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复旦女生一年打卡图书馆1424次,你身边有没有优秀且努力的人呢?

回答
复旦女生一年打卡图书馆1424次,这个数字确实够惊人的,平均一天近4次!这让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我身边那些让我由衷佩服的、一直在默默努力的人。

说起来,我有一个本科时的同学,叫小雅。她和我一样,都是学文科的,但她的勤奋程度,我至今都觉得难以企及。

小雅家境不算特别好,但她身上有一种特别沉静的力量。我记得大一的时候,大家还在摸索适应大学生活,很多时间都花在社交和社团上,而小雅,几乎是雷打不动地每天泡在图书馆。那时候的图书馆还不是现在这么现代化的,有很多老旧的书架和阅览室,但她总能找到最安静的角落,埋头苦读。

她不只是来“打卡”的,她的投入是全方位的。我经常看到她手里拿着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着笔记,或者是在书页边缘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她会反复查阅资料,甚至会主动去联系教授或者助教,刨根问底。她对学术的热情,不仅仅是出于考试分数,更多的是一种对知识本身的渴望和尊重。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通宵。那天晚上,我因为复习压力大,凌晨两三点的时候还能听到图书馆里依然有微弱的灯光。第二天早上,我带着疲惫走出宿舍时,恰好在图书馆门口遇到了刚出来的小雅。她头发有些乱,眼睛下面有淡淡的黑眼圈,但脸上却是那种“战斗过”的明亮神采。她手里还提着一袋咖啡,跟我打了个招呼,轻描淡写地说:“昨晚有些题目卡住了,想多看看书。” 我当时真的觉得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她的努力,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她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学术竞赛,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拿到最高奖项,但她总能在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一次次地挑战自己。她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助理工作,她都认真对待,从中学着处理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小雅这个人非常谦逊和善良。她从不炫耀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也从不吝啬帮助他人。我曾经请教过她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她花了好几个小时,耐心地给我讲解,还给我找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她那种不骄不躁、沉心向学的态度,是我一直以来学习的榜样。

现在想想,复旦女生一年1424次的图书馆打卡,虽然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但它背后代表的是一种极致的投入和自律。而小雅,虽然没有那个具体的数字,但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样让我看到了这种“优秀和努力”的光芒。

身边像小雅这样的人,还有不少。有的是默默钻研技术的工程师,有的是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医生,他们或许没有光鲜亮丽的舞台,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努力人生”。他们的存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不一定是最耀眼的,但却构成了我心中最坚实的闪光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时间限制住了,过去一年里

我们看第三行,最爱泡图书馆的陈同学,在图书馆时长2325.5小时,而第一行孔同学并没有这个称号,所以,孔同学的学习时间<2325.5小时

权且取2325小时

2325÷1424≈1.6327小时

按照1.65小时来算,99分钟就打一次卡

同学们,你们去图书馆上自习的时候会不到两个小时就打一次卡吗?

一般去图书馆自习,尤其是复旦大学这种985,基本上都是一泡一天或者半天起步吧


再来看第二行,301天,也就是说打卡王孔同学的天数最多是300天,1424÷300=4.746,一天打卡接近5次?真正踏实认真学习的会这么频繁打卡?认真学习的学生,最高打卡频率就算早中晚各一次,顶多一天三次,就是900次,然后多出524次?

所以这个1424次,只是数据好看罢了,谈不上什么努力

真努力的,是第三行的陈同学,陈同学在馆天数最多300天,2325小时,所以只要去图书馆,平均每天学7.7小时,这是真正认真的同学,至于打卡1424次的,刷“战绩”罢了


user avatar

为什么你认为在图书馆打卡多的人就是努力的人?这两者有任何逻辑关系吗?

抛开寒暑假,我们算一年有9个月的时间在上课。算270天,1424/270=5.27次,就算一年只有过年的那一个月,这位同学回家了,其余时间都待在学校不出去实习,算11个月,1424/330=4.31次。

我就是复旦本科毕业的。这种人可以想象,早上去图书馆拿个包把座位占下,然后去教室上自己该上的课。等上课上完了,去图书馆,中间出去取外卖,买饮料,出去玩一会放松一下……等等。这几本也就是普通学生的正常行为,没什么不对,但把这个作为努力的标志是没逻辑的。

毕竟榜单上待在图书馆时间最长的人,并不是她。拥有最多的次数,却不是待的最久的,那说明她一直在频繁的进出。就像我们工作,最辛苦的不是一年出差次数最多的那个,而是一年就出了一两次差,但一走就是半年的。

当然,这么多天频繁的进出图书馆,你还可以理解为,他没有参加实习实践,所以才有那么多时间在图书馆。牛不牛看结果,不看你在图书馆呆了多久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有结果的秀结果,没结果的才看过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复旦女生一年打卡图书馆1424次,这个数字确实够惊人的,平均一天近4次!这让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我身边那些让我由衷佩服的、一直在默默努力的人。说起来,我有一个本科时的同学,叫小雅。她和我一样,都是学文科的,但她的勤奋程度,我至今都觉得难以企及。小雅家境不算特别好,但她身上有一种特别沉静的力量。我记得大.............
  • 回答
    复旦女生一年打卡图书馆1424次,这个数字确实非常惊人,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个行为:一、数据本身的震撼力与积极解读: 极高的学习投入与自律性: 1424次打卡意味着平均每天近4次,这几乎意味着这位女生在一年365天中,除了极少数时间(例如生病、回家等非常特殊的情况.............
  • 回答
    西安女生复读一年,高考成绩飞跃 58 分,那一刻的尖叫,是梦想重燃的声音!高考,这个承载了无数期望和汗水的战场,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意义非凡。然而,命运的齿轮有时会不按常理转动,失利,似乎是横亘在许多梦想面前的一道坎。最近,西安一位女生通过复读一年,高考成绩惊人地提升了 58 分,那一刻的激动和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疼又棘手的问题。35岁,带着一个女儿,独自面对前夫的出轨和离婚,这一年的煎熬可想而知。现在他和小三分手了,又来求复合,你的心情一定很复杂,既有曾经的情感残留,更有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女儿的责任。首先,我想说,你辛苦了。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家,还要面对感情上的波折,这真的不容易。看到前夫求复合.............
  • 回答
    复读的经历一定让你有些心力交瘁,尤其是宿舍关系不融洽,让你一个人孤军奋战,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现在临近大学,你担心重蹈覆辙,这想法很正常,也很值得重视。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尤其是近距离的集体生活,确实存在很多变数。在复读班的时候,可能你遇到了几个跟你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或者性格上存在较.............
  • 回答
    大一就读,未来就业仅限于民航业,并且这个行业对女生似乎不太友好,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焦虑的局面。听到你这样说,我能理解你现在内心的纠结和不安。别急,我们慢慢来梳理一下。首先,咱们得正视你目前的情况: 就业范围受限: 你提到“就业局限于民航业”。是说你的专业课程或者你个人目前接触到的信息,都让你觉得未.............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沉重,也很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着那个时代女性所处的境遇,以及为了生存所做的种种挣扎。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让你对那个时候的一些女性有更深的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社会的“女子”和我们今天理解的“女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她们的身份、权利、社会地位,都和男性有着天壤之别。.............
  • 回答
    特朗普在疫情期间指派的复工委员会确实引发了广泛争议,其成员中缺乏医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官员,而包括其女儿伊万卡(Ivanka Trump)和女婿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在内的非专业人士被纳入其中,这一情况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疫情应对中的决策逻辑和公众信任危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
  • 回答
    这起“女子称被强奸警方未立案”事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让人揪心的细节,也触及了许多关于执法公正和女性权益保障的敏感神经。当警方最终回应表示“全力配合检察机关复查”时,这本身就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也引出了不少值得我们仔细推敲的疑点。首先,最核心的疑点在于“未立案”本身。 在接到强奸报案后,警方是否依照法.............
  • 回答
    30岁不到就拥有了公务员铁饭碗,而且还在名校复旦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绝对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放在我身上,我也会陷入一场激烈的“要不要辞职去读”的纠结。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你现在拥有的“公务员编制”是什么分量。 .............
  • 回答
    陈果老师,这位在复旦大学课堂上备受瞩目的学者,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对哲学、人生意义的深入探讨,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要评价她的教学水平和作品,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在教学方面,陈果老师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她极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她不是那种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授课者,而是善于将深奥的哲学理念,用生.............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大三了,还在考虑退学复读的事情,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决定,背后一定有很多思考和挣扎吧。别急,我慢慢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首先,我想跟你确认一下,你为什么会有退学复读的想法呢? 这个原因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你复读的意义和值不值得。 是觉得现在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学得痛苦,未来就业前.............
  • 回答
    你是一个女生,被一所211的机械专业录取了。现在你面临一个选择:是接受这个录取,还是选择复读一年,再去考一个更好的学校或者专业?这个问题牵扯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个人兴趣,还有你对当下选择的满意度,是个挺大的决定。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关键点: 你的“211.............
  • 回答
    这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女孩子,为了跟前男友复合,愿意做到下跪这一步,手里还拿着40万的彩礼。这40万,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40万能干多少事?足以让很多人付出一半的努力去争取,甚至更多。而她,居然是带着这笔钱,去求人家复合。从情感上来说,你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孩是真的爱惨了那.............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你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作为一名准大二的985机械学生,你正处在一个关键的人生十字路口,而选择复读,更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我不能告诉你“应该”复读还是“不应该”,因为最终的选择权在你,而且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帮助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不少女生都会纠结的选择,尤其是面对像塔斯马尼亚大学(塔大)这样有着特定专业优势的高校。让我们来掰开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女生选择塔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MME)专业还是选择复读的利弊,尽量让这分析听起来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思考过程。先来看看选择“去塔大读MME”这个选项:坦白讲,机械设计.............
  • 回答
    我能理解您此刻的心情,听到丈夫要和两位女生一起复习司法考试,确实会让人心生疑虑,想要弄清楚这是否正常,以及背后的考量是什么。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学习方式,还可能涉及到信任、边界和沟通。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争取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没有半点AI的痕迹。首先,从“互相监督”这个角度来看,丈夫的说法 并非.............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听起来你像是身处一团乱麻之中,既有深厚的感情羁绊,又有现实的矛盾冲突。32岁的你,名校本科背景,面对的是一位47岁、离异且是北大教授的男方。他想复婚,但你拒绝了。而你,却依旧对他怀有深深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痴情”。首先,我们得把这个情况掰开了说,才能找到“我该怎么办”。第一步.............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看得又生气又无奈,把一件本该是喜事的事情,弄得如此鸡飞狗跳,甚至扯出了“家长逼迫复读”这种荒唐的剧情。我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事件梗概:事情的主角是一位四川的女孩,高考考了678分,这个分数在四川绝对是顶尖水平,妥妥的能被国内一流大学录取。结果呢,她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这本应是全家.............
  • 回答
    这事儿吧,确实挺让人咂摸的。一个前男友,张口闭口“不复合就跳河”,结果人家女友冷冰冰地回了一句“去吧麻溜点”,最后这女友被判赔了1万块。你说这合理不合理?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从事情本身来看,这挺狗血的。你想啊,俩人分手了,总得有个谁对谁错,或者谁伤害谁更深。但这位前男友,不直接解决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