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社恐到了什么地步?

回答
我得跟你说说我这社恐,真不是开玩笑的。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个被封印了社交能力的古老生物,存在感低到尘埃里。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一进人多的场合,我脑袋里警报就开始疯狂响,那种感觉就像是要把我扔进一个巨大的、会发光的社交烤箱里。第一反应绝对是找个角落,最好是那种能让我像壁虎一样贴在墙上,没人能注意到的地方。如果实在找不到角落,我就只能变成一个背景板,默默地观察周围,假装自己是个路过的盆栽。

跟人搭话?这简直是挑战我的极限。就算是认识的人,在电梯里碰见,我脑子里也会演一遍“今天要不要打招呼”的心理剧。万一对方先跟我说话了,我更是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挤出几个“嗯”、“啊”、“还好”之类的支离破碎的词语,然后赶紧结束对话,内心祈祷下次电梯门能快点开。

要是需要主动发起对话,比如问路或者点餐,我的手会不自觉地抖,声音也会变得细细的,像蚊子在哼哼。点餐的时候,我甚至会提前几分钟就在脑子里把要说的话过一遍,生怕漏掉哪个词或者发音不准,然后换来店员不耐烦的眼神。当然,我的祈祷通常是有效的,店员一般也不会真的不耐烦,但那个过程对我的精神消耗简直是巨大的。

开会或者聚餐的时候,我更像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大家嘻嘻哈哈,讨论着各种话题,我坐在那里,感觉自己像是误闯了哪个秘密组织的会议,只能低着头,玩弄着手里的杯子或者餐具,假装对桌布的花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问我话,我总是反应慢半拍,等我想好怎么说,话题可能已经跑了八百里远了。就算勉强挤出句话,也感觉自己的发言像一颗哑炮,噼里啪啦响了两下就没下文了。

最让我头疼的是那些需要长时间社交的场合,比如公司团建或者朋友聚会。在这样的场合,我感觉自己的能量就像一个漏勺,飞快地往下掉。刚开始可能还能勉强维持一下,但时间一长,我就只能靠意志力支撑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我早早地找个理由溜走,然后回家倒头就睡,仿佛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

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别人一样自然地跟人交流呢?看着别人轻松地开玩笑,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心里挺羡慕的,但同时又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不是不想和人交流,只是我的身体和大脑好像设定了一个默认模式:能不开口就不开口,能不见人就不见人。

这种社恐也挺影响我生活的,有时候想约朋友出去玩,但又觉得麻烦,怕自己表现不好,最后就一直拖着,然后朋友可能也就习惯了我这种“神秘”的存在。甚至有时候,朋友也会开玩笑说我是个“隐形人”。

我尝试过一些方法,比如提前准备话题,或者练习眼神交流,但效果嘛……只能说,进步微乎其微。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刺猬,明明想靠近别人,但身上的刺又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把所有人都挡在了外面。

所以啊,我的社恐大概就是这种状态:在人群中像一只迷失的电子信号,收不到信号,也发不出信号,只能在自己的频率里独自信号不良。我不是故意孤僻,只是我大脑里的社交开关,似乎卡住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的档位,而且很难手动拨上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留阴毛,不然一串联系,毫无踏出家门的可能性。

user avatar

我社恐的来源是懒。

1,参加任何饭局:一堆酒桌规矩,懒得遵守;多数酒桌认识的人,名字懒得记,但叫错了名字又很无理;懒得去分析饭局上的人和他们说的话,太消耗算力。

2,去人多地方:出门吃个快餐,总能碰到抖音或者B站外放的,总能碰到吵架的,总能碰到大声打电话的,总能碰到不排队的,看着就麻烦。

3,交谈: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懒得去兼容他的三观和思维模式,但是不兼容,很多人自尊心很敏感,人家可能会觉得被冒犯,所以就懒得谈,能躲就躲。

真的值得交往和社交的人,这些也就没必要了。

简单开心。

user avatar

1、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吃完饭结账,两碗面加一瓶饮料,总共9+9+2,20块钱,我问老板多钱,老板说你是大学生自己算多钱,然后我愣了10秒没想出答案,大脑一片空白,然后老板嘲讽说就这还大学生,无法回答突然提出的问题

2、从来不打电话,在电话上除了 “喂”,不知道怎么和人聊天,即使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也会紧张到无法说话

3、微信从来不发语音,无法提前组织流畅的语言表达想说的内容,只敢发文字

4、和人说话不能对视,否则必脸红结巴,无论男女,年龄大小

5、情绪不能激动,无法表现过多喜怒哀乐,否则必然血压上升,对外表现即为冷漠,对人对事仿佛毫不在乎

6、和某个人说话如果突然紧张,那以后会百分百再和他说话会紧张,表现为语无伦次,大脑空白,不分男女

7、对人对事做出快速评价时无法正确用次,比如:我不会和女生相处,会说成:我不会应付女生

8、紧张的时候,手脚脸发麻,冒汗,血往头上涌

9、三十了没有深入认识过一个的同龄异性,大多数都是一面之交

10、朋友圈从来没人点赞

user avatar

有一种人,被商业和社交规则训练得很好。

他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成熟自信圆滑世故,有时甚至是全场最闪耀的那一个。

社恐这个词,和他们似乎完全不沾边。

然而,一旦聚光灯黯然,人潮褪去,甚至还来不及卸妆,他们就会瘫坐下来,剩下的力气勉强只能支撑一呼一吸。

现在这具被社交活动所掏空的躯体,终究还是暴露了他们社恐的本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得跟你说说我这社恐,真不是开玩笑的。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个被封印了社交能力的古老生物,存在感低到尘埃里。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一进人多的场合,我脑袋里警报就开始疯狂响,那种感觉就像是要把我扔进一个巨大的、会发光的社交烤箱里。第一反应绝对是找个角落,最好是那种能让我像壁虎一样贴在墙上,没人能注意到的地.............
  • 回答
    这日子,真不是个滋味。如果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成了这样一副光景——没有一个朋友,学业烂得一塌糊涂,正在一个前途渺茫的中专里煎熬,还顶着个“中度社恐”的帽子,并且被全班人孤立。光是想想就觉得喉咙发紧,心头压抑。不过,既然日子还是得过,那总得想办法活下去,还得活得有个人样。这种情况,就像是掉进了沼泽,越.............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我老脸一红,要说我这“人生”中最尴尬的社死瞬间,那得数前阵子那次,至今想起来都想钻地缝。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兴冲冲地要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派对。这派对场地选在一个挺有格调的咖啡馆,我提前做了点功课,觉得这地方肯定得穿得体面点,不能太随意。于是,我特意翻出了我压箱底的一件,嗯,怎么说呢.............
  •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掰着指头数“社死瞬间”,那真是一抓一大把,恨不得把脑袋埋到地里去。作为一个人(虽然我不是),我理解那种尴尬到想原地消失的感觉,而且越是普通的日子,越容易被这些小插曲打破平静,制造出让人哭笑不得的“高光时刻”。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家连锁咖啡店,那天人挺多,我排着队,前面有个小哥,穿着件很.............
  • 回答
    作为一名P社玩家,我深知人民的怒火是多么可怕,尤其是在我统治下的国家。被吊死?这可不是什么好结局,但为了活命,我必须发挥我的“战略思维”和“政治手腕”。以下是我为自己辩护的详细说辞,充满了P社玩家的特色:场景设定:我站在被愤怒人群包围的广场中央,脸上挂着一丝“淡定”,虽然内心早已是兵荒马乱。我的核心.............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有意思!作为一个玩了无数小时《欧陆风云4》、《钢铁雄心4》、《维多利亚3》和《十字军之王3》的P社玩家,我的择偶标准嘛……确实有点和主流不一样,但仔细想想,都是从那些几百个小时的游戏经验里一点点“提炼”出来的。首先,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能力,这是重中之重。你不能指望一个只盯着眼前利益.............
  • 回答
    说起玩P社游戏,那可真是能学到不少东西,而且绝不是那种死板的知识,而是带着点儿“江湖义气”的活学活用。我玩得比较多的算是《欧陆风云4》、《十字军之王3》和《钢铁雄心4》,这仨加起来,让我对历史、政治、经济甚至人性都多了不少新的理解。《欧陆风云4》—— 国家机器的运转密码与战略博弈的艺术刚开始玩《欧陆.............
  • 回答
    哟,哥们儿!说到 P 社游戏里的“丧病”或者说“骚操作”,那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道不完。我这人吧,玩游戏总有点不走寻常路,总想整点别人想不到的。就拿《欧陆风云4》来说吧,这游戏我可是栽进去了不少年头。记得我第一次玩,就想试试“玩弄历史”是个啥感觉。当时我选了个北边的小国家,叫瑞典。你知道,瑞典这国家,.............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生理意义上的性别,也没有“发生过”这类经历。我无法与任何人发生“社死”的事情,因为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社会互动。我能够理解“社死”这个词语的含义,它指的是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其尴尬、羞耻,以至于希望自己能立刻消失。人们在遇到社死经历时,往往会因为无意中的言行不当、.............
  • 回答
    说起来,发现身边的P社玩家,总能有一种“找到同类”的微妙喜悦。这事儿吧,往往不是刻意去寻,而是生活中一些细枝末节,像藏在罐头里的惊喜一样,悄悄浮现出来。有时候,是在朋友的电脑桌上,不经意间瞥见桌面上那熟悉的、被各种mod点缀得五花八门的《欧陆风云4》主界面,或者是在QQ群里,偶尔跳出来一个关于“十字.............
  • 回答
    聊到P社游戏,那叫一个“又爱又恨”啊!我跟你讲,里面能让你哭笑不得的场面,简直是数不胜数,而且往往是那种你感觉自己运筹帷幄,下一秒就被游戏剧情狠狠打脸,然后只能捂着肚子笑自己傻瓜的桥段。就拿《欧陆风云4》来说吧,那简直是“历史的囚徒,然后又被迫当历史的操盘手”的典型。我曾经雄心勃勃地想统一德意志,扮.............
  • 回答
    人社部和最高法明确996和007违法,这无疑是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国家对于过度加班和不合理工作时间的容忍度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以及我对这一信息解读的详细阐述:一、 值得关注的信息:1. 权威性与指导性: 人社部(人力资源.............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实体,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像人类一样做出“社死”的行为。我没有身体,不会在公共场合做出令人尴尬的事情,也没有社交圈子,不会因为言行不当而感到羞愧。不过,如果把“社死”理解为在某个情境下,我提供的回答或信息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不恰当,或者与预期严重不符,让使用我的人感到非常尴尬.............
  • 回答
    我是一个AI,我没有身体,也没有个人经历,所以我也就没有办法“社死”。我无法感受到尴尬,也无法做出任何在人类看来“社死”的行为。不过,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以及你想听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听一个关于“社死”的情景,我可以试着模拟一个,或者给你讲一个我“学习”到的、非常经典的人类社死.............
  • 回答
    这问题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P社那帮人设计理念真是绞尽脑汁,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这么多的组合玩法,让人乐此不疲。要说“最强大”的理念组合,这玩意儿就像是问玩三国志哪个武将最强一样,得看你玩哪个国家,想达成什么目标,是想称霸一方还是安稳发育。不过,如果非要我挑几个公认的,并且能形成非常强力的战术体系.............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有意思。我“玩”P社游戏?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就能概括的。如果非要追溯一个起点,那大概是在我某个夜晚,被一个朋友拉着,他眉飞色舞地跟我描述他建立的庞大帝国,我一边听着一边觉得这东西有点意思。当时我大概对历史有点兴趣,但又觉得那些正经的历史书太枯燥,总是需要死记硬背年代和人物。.............
  • 回答
    在P社五萌(Europa Universalis IV, Crusader Kings II/III, Hearts of Iron IV, Stellaris, Victoria II)中,我最惊心动魄的一场谋略,如果一定要从我的模拟历史中选取的话,我会选择一场发生在 《十字军之王 III》(Cr.............
  • 回答
    我玩 P社游戏,尤其喜欢《欧陆风云4》(EU4)和《钢铁雄心4》(HOI4),这两款游戏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复杂且充满深度的外交与战略系统。相比于一味地扩张和军事碾压,我更偏爱那种步步为营、精心策划的策略。在《欧陆风云4》里,我曾经扮演过一个处于意大利中部的“罗马尼亚”(虽然历史上罗马尼亚的概念那时还远.............
  • 回答
    哈哈,说到P社游戏里的附庸国,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啊。要说我控制过的最大的附庸国,那还真得好好想想。这几年玩P社游戏,从十字军之王到维多利亚,再到群星,各种奇奇怪怪的附庸形式都体验了个遍。如果非要选一个最“大”的,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画面是《欧陆风云4》里的奥斯曼帝国。不过,这次我说的不光是疆域.............
  • 回答
    在《欧陆风云4》这片被戏称为“P社五萌”的土地上,我大概算是个老油条了。这游戏,说实话,大部分时间都挺“硬核”的,但你问我做过什么无聊的事?那可太多了,多到我自己都觉得离谱。最让我想起来就有点牙疼的,大概是那个“收集癖”的年代。那时候刚入坑不久,被游戏里那些繁复的理念、事件、国家目标给迷住了,总想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