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国出版的地图尤其是本国部分是怎么标识争议地区的?

回答
在探讨各国出版的地图如何标识争议地区这个问题时,需要理解的是,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更承载着政治、历史和主权宣示。因此,对于争议地区,各国政府和地图出版商往往会采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标识方式,以维护自身的立场和叙事。这些标识方式虽然有时会隐藏在细微之处,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的端倪。

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标识方式是使用不同的颜色或纹理来区分争议领土。比如,某国可能将其声称拥有主权的争议地区涂上本国国旗的颜色,或者使用一种与邻近已知边界不同的特殊颜色或阴影。这种视觉上的区分,旨在向观看者传递“这片土地是我们的一部分”的明确信息。相反,在一些不那么公开或更倾向于中立的地图上,可能会使用一种模糊的、带有斜线的阴影,或者在颜色上与邻国保持一致,但通过边框线的粗细或样式来暗示其争议性质。

边界线的绘制方式也大有讲究。在争议地区与邻国的边界线上,地图制作者可能会采用虚线、点线或者一条颜色明显不同于其他边界线的粗线。虚线和点线通常暗示该边界尚未得到普遍承认或存在争议。有时,一条线可能会被标示为“实际控制线”,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既承认客观现实,又不放弃主权主张的折衷方式。例如,在一些涉及陆地边界的争议中,控制线可能与传统的地缘政治边界有所不同,地图的绘制会依据实际管辖情况来呈现。

标注的文字和图例是另一层关键的表达方式。在争议地区内部或周边,地图上可能会出现诸如“未定界”、“争议地区”、“双方均声称拥有主权”等字样。这些标注的出现频率、位置以及措辞的严谨程度,都能反映出该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有时,地图上可能不会直接标注“争议”,而是通过在地图的图例中,对特定区域的表示方式进行说明,例如,“本图未表示最终边界的确定”。

更进一步,地名的使用也常常成为政治立场的体现。对于争议地区,各国通常会坚持使用自己认可的地名,即便国际上存在其他更通用的名称。例如,在涉及岛屿主权的争议中,各国可能会坚持使用本国对这些岛屿的传统名称,而非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名称。地图上的地名选择,无声地宣示了对这些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归属权。

除了上述直接的标识手法,地图的比例尺、投影方式甚至是否包含某些重要的地理特征,有时也可能成为一种间接的暗示。例如,在一幅主要展示本国国土的地图中,如果争议地区被完整且详细地绘制出来,并被赋予与本国其他地区同等的地理信息和图例级别,这本身就是一种主权主张的体现。反之,如果争议地区被有意省略或模糊处理,则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在该问题上的谨慎或不愿过分激化矛盾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家在出版地图时,会遵循本国政府的官方地图政策和规范。这些规范可能详细规定了如何表示国界、争议地区以及特定区域的地名。因此,在分析不同国家地图时,了解其背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背景,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地图所传达的信息。

总而言之,各国出版的地图在标识争议地区时,并非简单的地理信息罗列,而是一门融合了地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复杂艺术。通过对颜色、线条、文字、地名乃至整体视觉呈现的细致观察,我们可以窥见地图制作者所处的国家在处理这些敏感问题时所持的立场与策略。这些标识虽然有时微小,但承载的信息却不容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2016.8.23更新

这是一张印度友人寄来的官方明信片


在2013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记载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画,是2010年在印度的一所学校由超过2500人在9028平方米的土地上共同制作的。沙画的寓意是和平。


放大来看看


阿克赛钦,查谟克什米尔和藏南地区都在印度版图内。

-----------以下为原文---------------------

我只是来举例子的

1.日本如何标注北方四岛,库页岛,竹岛和钓鱼岛

注:本地图非日本官方发行,不代表日本官方立场。

以成美堂的地图为例


图例

用未定国界标注南桦太,用国界标注北方四岛

用国界标注竹岛(韩国称独岛)

用国界标注钓鱼岛列屿(日本称尖阁诸岛)



2.台湾方面如何标注大陆,南海诸岛和钓鱼岛


用一本烂大街的台湾地图册吧

大图和内页竟然不一样,分别是蒋公yy反攻大陆版,和实际控制版


台湾岛单独一页,将钓鱼岛列屿相对位置用画中画标出



南海诸岛,大概是十一段线没画全的样子

天知道那个危险地带是个什么鬼

然后看下标题


3.英国如何标注马尔维纳斯群岛

泰晤士迷你版地图册

简单明了加括弧


然后重点说一下英国地图册对于世界上那些争议地区的画法,毕竟我收藏地图册有很多年了,国内国际的有不少,发一个我觉得重量级的地图册

泰晤士综合地图集,左下角是一元硬币

图例



南海并没有边界标注,此处纷争太多


台湾标注我国认为其是一个省


北方四岛标注俄罗斯控制,日本宣称所有


阿克赛钦,中国控制,印度宣称



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印度控制,中国宣称


独岛,韩国控制,日本宣称其为竹岛并所有


黑瞎子岛,08年中俄签署文件一国一半,但至今大部分中国地图仍然将其全部划入领土


钓鱼岛列屿,日本控制,中国宣称


半岛停火线


克什米尔地区,很混乱,不一一解读了


哈拉伊卜三角区,埃及控制,苏丹宣称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画出了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和联合国缓冲区


南北塞浦路斯,标出英国基地和联合国缓冲区


纳卡地区


阿布哈兹


德涅斯特河左岸


科索沃与伏伊伏丁那


西撒哈拉,摩洛哥控制


伊勒米三角区,肯尼亚控制


委内瑞拉和苏里南对圭亚那的领土宣称


南极领地和各国的范围


英属南极领地的一个边界


澳大利亚和法国的南极领地边界

user avatar

更新:

很多知友对日本地图上中国地名的读法感兴趣:

这本地图册上我国地名标注采用片假名表示的中文读音括注汉字的形式,如ハンチョウ(杭州)、ワンリー(万里)の長城;而不是直接标注汉字音读。

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是一些在日本较为知名的地点采用这种读法,如北京、哈尔滨、上海是普通话读音音译,广东、厦门等地是旧读法、地方方言音译(这些地区也有按普通话的音译,如厦门可以读アモイ也可以读シヤメン);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汉字太复杂对日本人来说难以记忆、书写,其中文名称又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喜马拉雅山脉这些地方就不采用汉字,只标注片假名。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大部分地区按汉字音读,如成都一般读せいと而不读チョントゥー,毕竟汉语学起来太难,不可能让每个人记住中文读音,而按汉字音读就简单多了。后面的朝韩地图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标注方式,片假名书写韩语读音括注汉字。

上述情形存在但不限于以下特例:

西藏自治区一般用来自Tibet的チベット,但也有シーツァン的读法。同理,内蒙古可以读うちもうこ,也常用来自Mongolia的うちモンゴル,蒙古国就是モンゴル国。

台北采用来自韦氏拼音Taipei的タイペイ,北京的读法也可以认为来自Peking,这些地方都没有按汉字音读的读法。

高雄不能音读,需要训读成たかお。


原回答

手里刚好有一份日本高中地理教科书的配套地图《新详高等地图(2011)》,我们来看看日本观点下的争议地区是什么样的:

由于本地图册附带的政区图(分国设色)只有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大部分地图是在按地形分层设色的基础上标出国界线,故部分地区判定归属稍有不便。

本文所引用的图片严禁转载

图例:

一、与日本有关的领土争端:

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因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日关系回暖,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又向我国又提供大量援助,原回答中涉及钓鱼岛的部分被建议修改,现已将正文删除)



注意,在日语环境中用中方观点提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时,不可以使用上图的“魚釣(うおつり)島”这一训读读法,此为日方观点对钓鱼岛主岛的称呼,更不能称为“尖閣諸島”。中方观点应用音读称呼为“釣魚(ちょうぎょ)島”。

2、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


俄方实控的南千岛群岛与钓鱼岛的标注类似,图一只注记了较大的两岛择捉、国后。上世纪50年代苏联曾愿意让出较小的色丹、齿舞,日方担心另两岛的地位会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今后恐无法拿回而未有接受;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崩溃,日资大量进入俄新闻媒体,持卖岛于日本换取经济利益观点的媒体将会获得经济支持,持维护领土完整观点的媒体却发不出工资,更不可能派记者去遥远的四岛采访,一时间卖岛观点占了主流地位,电视上全是卖岛有利的节目,四岛驻军也不断减少。在此种情况下,俄远东军区直接用专机将一批记者送至远东采访,在电视机前展示了四岛民众真实的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打赢了这场舆论战。后“卖岛”提案被叶利钦否决。

注意该地图上库页岛中部、千岛群岛北部还有另外两道国界线,这是因为1951年《旧金山和约》中规定日本放弃库页岛南部、北千岛群岛的主权,但未规定将此两地区给予苏联(苏联根本没参会),故属于“无主之地”,现在官方说法是“留给后人解决(将来の国際的解決手段に委ねられることとなる)”。在政区图上,这部分地区是标注为争议的白色。

最后很有趣的一点是日本政府也有关于在库页岛、千岛群岛有关地名标记上采用俄语名括注日语名的规定,这和我国如出一辙。不过作为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地方,库页岛上这些地点的中国名字如今只有在历史地图上才能找到了。

第十七条 有关地名注记表示规定:
俄罗斯境内以下地名必须括注中国名称,汉语拼音版地图和外文版地图除外:
1.“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2.“乌苏里斯克”括注“双城子”;3.“哈巴罗夫斯克”括注“伯力”;4.“布拉戈维申斯克”括注“海兰泡”;5.“萨哈林岛”括注“库页岛”;6.“涅尔琴斯克”括注“尼布楚”;7.“尼古拉耶夫斯克”括注“庙街”;8.“斯塔诺夫山脉”括注“外兴安岭”。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家测绘局2003年5月9日发布 )



3、独(竹)岛

此地区完全标注为日本领土。另外,独岛西面的国界、对马海峡的国界和“日中中间线”一样,是日本主张的专属经济区界线。

另外,冲之鸟礁被标注为“沖ノ鳥島”代表日方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岛屿,同时也是日本实际控制的最南端。


二、亚洲、非洲领土争议

1、台湾省

专门标有“台湾”,“台湾”两字是用特别字体写出,和大陆的省级行政区字体不同。该字体也被使用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上;“台北”为普通大城市注记而不是大陆的省会城市;台湾海峡没有标注省界(琼州海峡则有),除此以外与大陆无异。另外两个特别行政区是用省界圈出并以普通大城市符号括注“特别行政区”的方式标记。

2、南中国海

日本自然不会把南海九段线画在自己的地图上,也没有标注归属与争议地区,但岛屿名称注记主要采用中方观点,注意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前面的片假名是“东沙”、“中沙”的中文音译,而不是英文音译。

3、藏南与阿克赛钦、克什米尔

日本在中、巴、印三国的争议之中持中立态度,以虚线或白色标出了全部争议地区。

比起大多数西方观点,日本观点还算比较中立。大多数西方地图以“实际控制范围”为涂色依据,却往往在我国控制的阿克赛钦采用双重标准(和印控克什米尔、藏南一起划给印度)。我们在使用网络上找到的地图撰写公开资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看看中国地图是不是缺了两块。现在网络上西方观点的地图相当泛滥,央视、大众、奥迪、Dior都在地图边界问题上闹出过风波,完全是节目制作者知识水平不足的原因所造成。

4、巴勒斯坦

以特殊虚线分开巴以双方,并有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的注记。另外耶路撒冷的注记为首都。

5、埃及与苏丹边界

用虚线画出了争议地带,没有标注地区名称与主张各方。

6、西撒哈拉

这一点和我国观点几乎相同,使用白色底色、不同字体颜色标出,北部边界为虚线。

7、

三、欧洲

1、科索沃

日本政府承认科索沃是一个独立国家,故采用国界、首都注记。注意此地图的首都以是否标红为区分,形状的不同表示城市人口数的多少。

2、俄罗斯与格鲁吉亚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未得到国际普遍承认,在此地图上被认为是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其中阿布哈兹未有注明。

注意图片中下的“南オセチア自治州”(即南奥塞梯),虽与俄境内的“北オセチア・アラニヤ共和国”(北奥塞梯)字体颜色、边界类型不同,但俄境内的共和国界在此书中用的是红色边界,南奥塞梯的黑色虚线边界专用于“自治管区”。

四、其他地区

1、马尔维纳斯群岛

日本在马岛问题上持中立偏英国态度,政区图采用白色争议地区标注,但“福克兰群岛”名称在前,“马尔维纳斯群岛”在括号中,首府只标记了斯坦利港。


我国持中立偏阿根廷态度,出版的地图上一般标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阿根、英争议)”,首府为“阿根廷港(斯坦利港)”与日本刚好相反。马岛问题是我国对英外交工作的重要一张牌。


此外,由于地图出版时间较早(2011),南苏丹、克里木半岛争议还未白热化,故未有专门标记。另外虽有争议但未标出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政治实体:

南北塞浦路斯

德涅斯特河沿岸

索马里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