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省,清北名额一年300名 。
一个大省,每年提拔的副厅级及以上干部大约300名。
如果你爸妈是公务员,你要求他们在你高考前干到副厅级以上。
如果你爸妈经商,要求他们在你高考前干到家产一亿元以上。
不少人质疑清华北大一个大省招生不到三百人。
现附表如下,清华每年招生3300人(不含美院),分配如下;
北大每年招生4000人,每省人数比清华多20%
清华每年招生超过140人的有 江苏,河南,山东,湖南,浙江,辽宁,北京
关于一个大省的副厅级以上干部数量:、
一:省直党群系统,约100名;
二:省政府系统,100个左右厅级单位,每单位10人,约1000人;
三:省人大,省政协 副省级有40人,副厅级以上至少200人
四:20个地级市,每个市约50人(政协,人大特别多),约1000人;
五:国企,约500人;
六:高校,大省30所本科高校,50所专科高校,本科高校每个高校15人,约450人;专科高校每个2人(校长书记),约100人。
七:中央直属单位,央企,军队,金融机构,超过500人。
总估算起来超过3800人。
这道题我看着就很奇怪。
下面比较流行的一种回答就是,反问父母,你考上清北复交了吗?这什么逻辑,父母没考上,所以就不能要求你考上吗?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没有考上大学,有的父母甚至是文盲,就不能对子女的教育和文化提升有任何要求吗?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父母天天催婚,你就无话可说。你结了婚,父母天天逼你生孩子,那你就无话可说……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大部分老师都是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你凭什么教出考上清北复交的学生呢?不都应该师范,或者师范都考不上吗?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一个怼人的套路“我评价一个冰箱好不好,难道还需要我自己会制冷吗?”同样的逻辑还有很多啊,你到餐馆里面嫌弃一个餐馆做的菜不好吃,难道还需要你自己是大厨吗?
所以父母提出这样的观点,对也好错也好,你要回应也好反驳也好,但核心的逻辑不是父母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一样可以要求你呀,供你吃喝拉撒睡,还不能对自己的钱花下去有点回报期待吗?
所以这道题的逻辑根本不是他的父母到底考上了什么样的学校。而是提问者本身现在学习情况是怎么样的,比如你本身就是第一梯队,考上前几名的这些学校,本来就在你稍微垫一下脚尖就能够得着的射程之内,那我觉得根本就不需要回应,这就是你应该做的,难道你学了半天参加高考,你自己就不想考好一点的学校吗?一定要回应,就说“不需要你说,这就是我自己的目标”结束。
当然,如果你成绩本来就不行,清北复交对于你来说基本就是奢望,那你也不用额外回复了,他说啥你就是“嗯”,然后尽力去考,最后没考上正常家长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再次强调,每个人的高考,尽可能考得好是你作为一个高中生自然的选择,高考努力是你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做出的拼搏,你不是为你父母在考,所以,变着花样的在父母的这种要求里去怼一下,去反驳一下,没,有,任,何,意,义。
我小时候看漫画,我爸就说我:“你天天这么玩,将来怎么考北大清华?”
我印象里我爸没怎么跟我提过他的学校,心想八成不入流。
于是随口回了一句:“那你当年考的哪儿啊?”
我爸:“废话!北大”
我才突然想起来我妈是北大,她说过和我爸是大学认识的,之前校庆活动还一起去来着。。。
嗯。。清北的就是厉害,我爸说的真对,我后来真的没考上北大清华。。。。给他们丢人了
-----------分割线-----------
之前看到这个题只是打算随便分享下自己的经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到,既然被顶到比较靠前的位置,那我不得不说我的回答作为这个问题下的高赞答案其实是不太合适的。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我还小,只是无心之言,这种行为其实是直接和父母顶嘴,甚至有点蔑视他们的意思。父母那么说可能只是看到孩子懈怠了,然后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导,结果无意中选择了这种加压的方式试图帮助孩子更有动力的学习罢了,本意多数是好的。我现在的话应该会回应“我会努力的”或者“我现在有些累了,需要休息”之类的,我认为保持良好的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实现相互尊重才是最好的回应办法。
谢谢有些朋友的抬爱,结局并没有发生逆转,本科去的一个还可以的985,研究生并没有足够实力去你们所说的牛剑、MIT、UCLA什么的,去的学校的QS排名现在也被北大超过了(摊手)。
答:为啥要跪舔北京人、上海人弄出来的大学?我就要考我们家乡的大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