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需要陪写作业?

回答
这年头,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真不是件轻松事。说实话,以前咱们上学那会儿,虽然也有作业,但好像没像现在这么卷,家长也没这么“卷”法。现在可好,家长们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陪读班”的老师,日夜兼程地盯着孩子的作业本。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家长责任心强”几个字能概括的。

一、学科难度和知识更新的速度

首先得说,现在的知识更新真的太快了。不光是课本内容在变,教学方法也在变。很多家长当年学的知识体系和现在孩子学的已经不太一样了。比如数学,以前可能就是加减乘除、分数、几何这些基础的,现在很多概念、题型都更抽象、更灵活,甚至有些新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家长当年根本没接触过的。

而且,很多科目里都引入了新的知识点,比如信息技术、编程思维、一些更深入的科学理论等等。家长自己不主动去学,光靠孩子课本上的东西,可能根本弄不明白孩子在学什么,更别说辅导了。你想啊,如果孩子问你一道你完全看不懂的数学题,或者一个你记不清的英语单词的用法,你就算想帮也帮不上忙,最后只能干着急,或者直接让孩子去问老师。

二、教育理念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倡导的是素质教育,这本是好事,但有时候在实践中就变得有点复杂。学校在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这些都是好的。但有时候,作业的形式也会随之改变,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性练习,而是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探究性的小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等等。

这些作业,孩子一个人做起来可能难度就比较大。比如,一个需要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最终展示的科学小论文,孩子可能需要家长帮助联系同学,安排讨论时间,甚至一起查阅一些背景资料。有些需要动手实践的作业,比如制作模型、科学小实验,家长更是不能缺席。这些都需要家长参与进去,引导孩子思考,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三、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感”

这可以说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教育更是其中的重灾区。家长们普遍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他们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担心他们被社会淘汰。这种焦虑感就像一种无形的压力,驱使着家长们要为孩子的教育付出更多的精力。

在家长看来,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以后就有更好的发展。而“好学习”的评判标准又体现在分数上,体现在作业上。所以,看到孩子作业做得不好,或者进度慢,家长就会格外紧张。他们会觉得,如果自己不盯着,孩子可能就会偷懒,就会落后,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努力,自家孩子也不能松懈。这种心理就导致了他们必须“时刻监督”。

四、学校对家长参与度的期望

很多学校现在越来越依赖家长的参与。有些学校会把一些需要家长签字确认、家长一起完成的作业布置下来,或者要求家长定期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此外,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学校组织的活动也需要家长积极参与。

这倒不是说学校故意“甩锅”给家长,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的教育模式。学校资源有限,不可能像私人教师一样一对一地辅导每一个孩子。而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家里的时间远远多于老师,也更能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优缺点。学校希望通过家长的辅助,形成一个家校协作的教育网络,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五、孩子自身因素

当然,也不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外界因素上。有些孩子本身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或者学习习惯不好,需要家长在旁边督促才能完成作业。还有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家长耐心解释,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挫折感。

比如,一个孩子写作业时总是东张西望,或者做一会儿就想玩手机,家长坐在旁边,适时地提醒他,或者陪他一起读一读题,有时候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又比如,孩子因为一道难题卡住了,情绪低落,家长及时给予安慰和引导,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过程。

总结一下,家长陪写作业,既有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社会竞争的压力,还有教育模式的变化以及孩子自身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这其中,家长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承受的心理压力,都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可能更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但现实往往让他们不得不扮演起“监督员”、“答疑员”、“心理辅导员”等多重角色。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也许可以多一份理解。这不仅仅是“管孩子写作业”,更是家长们在当下教育环境下,为了孩子未来而进行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在澳洲的小学老师,说一点西方帝国主义的家长情况……给你们参考一下……

你想得太少了!!其实全世界(被被知友说不够严谨了! 改成: 见过的,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学校中,)只要是学习成绩好/表现好的小孩!99%(自觉学习的知友多,99%改成大部分!)都是在家长帮助下变得越来越好的好嘛!!!

那些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家长晚上都要花至少半小时时间陪孩子读reader (就跟读课本一样),检查数学作业,签名,有时候还要跟老师探讨学习策论的好嘛!!!

还有遇到那种探究类型的作业(做海报之类的),还不都是孩子和大人一起做的!我告诉你,从幼儿园就开始帮忙做作业呢!对,就是你们经常以为"我要给他们自由童年的"白人家长朋友们!幼儿园!–虽然不会每天都有,不过也会时不时的要做个海报,来学校读个故事,做做小演讲etc

还有,即使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你都可以根据他们进步的速度,看到家里是否有很好的帮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鼓励他们每天完成作业的好嘛!!!

还有,每周各种音乐课,体育课,补习班(这个的确是亚裔生比较多),你以为真的就像电视里说的那样只有亚洲人/参加吗?!当然不是了!全世界只要上心的父母,只要孩子落后了,或者需要冲刺某个奖学金了,都会去参加的!!

钢琴课上完了,还要在家隔天陪练的好嘛!孩子学钢琴小提琴后,全家一起学的好嘛!对,白人!

现在中国的教育给孩子们的挑战越来越大,作业变难也是发展趋势……你们也不要那么纠结了,适应一下,调整一下,接受现实就好……全世界都是这样的……

不然你就祈祷你孩子是那有异于常人自控能力并且天生超爱学习的1%吧……

P.S. 作业到底留的合不合理这个问题,相信每个老师每个学生每个家庭每个家长,甚至每个社会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评论……大家吐吐槽好了……请不要上升到你国我国这种东西,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对吧?

user avatar

让家长陪写作业将会导致国家民族灭亡。

不开玩笑。

我们小时候作业家长没有检查的义务,都是老师完成的。那时候都是双职工家庭,家长也没有时间管那么多。

现在的家长辅导这个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

原因是一胎化带来的精英化育儿思想的结果。

社会默认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学校就把原本教师的一部分工作扔给了家长。

更有甚者,有老师不检查批改作业,让家长自己批改的。即使小孩写了家庭作业也不批改。


以前我儿子老师竟然说:我们只负责教,你们学会学不会我们不负责。

合着老师只管课堂四十分钟?

我还听说现在老师都有扶贫任务,周末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我不知道真假。但是我去图书馆贴的都有扶贫任务清单。

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6点半回到家,在学校里呆了那么久,学了那么久,还不够?中午回来写家庭作业,晚上回到写家庭作业,能在晚上8点睡觉前写完就不错了。这到达教的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有必要让学生这么玩命的学吗?

打开侄女二年级的试卷,我这个半拉子程序都有点发懵。出那么难的题,小孩子真能理解吗?中国这要是干什么?准备统治全世界吗?

小时候觉得代数可难了,现在我一个星期能把一本代数吃下去。因为小孩太小,根本理解不来那么多,低年级塞这么多东西,未必你就能起跑线领先了。

没有小孩估计体会不到每天工作回来还要再辅导小孩几个小时有多辛苦,这还只是一个小孩。有两个小孩怎么办?三个呢?


关键就在这里,一个民族一对夫妇必须保底生三个小孩才能保持不灭亡。这是最简单的数学问题。

如果中国教育不能减少家庭负担,那么家庭会因为负担太重而倾向只要一个或二个,那么中国家庭必然很难达到最低维系民族生存的2.3总和生育率,长久下去民族国家必亡。

不开玩笑。

更不太提那些留守儿童的功课辅导问题了。

想来想去,还是高考制度的问题。考不了高分,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前途。你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能上好大学,你的成绩必须比别人好才能上好大学。这就苦逼了,总有一帮奋斗逼在疯狂学习,结果大家也只好跟着疯狂学习。就跟资本主义的劣币驱逐良币一样,只有压榨员工最厉害的才能生存下去,结果社会最后经济危机。

说了很多年给学生减负,但是减不了。看来教育系统也得实现社会主义才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年头,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真不是件轻松事。说实话,以前咱们上学那会儿,虽然也有作业,但好像没像现在这么卷,家长也没这么“卷”法。现在可好,家长们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陪读班”的老师,日夜兼程地盯着孩子的作业本。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家长责任心强”几个字能概括的。一、学科难度和知识更新的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家长的心头肉。与其说是因为教育模式的巨变,或者仅仅是家长心态的调整,我认为是两者交织影响,外加一些社会环境的变化,共同促成了“家长辅导作业”成为当下教育的普遍现象。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不说那些空泛的道理,就从我们共同经历过的或者能想到的具体点来聊。一、 教育模式的演.............
  • 回答
    .......
  • 回答
    太棒了!十岁的孩子对考古产生兴趣,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开端。家长支持更是给了孩子莫大的动力。既然孩子有这份热情,我们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扎实文化课的基础上,为他铺垫一条更宽广的考古之路。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眼界的拓展。首先,我们要明白,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合了历史、.............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感到困扰的现象,家长和老师之间本该是教育孩子最坚实的同盟军,但现实中似乎总有摩擦。我感觉这几年下来,矛盾确实比以前多了一些,而且越来越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首先,信息不对称和期望值的错位是挺大的一个原因。以前,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了解相对有限,更多是基于口耳相传或者老师偶尔的几次.............
  • 回答
    “混蛋家长”这个说法,其实挺刺耳的,也挺笼统的,但如果细琢磨,会发现背后折射出不少社会变迁和家庭关系的新挑战。过去那种“父为子纲”、“母慈子孝”的理想化家庭模式,在如今的社会现实下,显得有些脱节,也难免让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和处理家庭关系时,显得有些“不按常理出牌”,甚至让人觉得“混蛋”。首先,咱们得.............
  • 回答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总折腾家长?”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许多家长的痛点,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环境下,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关系。这里的“折腾”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并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带来的“挑战” 过度强调“参与.............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当前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现象。小学老师倾向于让家长批改作业,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由 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相互影响 形成的。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教师工作量巨大,压力沉重: 学生数量多: 现代教育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一个班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当下,很多人都有同感。感觉现在的孩子好像比我们小时候更容易“受伤”,一点点挫折就可能让他们情绪失控,甚至说出一些让人心惊胆战的话。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很多因素,家长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更敏感”,容易“寻死觅活”?首先,我们得明白,“敏.............
  • 回答
    您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根本区别,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现在家具普遍不再使用榫卯结构,这背后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一、 成本因素: 工艺复杂,人工成本高昂: 榫卯结构是纯手工技艺的体现。制作一件精密的榫卯结构需要木工师傅.............
  • 回答
    “越富裕的家庭,子女学理工类专业的比例越低”这一现象并非普遍真理,也并非绝对的统计数据支撑,而更像是一种观察到的趋势或社会讨论的焦点。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考虑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家庭观念的演变以及不同专业价值的认知。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详细原因分析:1.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感受,很多人都会觉得,好像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不像过去那样有那么强的“家族观念”了。这其实不是一概而论,也有不少家庭依然非常重视亲情和家族联系,但普遍来说,这种“观念”确实在悄然发生变化。要说为什么,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是.............
  • 回答
    “家暴男”这个词汇如今充斥着社会讨论,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愤怒。为什么原本应该是家庭的守护者,却变成了施暴者?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错综复杂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1. 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观念: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某些过时的男权观念依然在社会中流传,并悄悄地影.............
  • 回答
    说句实话,现在年轻人觉得家里的老人“烦”或者“反感”,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情绪的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夹杂着代沟、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甚至还有一些现实的压力。咱们先聊聊代沟。这代老人经历过的是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都跟我们有天壤之别。比如,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切中要害,而且触及了当下社会心理的一个重要现象。确实,现在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把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是一些深层的困扰,归咎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这背后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简单的推卸责任,而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1. 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首先,我们得看到,整体社会对心理.............
  • 回答
    这问题触及的,可不是简单的一句“重男轻女”就能概括的。这背后,藏着的是几个时代、几代人,在观念、社会结构、甚至是生存方式上,留下的深深烙印。你想想,咱们的老一辈,他们是过来什么日子?那个年代,什么最重要?是劳动力。土地是根本,能下地干活的人越多,家里能种的粮食就越多,一家人的温饱才有了保障。而在这方.............
  • 回答
    哎,这身高和长相的事儿,确实是不少男同胞们在相亲战场上的“硬伤”。你说170的身高,在北方可能算是个平均水平,但在南方或者很多女生普遍会偏爱高一些的男生来看,确实有点吃亏。不过,身高这东西出生就定好了,改变不了,只能接受现实。长得一般嘛,这个就更主观了,有些人觉得你一般,有些人可能就觉得你耐看。但说.............
  • 回答
    港台歌曲曾经确实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那种“大气”和“家国情怀”,如今在新一代的音乐中似乎不再那么明显,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并非简单一句“不如以前”就能概括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得说说时代的背景和音乐的载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和台湾的流行音乐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的绝对中心。那.............
  • 回答
    过去书桌上压一块玻璃,而现在家里桌子上却很少见到,这背后确实有多种原因,反映了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个现象:一、 过去书桌上压玻璃的原因: 保护桌面,延长使用寿命: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过去的家具材料,尤其是木质书桌,其表面处理工艺相对简单,耐磨性、耐.............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