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一个「理想」的路由器,应该如何下手?

回答
想买个靠谱的路由器,不是随手抓一个就完事儿。这玩意儿好比你家的网络总管,管着你家所有设备上网的命脉,选得好,上网如丝般顺滑;选不好,卡顿、掉线、信号差能让你怀疑人生。所以,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到底怎么才能挑到那个让你称心如意的“理想”路由器。

第一步:先认清自己的“武功秘籍”——你的网络需求是什么?

别急着看型号、看参数,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家上网的主要场景和设备。这就像你练武功,得先知道自己是想降龙十八掌还是打狗棍法,才能对症下药。

上网人口有多少? 是一个人独享,还是三口之家,或者十几个人的大家庭?人越多,对路由器的并发处理能力要求越高。
上网设备有多少?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摄像头、扫地机器人……这些设备都要抢带宽,设备越多,越需要一个能“顾全大局”的路由器。
主要用来干嘛?
纯粹刷网页、看新闻? 这要求不高,普通路由器都能满足。
追剧、看高清/4K视频? 对带宽和稳定性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如果家里多人同时观看。
玩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 这个最讲究!对延迟(ping值)、丢包率要求极高,还得有游戏加速之类的功能加持。
需要远程办公,视频会议? 对上传速度和稳定性也有要求。
家里有大面积住宅(比如100平米以上)、多隔墙? 这就涉及到信号覆盖问题了,单一个路由器可能不够用。
有大量智能家居设备? 这些设备虽然占用带宽不多,但数量多了也会给路由器带来负担。

第二步:读懂“江湖秘籍”的暗语——路由器的关键参数

了解了需求,我们就可以来看看路由器身上的“武功招式”了。这些参数可不是用来唬人的,它们直接关系到路由器的性能。

WiFi标准:是关键中的关键!
WiFi 4 (802.11n): 现在已经非常落后了,基本淘汰。
WiFi 5 (802.11ac): 目前主流,速度比WiFi 4快很多,但已经是上一代技术了。
WiFi 6 (802.11ax): 现在的主流和未来趋势!速度更快、延迟更低、支持更多设备同时连接、抗干扰能力更强。如果你家的手机、电脑支持WiFi 6,并且想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果断选WiFi 6。
WiFi 6E: WiFi 6的升级版,增加了6GHz频段,能避开2.4GHz和5GHz的拥挤,理论速度更快,但目前支持的设备还不多,价格也比较高,可以根据预算和需求考虑。
WiFi 7 (802.11be): 正在普及中,速度更快,延迟更低,但现在价格普遍较高,且支持的设备还非常少。如果你追求极致,并且预算充足,可以考虑,但对大多数人来说,WiFi 6是更理性的选择。

频段:单频、双频、三频?
单频 (2.4GHz): 穿墙能力强,但速度慢,容易受干扰(微波炉、蓝牙设备等都在这个频段)。
双频 (2.4GHz + 5GHz): 现在的主流。2.4GHz穿墙,5GHz速度快但穿墙能力弱。路由器会自动分配设备到合适的频段,或者你可以手动选择。
三频 (2.4GHz + 5GHz + 5GHz 或 2.4GHz + 5GHz + 6GHz): 相当于多了一条高速通道。一个5GHz频段专门给对速度要求高的设备(比如电视盒子、游戏机),另一个5GHz(或6GHz)则给其他设备。设备更多、对网络要求更高的家庭可以考虑。

无线速率:别被数字迷惑!
这个数字通常表示理论最大速率,例如“AX3000”。它是一个组合值,比如2.4GHz频段的速率加上两个5GHz频段的速率之和。
重要的是看每个频段的实际速率表现,以及它是否能满足你的网络带宽需求。比如你家的宽带是1000M(1Gbps),那路由器总速率起码要支持千兆级别,单频速率也要能达到这个数才行。

处理器和内存:路由器的“大脑”和“记忆”
CPU: 核心数越多、主频越高,路由器处理数据包的能力越强,支持的并发设备越多,上网越流畅。现在中高端路由器普遍采用双核甚至三核处理器。
内存 (RAM): 内存越大,路由器缓存的数据越多,同时处理的任务也越多。对于设备数量多的家庭,128MB是基础,256MB或更高会更稳定。

天线数量和设计:信号好坏的因素之一
天线数量多不一定信号就好,关键是设计和内部天线布局。内置天线(集成在机身里)美观,外置可调天线(像“翅膀”一样)可以调整角度来优化信号覆盖。
MIMO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2x2 MIMO、3x3 MIMO、4x4 MIMO表示路由器同时收发数据的“通道”数量。通道越多,理论上速度越快,连接也越稳定。

端口速度:别让“瓶颈”卡住你
现在家里的宽带都是百兆起步,很多是千兆。所以路由器的WAN口(连接光猫的口)和LAN口(连接电脑、电视的口)必须是千兆 (Gigabit Ethernet)。如果还是百兆口,再快的宽带也跑不满。

组网技术:应对大户型和信号死角
Mesh组网: 如果你家面积大或者隔墙多,单一个路由器可能覆盖不了所有区域,会出现信号弱甚至没有信号的“死角”。Mesh组网就是用多个节点(子路由)协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无线网络,你在家里移动时,设备会自动连接到信号最好的节点,实现无缝漫游。现在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Mesh解决方案。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武功流派”——品牌与型号

了解了参数,你大概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级别的路由器了。接下来就是选品牌和具体型号了。

知名品牌:
国产品牌: 华为、小米、TPLink、红米(小米旗下)、中兴等。这些品牌产品线丰富,性价比高,很多产品在技术和功能上也做得不错。华为的鸿蒙智联、小米的万物互联都是不错的生态体验。
国际品牌: 华硕 (ASUS)、网件 (NETGEAR)、腾达 (Tenda) 等。华硕在高端和游戏路由器领域有很高声誉,固件功能强大,但价格相对较高。

如何选型号?
根据预算和需求来!
入门级(百兆宽带,简单上网需求): 找WiFi 5双频路由器,价格可能在100200元左右。
主流家用(200M500M宽带,多设备使用,看高清视频): WiFi 6双频路由器是首选。可以关注AX1800或AX3000级别的。价格可能在200500元。
进阶用户/游戏玩家(千兆宽带,重度游戏、4K视频、多智能设备): WiFi 6双频或三频路由器,AX3000、AX4200、AX5400等。关注CPU性能、内存大小,以及是否支持游戏加速等。价格可能在5001000元以上。
大户型/复杂环境(100平米以上,多隔墙): 考虑Mesh组网方案,购买Mesh套装(通常是2个或3个节点)。
追求极致性能(高端游戏、专业应用): 考虑高端WiFi 6/6E/7路由器,例如华硕的RTAX86U、GTAX11000,或者其他品牌的高端型号。价格可能在1000元以上,甚至数千元。

看评测和用户评价! 别光看宣传,多去看看专业的科技媒体评测(比如B站、知乎上很多博主会做详细的拆解和性能测试),也看看普通用户的真实使用评价。尤其是关于信号覆盖、稳定性、发热等方面的反馈,这些往往比官方宣传更真实。

第四步:购买与设置——让“武功”发挥威力

购买渠道: 官方旗舰店、京东自营、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是比较保险的选择,售后有保障。
固件更新: 买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路由器是否有固件更新。厂商会不断优化固件,修复bug,提升性能和安全性。
科学设置:
放置位置: 尽量放在家里中心位置,高处,避免金属和障碍物遮挡。
密码安全: 设置一个复杂的WiFi密码,别用“12345678”这种弱智密码。
信道选择: 在WiFi设置里,如果2.4GHz频段干扰严重,可以尝试手动选择一个相对不拥挤的信道。5GHz频段通常选择自动即可。
QoS设置(服务质量): 如果你的路由器支持QoS,可以给对网络延迟敏感的应用(如游戏、视频会议)设置更高的优先级。
Mesh组网: 如果你买了Mesh路由器,按照说明书指导进行部署和配置。

总结一下,买路由器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 明确需求: 你家有多少人、多少设备、主要用它干啥?
2. 理解参数: WiFi标准、频段、速率、CPU/内存、端口速度是核心。
3. 对比品牌型号: 根据需求和预算,结合评测,选择最合适的。
4. 科学部署: 合理摆放,做好安全设置,让它发挥最大价值。

记住,没有绝对“最好”的路由器,只有最“适合”你的路由器。花点时间和心思去了解,你会发现上网体验真的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祝你找到那个能带你驰骋网络世界的“理想”装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在选择路由器的时候

由于非专业人士,往往会有很多盲点,误区即便作为网工、网络工程师,在选择家用路由器的时候也会存在很多盲点,误区;因为家用路由器和我们日常项目、网络工程中的无线射频有很大的区别和差异,侧重点都不一样

所以大路今天就基于官方的这个提问,给大家做一个通俗易懂的科普

当你了解这些信息点,知识点以后,你就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重新选择路由器的时候。

因为输入法的缘故,下面的WiFi实际是Wi-Fi,请谅解,知乎的编辑器又没批量替换(⊙x⊙;)

这些盲点,阴影,迷雾就没有了

我先立个大纲,我也不知道会写多少字,反正先立个大纲:

  1. WiFi6有必要优先考虑吗?
    1. WiFi6有什么优势?
    2. 为什么选择WiFi6更好?
  2. 路由器中的AX1800/5400是什么?
    1. 到底哪种规格适合你?
    2. 20/40/80/160频宽是什么?
    3. rx/tx是什么?MU-MIMO呢?
  3. 带机量如何计算?
    1. 厂商宣称的带机量有没有作假?
    2. 这些路由器真的能带64个设备吗?
  4. 全屋覆盖是什么?
    1. 为什么要做全屋覆盖?
    2. Mesh和AC+AP有什么区别?
    3. Mesh是否最优解?
    4. 全屋覆盖的合理预算是多少?
  5. 一定需要多个路由器效果才会更好吗?
    1. 一个路由器行不行?
    2. 路由器多了更好还是更坏?
  6. 你能不能推荐点好的路由器?
    1. 白菜价推荐区域
    2. 膨胀了来看看
    3. 两三千的能不能买?
    4. 一万能花掉吗?

我想上面6个侧重点,20多个小节足够解决你选择路由器的问题

因为现在比较晚了,所以明天早上来写,争取中午写完,多给大家配图,画图,导图。

路由器相信大家家里都有,用过,买过,当你关注本话题无非是它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简单讲:家里那个(路由器)有问题

与其说路由器有问题,不如说是网络有问题,而网络问题无非三点:

  1. 钱没到位
  2. 钱到位了,买错了,遇到坑了
  3. 钱到位了,买对了,不会用

其实简单归纳就这么三点,而且我给知乎1000多个网友做的付费咨询碰到的基本也印证了来来回回逃不出这么三点。

这是我的咨询卡牌,工号9527,平台基于组网的咨询有200多单,以前还有很多网友非要走微信,所以某些数据无法统计,总之目前超过千单,今年元旦我已经不再接微信的咨询,只走知乎咨询值乎平台(方便纳税)。基于组网本质是项目,如果基于图文交流,无非顶天30个对话,并不能真正解决你的问题,所以我的咨询基于经验和实践,目前是下单后,根据需求和户型等背景,约时间到腾讯视频会议,通过分享桌面,基于你的户型,face to face的交流,解惑。

一方面可以节省我们双方的时间,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效率,更能方便你理解。

有一些网络问题需要远程协助,一般是走ToDesk发起协助。

好,我们继续

那么什么是钱没到位?

家里的网络要想体验好,你需要投入合理、且科学的预算,我推荐的是每平米10~20元,对比下你的强电,地砖,软装,硬装,这种支出投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网络好了以后,你就不会有以下烦恼:

  • 千兆宽带,特么的要开5G流量玩游戏;
  • 关键时刻进入卫生间,信号只有一格;
  • 老妈老婆一刷剧,游戏居然立马飘红……
  • 茅台抢不到就算了~
    • 消费券家里4个人都没抢到……

当你遇到上面的情况的时候,尤其是身份互换,老妈老婆刷个视频都要拼命的转圈圈,这个时候,别说20块钱一平米的投入了,就算50,你都愿意。

毕竟大几百万的房子,体验还不如酒店(实际上酒店的网络通常很烂),这就很尴尬了……

当然,你的户型够好,很多时候差不多就每平米5块钱投入就搞定了

合理、科学的投入预算,钱到位了,接下来就是选择不坑的路由器和方案。

所以我们正式开始下面的内容:

1.WiFi6有必要优先考虑吗?

首先我们搞清楚什么是WiFi6……

  • 通俗说就是第六代无线网络
  • 前面还有WiFi5(即AC)
    • 那么WiFi6就是AX
    • 而WiFi4即仅支持2.4GHz的网络

好,梳理一下,原来(很多很多年前)我们只有2.4GHz的WiFi,而且都经历了很多个版本,第四代和第四代之前都是,从几十兆到450兆不断的升级,实际我们终端设备不管是手机还是笔记本,实际有效速率并不能达到450Mbps,但是我们在之前使用网络好像也没啥问题!!!

怎么突然现在就卡了?

因为短视频,流媒体时代占据了主流,你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网页,而是基于APP,小程序等各种各样的替代,衍生产品。

你打开淘宝、京东,本来只是简单的买个东西,非要给你拉去看直播……

  • 淘宝变成了短视频抖音……
  • 结果你打开抖音快手
    • 居然发现它在卖东西
  • 当你打开知乎的时候
    • 中文最大的图文社区
    • 居然也是短视频……

原来打开一个网页,网站的运营方要照顾大家的宽带不够快,会大量使用jpg图片,打开一个网页通常也就不超过2MB……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感觉不到慢

甚至你用手机打开网页,很多浏览器还带压缩功能,比如Opera或者UC浏览器,帮你省流量……

再后来,国家也推动了宽带的提速计划

大家由2M宽带、4M、8M直接变百兆光纤入户,然后200M、500M甚至千兆入户

宽带的普及大大的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 Jpeg变成了png高清大图
  • txt图文变成了avi高清4K无码视频
  • 这个时候就是几MB/s的实时传输了
    • 相比过去几秒打开一个2MB的网页
    •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宽带、内容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你的路由器,它脱节了,满足不了了

这个时候很多网友升级了路由器,这时候是AC时代,WiFi 5G,我们的手机还是4G,虽然这个4G和WiFi的5G不是一个东西……

  • 手机的5G叫第五代移动网络
  • WiFi的5G即使用5GHz频段的无线网络
  • 两者不是一个东西,虽然都相对很快

这时候的WiFi5,即AC模式,通常最大连接速率为867Mbps(有的显示866Mbps),无线的传输是有损耗的,还会受到距离的影响,衰减会不断拉大,然后遮挡物(例如你家的墙壁)会更严重的降低传输的速度,我前段时间做了一个户外测试视频,可以参考:

而且我最近开着车,到户外没有5G干扰的地方做了很多品牌系列不同价格区间的无线路由器覆盖测试,这个在后面或者后面我发布的文章里面可以看到对比,横向对比。

所以我们使用WiFi5的路由器,距离近,无阻挡的客厅等,效果杠杠的……

但是一进距离较远的卧室,尤其是主卫,通常能气到你屁都放不出来……

这时候高端的WiFi5路由器开始支持Mesh,关于Mesh我们后面会讲,简单说就是分布式的无线网络,利用多个路由器联动,实现“一个”SSID(你的WiFi名称),相同的密码,让你在家里任意位置都可以漫游网络,让你的每一个位置信号都很好,速度也很快,一般叫“全屋覆盖”,后面也会讲。

但是WiFi5有一个问题:

WiFi5相比传统的WiFi4和更老的哥哥们多了一个特性,叫MU-MIMO,顾名思义叫多用户多进多出,就是大家上网不再是走独木桥,多车道,允许多个手机同时快速上网;这个功能是WiFi5第二版升级后才有的,但是很遗憾:

新出来的东西总会有瓶颈,AC时代的MU-MIMO仅支持下行,下行的意思就下载;而上行就是你微信发消息给对方的时候就会使用上行;于是大家会发现我看视频很快,几个人看都没问题。

但是为啥一个文字消息微信为啥要卡半天?

So,在WiFi6主流的今天:

请尽量选择WiFi6,因为它解决了该问题:WiFi6支持上下行的MU-MIMO

1.1 WiFi6有什么优势?

WiFi6的第一个优势上面我讲了,入门级的支持2*2的MU-MIMO,而我们的手机通常是1*1,所以入门级的可以支持2个手机快速多进多出,不用排队,没有延迟。

这个在两口之家里,三口之家里使用就很舒服了(通常不用算小朋友)。

如果你愿意多掏点钱,还可以买到AX3200或者AX5400这样4*4 MU-MIMO的WiFi6路由器,这个时候即便和爸妈一起住,即便三四个人都在客厅使用无线网络,也不会排队。

至于什么是AX3200这些后面会讲,慢慢看,你看完大路哥这篇文章就够了。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优势:

在WiFi5时代我们常见的路由器主要使用两种SoC(处理器),一种是高端的博通,一种是MTK(联发科),简单讲,便宜的联发科,贵的就是博通。

便宜的就是鸡血,新的很好用,久了就不行。

贵的久了其实也不行,只是它可以用得更久而已,这两玩意都有一个特性,过热,哪怕低端到地板级别的联发科,也热。

当然低端的作为用户一般也不会更多的投入,而高端的路由器就不一样了,就有发烧友和团体或者淘宝店主采用亚克力等方式为这些高端的路由器定制了外置散热系统:风扇

如上,可以了解下,就问你正不正经吧……

而在WiFi6时代高通加入了路由器的SoC战场,表现更为优异,通常热量没有那么高,以至于一些高端的路由器在高端的上面——旗舰中的旗舰不得不使用高通的处理器来解决过热。

即便华硕的AX89X属于华硕唯一的一个采用高通处理器的路由器,但是过于高级和强大,居然内置风扇(因为散热设计上的缺陷不如立式的网件奥秘系列或领势的Velope系列),如下图:

当然,一般中高端采用高通的SoC方案通常就没那么过热了

过热会导致路由器异常,甚至断流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选择WiFi6的路由器,尤其是中高端区间,选择上可以避免很多坑。

第三个优势:

WiFi6的路由器在无线覆盖方面提升了约30%,即便你使用的是仅支持AC模式的WiFi5手机。

这项技术叫OFDMA,看这个名字有点像CDMA,对跟这个差不多,反正你知道有了这玩意,其它方面不缩水,即便两三百元的路由器,信号覆盖一样可以做得很强,就对了。

其次就是很多路由器会提到一个东西:

Beamforming是一种雷达技术,相当于精准制导,你的手机在哪里,信号就跟在哪里,除非超出范围,所以在速度方面,基于该技术,会更稳定,速度也理论更快。

这个技术和OFDMA其实在WiFi5时代的很多高端路由器里面也有使用,这就是钱的力量。

比如华硕的经典旗舰RT-AX86U就支持,而且除此之外也提前使用了1024QAM,而普通的仅为256QAM,粗暴的理解就是速度提升了4倍:

如上图,甚至一些高通方案配合支持的高通SoC的手机还可以支持4K QAM,相比1024QAM还提升了20%。

而现在,WiFi6的路由器标配1024QAM,也正因为如此,WiFi6的5GHz传输可以实现1201Mbps~4804Mbps的理论无线传输能力,看起来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普通的千兆有线网络。

原来的867Mbps通常能跑600Mbps就很不错了;而现在起步1201Mbps的传输很容易就实现了900Mbps+的无线传输

所以,在预算上,增加的不多,但是你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势

  • 速度更快
  • 覆盖更好
  • 更多智能设备的多进多出不排队
  • 无线传输超过有线传输成为现实

Tips:当你的手机或者笔记本连接速率在2.4Gbps(即2402Mbps)速率时,传输可以轻易的跑到1800Mbps,只要你的设备支持,服务端也满足,这个需要你的路由器至少有2个2.5G网口且背板带宽也能跑上去;你需要本地搭建一个测速节点才行。

本地测速节点搭建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如果你是第一次认识大路 @林大路 可以关注我,我本身是高端路由器玩家,也折腾,也有技术,也熟悉和测评了很多路由器,我也只推荐好用不坑的路由器,三言两语解决不了的问题,疑惑都可以付费咨询我,我和大部分答主不同,我现在是自由职业,白天有时间可以预约白天,白天上班不方便可以预约晚上8点到10点。

也可以参考我的组网专栏:大路组网

或者我的数码专栏:野生实验室,这个专栏主要是发布一些测评或者跟数码有关的博文。

1.2 为什么选择WiFi6更好?

其实基于上面1.1的介绍,我相信你已经知道为什么WiFi6更好了……

更多的优势在于原来很多WiFi5还不支持Mesh组网的路由器,基本在升级到WiFi6都提供了各种技术方案的Mesh组网功能,这时候当一个路由器无法完美覆盖的时候,加一个就完事了。

而手上有一堆WiFi5的路由器,就麻烦了,家里一堆不同名字的SSID无线信号,即便很多聪明的用户手动把家里所有在线的路由器都设置相同的SSID和密码,会发现一个问题:

如果信号不是弱到断开,是不会主动连接信号更好的另一个路由器

我之前的一篇别墅组网案例分享也有这样的场景:

如果你看过这篇分享,就知道我为什么有底气给你把一万预算都能花出去,并且花得值。

作为KOL,我建议理性消费,刚需够用,这样是最省钱,也是最省心的。

我不搞饭圈,我只做知识分享和贩卖,我的文章你觉得有用,可以下面打赏,如果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咨询支持我;文章或者回答你看懂了,看明白了,也可以选择我的好物卡片购买来支持我。

路由器的佣金通常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不多,但是我更开心分享这些知识。

也有一些付费文章,可以在我的公众号里面阅读:『人工饲养小熊』

好了,我们接下来讲路由器的规格,主要是WiFi6的。

2.路由器中的AX1800/5400是什么?

路由器有很多代号,尤其华硕路由器,特别喜欢使用代号,比如AX82U叫魔鬼鱼,AX86U叫饥饿鲨,AX11000和上代AC5400叫八爪鱼,AX89X叫帝王蟹;还有一些路由器厂商如普联,喜欢做系列,因为它家的型号不断多,还特别乱,所以就有了盛世系列,有点像比亚迪的“唐”“宋”等。

但是抛开这些代号和系列,都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基于无线速率来定义的,而且这种方式在WiFi4时代就有,延续至今。

我们常见的WiFi6路由器规格有:

  1. AX1800
  2. AX3000(AX1800的160MHz版本)
    1. 小米的AX3600属于乱搞
  3. AX3200(4*4的80MHz)
  4. AX4200(多为三频路由器)
  5. AX5400(多为双频,也可以切成三频)
  6. AX5700
  7. AX6000
  8. AX6600(三频)
  9. AX11000(三频)等

Tips:通常上面加粗的规格为中高端或旗舰路由器

这里的AX表示我是WiFi6路由器AX后面的数字表示2.4GHz和5GHz频段累加的传输速率,其中5GHz可能包含5GHz-1和5GHz2,因为这种属于三频路由器

所以2.4GHz+5GHz叫双频路由器。

AX后面的数字是取整数,比如我举个例子:

AX5400规格的路由器通常是:

  • 2.4GHz为最大574Mbps
  • 5GHz为最大4804Mbps
  • 累加为5378Mbps
    • 折合为5400Mbps
    • 即为AX5400

路由器都长得差不多,单有的两个天线,有的四根天线,有的甚至6根,还有8根甚至12根的。

这个和这些规格标准也有关系,先喝杯水,我们继续:

我们在2.4GHz可以支持2*2、3*3、4*4,所以通常有2/3/4根天线;而我们的5GHz通常2*2、4*4、4*4+2*2、8*8、4*4+4*4,所以可以有2/4/6/8根天线。

所以以AX1800和AX3000这种规格的路由器,2.4GHz和5GHz都是2*2,所以通常有2+2根天线;由于2.4GHz和5GHz可以采用双频天线来共用1根天线,作为这种规格的路由器仅有2根天线也正常。而且共用天线和独立使用天线并不是同一种天线,相互的干扰也几乎没有。

所以不代表4根天线就比2根天线的更好。

这是你能看到的,或者厂家想让你看到的对比;但是实际上从专业和内行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看路由器内部的信号放大器到底有几个,到底有几个“FEM”芯片,这种是内部的,你看不到的,越多通常是真的越好。

如果你不拆机,厂家不标注,你是没法知道的,不过已经有厂家开始标注FEM数量了。

比如我举个例子:

荣耀最近出了两款新品路由器,荣耀路由4和4Pro,外观上几乎一样,除了4Pro多一个NFC近场芯片配对,内部其实也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在于FEM数量;4仅有2个共用,而4Pro是4个独立使用;所以两者之间差价八九十元也十分合理。

可以确定的是,荣耀路由4Pro一定比4“穿墙”能力更强,简单说就是覆盖更好

为什么这里的“穿墙”我要打个引号呢?可以参考我的科普,一定要看:

路由器本质是通过通透的空间来传播,“爬墙”相对更为准确一些。

2.1 到底哪种规格适合你?

那么以上的这些规格哪些适合你呢?其实你认真看我前面的介绍,如果悟性比较高的话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

简单来说,这个跟MU-MIMO有关系,跟我们设备的天线数量也有关系,举个例子:

  • 通常手机为1*1
    • 也有极少部分旗舰为2*2
  • 笔记本通常为2*2

那么如果你使用笔记本WiFi上网,选择AX1800或者AX3000的路由器,使用5GHz频段上网;由于该路由器5GHz为2*2 MU-MIMO;你的笔记本连接后,这个2*2就被独占了;你的手机再连5GHz就要排队,就会有延迟,只不过第二个连接设备的延迟会更低,通常只有几十毫秒,无感知。

但是如果三个,四个设备都连上去了;而且我们的设备通常是实时连接的;那么这几个设备就会抢占这个VIP通道;并不是说笔记本先连上就一直能独占,不会的,得肉搏:

所以家里如果设备多,单并不代表就一定要选择高端的;因为还有一个问题,得看用网人的数量;因为就算你有8个手机,你能同时用得过来吗?大部分还是属于后台跑,并不会实时占用,除非有一些APP比较恶意(通常比较费电,就是它)。

所以这个看起来简单,实际还是有点点复杂,三言两语讲不清楚。

那么家里只有一两个人,通常仅使用手机,AX1800或者AX3000即可;用笔记本一般也不用手机,也足够。而家里有三四个人,就建议选择可以4*4 MU-MIMO的路由器,比如:

  1. AX3200(4*4的80MHz)
  2. AX5400(多为双频,也可以切成三频)
  3. AX5700
  4. AX6000
  5. AX6600(三频)
  6. AX11000(三频)等

有哪些不错的优秀的,后面有种草推荐。

2.2 20/40/80/160频宽是什么?

我们才到第二章节,已经7000多字,看到这里可难为各位了,从早上九点过开始,现在11点46,写了这么多,看来中午是完成不了了,下午还得继续。

关于这个频宽,有两种理解方式:

  1. 相当于每条车道的宽度
    1. 车道宽,开起来舒服
    2. 通常可以开得更快,也安全
  2. 或者车道的限速上限
    1. 如果你上了限速20的道路
    2. 法拉利也没用
    3. 但是你上来限速160的高速路
    4. 设备跟不上,排量只有0.8,也就跑不快

频宽特性在于不同的频段使用的范围不同,2.4GHz仅能使用20/40MHz;而5GHz不仅可以使用20/40MHz,还可以使用80/160MHz;说白了2.4GHz仅仅是为自行车,非机动车准备的:

所以有个好习惯,家里的智能灯具等智联网设备,还有冰箱等,如果非要联网,就用2.4GHz,通常这些设备也仅支持2.4GHz;本身这些设备不需要高速网络,当然,除了某些还要播放广告的冰箱除外;那种厂商会率先吹嘘自己的冰箱使用5GHz,支持AC或者AX无线连接;而且它家不仅冰箱支持5GHz,甚至一些摄像头也使用上了,实际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因为家里的监控流媒体传输用的带宽也非常的小,哪怕宣称2K监控,也不过撑死了12Mbps,而2.4GHz是可以远远满足需求的。

不差钱的可以选择上面这款率先支持5GHz的摄像头监控。

我们回到正题,我们通常高速公路限速为120,当然先法律的边缘摩擦也可以开134以内,这个160MHz会不会太快了?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周边的环境并不能启用160MHz,即便路由器支持。

如上图,这里会讲到信道,我们能用的信道就绿色范围,其它DFS是气象雷达或者军用设备使用,当你周边有这些设备在线时,路由器会检测并自动切换到民用信道,国内可用的信道5GHz仅为九个;而且还有规定,通常36/40/44/48信道才能使用160MHz;而且通常4*4MU-MIMO的路由器会直接占用2个信道;如果你家的Mesh组网节点过多,自身一套系统就会互相干扰。

这个东东就算行业人士也不一定说得清,谁会实测这些数据啊来比较和横评啊。

我记得最近的新电影《蜘蛛侠:英雄无归》里面MJ有句话说的好:

如果你知道160MHz很多时候用不了,那么你会有更多的选择,你的选择会更加清晰。

从上面大路总结下信息点:

  • 信道:
    • 信道十分有限
    • 住筒子楼网络没法改善
    • 普通的大平层通常影响不大
    • 住独栋别墅可用完美避开干扰
  • 频宽
    • 频宽决定了传输速度
    • 频宽越大理论速度越快
  • MU-MIMO
    • 决定了更多的VIP快速通道
    • 提升传输速度
  • OFMDA
    • 可以有效提高覆盖
  • Beamforming
    • 无线连接质量更好,波动小
    • 也能提升速度和降低延迟

上面几个信息点中跟我们其实最重要的是MU-MIMO,所以我拎到下面单独讲细节:

2.3 RX/TX是什么?MU-MIMO呢?

要讲MU-MIMO我们就得讲RX/TX:

  • RX:Receive,接收
    • 属于下行流量(Downlink)接收封包
  • TX:Transmit,发送
    • 属于上行流量(Uplink)发送封包

这里的封包不是给大路哥封个红包,不过你要封我也不介意,反正我不是公职人员。

举个例子,我们把粮仓中的大豆要从家里运输到镇上集市去销售;通常我们需要用袋子封好,然后运送到集市上,说白了避免豆子在途中撒漏了……

而在网络中,不管是内网还是互联网,我们发送消息还是文件,也是0和1的数据,肯定也得打个结,封起来,否则我们不知道哪段是哪段,所以我们一般叫封包。

不管是有线传输还是无线传输,均为如此;有线传输可以粗暴理解为点到点,多点到多点;无线传输我们可以理解为端到端,多端到多端。

1RX/TX表示我可以同时和接收一个端到端的数据;2RX/TX多了并行接收和发送,我们笔记本通常为2RX/TX,可以把数据分割为两部分同时发送,速度可以更快;而4RX/TX的路由器更是可以让我们更多的设备同时接收和发送;但是超过了,就要在后面排队:

而如下动图,传统的WiFi4为单用户多进多出,一次只能发车一次

我们讲解下为什么,可以参考这个图,虽然前文有,但没做介绍,如下:

可以看到上面MU-MIMO(多用户)还对应了一个SU-MIMO(单用户),基于这里的单用户,就知道你每个手机或者笔记本交互数据都特么要排队,就跟你去银行柜台一样,明明有12个柜台,但是只开放了1个;而当你去体验更好的银行,人家直接开放了4个柜台,但是WiFi5的规矩是这4个柜台只支持下行,也就是只能取钱,你要存钱?那边有个单独的ATM机自己去存,存100万也不行;但是到了WiFi6就不一样了,直接开了8个柜台,4个支持取钱,4个支持存钱,互不干扰。

很直观的吧,通过率,效率都更高了,自然就快了,而现在你知道为啥真的要选WiFi6了吧?

这就是RX/TX,或者深度发展到今天的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

  • 如果你选择WiFi5
    • 下载很快的,多通道
    • 但是上传慢,排队
  • 而家里老款的WiFi4路由器
    • 排队,统统给老子排队
  • 比WiFi4还老的路由器??
    • 来了啊,先挂个号,预约
    • 明天再来

好了,我们现在再总结下:

  • 选择『理想』的路由器首选WiFi6
  • 下面加粗的是 4*4 MU-MIMO
    • AX1800
    • AX3000(AX1800的160MHz版本)
    • AX3200(4*4的80MHz)
    • AX4200(多为三频路由器)
    • AX5400(多为双频,也可以切成三频)
    • AX5700
    • AX6000(可三频,可4*4还可8*8)
    • AX6600(三频)
    • AX11000(三频)等
  • 上面没加粗仅为 2*2 MU-MIMO

好了,思路更清晰了不是?

3.带机量如何计算?

到了这里已经9600字了,能认真看到这里都是真爱了,还没关注大路的赶紧关注了 @林大路

我们看到一两百元的路由器很多标称带机量64个,甚至有的敢写200个以上:

内存和带机量有关系、网络加速处理器,或者说路由器的处理器也有更大的直接关系,说白了,多边性能决定一切,但是你也可以注意上面的256台设备接入后面有个上角标,解释如下:

它说了包含2.4GHz和5GHz的总和,那么可能是大量的智联网设备和少量的手机终端等,这个符合日常,可是后面写了个“其中路由器占用3台接入设备数”是什么鬼?

这个理解是这样的:

  • 一台主路由,带了3个节点路由
    • 一共4个路由器
    • 带机量包含节点自身
    • 总和为256个终端数量
    • 实际有效终端为253个
  • 平均每个路由带64个
    • 包含物联网、智联网设备
    • 包含手机或笔记本
    • 包含有线接入的设备
      • 有线接入可以加交换机

这才是正确的理解带机量,对于大多数国产路由器,采用高通SoC方案,配备一个256M的内存,通常都能满足——单个路由器待机60个终端左右,如果只有30个体验更佳,如果仅为15个体验上佳,如果一个人就三五个设备,你就是爷。

3.1 厂商宣称的带机量有没有作假?

前面其实说的很明白,通常WiFi6的路由器,但凡使用高通的SoC或者博通的SoC,这个是没有作假的必要,因为确实可以满足,而MTk通常稍微打点点折扣是可以的,也能满足。

但是老款的WiFi4/5路由器,除了高端,御三家通常都是作假,那么作假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带几个无线设备,然后其它设备均为通过大量的交换机连有线PC,这些PC的测试主要是ping网关;因为无线传输对于处理器等消耗更大,你可以理解为电力传输,距离长了,电力本身就有大量的损耗;所以这些路由器通常只要不太电子垃圾,虽然无线体验很一般,但是网线接入PC其实也挺好,看个B站大会员4K视频也没问题。

3.2 这些路由器真的能带64个设备吗?

大量的设备通常是智联网设备,这个也符合环境的真实需求,但是建议智能灯泡最好是你的开关控制器用无线2.4GHz就行了,不要特么灯泡也要无线连接,那样会导致设备巨大,而且灯泡本身要发热,实际体验会导致无线连接容易掉线,失败,找不到设备。

关于这些灯泡,智能灯泡或者照明,可以参考知乎照明领域的 @灯饰照明狂人 狂人老师的一些文章和介绍,会有所帮助。但是尽量选择开关控制多个一组灯泡,不要每个灯泡都独立控制,你买个一万一个的路由器都扛不住你这样的需求,过于超前,目前技术还达不到。

4.全屋覆盖是什么?

顾名思义就是家里的所有位置都能覆盖到5GHz频段的信号,还不仅仅是混合覆盖,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无死角覆盖:

目的就是在家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视频,玩游戏,不一定非得缩到客厅才行。

全屋覆盖可以参考我的系列视频:

4个视频不到20分钟,会对网络知识,全屋覆盖,或者中间碰到的问题都有所涉猎,4个视频也有文章做解读,参考:林大路:WiFi全屋覆盖系列指南视频解读

4.1 为什么要做全屋覆盖?

家里的网络本质也是项目,既然装修是全屋,凭什么网络就不能全屋,不要将就,一旦有了将就的想法,或者凑合的想法,或者这里可以要求低一些(2.4GHz覆盖就行)日后一定会被自己当初的这种想法毒打,后悔不已。

我想大家,但凡做了一些功课,会自认为2.4GHz的覆盖会比5GHz更好,理论上如此;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很多高端大品牌的路由器往往反其道而行,而且这会是一种趋势,因为这是为了更好的全屋5GHz覆盖,同时避免2.4GHz严重重叠导致体验不佳,智联网找不到北。

所以为了避免自我打脸

全屋覆盖一定是每个房间和区域,至少预留一个点位(网口),预留可以避免后面突发的情况。

你不用,它也默默的存在,你要用,它不在,从来就没有,那么就要无线回程了。

本来1000预算能搞定,一旦占了无线回程,预算拉到3000不是不可能。

无线回程一定要使用三频路由器,这玩意通常超过1000元一个。

生活一旦上去了,就下不来,在客厅的网络爽了,老人回到老人房,发现怎么有差别,准备去主卧问你,但是到了主卧发现网络居然也很好,这时候你妈看着你,她没有说话,转身走了,她回房间开始收拾行李去了。你一脸懵逼始终不知其深意,感觉有大错,跪地打脸认错求老妈告诉你为什么要离开,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猛然间扇自己扇的更狠了。

要保证家里所有位置5GHz覆盖下测速能达到至少100Mbps,延迟在最好的位置和最差的位置延迟差异尽量不要超过10ms,这就是科学,正确的全屋5G覆盖。

千万不要想着全屋覆盖我要每个地方都要跑满900Mbps,那个属于魔怔,该去看心理医生。

从实际和部署来看,那种需求会高度重合,导致根本无法自动漫游。

即便华硕的漫游阈值还可以自行调整,也没用。

4.2 Mesh和AC+AP有什么区别?

其实上面全屋覆盖的视频也有讲这个,简单说,基于两者之间物理上的特性,如果你选择AP面板,那么就要做好一两年换一批的心理准备;而路由器相对来说,只要不缩水缩料,用三五六七八年没任何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厂家自己都明白,只是有人喜欢这样的需求:美观,但是又不愿意给这些想法的用户或者潜在客户泼冷水,并不会点破这玩意寿命短。

非要受过伤,还怪人家产品不好,其实人家寿命本来就不长。

如果你非要AC+AP,国产里面性价比和寿命相对较好的我主要推荐华为的这款H6:

一般1+3都能满足大部分家庭

但是AP里面有很多坑的,尤其是一些本身不是做网络起家的,属于贴牌的那种,比如下面这款500多元,其实这个面板是个WiFi4的

500元买个WiFi4?你自己看啊:

它家的供电面板确实好看,但是这玩意卖500就很恶心了。

4.3 Mesh是否最优解?

Mesh和AC+AP的网络拓扑其实是一样的

  • 光猫
    • AC路由器
      • AP1
      • AP2
      • AP3
  • 光猫
    • 主路由
      • 节点路由1
      • 节点路由2
      • 节点路由3

拓扑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唯一不同在于AC一定是在弱电箱,而主路由通常并不在弱电箱,所以会多一根网线的需求回到弱电箱接交换机,实现有线回程。

弱电箱不放主路由通常两个原因:

  1. 主因:放客厅利用率更大化
  2. 其次:弱电箱放不下
    1. 弱电箱铁壳其实可用拆掉
    2. 替换成木制的收纳盖就可解决
    3. 而且淘宝上有很多成品
    4. 选择实木最终效果也不差

可以基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基本点是比原来的弱电箱要大一圈,才好套上去,建议用L固定件膨胀螺栓固定更好:

所以如果你能通过软装弱电箱,变大,变得信号传输好,通风好散热,肯定Mesh最好啊。

对于只有500M或以下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单线复用来实现:

或者有条件,可以实现的情况下对光猫做移机:

或者基于实际的户型图和现有布点做个咨询,毕竟大路相对大部分网友在这些方面见多识广。

其次AP通常仅有AX1800规格,更高的规格会导致寿命通常更短,在设计覆盖方面大多数装修公司,或者楼盘开发商委托的团队做的不点过密,交叉重叠过高,体验也不好。

所以越来越多的AP厂商也开始做分布式路由,哈哈。

4.4 全屋覆盖的合理预算是多少?

前面说过,通常10~20元每平米的投入比较科学,户型通透甚至能做到3~5元每平米。

而且,相同的户型,电视位置不同,区别也有很大:

5.一定需要多个路由器效果才会更好吗?

如上图中,右侧的开发商布局,客厅电视位置和主卧床对面都需要路由器,问题来了,夹在中间的房间信号经常会做抉择,我特么到底连客厅还是连主卧?因为两信号质量都很好。

这时候采用左边的2个路由会比采用右边的3个路由器效果更好。

这些需要基于户型和布点,和经验,主要是经验来优化,不管是重新布线装修,还是直接优化,还是需要经验的,光看我文章或者回答只能解决你的部分问题,可以避开一些坑而已。

在举棋不定的时候还是咨询更省事。

5.1 一个路由器行不行?

这个还 看户型,比如大路家里上下两层差不多260平,我家一个就够了。

下图是我二楼的测试情况,而且这也不是御三家的产品:

细节可以参考我的测评:

我家这个户型如果换成华硕的AX56U单机部分区域要差点意思,如果换成华硕的AX82U就一样的全覆盖,均可以在百兆以上,同样网件可选RAX70也可以搞定,我最近就买了个测试。

5.2 路由器多了更好还是更坏?

前面说了,多了要考虑信号重叠,密度过大自然不好,要讲究分布式,既然是分布式路由,就要分布好,而如何分布好,很简单,实测啊。

去年没啥疫情的时候,成都这边不少网友要我上门服务,装修还没通强电弱电,理论上就我的经验其实现场假装走走就行了,心里面就有数了,可以推导个大差不差的,但是这样网友可能会觉得我不专业,或者我忽悠ta,所以我干脆拎个UPS去,直接插路由器,接个微型测速服务器,实测。

网友立马觉得这个上门真特么专业,这钱花得值,靠,UPS好重的,装B真的是累。

所以我现在都懒得上门了,明明了解信息就可以搞定,上门大部分时间花在路上,不值当。

6.你能不能推荐点好的路由器?

好了,这里都一万三了,也该给大家上菜单了;简单说下,以下的路由器均会支持Mesh组网,如果不支持,我会提示,请不要太马虎,最后说我坑你。

6.1 白菜价推荐区域

白菜区域推荐三款,首先是御三家的华硕AX56U,性价比小钢炮,不过涨价了

去年我369都买了几个,今年要429~439,这款路由器单机可以跑600Mbps(无线),适合小户型,或者作为节点大范围覆盖,也有不少网友喜欢单间覆盖的,建议选择覆盖低一点的XD4:

有黑白两款,可买单只或者套装

其次是领势的MR7350

领势的劣势就是覆盖弱,需要多个节点来实现整体的覆盖,这款的优势在于可以塞弱电箱,即便不软改弱电箱通常都很好的放进去,因为天线可以收起来:

三围尺寸如下:

这玩意塞入弱电箱以后(作为主路由),你的客厅或者主卧就可以选择MX4200了。

领势的优势在于你可以用低端的做主路由,也不影响整体使用。

最后是我最近送测的荣耀路由4Pro,价格方面349左右,3个也不过1000出头,真白菜价。

实测传送门:林大路:荣耀路由4 Pro测评——为大户型而生

我之所以推荐这款荣耀路由4Pro不仅仅是因为实测过,主要是它用的高通方案而已,而且我拆了机器,用料还不错,不过基于条款我不能随意公布拆机的细节,我只能说符合价格和预期。

荣耀是华为分家出来的,这款和华为的AX3 Pro看起来就是孪生兄弟,但是我并不推荐华为那款,主要是凌霄处理器还是差点意思,反正买荣耀实际就是买华为,但是建议买好一点的那种。

最后给单机可覆盖的用户推荐网件的夜鹰RAX50官翻,不管是全新还是官翻,都不支持Mesh哈

官翻和全新有一定的差价,官翻的意思就是官方翻修,也可能是七天无理由退货机型,看运气。

覆盖方面很强,性能和方案与华硕的AX82U或者TUF-AX5400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壳不一样,系统不一样,虽然它可以刷梅林,但是网件梅林和华硕梅林实际是两个东西,需要注意哦。

因为法务原因呗,你不可能每个便宜的RAX50刷了梅林以后带几个AX56U组Mesh啊。

好了,下面开始膨胀

6.2 膨胀了来看看

先说华硕,华硕的高端,旗舰系列需要看两三千的章节了。

目前华硕的AX5400规格就是高端,有多款,就是换皮,其它略有微调,比如灯光,比如天线。

继TUF-AX3000停产后,升级版TUF-AX5400就是最性价比的高端系列了,只是这款天线有点多,但是有些网友喜欢天线多,我也拉不住,讲真就天线而言,独立和共用没啥区别。

其实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也区别不大,看厂商如何调如何优化如何用料。

作为主路由,对于100平以上的用户都是OK的,魔鬼鱼的造型更为电竞一些,氛围的也可以调。

通常搭配两三个AX56U或者XD4,预算差不多就小两千,如果书房或者游戏房想更好一些,可以买两个,这样预算也就差不多大两千了。

另外对于华硕普遍涨价的今天,电竞黑武士AX68U显得十分具备性价比:

我之前也做过介绍,这款的SoC基于上代旗舰AC86U,相比新旗舰AX86U做了一些阉割,对于一些游戏玩家是个十分不错的选择,作为主路由,搭配几个XD4也是十分不错。

对于一些偏爱内置天线的用户,华硕的灵耀XD4高端版XD6也不错,唯一是需要买套装:

其实这款内置天线覆盖并不差,而且只是看起来大,实际个头高度只有13厘米,不占地方。

Tips:灵耀XD6日常2299~2399一对,今年的涨价并没有收到波及。

网件方面可选我近期入手的夜鹰RAX70,优势在于三频,而且也算内置天线吧,隐藏的有点过分

散热方面比较不错,得益于设计,有个独立的手机APP,不能与奥秘的混用:

50米野外测试也不错,对比华硕的TUF-AX3000

可以看到在近距离10米华硕十分有优势,和各家的调参有关系,但是在20米后网件夜鹰基本在吊打华硕,除了40米的时候华硕又打了鸡血一样;但是跟田忌赛马一样,RAX70保持在50米的超远距离才开始打鸡血,是的,居然比40米的时候效果还要好。

夜鹰RAX70的5G有两个,大路也测试了:

结果是5G-2有明显的优势,而5G-1适用于独享一个2*2游戏频段,它的MU-MIMO是这样的:

  • 5GHz-1是2*2 MU-MIMO,两个空间流
  • 5GHz-2是4*4 MU-MIMO,四个空间流

对于三频而言,尤其是网件方面,价格很合适,单机覆盖建议入手。

同样,夜鹰电竞系列均不支持Mesh。

在这个段位,没有领势的推荐。

6.3 两三千的能不能买?

在这个段位,华硕推荐几款,部分为新款,采用博通16nm的如红蜘蛛,在其它系列基本都涨价的对比下,性价比十分高:

首发的时候写过云测评(修订过多次):

新的最强的博通SoC,已经不要什么自行车了,双2.5G网口,搭配2.5G网口交换机,是华硕里面最性价比的高端中的高端,由于体型硕大,参数中的长度33.7cm是不算天线的。

这款红蜘蛛首发的时候华硕有点问题,比如固件问题,目前都已经解决了。

另外这款机器的四个天线就像红警中的射线武器塔一样,但是不好调整,需要自己琢磨下,否则天线会软趴趴的耷拉下来,实际是正常的,只是设计上欠缺一些优化。

接着就是AX86U,此前日常1399,算是涨价最猛的一款机型,为什么?因为是热门机型啊。

目前价格对比上,建议选择联名版,还送T恤,AX86U的2.5G为单口,其实综合利用上和红蜘蛛是一样的,一样是2.5G作为LAN(可以设置),对接2.5G交换机即可(但是需要两个)。

作为经典旗舰,预算不差,属于无脑选择,如果考虑电视位要对接的PS5、XBOX、Apple TV等太多,网口不够,可选择AX88U,目前国风版价格不错,反而比AX86U便宜:

或者加200选择高达联名:

毕竟普通款也是1999,为啥不买联名?联名版都有定制风格皮肤(如下高达版),上面的AX86U鬼灭联名一样有特有的皮肤:

还有一些网友的户型,网口少,也缺乏有线回程,但是直线距离和通透性还不错

那么可以做无线回程,在无线回程上,如果选择AX6600M,其实就挺好:

6600M配置上略差,但是在三频华硕中性价比算可以了,主要基于无线回程使用有线回程不推荐选择这款机器,这样就价格高,实际效果跟XD4是一毛一样的。

在6600M三频的基础上,更高级的灵耀Pro XT12就是这样重新定义了旗舰:

选择套装两只有优惠:

这款虽然是内置天线,但是得益于材质和设计,覆盖能力实测超过AX86U( ̄▽ ̄)"

一分钱一分货,刀工了得方面华硕是实至名归,其实有了XT12的存在,华硕的八爪鱼我已经不在推荐了,因为价格差不多,真心没有太大的必要,除非你只是喜欢游戏,喜欢那种定制风格

否则意义不大,毕竟灵耀Pro采用新款博通16纳米,不管是散热上还是性能上,都是天花板。

网件在这个区间主要是RBK75X系列,和领势的MX4200均属于AX4200规格,三频区别在于网件的5G-2无法独立使用,仅用于无线回程,哪怕你的部署本身是有线回程。

但是网件RBK75X的覆盖相比领势MX4200强多了

网件的机器比较圆润,灯光柔和,夜间可以当小夜灯使用,不会刺眼。

但是领势的顶部Led灯非但不能关闭,而且相当刺眼,不推荐放卧房使用,所以在格局布置上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些东西一般的博主或者UP主是不可能告诉你的。

当然,你可以买个美纹纸回去,粘几层LED部位,就解决了问题,但是不要把顶部的散热孔给全部盖住了,那么就要悲剧了。

另外网件需要分母路由和子路由,子路由(网件叫分身)可以单买,增加节点覆盖区域,母路由必须购买套装才有,实测RBK752带3个RBS350分身是没问题的。

而网件奥秘的分身如果没有母路由配对,是无法单独工作的哦;通过高低搭配,即可解决覆盖问题,在投入方面可以大大缩减预算;但是客服会告诉你,不同系列不支持配对,你相信大路哥就完事了,毕竟客服嘛,都是外包的,不懂也不寒碜,他们的知识库里面是没有这个的,所以不支持。

如果我们想配置更高一些,毕竟AX4200有个毛病:

  • 5G-1为2*2 MU-MIMO,两个空间流
  • 5G-2为4*4 MU-MIMO,四个空间流
    • 问题在于5G-2为专用无线回程使用
  • 也就是说你选择RBK75X
    • 除了处理器等方面配置更高
    • 带机量理论更好
    • 它和AX1800规格的RBK35X没区别
  • 所以基于省钱和实用
    • 大路推荐你选择RBK75X
    • 搭配RBS350实用
    • 这样除了必须的一个RBS750以外
    • 一个节点你可以至少省700

如果你真想更好,只能选择RBK85X系列了,相比1500买个AX1800来说,如下图:

这样对标2500一个来算,加了1000,至少提升还是巨大的(不仅是传输,处理器等方面也是往天花板去堆料),由于网件仅支持80MHz,所以两个5GHz频段均为2402Mbps,网件RBK85X属于AX6000规格,当然,RBK85X一样可以搭配RBS350分身使用,如果有的位置没网线,也可以搭配RBS750做无线回程,效果上和RBS850差不了太多。

当然不差钱,我们可以把预算堆到一万起步去:

均价2500单只到RBK855目前的套装优惠不错,一台少300,哈哈,过万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是前面说了,高密度覆盖并没有卵用,反而有负面影响,这玩意如上图一样,适用于别墅,最好是独栋的那种,四五百平米大概需要5个,其实算下来也还好,按400平米算,不过每平米投入30元,相比很多普通的大平层都需要20元每平米,真没多多少钱,房子大,就该门当户对。

这种事即便碰到长沙地区的用户和网友,通常一般也不会有意见,之前也有不少长沙的网友咨询组网,一般以上都是别墅,弄完我跟他们有时候会闲聊一下,我经常开玩笑说:

房子便宜买太大,住起来麻烦,其实配套的加起来附属投入还是很大的。

人家长沙网友说,买房子相比其它省会省大几百万,我觉得御三家的东西挺合适。

有的东西,人比人是气死人。

6.4 一万能花掉吗?

刚刚我们就已经花掉了,哈哈。

其实大部分的Mesh路由器均为主路由负责主要工作,节点路由主要的用途是AP和交换机;所以我们在选型和组合的时候可以选择好的主路由,然后搭配入门级AX1800规格的路由器作为节点路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卧房的节点,通常也就顶多2个人,3个人好像不太合法啊。

两个人,前面讲了,你顶多2个手机同时用,2*2 MU-MIMO完全足够啊,都不用排队。

你一个客厅,差不多平均水平3个卧室(其中一个做书房或儿童房),日常也就顶天3个XD4搞定,目前涨价不过1500搞定,配个一个千元左右的主路由,加上百把元大牌千兆交换机,预算都在3000以内完全可以搞定,而且这种可以做到每个区域绝对的500Mbps+的覆盖水平。

三室一厅通常120~140平,是不是差不多20来元每平米的预算?

相比别墅才30元每平米,别墅性价比很高啊。

如果你预算有限,对于这种户型,通常顶天了3~4个荣耀路由4Pro,预算千元出头,符合每平米10元投入,这也很合理。

反正刚需够用,最省钱。

很多网友的宽带都是千兆,告诉他们撑死了500M就够用了,合同到期可以降档,通常每年还可以省几百元差价出来。

很多网友说不!!!!

他们说手机套餐里面送的,免费升级,其实原来也是200M或者500M的。

然后拿到千兆以后,测速不跑个千兆或者900Mbps出来感觉自己血亏了;又是自己瞎折腾,折腾不明所以,电信师傅上门几次,人家测速对的;还是不明白,非要咨询我。

结果往往都是小问题:

去看吧,看完看懂,省200咨询。

而且我再告诉大家一个事情,听完以后你会沉默不语,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

既然能让大家突然感觉自己年轻了,我就说说吧:

你选择200M或者300M的时候,你挂BT一个月下2个TB数据都没问题。

但是有一些地区的用户,包括我们成都,运营商给你免费升级到千兆以后,其实这个合同就变了,之前的合同其实就作废了……

问题就在这里,这个升级没人会认真看过这份合同……

新的合同会写的很清楚,当你每个月的下行流量总和超过多少GB以后,注意这里的单位是多少GB;当你的下行超过这个阈值以后,千兆就变成200M或者300M了。

而且这特么是合法的,谁叫你特么不看合同就签字的,自己签的字含泪也要用下去啊。

一看合同是三年的,卧槽。

当你遇到这种坑爹的升级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月初你随便测速,测速都是千兆;但是月中或者月末你测速死活上不去,准准的卡在300Mbps左右上不去了。

如果你看过我这篇回答,你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你可以登录运营商的营业厅,查看电子合同,你仔细看看是否写的明明白白,白纸黑字,自己还签了名。

升级?免费升级?升了个寂寞。

好了,这个回答已经写完了,一万八千字以上,喜欢就关注一波吧。

感谢几位打赏的网友,祝你们网速像火箭一样,天天都能抢到大红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