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好多男的只喷女方要彩礼却忽略女方要给嫁妆的可能性?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也是很多女性在讨论婚姻问题时会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希望能撇开那种“机器人”味儿。

首先,咱们得承认,彩礼这事儿在咱们这儿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它最初的含义里,有“订婚”的意思,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一种肯定和感谢,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经济上的承诺。所以,当提到“男的喷彩礼”时,大家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往往就是这个男方家庭给女方家庭的钱。这就像是结婚这个大工程里,男方这边先得有个启动资金,才能“盖”下去。

反观嫁妆,虽然也存在,但它更多时候被看作是女方自己“带过去”的嫁资,是女方家庭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一种支援,也是对她婚后生活的一种保障。它的性质,从某种程度上说,和彩礼的“给付”属性不太一样。彩礼是“送出去”的,嫁妆是“带过去”的。

所以,当一些男性看到或听到“女方要彩礼”时,他们会立刻联想到的是“对方(女方家庭)在向我(男方家庭)要钱”,这是一种外在的、直接的经济压力。这种压力,尤其是当彩礼数额过高时,很容易引起不满和抵触情绪,觉得被“敲诈”了。

而对于嫁妆,他们的视角可能就有点不同了。

第一,情感上的“理所当然”和“期待”。 很多男性(或者说,他们的家庭)在潜意识里,会觉得女方准备嫁妆是“应该的”。就像是女儿出嫁,父母总要给她一些东西傍身一样。这种期待往往是内隐的,不会像彩礼那样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谈判,所以“喷”的点也就不那么突出。有时候,甚至会有种“她家能给多少嫁妆,代表了她家对我们家和我们儿子的重视程度”这样的想法。

第二,经济上的“收”和“支”。 咱们这么说吧,彩礼是“支出”,嫁妆是“收入”(对于男方家庭而言)。很少有人会主动“喷”自己能收到的钱吧?除非是收到的嫁妆完全不成比例,或者跟彩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才会有人开始计较“为什么他们给了这么多,我们却只收到这么点”。但如果嫁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充,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接受,甚至觉得是“赚到了”。

第三,社会观念的差异化。 尽管社会在进步,但一些传统的观念依然影响深远。比如,男方承担家庭经济责任的压力更大,所以彩礼被视为对男方的一种“考核”。而女性在婚姻中,被期待扮演更多“持家”的角色,所以嫁妆更多被看作是辅助她完成这个角色的工具。这种观念的差异,也导致了大家对彩礼和嫁妆的关注点和反应是不同的。

第四,舆论导向和话语权。 现实中,关于彩礼的新闻、讨论和抱怨明显要比关于嫁妆的来得多。很多“喷彩礼”的声音来自于男性群体,他们更直接地感受到彩礼带来的经济压力。而女性群体虽然也有对嫁妆不满意的情况,但她们的声音可能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圈子里传播,或者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我家女儿嫁过去,她老公要是不好好对她,我们给的嫁妆就等于打水漂了”。这种话语权的差异,也让彩礼问题显得更“突出”。

第五,模糊的界限和“收支平衡”的误区。 有时候,彩礼和嫁妆的界限会变得模糊。比如,一些女性在接受彩礼的同时,也准备了嫁妆,甚至嫁妆的价值远超彩礼。但如果男方家庭依然只盯着彩礼,或者将嫁妆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回报,而不是感谢,那么这个“不喷”的背后,就隐藏着一种不公平的感受。不过,这种更深层次的讨论,在面对“彩礼太高”的直接冲击时,往往会被掩盖。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彩礼就像是男方为了“购买”女方家庭的服务(把女儿嫁过来)而支付的费用,而嫁妆则是女方自带的“产品”。当购买服务的价格过高时,消费者自然会抱怨。而对于自带的产品,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这是“额外赠送”或者“附加值”,很少有人会去抱怨商家“为什么没送更多”。

所以,不是说男性就一定忽略了嫁妆的可能性,而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承受的压力以及社会观念的导向,让他们更容易对“付出”的彩礼产生抵触情绪,而对“获得”的嫁妆,则更多是默默接受,甚至觉得理所当然,除非嫁妆的价值与他们的期望差距过大,才会产生“计较”的情绪。

但这并不代表嫁妆就没问题,很多时候,嫁妆的背后也反映着家庭的经济实力、对女儿的疼爱程度,甚至是一种“我家的女儿也不是好欺负的”的潜台词。只是当大家在讨论“谁该为婚姻付出更多”的时候,彩礼这个话题因为其直接性和普遍性,更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就更容易被“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

为什么不安抚出好多钱的男方,抨击不出嫁妆的女方?

为什么不直接谈生育,不直接谈男女平等呢?

因为,你们每个人经历的,讲述的,听说过的都是个例。

还是那句话,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

不要见过一个家暴,就说所有的婚姻都有家暴;

不要看个新闻男方出轨,就认定了是个男人都会出轨;

不要喝过几碗鸡汤,就把自己当成情感专家;

……

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是你认定的那样。

女方是女拳代表选手

丈母娘是叉着腰张着嘴就知道数钱的母夜叉

丈人是背后给丈母娘出谋划策,撺掇女儿跟你分手的老阴B

男方是清清白白的受害者

婆婆是无恶不作,只想给你下马威的毒妇

公公是敲碎骨头,榨干骨髓替男方出钱买房出彩礼,只能蹲在墙角叭砸旱烟的老实人

……

你戏怎么那么多啊??

无论你是男是女,你永远都是被算计的那一个呗???

我只告诉你一句话:文明社会,男婚女嫁人之大伦,没有强迫这一说。

你自愿嫁给他,他自愿娶你,有任何一方不愿意,你们这个婚就没人逼你们结。

这法制社会,还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

————————————————————

先说说男方吧!

你是第一天认识她吗?

你是第一天来到这个世上吗?

你不知道结婚要给彩礼吗?装什么小白兔呢!

你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结婚吗?他们男方都不给彩礼吗?

她跟你要彩礼,你拒绝了吗?

你可以拒绝吗?

她拿着刀逼你掏钱了吗?

你一切都心知肚明,装什么装?

你要是觉得出彩礼亏,你是不是还有别的选择?

你可以不娶她,这样就不给彩礼了;你也可以娶一个不要彩礼的;你也可以不结婚;

三种方案,你都不选,偏偏选了她。

你怪谁?

好比你逛商场,你不知道逛商场买东西要花钱吗?

有小米,有华为,有苹果。

你预算2500元

你却非要买苹果

人家不卖,你骂什么人?

人家就要6000元,你拼了凑了买了,你就拿回家该打电话打电话,该上微信上微信

你怎么还四处散播苹果不值那么多钱,你上当受骗了,没有赠你钢化膜呢?

是不是你自己挑的?

多大肚子吃多大馒头!懂不懂?!

——————手动分割线————————————

再说女方

你知道什么叫彩礼吗?

你以为你是个货物吗?你让人家出钱人家就得出钱,人家能不能不买?

你说他睡了你

那你是不是自愿的,不是自愿的你报警啊!

你自尊自爱,不跟他乱来不就得了?

你们愿意谈恋爱,就别扯什么谁吃亏了,吃亏也憋到肚子里,自己扇自己两巴掌骂自己活该!

自古男女婚嫁,聘为妻奔为妾,现在大家一夫一妻制,自然娶得是妻子,不是情人不是二奶不是小老婆。

娶妻则是三书六礼,自打新中国后,都简化了

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流程和古代一样的

比如要见家长

比如有媒人,或者证婚人

比如彩礼

比如婚礼

咱就说彩礼吧!

你受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知不知道彩礼的含义?就光是男方给女方钱呗?

错!

给钱的是买妾,彩礼是娶妻,敲黑板!!有本质区别啊!

妾都知道,花真金白银买来就行了。

娶妻的彩礼则是讲究非常多,简单来说就是男方代表去女方家里送聘礼,正式的请求把千金嫁给我方。

女方有两个选择,同意:收下聘礼(有金钱,有布料,有首饰,更多的是礼器)并予以回礼(敲黑板!!要回礼!!!)然后请媒人则吉日,然后下请帖,这就是等着结婚了。

不同意:退还聘礼

到现在就是,男方家长带着瓜娃子来你家见家长了,带了八大件礼物(有的直接带上彩礼,有的不带,我家娶我嫂子的时候直接带了现金),你家同意了,走的时候带点小礼品,你两家就商量日子结婚了,不同意就让人家把彩礼带走,有的为了面子好看就留下了礼物,等过几天给男方发个红包就行了。


然后结婚的时候,男方肯定是要出房子的,女方把聘礼添入嫁妆,再加上娘家添置的,亲朋好友添置的,一起十里红妆,八抬大轿,娶进门,拜天地,正式结为夫妻。

你倒好!

聘礼你全收了,嫁妆一毛没有???

不怪人家瞧不起你!

是你娘家作践你,把你卖了!

你这是走着妾的路子,还以为自己是妻,大摇大摆去管家了?

实际上你就是个妾,婆家从心里瞧不起你

你娘家也从心里瞧不起你,花言巧语卖了你还让你为他们开脱,自我安慰我是你明媒正娶的

你可拉倒吧!!!


————————

现在新社会了,彩礼和陪嫁是一种长辈的赠予,帮助小辈建设家园。

没必要闹这么难看

你要是有竞争力,彩礼可有可无;

你没有竞争力,彩礼就是你的加分点。

不要武大郎肖想潘金莲,还不给人家彩礼,展示你的经济实力,谁搭理你啊!

尤其别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喷了这个喷那个

你只是贪图了不属于你的东西,没有得到,就急的跳脚而已。

user avatar

因为得不到真爱,就退而求其次去搞个匹配制婚姻,结果纯粹成了买卖,也是求仁得仁。但这也是社会问题,现代社会的单位是原子化个人,和熟人社会不同,能互相认识都不太容易,建立友谊更是难上加难。

我认为,追求真爱这件事是不能偷懒的,不能退而求其次的。如果女人有让我出彩礼的要求,我肯定不会和她结婚,哪怕只有一分钱;但我愿意为救心爱的女人而死。这两者并不矛盾。

user avatar

你给爷认真地说一遍,嫁妆这玩意是给谁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