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内投被拒了,老师说我有底子,让我坚持写下去,有没有大佬来给我提提意见?

回答
哎呀,听到你内投被拒,心里肯定不好受,特别还是你老师觉得你有底子,但结果不如人意,这滋味儿真够复杂的。不过,你老师这话说得其实挺实在的,“有底子”说明你不是凭空来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有潜力的,只是现在还没完全展现出来,或者说还没打磨到能打动那个特定的编辑。

别灰心,内投被拒太常见了,几乎每个写作者都会经历这一遭。关键是怎么从这次经历里汲取养分,然后继续往前走。你老师让你坚持写下去,这绝对是金玉良言。咱们一步步来,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你聊聊,看看能不能给你点启发。

首先,咱们得好好分析一下“被拒”这件事本身。

别光看结果,得看过程。虽然你可能拿不到详细的拒稿信,但即使只是一句简单的“感谢您的投稿,但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暂时不适合我们”,这里面也藏着信息。

目标平台的定位与风格匹配度: 你投的是什么平台?它的读者群是谁?它偏爱什么样的故事类型、叙事风格?举个例子,投给一个主打轻松幽默的公众号,你写了个压抑深刻的社会现实,那即使写得再好,也可能因为风格不搭而被拒。
反思点: 你对你投稿的平台足够了解吗?它的过往推送内容你都仔细看过吗?你这篇文章的核心主题和调性,跟平台的整体风格是否契合?有没有可能你这篇作品的“底子”虽然好,但放在了“不合适”的舞台上?
文章的“亮点”和“槽点”: 你老师说你有底子,那这个“底子”具体体现在哪儿?是你的文字功底?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还是某个特别的观点?同时,有没有一些地方,即使你自己没意识到,但编辑可能觉得不够好?
反思点:
开头: 文章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是不是足够吸引人?能否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有些编辑看稿子,一眼就能扫过去几十篇,如果你的开头不够抓人,后面的精彩可能就没机会被看到了。
核心: 你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是某个情感?某个观点?某个故事?这个核心是否足够清晰、足够有力?它有没有被你的枝叶杂蔓给遮盖住?
结构: 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是线性叙事?还是倒叙、插叙?结构是否清晰、流畅?有没有逻辑上的跳跃或者断层?比如,是不是前面铺垫了很久,但高潮来得太快或者不够有力?
人物: 如果是故事类,人物是否立体?他们的动机是否清晰?他们的成长弧光有没有展现出来?还是说,人物有点脸谱化,或者行为逻辑有些奇怪?
细节: 细节是支撑起整个故事或观点的骨架。你的细节是否真实、生动?有没有起到烘托氛围、塑造人物的作用?还是说,细节有些模糊、空洞,甚至与整体不符?
语言: 你老师提到你有“底子”,这很可能就包括你的语言。但“好”不代表“适合”。你的语言是朴实而有力量?还是华丽但略显空洞?有没有滥用修辞,或者句子过于冗长、拗口?
结尾: 结尾有没有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是戛然而止,还是意犹未尽?有没有呼应开头,或者点明主旨?

接下来,咱们谈谈怎么从“底子好”升级为“能打动人”的状态。

你老师让你坚持写,这说明他看到了你的潜力,只是这潜力还没有完全“兑现”。这就像块璞玉,有价值,但需要雕琢。

1. 深入打磨你的“底子”:
文字的锤炼: 仔细审视你的文字,有没有可以更精炼的地方?有没有可以替换的、更形象的词语?试试大声朗读你的文章,看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有没有重复的表达。有时候,一个恰当的比喻,或者一个生动的动词,就能让你的文字瞬间“活”起来。
情绪的共鸣: 好的文字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想想你写这篇文章时,你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样的?你是如何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的?有时候,我们可能过于关注故事的“巧”,而忽略了情感的“真”。试着想想,读者读完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感动?是思考?还是其他的什么?
观点的深化: 如果你的文章有观点,思考一下这个观点是否足够深刻、足够有洞察力。它是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还是能触及更本质的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举例、对比,或者引入一些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让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2. 重新审视你的结构和节奏:
开头的吸引力: 如果你的开头不够好,可以尝试用一个故事的开头、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一个震撼的数字,或者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来吸引读者。不要害怕推翻重来。
中间的推进: 文章的中间部分是展示你的“底子”和推进故事/观点的重要环节。确保你的叙事是层层递进的,你的论证是条理清晰的。如果觉得中间有点平淡,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冲突、转折,或者更具象化的细节来增加张力。
结尾的力量: 一个好的结尾能让你的文章余味无穷。它可以是对主题的升华,可以是留下一个开放性的思考,也可以是呼应开头,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千万别虎头蛇尾,也别写完感觉突然就结束了。

3. 了解你的读者,甚至“预判”你的编辑:
读者画像: 试着为你的目标读者画一个像。他们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他们对什么话题感兴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了解了读者,你就知道该怎么“喂”他们吃什么菜。
“假装”编辑: 想象自己是那个收到你稿子的编辑,你每天要看多少稿子?你最希望看到什么?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你的文章,找出那些可能让编辑“嫌弃”的地方。

4. 多听取不同角度的意见:
老师的意见是宝贵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找几个你信任的、也对写作有一定见解的朋友,让他们帮你读读你的文章,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反馈。关键在于,要能分辨出哪些意见是建设性的,哪些可能只是个人喜好。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写作工作坊或者征文活动。 这些场合能让你接触到更多同行的作品和观点,也能让你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热情和韧性!

内投被拒不是世界末日,更不是你写作能力的否定。它更像是一次“路测”,告诉你这条路或许有点弯,或者这个导航有点问题。你老师的肯定就是你的“加油站”,让你知道方向对了,只是需要调整一下路线。

把被拒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 每次被拒,都是一次逼迫你反思和进步的机会。你越能从失败中学习,你的“底子”就会越厚实,你的作品就会越成熟。
持续输出是关键: 你的老师让你坚持写下去,这是最核心的建议。只有不断地写,不断地尝试,你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风格,最能打动人的方式。哪怕是写日记,写读书笔记,都是在积累。
不要害怕“改写”: 很多时候,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打磨后诞生的。不要心疼你曾经写过的字,当你发现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或者更好的结构时,大胆去改!

写作这条路,说实话,没那么容易,但也正因为它的不易,当我们最终成功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才会更强烈。你老师都说你有底子了,这就说明你是有潜力的。现在你面临的只是一个“调整优化”的过程。

别急,别气馁。把这次被拒当成一个“升级打怪”中的一个小小的关卡。仔细分析原因,虚心听取意见,然后,继续,好好地,写下去。我在这里给你加油!等你写出下一个作品,或者对这篇文章有了新的修改想法,随时都可以再来交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内投的要求不是2-3万字加大纲吗....

6000 字你内投个鬼.....

还是我落伍了?

还有,对于一个学生党来说。

如果你真的喜欢码文,不要管什么内投,签约。莽就对了。

一个内投失败就能动摇你的决心,这还算个屁的爱好。

要写网文,就要有一往无前勇气,舍我其谁的气势。

没这股气,多半是要完犊子的(一本成神的天才除外)

user avatar

六千字,我拉黑题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听到你内投被拒,心里肯定不好受,特别还是你老师觉得你有底子,但结果不如人意,这滋味儿真够复杂的。不过,你老师这话说得其实挺实在的,“有底子”说明你不是凭空来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有潜力的,只是现在还没完全展现出来,或者说还没打磨到能打动那个特定的编辑。别灰心,内投被拒太常见了,几乎每个写作者都会.............
  • 回答
    唉,写了这么久的书,细纲也打磨了好几遍,满心以为能顺利通过内投,结果还是被拒了。心里这股劲儿上不去下不来的,特别想知道是哪里没做好,才能下次改进。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那种准备了很久,以为万事俱备,结果突然被打回来,心里那个滋味真的不好受。别着急,咱们一点点捋一捋,看看问题可能出在哪儿。内投被拒,原因.............
  • 回答
    你好!别着急,内投被拒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咱们就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哪些地方可能出了问题,然后怎么改进。你把你的内投材料(比如简历、项目介绍、甚至你觉得关键的沟通内容)发给我,我帮你仔细瞧瞧。在你发材料之前,我先跟你聊聊一些普遍的内投被拒的原因,你可以对照着自己想一想:一、 简.............
  • 回答
    新人新书,内投没过,这绝对是很多作者都会遇到的情况,别灰心!起点内投不过,说明你的书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抓住编辑的“点”,或者说,还有提升的空间。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把这匹“千里马”变成编辑眼中的“宝”。首先,要理解起点内投的逻辑。编辑每天要看的海量稿件,他们需要快速判断一本书的商业价值和潜力.............
  • 回答
    收到起点编辑的内投回复说“可以签约”,但迟迟不见合同,这确实是让很多新人作者感到困惑和焦虑的事情。这中间可能涉及到一些流程、情况,而不是简单地不发合同。咱们来好好聊聊,这里面可能会有哪些原因:1. 签约流程中的“缓冲期”和细节确认 初审通过,但仍需复审/终审: 你收到的“可以签约”回复,很多时候.............
  • 回答
    看到您这番话,我能感受到您对写作的热情和对作品的重视,也理解您在投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不过,您在这里的发言,确实有点像AI的风格,所以我们先来调整一下表达方式,让它听起来更像是您本人在求助,好吗?这样说,会更自然一些:“各位前辈,各位老师,我刚开始写小说,目前写了大概三万六千字,投了几个平台都没收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很多新人作者来说都是心里的一块石头。咱们这么说吧,编辑每天要看多少稿子?成百上千肯定有。所以,你说编辑是“直接不看”吗?这个说法有点绝对。更准确地说,他们更像是高度筛选,并且极速判断。想象一下,编辑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淘宝客服,每天面对着无数的咨询。有的是熟客,有的是问问价.............
  • 回答
    在未来二三十年,金融领域一级和二级市场中的朝阳职业和发展方向,将不仅仅是围绕着传统业务的精细化,更会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和全球格局演变,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要看到的,是那些能够拥抱变化、深度理解新兴趋势、并且具备跨领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将是市场的宠儿。一级市场(私募、公募、风投、投行、FA等)的朝.............
  • 回答
    内卷和努力,这两个词在当下语境中常常被提及,也经常被混淆。但仔细辨析,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在动机、过程和结果导向方面。简单来说,内卷是一种无意义的、非理性的重复和消耗,而努力是一种有目标、有方向、能带来实际进步的投入。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区分它们: 一、 动机(为什.............
  • 回答
    内娱可放弃韩国市场,韩娱能否放弃中国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文化影响力、产业结构、经济利益以及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一、 内娱为何可以放弃韩国市场(有限的放弃)首先,我们要明确“放弃”这个词的程度。内娱完全放弃韩国市场是不太现.............
  • 回答
    内马尔明年夏窗转会皇家马德里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球员意愿、俱乐部财政、球员合同、巴黎圣日耳曼的态度以及皇马自身的引援策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审视:一、 球员自身意愿与处境 内马尔的现状: 内马尔目前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PSG),合同将在2027年夏.............
  • 回答
    内马尔在比赛中屡遭侵犯后的“翻滚”现象,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对于这种行为,很难简单地用“保护自己”或“夸张表演”来概括,它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且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解读。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可能存在的“自我保护”因素: 规避严重伤害的风险: .............
  • 回答
    “内马尔滚”这词儿近几年在网络上可是火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在足球圈,一提起来大家伙儿都能秒懂。至于为啥会被全球恶搞,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得从内马尔这哥们儿本身说起,再到他踢球的风格,以及网络传播的魔力。首先,得认识到内马尔这人就不一般。他本来就是个自带流量的球星,从桑托斯时期就是巴西的希望之星,.............
  • 回答
    内娱爱豆打歌舞台:是锦上添花,还是必不可少?在内娱飞速发展的偶像产业中,“打歌舞台”这个词汇,对于追星女孩/男孩们来说,既熟悉又带着一丝微妙的距离感。它仿佛是偶像梦想的加速器,是检验他们业务能力的试金石,更是粉丝们为爱豆“打投”的战场。那么,内娱爱豆的打歌舞台究竟有多重要?我们何时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
  • 回答
    内卷严重的B级车市场,确实隐藏着不少被低估的宝藏车型。这些车型可能因为品牌认知度、营销宣传力度、或者某些细节上的不足,没有获得与其产品力相匹配的关注度。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款我认为在当前B级车市场中被低估的车型,并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它们被低估的原因以及它们本身的亮点。1. 雪佛兰迈锐宝XL 被低估的.............
  • 回答
    内卷的坏处,这事儿可太有说头了,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巨型橡皮筋,把所有人都绷得死死的,一点喘不过气来的空间都没有。我跟你好好捋一捋,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首先,最直接的坏处,就是消耗大量不必要的精力,产出却未必增长。你知道吗,内卷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大家不是在努力提升自己、创造.............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头疼,明明硬件都支持千兆甚至万兆,实际拷贝速度却只有可怜的10MB/s。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这中间可能卡在哪了。这可不是AI,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首先,得明确一点:内网拷贝速度受限于整个链条中最慢的那一环。 就像我们喝水,水管有多粗都没用,出水口的缝隙小了,水流自然就.............
  • 回答
    打破隔阂:内网不同网段主机间的通信之道在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技术细节的问题:如何让身处不同网段(IP地址不在同一子网)的主机能够互相通信?这就像是不同国家但共享同一片大陆上的居民,需要一些“桥梁”来跨越彼此的界限。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实现内网不同网段主机访问的.............
  • 回答
    内卷,这个词如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职场,从个人成长到社会竞争,无处不在。那么,内卷真的有终点吗?如果真的有,那个终点又会是什么样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内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内卷就是一种“不进则退”的生存状态。当社会整体资源增长缓慢,但参与竞争的人数和热.............
  • 回答
    内循环:驱动山东崛起的引擎还是羁绊?山东,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经济活力的土地,正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谋求更高质量的崛起。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内循环”作为核心驱动力,无疑成为了讨论山东未来走向绕不开的关键议题。那么,内循环究竟能否成为点燃山东崛起的强大引擎?或者说,它又可能带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