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折扇本发源于日本(也许是朝鲜,有争议),北宋传入中国,而后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样式。
2.1699年,东印度公司来广州一次买走了8万把折扇,自此,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国折扇通过广州行销全世界,成为欧洲贵妇的重要配饰,不亚于今儿的小包包。
3.乾隆时期,工匠巧手把中国本土的团扇也做成了折叠化,打开了国际市场,被欧洲称为“帽章扇”。但因为工艺复杂、制作成本太高,售价昂贵,仅流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嘉庆朝之后即不见。
4.由于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些原因,好多外国人来到了中国生活。在外国人多的城市,也有店铺开始经营广州工艺式样的外销扇。中国本土形成的扇子式样也打开了销路。
恒美斋是北京一家扇子店,位于前门外著名的大栅栏廊坊头条胡同
Σ.近代欧洲在审美领域,一度刮起了中国风,欧洲人大量到中国采购外销品,广州因为地理区位因素,称为中外贸易的主要海港。这种外销品因为市场在国外,制造在广州,形成了一种大体上是中国传统器物形制,但所用色彩对比度强、更富有装饰意义的广式风格。外销扇是这些外销品中的一类,以奢华名贵、造型奇巧、精致华美、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深受近代西方女性的青睐和追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