大病医疗这些还是得靠保险,自己买份保险就可以了,你在办公室天天坐十几个小时,那腰间盘受得了啊,没几年肯定会出问题的,到头来治病把积蓄全花光,何必


还有,那个公司一年之后项目做完了,觉得用不着我了,就开始给我甩脸子,暗示我自己走,其实我就算天天跟他们一起熬夜凌晨加班,我相信到这个点他也还是会毫不留情的赶我走,企业家嘛,都是逐利的,不可能跟我们谈感情,这一点我从来都默认,我真看不懂为什么那些同事会通宵加班,而且真不是什么紧急的事,就纯属为了感动老板加班,还会在群里晒自己熬夜的照片,搞不懂他们


我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果遇不到好的工作,我宁愿一直做自由职业,你还别说,我上班的时候收入比自由高而且稳定,但是我从来都存不下钱,因为上班消耗的精力太大了,我需要花钱弥补,所以存不下钱,但是自由职业之后虽然赚钱很少,收入又不稳定,但是却可以存钱,真的觉得很神奇!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属于有一技之长的,我可以用写作来养活自己,如果我没有这个技能的话,我可能没有那么有底气

user avatar

不选996当然不会死。我现在在一个世界五百强做总监,也好好的啊。

2017年阿里巴巴找我面试搞流程优化,说可以给P8级别,给股票,但是基本工资会比现在降低2-3成,股票要两年以后才能行权,估计两三百万吧。

我没回复,找了一个从Accenture出来去了阿里巴巴的兄弟打听了一下,跟我说:

  • 非常苦,晚上9点回家算早的(前提是你想做点事);
  • 项目管理很随性,节奏很快,习惯了外企、firm企业文化的老IT人很容易跟不上节奏;
  • 风向转的特别快,流量好的项目,马上会得到高层的关注,然后资源马上会大量投放进来,流量不好的项目,三个月不到就撤了,大家要时刻看着手上的项目,盯着下一个缺人的项目,淘汰率很高;

我又找了一个P9级别的财务大哥(也是从外企跳过去的),打听了一下企业的流程现状。财务流程非常糟糕,企业系统和系统之间互相不交互,居然出现了用用友系统深度开发,来链接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SAP)之间的奇葩情况,我说阿里这么大的公司不可能没钱没资源做接口啊?回答说集团IT根本无视他们的需求,他们申请了两三年之后已经放弃了靠阿里内部的IT资源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找用友公司花了几百万把数据从业务销售系统导入到用友系统,再从用友系统导入到SAP系统。

在我看来完全可以直接用业务系统和SAP系统互联,阿里本身的大公司病现象已经很突出了,这才导致重复投资或者不必要的投资。

一个连打通业务端数据到财务端数据都做不好的公司,一个做不好流量三个月就撤的公司,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 战略层面缺少规划;
  • 大家都很急功近利;
  • 这样的996并不意味着高效率,而是意味着很多无效的投入;

我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去跟这样的现状做堂吉柯德式的挑战,也不认为靠996就能改变一切,让公司变得更好。

所有的努力,都需要先选定正确的方向,或者单纯的说,都需要先选定方向。

无目的的996,只是在不停的原地打转。

最好的例子就是蚂蚁金服在支付宝上搞的一堆有用没用的创新。

user avatar

你在睡懒觉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学习。
你在打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熬夜。
你在出去旅游的时候,别人正在提前为未来准备。
当你混吃等死的时候,别人在996无偿为资本家赚钱。

这就是为什么别人二十多岁就猝死在岗位上,而你皮肤好气色好精神好的原因。

@Tdvsht123 我觉得我教育不了你

user avatar

我就是,从来没有996过。

一直是朝九晚五,后来在深圳的时候是朝九晚六。朝九晚五确实是我的选择,我每一次找工作或者换工作,几份offer中都有996的,可是我从来不考虑。

但是深圳在我看来实在不是很适合瘫痪,这个地方整体都是在拼的,很少有真正娱乐休闲的地方。甚至我在深圳一直都不适应晚上六点下班,因为之前一直是五点下班。五点多还在公司里就一直觉得肚子饿。所以我还是说说几年前在苏州时候的生活状态。

我在苏州工作的时候,虽然是朝九晚五,但是偶尔也加班。然而,我印象中,确确实实有那么一整年没有任何一天加过班,而且我还请了10天带薪年假。那一年应该是我觉得最舒服的一年,真真正正的生活,而不是“活着”。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每天上班基本上都在听歌和看电影。但是也因为工作性质特殊,看电影听音乐并不是为了看剧情和娱乐而是调参数,所以回家还是会继续看电影,看自己想看的电影。

虽然公司里有7位数顶级音箱系统,而且大部分都是我搞得,房间设备是我管,钥匙在我手里,想去随时可以去。但公司的东西毕竟是公司的,不是自己的,所以在家里也搞了一套家庭影院。虽然效果比不上公司,但总体也还有不错的观影体验,比起Soundbar和耳机还是强太多。有一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一部蓝光电影。当时我还是百度贴吧正版蓝光吧的吧主,也经常会买一些正版蓝光碟。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回家拆刚买到的正版4K碟的快递,放到碟机里看电影,看完了在网上找影评继续看解析和一些人对剧情的分析讨论,然后继续看花絮。

也有买很多专辑,其中也不乏一些电影原声大碟。

经常去电影院,固然哪里都有电影院。但是除了有没有和妹子一起去以外,去电影院的心态也十分重要。如果看电影时还要时不时的看手机想着工作的事情,那这样的观影体验显然是索然无味的。

苏州有很多风光美景,不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周末不想宅在家里就出去逛逛。

有时候周末也会去杭州玩~

美食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打工是赚不到钱的,上班不赚钱就是交个朋友。月薪一万和月薪一万五在我看来没有本质区别,月薪两万和月薪三万也没有本质区别。可能月薪一万和月薪五万确实不一样,但是同一份工作,同样的水平,不同公司不可能差这么多,就是007也不可能给5倍月薪。也许有人会说996的公司不止月薪高,年薪也会多一些。年薪对我来说本身也并不重要,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因为年薪的基础通常是能干满一年或者至少干到年底,才能拿到年终奖。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情况瞬息万变,也许干了几个月觉得不对劲脚底一抹油就跑路了,年薪还有啥用呢?时代变了。

我的大部分工作,都在相关细分领域中行业内最牛x的公司,论平台论能够学到的知识和让我发挥的空间,都比那些996公司高到不知道哪里去,所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也着实没必要再去拼命。并且,我可以说当时我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在那个领域中,比任何996公司都要多得多得多。而那些996的公司想要拓展新业务,之前从来没做过,领导是外行,这些业务本身对于这些公司可有可无说不定哪天就不做了,薪资待遇也就那么回事,因为不是核心业务。谁敢去?

最后再讲讲996对于之前我所处的行业的滑稽之处。之前一位同事,有次有个临时的项目为了赶进度,晚上调音搞到很晚,结果第二天早上来他自己也感觉到了昨天晚上调的声音不对,和昨天晚上他听到的不一样,事实是昨天晚上的听音评价已经出现了偏差。这还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专家,就更别说业余的人了。之前也有试过下班吃完饭再去调音,感觉完全不在状态。人是会疲劳的,也许一个人可以连续写代码写十几个小时,但是对于听音而言,先别说996,让一个人连续听8个小时音乐会怎么样?就别说一天听12个小时了。996对于主观调音而言绝对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很多时候是有害的。

题主所言很多人没有选择,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很多人都可以选择,路是自己走的,既然选择了也就不要再去纠结。

user avatar

之前在一家大型的网络公司的地区代理工作过,这种公司只是代理商,当时去的时候刚开始做,那时候工资水平不高,这家公司给的底薪是4K,还有不低的提成,说起来还是不错的。

不过,从过去第一天就开始培训,按照老板的话讲:我给你们开工钱,你们要尽快帮我赚钱,于是刚去的第一个月,每天,9点上班开始培训,最早到晚上8点走,最晚到11点。周末施行大小周(一周休2天,一周休一天。)那时候,正好快到十一了,老板本来还想让我们十一期间加班培训,不过,当时我们的主管都受不了了,强烈建议老板放假,老板这才放过了我们,过了个轻松的十一。

经过了一个月的“魔鬼式”培训,正式工作开始了,我们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9点-晚6点,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但是实际上,每天差不多都得8,9点离开公司,原因是——开会。不管有没有事情都要开会,其实之前在其他网络公司感受过开会文化。来这里也不稀奇。

那时候的感觉就是累,不过,当时我的想法是挣钱,所以,一开始没有偷懒,但是,其他的一些同事就不一样了,因为知道晚上不能早走,所以上班时间,偷偷的上淘宝,做网商,还有玩游戏的比比皆是。虽然主管经常敲打大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依然是我行我素。很多人抱怨,说好了6点下班,结果每次都熬那么晚,也不给加班费,也没点B事,就是开会开会.....

后来,我还是辞职了,原因是无缘无故克扣我的提成,干的最好却和那些不干活的拿一样的钱。偷懒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没有意思,毅然辞职了。

总结一下,老板的想法和员工是不一样的。老板可以提出各种想法,员工也可以选择按照自己方式来“执行这些方法”,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内耗”。想通过灌心灵鸡汤来杜绝这种情况,难!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