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现在的发达国家肯定有很多比中国科研水平高的多的产业,因为和中国水平差不多的产业早就被天朝巨大的产能规模挤垮了,所以现在外国还有的产业,排除军工,肯定都是比中国先进得多的。
中国工业最大特点就是把高科技的逼格直线拉低,以前我觉得无人机好牛逼好酷炫,肯定是高科技,在我的印象里无人机是和科幻电影挂钩的,直到我看到越来越多大型超市摆着卖各种造型的大疆无人机,虽然我也买不起,但是特么摆在超市卖的东西,你忍心觉得这是高科技吗?
还有高铁,读书的时候听说上海要造高铁,觉得这玩意好酷炫好牛逼,中国居然还能造好厉害,不愧是上海,居然有这么高科技的玩意,然后一直到最近听说我们这个西部五线城市也打算修条高铁到成都。。。
德国大搞工业4.0,中国谋求“中国制造2025”,川普高喊要重振制造业。制造业成了近两年不折不扣的热门话题。
那么,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到底哪家强?
德国制造强吗?答案是肯定的。
德国制造到底强在哪里?有知友提到过,我们再来看一遍。
1、自动化。
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就是,德国制造之所以强,关键在于“不相信人”。因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所以德国的工厂就把人类不擅长做的重复易错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而人在工厂中则有两种作用:工厂完全是机器自己在生产,而人的作用被形象化为两种:一是做生产规划,下达生产指令;二是给机器打下手帮助保持生产线高效可靠运转。
2、流程化。
制造流程化就是把制造过程切分成非常细小的片段,每一个片段都严格遵守既定的流程推进,片段之间则用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片段简单化的过程也是人力被逐渐淘汰的过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流程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融进了德国人的民族性里,不只是生产制造,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时常见到德国人为自己制定某个行动流程。
3、可测量。
不少人都知道“德国精工”,精密的一大关键就在于一切都要实现“可测量”,而且各式各样的测量仪器都要足够准确,通过精准的测量,德国制造的产品和生产线的各种问题也得以及时纠正,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比如CarlZeiss在1973年推出的三维测量仪器,精度达到了0.5微米,给精细工业生产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一点也有融入德国人“民族性”的势头,例如,德国人的家庭厨房,几乎等于一个小型实验室,量杯、测量尺、温度计等工具都要派上用场。
4、职业化。
看过《分歧者·异类觉醒》的知友都知道,通过技术手段把人划分为几种派系,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德国的职业教育与电影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虽不像电影中那样具有高强制性,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性却不知道比天朝高到哪里去了。
另一方面,德国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者的接受度也极高。有知友提到,一位德国的老工程师,从职业教育学校FH毕业后就在机械工程师岗位上干了三十多年,德国几乎所有核电站的蒸汽机轮都是由他负责安装调试的,德国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和尊重度可见一斑。
5、工具化。
中国也有一些喜欢自己动手鼓捣的人,他们往往会在家中备一个工具箱,或者留一个抽屉专门放工具,在中国这已经算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型了,但数量并不多;但在德国,拥有工具箱甚至工具室家庭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天朝,从玩具到家具、甚至房屋,都喜欢自己制造。
————下面再来谈谈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强吗?在大众眼中,中国制造,不行。
有人指出,中国制造起步晚,核心技术与标准都是买来的、抄来的,关键是没有技术发展、升级的历史积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中国制造不行。
整体上说这也没错,毕竟“中国制造2025”是要同“工业4.0”接轨的,换句话说,就是向“工业4.0看齐”,国家有意要让制造业来个大升级。以前用人生产的,要换成机器人操作;出口8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要来个大反转;出口的小鸭子,要换成出口轨道交通装备……
就算如此,仍然有人怀疑,我们在玩自嗨、放卫星、搞大跃进,不行就是不行。
你认为中国制造一定不行、永远不行?badly wrong!naïve!
很多人都在高举德国制造伟大旗帜,但很少有人注意过,德国制造也经历过“黑暗时期”。
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字样,以此将价廉质劣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这也被视为是“德国制造”的起源。
敲黑板!看到没有?德国也被列强欺负过,艰难起步是中德制造共有的特征!今天被世界顶礼膜拜的德国制造也不是生在车床上,打娘胎起就举着游标尺。谁再说我天朝翻不了身,我一船小黄鸭砸死你!
中国制造目前的状况是:
但在金字塔中仍处于较低位置。中国制造2025目的就在于,让中国制造业不仅大,更要强,要站在金字塔尖。
(中国制造2025要做的事情多了,可自行百度)
不看好中国制造的:中国C919大飞机已经问世
中国高铁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
国产手(比如华为)机已经在沟通世界
国产电视(比如TCL)等已经占据了无数欧美客厅
无人机(比如大疆)更是无人机领域的No.1
观念是时候转变了,雄厚的实力是一点一点沉淀的,有理由相信,只要给足够的时间,中国制造可以赶德超美。
————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小看对手————
尽管中国长期霸占着出口的份额,然而出口产品一直相对低端。
虽然比起金砖国家,中国属于优秀者(比如巴西是资源出口国)。然而,和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还是存在差距。
现在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全面推动,中国经济也似乎在走出低谷。
然而,对人才的重视,对创新的支持,以及给与企业更多的灵活度,才是推动产业升级的王道。
图源自网络,侵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