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可不可以不排泄?小便不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我们平常对“排泄”的认知都离不开大小便,但如果将“小便不算”,那我们讨论的范畴就又回到了“大便”这个核心。

那么,人可不可以不排大便呢?答案是,从生理上来说,长期“不排”大便,对人体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

我们先来详细拆解一下“排大便”这个过程,以及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大便,是身体代谢的“清道夫”

简单来说,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复杂工作,营养成分被吸收,而那些无法被身体利用的残渣、废物,以及体内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最终就会被集合起来,形成大便,然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环节:

1. 消化与吸收: 食物进入胃部,在胃酸和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然后进入小肠,这是绝大部分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被吸收的场所。
2. 水分吸收与残渣形成: 小肠吸收完营养后,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脱落的肠道内壁细胞、消化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一部分细菌(肠道菌群的活动也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会进入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剩余的水分和电解质,并将这些残渣进一步浓缩,形成固体或半固体状的大便。
3. 储存与排出: 形成的大便会被储存在直肠,当直肠内的粪便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神经,产生便意,最后通过肛门括约肌的舒张和腹肌的收缩,将大便排出体外。

如果“不排大便”会发生什么?

如果身体因为某种原因,长期无法排出大便,那么问题就大了:

肠道堵塞与胀气: 身体会继续制造大便,但这些“垃圾”无法排出,就会堆积在肠道内。这就像一个垃圾场满了,新的垃圾却还在源源不断地运来。随着堆积物的增加,肠道会变得越来越膨胀,导致腹部胀痛、剧烈绞痛。
毒素吸收与全身中毒: 大便中含有大量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当大便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肠道黏膜会重新吸收其中的一部分水分和电解质,同时,那些本应被排出的毒素,也会重新被身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内毒素血症”或“中毒”。这会严重影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与感染: 肠道内正常存在着大量的益生菌,它们帮助消化,维持肠道健康。但如果大便长期堆积,环境会变得非常不利于益生菌,可能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引发肠道炎症甚至感染。
肠道穿孔与腹膜炎: 肠道长时间承受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严重便秘的情况下,肠壁可能因为过度扩张而变薄,甚至发生穿孔。一旦肠内容物(包括细菌、毒素)漏入腹腔,就会引起致命的腹膜炎。
影响食欲与营养不良: 肠道被堵塞,食物无法正常通过,会让人感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即使能吃进去一点东西,由于消化吸收也可能受到影响,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电解质紊乱: 肠道是吸收电解质的重要场所。如果大便无法排出,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也会被打破,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神经等系统的正常工作。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不排大便”的假象(但并非真正不排)?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好几天没大便了”,但如果小便正常,身体也没有出现剧烈不适,那通常不是真正的“不排”,而是:

消化吸收效率极高: 你吃的食物营养密度很高,或者消化系统工作得特别好,大部分食物都被吸收了,剩下的残渣非常少,所以排便的次数和量就减少了。
个体差异: 有些人天生代谢快,排便频率高;有些人代谢慢,可能两三天一次才算正常。只要没有不适,就不必过于担心。
饮食结构的改变: 如果你摄入的膳食纤维非常少,或者吃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那么大便的量自然会减少,排便频率也会降低。

真正的“不排大便”通常是疾病的信号,需要立刻就医:

肠梗阻: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肠道肿瘤、肠粘连、粪便嵌塞等导致物理性梗阻。
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某些疾病会影响控制排便的神经信号,导致肠道蠕动停止。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
极度脱水: 身体严重缺水时,肠道会过度吸收水分,导致粪便变得非常干硬,难以排出,甚至可能造成粪便嵌塞。

总结来说,排除小便,单说“排大便”,人是绝对不可以不进行的。 它是身体维持正常运转、清除废物、防止中毒的关键生理过程。如果出现长期、异常的不排大便情况,并且伴随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那绝对是严重的健康警报,必须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厂,排泄物就像是工厂产生的废料,如果废料堆积如山,工厂迟早要停工,甚至崩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如人每天摄入的东西都是可以被全部吸收的,而且量都差不多,那么人是不是就不用排泄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我们平常对“排泄”的认知都离不开大小便,但如果将“小便不算”,那我们讨论的范畴就又回到了“大便”这个核心。那么,人可不可以不排大便呢?答案是,从生理上来说,长期“不排”大便,对人体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我们先来详细拆解一下“排大便”这个过程,以及它为什么如此重.............
  • 回答
    .......
  • 回答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是读书人仕途的唯一正道,而进士出身更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很多人削尖了脑袋就为了这一个名号,但正如俗话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高”也是有讲究的。一旦中了进士,却发现名次不理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还能不能再考一次?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在明清科举制度下,一旦你通过了最后.............
  • 回答
    各位哥哥姐姐,想请大家客观地评价一下薪火和中影人的编导艺考。我今年高三,正在考虑艺考的方向,编导专业是我的首选。通过一番了解,薪火和中影人这两家机构在业内名气都挺大的,但具体哪家更适合我,我还有点拿不准。希望有在这两家机构学习过或者了解它们情况的朋友,能不吝赐教,分享一下你们的看法。关于薪火,我了解.............
  • 回答
    我姓张,家在江南水乡,具体来说是姑苏一带。要说张姓,那可是个大姓,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我印象最深,也最引以为傲的,大概就是那位“挽弓射日”的后羿了。虽然关于他的故事,有神话的成分,但那种拯救苍生、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实实在在的。然后,不得不提的是汉朝的张良。这位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刘邦.............
  • 回答
    从事生物信息学,是否能够不懂生物学?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复杂关系的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有影响力的生物信息学家,不懂生物学是很难做到的。 简单来说,你可以“知道”一些生物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但要“懂”得生物学的本质、规律和那些未被数据完全捕获的细微之处,这才是关键。让我.............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细胞呼吸和生命活动最根本的运作方式。答案是,一个葡萄糖在细胞呼吸中确实会生成水分子,但远远不足以维持人体生命所需的水分。人不能不喝水,只依靠吃饭来生存。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首先,我们得聊聊细胞呼吸这个神奇的过程。简单来说,细胞呼吸就是我们身体的细胞,特别是线粒体,把我.............
  • 回答
    很多人会将政治光谱简单地划分为“左”与“右”,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我们常说“一个人不可以既左又右”,这句话更多是一种对理想化政治立场的描述,而非绝对的真理。在现实政治中,一个人或一个政党,完全可能在不同议题上展现出看似矛盾的立场,这正是政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所在。为什么“一个人不可以既左又右”的说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令人心疼的问题,也触及了人类情感中一个非常普遍的困境:喜欢一个人,却不得不选择“忍住不找”。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复杂性。是的,喜欢你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忍住不找你的。但这种“忍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挣扎和痛苦,绝非易事。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入,也触及了癌症生物学中最核心也最令人困惑的部分。癌症细胞并非“有意”要杀死一个人,它们也没有意识和目的性。它们之所以会危害人体,是由于自身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它们失去了正常细胞的行为模式,转而进入了一种失控的、具有侵略性的生存状态,最终危及整个机体的生存。咱们不.............
  • 回答
    .......
  • 回答
    当然可以,而且很多人也正在选择这样做。不结婚,一个人过一辈子,这绝非是什么离经叛道,而是你为自己人生做出的一个真实选择,一个基于对自身需求、渴望以及生活方式理解的独立决定。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对于婚姻的期待仍然根深蒂固。从我们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到亲戚朋友的关怀,再到各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流,婚姻和.............
  • 回答
    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吸引人,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一样——人类如果也能像植物一样,直接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那吃喝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简直是解放了身体和生活。但现实是,在目前我们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认知范围内,以及技术的限制下,让一个人能够通过在DNA中植入叶绿素来直接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个不信教的人,或许你会觉得研究宗教学似乎有些“远水不解近渴”,甚至觉得和自己的生活没什么直接联系。但请相信,宗教学所能提供的,远不止是那些关于神祇、仪式和教义的知识。它更像是一面多棱镜,能让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人类自身、社会运作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1. 理解人类思维的深层模式与价值体系首先.............
  • 回答
    职场不适用,并非世界末日。很多人在传统公司体系中感到格格不入,但只要换个思路,他们身上那些不那么“职场化”的特质,反而可能成为独特的优势。以下是一些方向,或许能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1. 极度自由与创造力的释放: 自由职业者/个体创业者: 这是最直接的选择。如果你讨厌朝九晚五、固定的汇报关系.............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似乎更乐于尝试不同的职业道路,而我们身边很多人的职业轨迹更倾向于“一份工作干到老”?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教育理念、文化观念,甚至是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咱们不妨来细细聊聊。首先,从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
  • 回答
    生活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包围。其中,关于体型和健康的讨论更是无处不在,仿佛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身体的每一寸变化了如指掌,并且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然而,当我们放眼四周,总能看到一些人,似乎对那些关于“少吃点”、“多运动”的呼声充耳不闻,任由自己的体重悄然攀升,.............
  • 回答
    话说,学了 Python,不进公司当螺丝钉,自己一个人也能琢磨出不少门道来赚钱。这年头,技术哪有固定的路线图?你脑子活,手艺好,就能自己趟出一条金光大道。首先,别把“公司上班”想得太绝对。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公司上班”,其实不过是给别人打工,解决别人的问题,完成别人的KPI。自己单干,你是在解决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