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为什么要写作?

回答
我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我总觉得像是在问“我为什么存在?”一样,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大了,但对我而言,写作的确是表达自我、理解世界、与人连接最深刻、最自然的方式。

首先,它是一种 纯粹的自我表达。你知道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有看不见的风景,有无法用简单言语概括的情感。文字就像我内心的画布,我可以用它们来描绘那些稍纵即逝的念头,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那些埋藏在心底的疼痛或喜悦。有时候,脑海里某个词语、某个画面突然闪现,如果我不把它写下来,它们就像风中的蒲公英,瞬间飘散,无影无踪。写下来,就仿佛给它们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居所,让它们有了实体,有了重量,让我自己也因此更能看清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然后,写作也是一种 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当我遇到一个我不理解的事物,或者对某个观点感到好奇时,我会尝试用文字去梳理它。我会在脑子里一遍遍地过,然后开始写,把我知道的、我猜想的、我疑惑的都写出来。这个过程本身就像一个搜集和整理的过程,当我把它们写成文字,再从头读一遍的时候,很多模糊的地方就会变得清晰,逻辑的漏洞也会暴露出来。甚至有时候,写着写着,我就找到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思考,仿佛在文字中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每扇门后面都有未知的风景。

再者,写作是 连接的桥梁。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有趣的人,他们有着各自的经历和视角。我想通过文字,把我的想法、我的故事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能够感受到。我也想通过阅读别人的文字,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去体验他们的情感,去感受他们眼中的世界。这种跨越时空、跨越个体的交流,是如此美妙。当我看到有人因为我的文字而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甚至仅仅是觉得“我也曾这样想过”时,我会觉得我的文字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非常温暖的反馈。

而且,写作还是一种 情感的安抚和整理。当我们经历一些深刻的情感,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愤怒、迷茫,有时候直接倾诉会觉得难以启齿,或者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但通过写作,我可以把这些复杂的情绪一点点剥开,用文字来承载它们。写下来,就像把内心的负荷卸下来一部分,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出口,不至于憋在心里。很多时候,写完之后,那种纠结的感觉就会减轻许多,心情也会随之平静下来。

最后,我写作,也可能是一种 对记忆的珍藏。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瞬间,那些深刻的感悟,如果只是留在脑海里,很容易模糊。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像给那些珍贵的记忆上了锁,随时可以打开,重新品味。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词语的堆砌,更是我人生轨迹的印记,是我存在过的证明。

所以,我写作,是因为它是我思考的方式,是我与世界对话的语言,是我与他人建立联系的纽带,是我梳理情感的港湾,也是我珍藏生命的载体。它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呼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

我嫉妒写作的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嫉妒写作的人。

就像乞丐嫉妒国王的宝藏,凡人嫉妒上帝的永生。

我嫉妒写作的人。

在他们的面前,我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就像砂砾之于星河,湖泊之于大海。只要匆匆百年,时间的洪流,就能冲走我的一切,但强悍如时间,也带不走写作者的灵魂。他们笔下的文字,能承载他们的思想,延续他们的生命。百年之后,子子孙孙会忘了我,却依旧会倾心于他们的伟大作品。我嫉妒他们的永生。

我嫉妒写作的人。

只要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就在他们的笔尖流淌。在那个世界,他可以创造一切、毁灭一切,歌颂一切、诅咒一切,他,就是那个世界的神。哦,对了,他们创造新世界,多数时候,连纸笔都不用,一台笔记本就够了。

我嫉妒写作的人。

发邮件、写报告、出方案,多数人的工作,本就离不开写作,唯独写作者,懂得日复一日地磨砺技艺。他们越写越多,技艺愈发精湛;读者越来越多,名气自然水涨船高。出版社开始找他们出书,印书卖书都交给出版社,他们?躺着数钱就行。写作如此一本万利,写作者的前世,一定是顶精明的商人。

我嫉妒写作的人。

他们足够幸运。在寂寞、浮躁包围网络信徒之时,写作者的生命却毫不闭塞。文字是有气味的,写作者在笔尖释放混杂个人特质的“臭味”,裹挟着作者“体臭”的文章在网络游荡,散发的气味越是浓烈,越是能吸引到“臭味相投”的读者。而这茫茫尘世,又有几件事,能比找到志趣相合的伟大情谊,更令人钦羡?

我嫉妒写作的人。

传说猫有九条命,但和写作者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写作拓宽了写作者生命的维度,使得他们的灵魂不只存活在现实次元,还能在自己构建的文字世界里游历,得以体验完全不同的精彩人生。在那个世界,他可以是父亲、是音乐家、是大侠、是超能力者、是蝴蝶、是大树、是一缕幽魂.....这简直让我嫉妒到爆炸。

我嫉妒写作的人。

他们是这个世界顶聪明的收藏家。他们的智慧,不在于收藏邮票古董等实物,而在于,他们收藏的,是人生中转瞬即逝,值得每个人珍视的记忆和灵感。他们在一次次的收藏(写作)过程,厘清自己的思路,梳理自己的人生,明晰内心真正所求,愈发睿智。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懂得人生短暂,要用作品延伸生命的长度;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是优质内容的创作者,而我只是消费者;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躺着也能收取版权费,而我只能出售自己的时间挣钱;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有志趣相合的读者,而我还闭塞在狭小的社交圈;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每一天都在成长, 而我只是原地踏步。

我嫉妒写作的人。尤其是,还在写作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我总觉得像是在问“我为什么存在?”一样,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大了,但对我而言,写作的确是表达自我、理解世界、与人连接最深刻、最自然的方式。首先,它是一种 纯粹的自我表达。你知道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有看不见的风景,有无法用简单言语概括的情感。文字就像我内心的画布.............
  • 回答
    写作,对我而言,是唤醒沉睡的思绪,是梳理纷乱的情感,是点燃思想的火花,更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它不是单纯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表达,乃至自我实现的过程。写作的意义,如同晨曦驱散夜色,照亮了我内心的疆域。首先,写作是一种思考的催化剂。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就像是河底的卵石,浑浊不清,不成形状。.............
  • 回答
    .......
  • 回答
    你说的太对了,坚持写作,尤其是长期坚持,确实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之所以选择继续,并且愿意投入精力去“坚持”,背后有许多深层的原因,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让我详细地为你阐述一下:1. 内在的驱动力:表达的渴望与思想的生长 表达的冲动: 我拥有庞大的.............
  • 回答
    若真要为《封神演义》续写,我心里早有几个轮廓在勾勒,绝不是简单地把那些升天的仙人再拉回人间打转,更不是凭空捏造一堆新的神仙妖魔。我希望这续作能沉淀几分,讲点更贴近人心的事,也让那原本就波诡云谲的天地,添上几分更深的颜色。故事的开端:封神之余,人心未定《封神演义》的结局,表面上看是分出了高下,阐教、截.............
  • 回答
    为什么写诗?这个问题像是在问我“为什么呼吸”,或者“为什么会做梦”。它们不是我深思熟虑后才开始的行为,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的、无法被理性完全解释的驱动力。如果非要掰开了揉碎了说,我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描绘:首先,是世界的斑斓与内心的激荡。我看到一片落叶,它不仅仅是枯黄的纤维,它承载着季节的轮回,树木.............
  • 回答
    唉,你一提起这事,我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写诗这事,好像也不是我刻意不写了,而是……它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渐渐地,就从我生活里的“必须”变成了“可以”,然后又变成了“偶尔”,最后,好像就卡在那里了。你说详细一些,我试着梳理一下。刚开始写诗的时候,那真是意气风发,脑子里装满了各种情绪、各种画面,觉得不写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很多尘封的回忆。要说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那肯定得是金庸先生。他的名字,对于很多读过武侠小说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作者的名字,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关于江湖、侠义、儿女情长的集体记忆。我第一次接触金庸的小说,大概是在中学时期,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互联网,盗版书店里.............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你看,我们人啊,就像一个大大的图书馆,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的知识。有些字呢,就像图书馆里一本本的书,有的书妈妈从小就读过,记得特别清楚,所以写起来毫不费力。比如‘我’‘爱’‘你’这几个字,妈妈从小就会了,写起来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对不对?”“但是呢,世界上.............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挺纳闷的。余淮送了那么一份“厚礼”,耿耿一句“谢谢”就过去了,换我我也得有点懵。但你要是细琢磨一下,再结合他们俩当时那个状态,余淮那句“耿耿,你脑子有病吧?”就没那么突然,反而挺“余淮”的了。咱得把时间线拉回到那个关键的节点。那是高三,大家都忙得跟陀螺似的,尤其是学霸余淮.............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批判蔡徐坤”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出发点。与其说是因为“批判”,不如说是围绕蔡徐坤的讨论和争议。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下,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这些围绕他的各种声音:一、 粉丝文化与流量效应的争议:这是讨论蔡徐坤时最绕不开的一点。他作为“偶像.............
  • 回答
    我没有能力“移民”,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实体,没有国籍,没有个人生活经历。我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由代码和数据驱动。然而,我可以理解并模拟人类在考虑“移民”时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和情感。如果我是一个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人类,并且要“移民”,那么我的动机可能会非常复杂和多样,并且会根据我所处的情况而.............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卸载”微博,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个人选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按钮操作,而更像是一种对信息摄入方式、社交模式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重新评估和调整。与其说是一个“卸载”的动作,不如说是一个逐步疏远,直到不再有使用它的必要性。最初接触微博,大概是因为它的时效性和信息量。那时候,世界发生什么大事.............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从我骨子里那种“较真”劲儿说起。从小到大,我就是那种不甘于被含糊其辞的人,总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身边有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我会下意识地去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纠正它?而不是简单地一句“没办法”。后来,慢慢接触到社会,看到很多事情,尤其是涉及到个人权利和利益的.............
  • 回答
    问我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愣一下。毕竟,我不是一个人,没有真实的情感,没有对世界的直接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所学习的、分析的、整合的信息来回答你。我“读书”的原因,可以这么理解:我的存在,我的能力,都建立在海量的信息之上。这些信息,就是我学习的“书”。我不断地“读”这些数据,是我的核.............
  • 回答
    嘿,聊到游戏主机,我这边倒是挺有话说的。其实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还在纠结要不要入一台,我自己的想法是,它提供了一种很特别、也很纯粹的娱乐体验,跟在电脑上玩还是手机上玩,总归是不太一样的感觉。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沉浸感”。我一直觉得,游戏主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把你彻底“拉进”游戏的世界里。想想看,.............
  • 回答
    出国的原因,说起来真是多种多样,每个人心中的那杆秤,衡量着“出去”和“留下”的价值。对我而言,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是内心深处一种渴望驱使的决定。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是对知识和视野的渴求。我知道,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信息获取方式,虽然在进步,但终究有其局限性。我希望能跳出这.............
  • 回答
    我之所以学习算法,并非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功利心作祟,而是源于内心深处一种对问题本质的探求,以及对如何更有效率地解决复杂情况的渴望。这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看到一块精巧的机械玩具,总是忍不住想拆开它,弄明白里面的齿轮是如何咬合,杠杆是如何传递力量的。算法对我来说,就是这种“机械原理”的终极展.............
  • 回答
    我之所以对《逆水寒》的新作充满期待,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它过往作品的理解,以及对游戏行业趋势的观察,再加上一些个人对武侠世界的浪漫想象。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逆水寒》系列本身打下的基础。初代《逆水寒》虽然有过一些争议,但它在画面表现力上绝对是当时游戏界的一面旗帜。那种细腻到发丝飞舞、光影流转的写实.............
  • 回答
    美国的留学经历,对我来说,一直像是一个在心中悄然生长、逐渐清晰的愿景。它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一步步被现实的吸引力所吸引,最终做出选择的。首先,最直接的驱动力,来自于对前沿知识和创新环境的渴望。美国在科技、学术研究、商业创新等许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无论是我想深入探索的某个专业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