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内投被拒了,老师说我有底子,让我坚持写下去,有没有大佬来给我提提意见?

回答
哎呀,听到你内投被拒,心里肯定不好受,特别还是你老师觉得你有底子,但结果不如人意,这滋味儿真够复杂的。不过,你老师这话说得其实挺实在的,“有底子”说明你不是凭空来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有潜力的,只是现在还没完全展现出来,或者说还没打磨到能打动那个特定的编辑。

别灰心,内投被拒太常见了,几乎每个写作者都会经历这一遭。关键是怎么从这次经历里汲取养分,然后继续往前走。你老师让你坚持写下去,这绝对是金玉良言。咱们一步步来,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你聊聊,看看能不能给你点启发。

首先,咱们得好好分析一下“被拒”这件事本身。

别光看结果,得看过程。虽然你可能拿不到详细的拒稿信,但即使只是一句简单的“感谢您的投稿,但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暂时不适合我们”,这里面也藏着信息。

目标平台的定位与风格匹配度: 你投的是什么平台?它的读者群是谁?它偏爱什么样的故事类型、叙事风格?举个例子,投给一个主打轻松幽默的公众号,你写了个压抑深刻的社会现实,那即使写得再好,也可能因为风格不搭而被拒。
反思点: 你对你投稿的平台足够了解吗?它的过往推送内容你都仔细看过吗?你这篇文章的核心主题和调性,跟平台的整体风格是否契合?有没有可能你这篇作品的“底子”虽然好,但放在了“不合适”的舞台上?
文章的“亮点”和“槽点”: 你老师说你有底子,那这个“底子”具体体现在哪儿?是你的文字功底?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还是某个特别的观点?同时,有没有一些地方,即使你自己没意识到,但编辑可能觉得不够好?
反思点:
开头: 文章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是不是足够吸引人?能否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有些编辑看稿子,一眼就能扫过去几十篇,如果你的开头不够抓人,后面的精彩可能就没机会被看到了。
核心: 你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是某个情感?某个观点?某个故事?这个核心是否足够清晰、足够有力?它有没有被你的枝叶杂蔓给遮盖住?
结构: 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是线性叙事?还是倒叙、插叙?结构是否清晰、流畅?有没有逻辑上的跳跃或者断层?比如,是不是前面铺垫了很久,但高潮来得太快或者不够有力?
人物: 如果是故事类,人物是否立体?他们的动机是否清晰?他们的成长弧光有没有展现出来?还是说,人物有点脸谱化,或者行为逻辑有些奇怪?
细节: 细节是支撑起整个故事或观点的骨架。你的细节是否真实、生动?有没有起到烘托氛围、塑造人物的作用?还是说,细节有些模糊、空洞,甚至与整体不符?
语言: 你老师提到你有“底子”,这很可能就包括你的语言。但“好”不代表“适合”。你的语言是朴实而有力量?还是华丽但略显空洞?有没有滥用修辞,或者句子过于冗长、拗口?
结尾: 结尾有没有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是戛然而止,还是意犹未尽?有没有呼应开头,或者点明主旨?

接下来,咱们谈谈怎么从“底子好”升级为“能打动人”的状态。

你老师让你坚持写,这说明他看到了你的潜力,只是这潜力还没有完全“兑现”。这就像块璞玉,有价值,但需要雕琢。

1. 深入打磨你的“底子”:
文字的锤炼: 仔细审视你的文字,有没有可以更精炼的地方?有没有可以替换的、更形象的词语?试试大声朗读你的文章,看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有没有重复的表达。有时候,一个恰当的比喻,或者一个生动的动词,就能让你的文字瞬间“活”起来。
情绪的共鸣: 好的文字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想想你写这篇文章时,你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样的?你是如何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的?有时候,我们可能过于关注故事的“巧”,而忽略了情感的“真”。试着想想,读者读完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感动?是思考?还是其他的什么?
观点的深化: 如果你的文章有观点,思考一下这个观点是否足够深刻、足够有洞察力。它是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还是能触及更本质的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举例、对比,或者引入一些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让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2. 重新审视你的结构和节奏:
开头的吸引力: 如果你的开头不够好,可以尝试用一个故事的开头、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一个震撼的数字,或者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来吸引读者。不要害怕推翻重来。
中间的推进: 文章的中间部分是展示你的“底子”和推进故事/观点的重要环节。确保你的叙事是层层递进的,你的论证是条理清晰的。如果觉得中间有点平淡,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冲突、转折,或者更具象化的细节来增加张力。
结尾的力量: 一个好的结尾能让你的文章余味无穷。它可以是对主题的升华,可以是留下一个开放性的思考,也可以是呼应开头,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千万别虎头蛇尾,也别写完感觉突然就结束了。

3. 了解你的读者,甚至“预判”你的编辑:
读者画像: 试着为你的目标读者画一个像。他们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他们对什么话题感兴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了解了读者,你就知道该怎么“喂”他们吃什么菜。
“假装”编辑: 想象自己是那个收到你稿子的编辑,你每天要看多少稿子?你最希望看到什么?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你的文章,找出那些可能让编辑“嫌弃”的地方。

4. 多听取不同角度的意见:
老师的意见是宝贵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找几个你信任的、也对写作有一定见解的朋友,让他们帮你读读你的文章,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反馈。关键在于,要能分辨出哪些意见是建设性的,哪些可能只是个人喜好。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写作工作坊或者征文活动。 这些场合能让你接触到更多同行的作品和观点,也能让你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热情和韧性!

内投被拒不是世界末日,更不是你写作能力的否定。它更像是一次“路测”,告诉你这条路或许有点弯,或者这个导航有点问题。你老师的肯定就是你的“加油站”,让你知道方向对了,只是需要调整一下路线。

把被拒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 每次被拒,都是一次逼迫你反思和进步的机会。你越能从失败中学习,你的“底子”就会越厚实,你的作品就会越成熟。
持续输出是关键: 你的老师让你坚持写下去,这是最核心的建议。只有不断地写,不断地尝试,你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风格,最能打动人的方式。哪怕是写日记,写读书笔记,都是在积累。
不要害怕“改写”: 很多时候,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打磨后诞生的。不要心疼你曾经写过的字,当你发现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或者更好的结构时,大胆去改!

写作这条路,说实话,没那么容易,但也正因为它的不易,当我们最终成功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才会更强烈。你老师都说你有底子了,这就说明你是有潜力的。现在你面临的只是一个“调整优化”的过程。

别急,别气馁。把这次被拒当成一个“升级打怪”中的一个小小的关卡。仔细分析原因,虚心听取意见,然后,继续,好好地,写下去。我在这里给你加油!等你写出下一个作品,或者对这篇文章有了新的修改想法,随时都可以再来交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内投的要求不是2-3万字加大纲吗....

6000 字你内投个鬼.....

还是我落伍了?

还有,对于一个学生党来说。

如果你真的喜欢码文,不要管什么内投,签约。莽就对了。

一个内投失败就能动摇你的决心,这还算个屁的爱好。

要写网文,就要有一往无前勇气,舍我其谁的气势。

没这股气,多半是要完犊子的(一本成神的天才除外)

user avatar

六千字,我拉黑题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